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30690

大小:687.4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距今约5000年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如表为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的部分文物遗存。从这些遗存可以推断出南佐地区()动物遗存猪骨、鹿角植物遗存碳化的稻、粟、黍骨器笄、锥、针、镞陶器红陶、白陶、黑陶、灰陶石器锛、铲、刀、凿、石球、刮削器建筑材料土坯、陶砖A.手工业领先于世界B.人们的定居生活逐渐形成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2.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C.“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3.《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凡十道巡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蠧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说明唐朝()A.监察范围比较广泛B.法律体系已经完备C.监察程序公正严谨D.豪强地主势力壮大4.古代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户籍管理的措施,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5.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万里茶道()A.推动了日耳曼人不断向西迁徙B.与“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一致C.便利了中俄间的物质文化交流D.依托于明王朝的朝贡贸易体制6.1878年,李鸿章筹建上海织布局。1880年,织布局进行改组,由龚寿图专管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订立章程,并广募股金。1891年,织布局在免纳税厘的优惠政策下,连年获利。这段材料反映出()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②近代中国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③政府政策推动了企业发展④洋务新政实现了“求富”目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五四运动时,北京学生向民众分发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此宣言内容()①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②表明工人阶级已成为运动的主力军③有利于推动民众思想的觉醒④揭示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史事,发生在如图中③的是() A.瓦窑堡会议B.一二九运动C.淞沪会战D.大生产运动9.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10.如图是2004-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文化产业获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②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产值位居世界文化产业产值首位③20世纪形成的全球贸易网彻底打破各国文化交流的壁垒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C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津巴布韦是当时非洲最强的国家D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A.AB.BC.CD.D12.以下是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题是()第一章发现新世界第二章细菌战役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A.新旧世界物种交流的广泛影响B.疫病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C.发现新世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3.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他的后嗣与继承者、这个王国的诸国王,应取得、接受和被称为……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不久后,英国颁布的《叛逆法》规定,从1535年2月1日起,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称号、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把国王看做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人均为叛逆罪,将处以极刑。这些法律文件()①有效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②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③确立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④巩固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如表是近代英国某工厂的部分规章制度。它反映出()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立即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第十六条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①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②工厂制度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③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④工业革命使人们时间意识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写道:“正是欧洲的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C.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D.马克思主义成为美洲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材料一其明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材料二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具免。——(五代)刘昫《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三 鳏寡孤独,王政所先,况吾同族得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贫者恤之善言,富者恤之财谷,皆阴德也……引申触类,为义田、为义仓、为义学,为义冢。教养同族,使生死无失所,皆豪杰所当为者。——(明)《休宁范氏族谱·谱祠·统宗祠规·宗族当睦》阅读材料,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进行社会救济的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选两个实例,阐述邓小平理论的贡献。18.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一材料二资料作者信息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 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19.思想传播材料一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身处其中的稷下先生们留下了《管子》,内容包括反映黄老之学的《宙合》、阴阳家学说的《五行》、兵家思想的《兵法》、儒家思想的《小称》、法家学说的《法禁》等篇。稷下先生们都有人数相当多的弟子,又都喜欢辩论,比如孟子人称“好辩”,邹衍人称“谈天衍”。在辩论中,各家思想相互诘难、相互影响。——摘编自孙开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材料二(1)阅读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稷下先生们传播思想的途径。(2)从材料二的史料中任选两个,评析它们在近代中国思想传播中的作用。20.中国瓷器材料一 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成熟。北齐出现的白瓷到唐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与青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宋代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元代制瓷业中代表性器物就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代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以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斗彩最为著称。清代彩瓷不断创新,工艺上精益求精。康熙时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以及其他颜色釉的品种,都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摘编自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材料二自16世纪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从葡萄牙国王到俄罗斯沙皇,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们纷纷爱上了中国瓷器。中国瓷器经常作为各国国君们政治往来的礼物,也经常作为皇室的恩典赏赐给王公大臣。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瓷厂,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如英国的“弓”瓷厂,法国的胜科得工厂等。中国瓷器园林图案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装饰元素,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引发了18世纪自然式园林景观在欧洲的出现,如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的中国亭与南京塔等。——摘编自李雨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瓷器外销及其文化影响力研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2024.1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距今约5000年的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如表为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的部分文物遗存。从这些遗存可以推断出南佐地区()动物遗存猪骨、鹿角植物遗存碳化的稻、粟、黍骨器笄、锥、针、镞陶器红陶、白陶、黑陶、灰陶石器锛、铲、刀、凿、石球、刮削器建筑材料土坯、陶砖A.手工业领先于世界B.人们的定居生活逐渐形成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植物遗存”“陶器”等可知,南佐遗址已经产生农耕,且陶器、石器等的出现表明这一地区农耕生活出现,而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B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对比信息,得不出“世界领先”,排除A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家庭才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 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C.“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可知,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为上天并不直接向人说话,而是借着人民来表达意思和施行选择,出自《尚书》,是民本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表述,C项正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为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体现的是分封制的实行,排除A项;“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为才学为品德的资本,而品德又是指引才学的方向,体现了德才兼备才能功成名就,与敬天保民无关,排除B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商鞅,与敬天保民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十道巡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蠧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说明唐朝()A.监察范围比较广泛B.法律体系已经完备C.监察程序公正严谨D.豪强地主势力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察官人善恶”“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可知,唐朝时,监察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监察范围比较广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的监察,没有制定法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监察范围,未涉及监察程序,排除C项;材料仅有一条涉及监察“豪宗兼并”,这有利于抑制豪强,不能得出豪强地主势力壮大,排除D项。故选A项。4. 