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2347
大小:17.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4-09-04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探索.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探索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进程、教学内容以及活动安排等完全依照教师的想法,学生大多数是机械被动地吸收知识,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不断挖掘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在小学阶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的重要时期。自主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一般都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知识的不良学习状态之中,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益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的。学生在自主性的基础上接触并了解知识,能够充分认识到规划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较好地对所学知识从整体角度上建立起框架结构,将不同章节的数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在面对数学困难时,学生不是完全依靠教师、家长,或者其他同学的帮助,而是能够有意识地自主挖掘问题的答案,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适应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灵活地将这种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掌握归纳知识点的方式方法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愿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可能难以完全认识到努力和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如不理解数学公式的具体含义或者算不出答案时,学生从舒适性角度上出发往往会选择放弃该问题,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娱乐项目之中。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也会容易形成中途放弃的不良品行。因此,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出现,教师应该尽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愿学习数学知识。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求知欲会明显增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学生通常会表现为机械地应付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具有一定叛逆心理的。因此,当学生认为数学知识过难或者是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超出自身的接受程度时,有可能出现消极懈怠或者抵触等不良学习状态,不利于该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尽量为学生设置悬念并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例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对长、宽、高和体的平面展开图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生活中典型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图片,如墨水盒、粉笔盒、冰箱、课本等,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感。然后,教师向同学提出问题“根据图片,同学们可以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吗?从不同角度看,一次可以同时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呢?”将班级学生按照6 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教师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在班级中来回走动并积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倾听他们的讨论内容。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没有思路或者是思路出现偏差,应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当学生完成讨论之后,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定感知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讲解长、宽、高以及展开图面积等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对书本内容的预习程度,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和授课速度,进而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速度。对学生来说,观察图片回答问题的课堂导入打破了传统开门见山的授课模式,学生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更加主动地加入到小组讨论之中去思考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三、合理构建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学生评价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阶段。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大多数教师仅仅将学生作品的完成效果以及取得的学习成绩等作为评价的考量依据,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内心产生的细微变化以及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习惯和态度上的变化,导致学生将学习注意力和关注点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在没有兴趣的基础上机械生硬地学习数学知识。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提升学生自信心。而评价的方式也有多种。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随便给学生评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受到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容易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评价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评价方式来说,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包括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的。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尽量合理构建评价体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师在完成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之后,为学生提供20 分钟的时间完成课练习题,然后组织同学互换答案,教师将正确答案通过多媒体投放给学生们,学生自主对比答案并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答题的准确率、出现错误的原因等,如审题不认真或者将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搞混了,可适当补充认为该同学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等。教师在课下对学生的评阅内容进行浏览,并对其中评价详细且具有客观性的同学提供小红花奖励。就学生来说,如果想良好地评价其他同学,就要求本身是足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否则是难以做出客观评价的,这也就推动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不仅如此,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自身和其他同学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上的差距,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章节性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课堂小测并详细记录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名学生的整体答题错误率过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邀请学生到办公室中进行谈话,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出现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是本身的学习状态不到位还是自主学习能力过低,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四、对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设定,加强对学生发现性学习的引导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设定好教学目标,既要保证教学目标合乎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也要保证能够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同样也需要设定对应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会忽视学习目标的设定,将独立学习视为一项周期长且充满困难的任务,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不能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而是将关注点转移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上来。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能形成良好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上也容易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小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发现性学习的引导。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扇形统计图》时,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并发布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代表意义为学习目标总括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并确定出具有层次性的子学习目标,如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以及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数据信息等。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关于重点数学知识点拨的微课并将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上。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浏览视频,进而加强对扇形统计图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组将预习成果通过PPT的方式向班级其他同学展示,教师纠正其中的错误点。除了提前预习设定学习目标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月为周期定期邀请学生参加测试,测试内容以阶段性的学习知识为主,这可有效激励学生从宏观角度上了解和掌握自身已经学过的知识和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数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框架的分析和构建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自身的注意力和关注点[3]。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课改突出了双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本身的创新型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基础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教学需要重点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主活动和自主独立思考来获得知识,即将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师尽量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最大限度上摆脱传统课堂中压抑教学环境的消极影响。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具有外向型特征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表象思维构建的基础之上向内在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一般而言,经常容易出现少数学习成绩良好且积极主动的学生代替大多数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授课时间和教学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有限时间的利用率,教师往往偏向选择表现良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无论学生取得何种形式的进步,教师都应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内容《可能性》,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我问你答”的班级活动,即按照现有的班级座位以列为单位,前面同学问后面同学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如“如果口袋里只放了两个红球,可能摸出黄球吗?”每位同学最多三秒的回答时间,同一列的学生参加活动的时候,其他列的同学负责监督回答是否准确;若某名同学出现了错误则需要整体从头再来直到最后一名同学答对为止,教师负责计时。学生通过参加这种班级活动,能够对可能性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问其他同学问题的环节也能够有效挖掘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需要予以重点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到主动学习和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就活动的设定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总而言之,活动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六、总结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可以有效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