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3208
大小:98.3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4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成都七中高2023届高三下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C含量总是最多的B.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和形成的RNA完全不同D.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揭示了细胞癌变的两个可能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胞鲜重中O含量是最多的,A错误;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组成细胞器的成分都含有蛋白质,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正确;C、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和形成的RNA不完全相同,但也存在相同的,比如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基因的表达,C错误;D、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揭示了细胞衰老的两个可能原因,D错误。故选B。2.洋葱的根、紫色鳞球茎的鳞片叶、绿叶等都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的材料,下列使用洋葱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利用紫色鳞片叶研磨过滤的组织样液检测是否含还原性糖B.利用绿叶的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分离复原实验C.利用紫色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D.利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四分体的形态和分布【答案】B【解析】【分析】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进出用到的实验材料,利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可以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因为其中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利用洋葱的内表皮可以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培养洋葱根尖可以用作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利用洋葱的管状叶可以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等等。【详解】A、紫色洋葱的鳞球茎研磨过滤的组织样液呈紫色,会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A错误;B、叶绿体使原生质层呈绿色,便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也可以利用洋葱管状叶的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分离复原实验,B正确;B、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通过胞吞进入突触后膜引发其电位变化B.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速率与氧气供应量一直呈正相关C.激素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来调节细胞代谢D.钠离子运出神经细胞时相关蛋白催化ATP的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其发生电位变化,但神经递质不能进入突触后膜,A错误;B、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速率与载体和能量有关,当氧气为零时,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供能吸收葡萄糖,当葡萄糖载体达到饱和时,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速率不再随氧气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故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速率与氧气供应量并非一直呈正相关,B错误;C、激素一般与受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一般不进入受体细胞,C错误;D、钠离子运出神经细胞时消耗能量,相关蛋白既能将钠离子运出神经细胞,也能催化ATP的水解,D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遗传分子基础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合成的一条子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相等B.mRNA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间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合成肽链一定以RNA为模板,但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上D.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可以提高基因转录的速率 【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DNA双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相等,但DNA复制合成的一条子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B、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条为模板合成的过程,故其形成过程中DNA双链存在解旋和恢复的过程,存在氢键的破坏和形成,B正确;C、翻译过程中,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一定发生在核糖体,C错误;D、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翻译的速度,但不能提高转录的速率,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5.因IDP(一种蛋白质)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不能合成IDP),检测其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DP的结构特点说明其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B.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C.实验中是以IDP基因正常的水熊虫组作为对照来处理的D.该实验结果表明水熊虫体内的IDP具有抗干旱的作用【答案】B【解析】 【分析】实验中,干旱条件和正常条件可做对比,正常条件和干旱条件下,敲除基因和基因正常组可做对比;正常条件下基因正常组和敲除组存活率差别不大,干旱条件下IDP基因正常组和敲除组存活率都下降,但敲除了IDP基因的组存活率下降更多,说明IDP有抗旱的作用。【详解】A、IDP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说明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A正确;B、干旱情况下,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自由水比结合水比值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B错误;C、敲除基因组是实验组,基因正常组是对照组,C正确;D、敲除基因和未敲除基因组比较,干旱条件下存活率降低更明显,说明IDP具有抗旱作用,D正确。故选B。6.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EeRr(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体内某细胞X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为EERr和eeRr。不考虑突变情况下,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细胞X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间出现互换现象B.细胞X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出现分离现象C.细胞X进行减数分裂I,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间出现互换现象D.细胞X进行减数分裂Ⅱ,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出现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EeRr(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体内某细胞X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为EERr和eeRr”,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若为有丝分裂,其基因型不变,仍应为EeRr,故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详解】ABCD、据题意“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EeRr(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体内某细胞X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为EERr和eeRr”,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若为有丝分裂,其基因型不变,仍应为EeRr,故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不论两对基因的连锁情况如何,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互换现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ABD错误,C正确。故选C。7.科研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叶肉细胞渗透压、叶片ABA含量和气孔阻力(与气孔开闭程度有关,气孔全开时气孔阻力最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ABA调节气孔关闭与保卫细胞内K+浓度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1)拟南芥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其中叶绿素_________(吸收/不吸收)红光。(2)据图1分析,恢复浇水能提高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从光合作用两个阶段分析,理由是_________。(3)由图2可知,当ABA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关闭气孔和抑制气孔打开两条途径协同作用,即促进保卫细胞内Ca2+增加,调节保卫细胞内K+浓度,使气孔维持关闭状态,利于植物适应________环境。为进一步研究ABA受体与气孔关闭的关系,研究者以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超表达ABA受体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材料设置对照实验,进行培养并定期测量叶片的__________。若______,则说明ABA受体增多能够加速气孔关闭。【答案】(1)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②.吸收(2)一方面浇水使得光反应原料(水)增多,光反应增强,产生更多的ATP和NADPH,另一方面,浇水使得ABA含量降低,气孔阻力减小,CO2供应增加,暗反应增强,光反应和暗反应均增强导致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提高(3)①.干旱②.气孔阻力(或气孔直径)③.实验组叶片气孔阻力大于(或气孔直径小于)对照组【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ATP、NADPH和氧气;暗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且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小问1详解】拟南芥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小问2详解】 据图1分析,恢复浇水能提高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从光合作用两个阶段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水为光反应的原料,浇水可以增加光反应的原料,提高光反应强度;另一方面,据图看出,浇水之后,ABA含量减少,气孔的阻力减小,气孔开度增大,二氧化碳吸收更多,二氧化碳作为暗反应的原料之一,其含量增多可提高暗反应强度,故浇水之后,拟南芥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强度均增加,从而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小问3详解】由图2可知,当ABA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关闭气孔和抑制气孔打开两条途径协同作用,即促进保卫细胞内Ca2+增加,调节保卫细胞内K+浓度,使气孔维持关闭状态,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从而适应干旱的环境;由于ABA受体与ABA结合后,使气孔维持关闭状态(抑制气孔开放),故进一步研究ABA受体与气孔关闭的关系,以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超表达ABA受体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材料设置对照实验,进行培养,自变量为ABA受体的多少,因变量的指标应为叶片的气孔阻力(或气孔直径);若实验组叶片气孔阻力大于(或气孔直径小于)对照组,则说明ABA受体增多能够加速气孔关闭。