资源描述:
《执行复议制度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执行复议制度浅析 一、执行复议的法律特征 新修订民诉法规定了执行复议制度,作为程序性救济途径的执行复议制度,与其他救济方式有着较明显的差别,呈现了自身的法律属性。 (一)申请主体的多元性。申请复议人既可以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当事人,也包括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法院依法变更、追加为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包括因强制执行而侵害其法律上权益的执行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包括向执行法院提出了执行异议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也包括执行法院对执行异议作出裁定后所涉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但须注意的
2、是不包括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案外人以及执行法院依据该条规定作出裁定后所涉及的执行当事人。因而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复议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复议申请,上级法院就应依法立案审查并做出结论。 (二)执行异议的前置性。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确立了执行复议的程序性规则。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存在执行瑕疵,向负责执行法院提出异议,执行法院依申请进行审查、得出结论,并作出裁定;在裁定作出后向异议人送达,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该裁定不服而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上级法院审查并作出复议结论。这一程序开展的设计,将执行异议作为执行复议的
3、前置程序,由执行法院先处理,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原本不足的执行资源。5 (三)程序开展的法定性。执行复议程序的启动、运行、裁决必须依法进行。只要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复议即应启动执行复议程序且审查过程要依据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在审查基础上所作的结论即复议裁定应向有关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和执行法院送达。另外,执行复议开展的期限也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法院对执行异议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四)审查内容的特定性。法律规定在执行复议制度下,只有当事人
4、、利害关系人在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才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根据现行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执行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从事查询、冻结、查封、扣押、搜查、扣划、委托拍卖、变卖,传唤当事人等。执行司法行为是指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根据民诉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据生效的裁判文书作出各类决定、裁定等抽象执行行为的权能。据此规定,法律将执行复议审查的对象特定化,只能是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后,法院所作出的裁定。 二、执行复议的法权要求 (一)执行监督的需要。权力分立和制约的学说由来已久。在分权的基础上使
5、权力与权力相互制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制约。孟德斯鸠特别指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是公民生命和自由的前提保障“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机构之手,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行政权分离,自由同样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将有压迫者的力量。”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外,由于权力的滥用往往导致公民或组织利益的损害,同时基于社会政治哲学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近代以来,各国普遍赋予公民或组织一定的权利来对抗权力,即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的行使要受
6、到权利的控制,不过通过权利制约权力并不是单纯靠权利本身能完成的,而往往是通过行使权利引发另一权力来约束权力。5 具体到执行权上,以权力制约执行权和以权利制约执行权都是必要的。在现行制度中,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不加区分地高度集中于执行机构。从这个层面上看,分权制衡,以权力制约执行权和授权对抗,以权利对抗执行权应当是改革的方向。执行复议制度就是通过执行当事人行使申请复议权,提请上级法院审查,形成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格局。 (二)执行救济的需要。从私权救济的角度看,以权力制约权力
7、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两种权力制约方式统一于权利救济。正是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权利的救济。对司法权侵害权利的,基于司法行为的不可诉性,不可能采取司法救济的方式;基于司法权的独立性,不可能采取行政救济的方式。各国的普遍做法是,一方面设计各种制度进行自我纠正,比如通过审级制度,由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通过再审程序纠正已生效的错误判决和裁定;另一方面,通过司法赔偿制度进行救济。 具体到执行权上,首先要界定执行权的性质,然后根据其属性选择不同的救济方式。由于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体现了主动性、单方面性和非终局性等行政
8、权的特点,笔者认为将执行实施权认定为行政权是恰当的。由此,笔者认为对错误行使执行权而设立的执行复议制度,应采取针对行政权的救济方法。 三、执行复议的运行模式5 (一)程序启动。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法院异议裁定不服而申请复议的,上级法院立案部门收到复议申请及相关材料或收到下级法院报送的复议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审查是否符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