8.胃饥饿素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调控动物进食和能量代谢等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胃饥饿素由胃底黏膜泌酸腺X/A样细胞产生,可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说明在_______细胞上存在该激素的受体;可通过抽血检测胃饥饿素含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胃底点膜泌酸腺X/A样细胞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胃饥饿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胃饥饿素水平在摄食之前会有所升高,进食后迅速下降,而葡萄糖是调节体内胃饥饿素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推测摄食与胃饥饿素分泌的关系是_________。(3)在空腹状态下血浆中胃饥饿素的水平与瘦素水平呈负相关,据此可推断瘦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垂体②.胃饥饿素随血液运输③.胃饥饿素与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2)摄食引起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导致胃饥饿素的含量下降(3)使动物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解析】【分析】激素调节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器官、靶细胞表面有特异的受体,可以与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体内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4)微量和高效。【小问1详解】胃饥饿素由胃底黏膜泌酸腺X/A样细胞产生,可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产生生长激素的是垂体,因此在垂体细胞上一定存在该激素的受体;因为胃饥饿素随血液运输,所以可通过抽血检测胃饥饿素含量;由于胃饥饿素与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迅速灭活,因此胃底黏膜泌酸腺X/A样细胞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胃饥饿素。【小问2详解】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胃饥饿素水平在摄食之前会有所升高,进食后迅速下降,而葡萄糖是调节体内胃饥饿素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分析得出摄食与胃饥饿素分泌的关系:摄食引起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导致胃饥饿素的含量下降。【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在空腹状态下血浆中胃饥饿素的水平增加,与瘦素水平呈负相关,则瘦素含量下降,说明瘦素可能使动物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9.图为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模式流程图。请回答。(1)果园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和___________。(2)由图可推测,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模式所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___。(3)该生态型养猪模式通过堆沤发酵获得有机肥。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利用有机肥促进自身的生长繁殖,改良土壤结构;有机肥被分解之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除此之外,施加有机肥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4)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模式中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作物栽培模式。如将2米左右的桉树和1米以下的菠萝进行套种,这种栽培模式有利于_______。【答案】(1)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3)减少环境污染(4)充分利用空间以及阳光等环境资源【解析】 【分析】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模式中猪场排泄物中含有有机物,经堆沤发酵形成有机肥,沼气池中的沼渣等和有机肥可用于果园、林草林地和菜地,这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小问2详解】该模式猪场排泄物中的能量被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这些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的一些无机物又重新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故可推测,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模式所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小问3详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利用有机肥促进自身的生长繁殖,改良土壤结构,有机肥被分解之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该生态型养猪模式通过堆沤发酵获得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作物种植可以减少废物排放与环境污染。【小问4详解】将2米左右的桉树和1米以下的菠萝进行套种,这利用的原理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实现了作物的高矮搭配,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以及阳光等环境资源。10.研究人员为探究香水玫瑰花色遗传中红花与白花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特点,用纯合亲本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组别亲本组合F1表现型杂交一白花(♀)×红花(♂)红花杂交二红花(♀)×白花(♂)红花请回答:(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上述香水玫瑰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2)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15:1。则F2红花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__。(3)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 )控制,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有A或B存在时才开红花。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红花:白花=84:16。有科学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设:F1减数分裂时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4:4:1:1。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并预期实验结果。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核②.杂交一和杂交二为正反交,且两组实验杂交结果是相同的,都为红花(2)4/5(3)①.将F1与纯合白花(aabb)亲本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②.子代中白花:红花=4:6【解析】【分析】由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可以遗传给后代,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配子中含有大量细胞质,雄配子中细胞质极少,因此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细胞质遗传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而位于细胞核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小问1详解】杂交一和杂交二相当于正、反交,且正反交结果相同,都为红花,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为核遗传。且红花与白花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小问2详解】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15:1,说明F1基因型为AaBb,相互授粉产生的F2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则其中杂合子比例为12/15=4/5。【小问3详解】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相互授粉产生的后代红花:白花=84:16,可能原因是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现象,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4:4:1:1,若要验证上述假设,可设计测交实验,即将F1与纯合白花(aabb)亲本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Bb×aabb→4AaBb:4aabb:1Aabb:1aaBb,已知有A或B存在时才开红花,故若子代中白花:红花=4:6,则可证明上述推测。[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11_______ 。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12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成分MgSO4蛋白质X物质水琼脂用量5g10g7g1000mL20g(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13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14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_15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16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聚乙烯醇(或PVA)②.多于③.血细胞(血球)④.1.6×109⑤.偏小⑥.碘⑦.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表格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即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因此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聚乙烯醇(或PVA)。由于完全培养液中任何微生物都可以生长,因此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160÷0.1×104×100=1.6×109个;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聚集在一起只能产生一个菌落,因此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 (3)根据题意可知,“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因此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碘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题干信息确定PVA分解菌的分离方法,识记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分离的原理,同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思路来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