古代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户籍管理的措施,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可知,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是战国时期秦献公编排户籍的办法,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是元朝时期户籍管理制度,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是隋朝时期户籍管理制度,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是东晋和南朝时期户籍管理办法,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故本题选B项。5.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万里茶道()A.推动了日耳曼人不断向西迁徙B.与“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一致C.便利了中俄间的物质文化交流D.依托于明王朝的朝贡贸易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可知,万里茶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其有助于推动中俄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C项正确;在欧洲,3—6世纪,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材料并未体现具体路线,看不出万里茶道与“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一致,排除B项;17世纪末万里茶道兴起时明王朝早已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6.1878年,李鸿章筹建上海织布局。1880年,织布局进行改组,由龚寿图专管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订立章程,并广募股金。1891年,织布局在免纳税厘的优惠政策下,连年获利。这段材料反映出()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②近代中国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③政府政策推动了企业的发展④洋务新政实现了“求富”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上海织布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并非民族资本主义,①错误;材料“并广募股金”表明近代中国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②正确;材料“织布局在免纳税厘的优惠政策下,连年获利”表明清政府对上海织布局实行了免税政策,推动了其发展,反映了政府政策推动了企业的发展,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求富”并未实现,④错误;故本题选C项。7.五四运动时,北京学生向民众分发“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此宣言内容()①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②表明工人阶级已成为运动的主力军③有利于推动民众思想的觉醒④揭示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可知,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有利于推动民众思想的觉醒,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揭示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知工人阶级已成为运动的主力军,②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8.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史事,发生在如图中③的是()A.瓦窑堡会议B.一二九运动C.淞沪会战D.大生产运动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图可知,③处位于北平,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北平发生一二九运动,B项正确;瓦窑堡会议召开于陕北,题干中③位于北平,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在上海,③位于北平,排除C项;大生产运动是中共在抗日敌后根据地进行的,北平在当时已经是沦陷区,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9.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它体现出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疾病、讲卫生等为核心,改善国民经济布局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仅凭爱国卫生运动无法体现体系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图是2004-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文化产业获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②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产值位居世界文化产业产值首位③20世纪形成的全球贸易网彻底打破各国文化交流的壁垒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2004-2017年中国。据材料可知,2012年后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不仅产业值迅速增加而且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在上升,①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从而提升中国文化自信,④项正确,②项错在材料仅涉及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产值的信息,材料不涉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产值,无法得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产值位居世界文化产业产值首位的认识,③项错在彻底说法绝对化,而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故本题选B项。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C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津巴布韦是当时非洲最强的国家D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古代美洲文明的杰出代表,各自创造出了独特的文明成果,表明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D项正确;7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10--11世纪起,西欧城市的兴起与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不是“已经形成”,排除B项;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是南部非洲最强的国家,但不是整个非洲最强的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2.以下是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题是()第一章发现新世界第二章细菌战役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A.新旧世界物种交流的广泛影响B.疫病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C.发现新世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根据材料“细菌战役”、“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动植物以及病原体的传播和交流,从中可以看出该书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新旧世界物种交流产生了广泛影响,A项正确;材料虽然有“细菌战役”、“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章节,但这只是材料一部分,材料主线是从生态环境交代解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材料不仅涉及殖民者对美洲生态的破坏,还涉及新旧大陆之间动植物以及病原体的传播和交流,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题干是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3.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他的后嗣与继承者、这个王国的诸国王,应取得、接受和被称为……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不久后,英国颁布的《叛逆法》规定,从1535年2月1日起,蓄意侵犯国王的尊严与称号、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把国王看做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人均为叛逆罪,将处以极刑。这些法律文件()①有效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②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③确立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④巩固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材料“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表明《至尊法案》提高了英国国王的权力,并非限制,①错误;根据材料“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并结合所学可知,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专制王权的发展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时间上与材料不符,③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至尊法案》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有助于巩固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④正确;故本题选D项。14.如表是近代英国某工厂的部分规章制度。它反映出()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立即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十六条任何织工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①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②工厂制度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③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④工业革命使人们时间意识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英国。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尘肺、噪声聋等,材料没有相关信息,①错误。据材料,该工厂对工人上下班时间和工作期间的纪律有严格规定,违反者需要受到罚款等处罚,反映工厂制度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②正确。材料没有工作环境中有噪音、粉尘、接触有害物质等信息,不能得出“劳动条件相当恶劣”,③错误。工厂对上下班时间、工作时长有严格规定,使人们时间意识增强,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5.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写道:“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C.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D.马克思主义成为美洲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正是欧洲的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可知,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移民大量进入美国,促进了其农业和工业生产,反映了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A项正确;“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列宁观点,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系,排除B项;德国在第二次革命中发展迅速,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美国当时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且材料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强调美国的制度等,无从体现其对“民主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材料一其明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材料二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具免。——(五代)刘昫《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三鳏寡孤独,王政所先,况吾同族得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贫者恤之善言,富者恤之财谷,皆阴德也……引申触类,为义田、为义仓、为义学,为义冢。教养同族,使生死无失所,皆豪杰所当为者。——(明)《休宁范氏族谱·谱祠·统宗祠规·宗族当睦》阅读材料,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进行社会救济的意义。【答案】措施:政府动用粮食储备来赈济百姓,从豪门富户征调粮食借给灾民,组织灾民进行迁移,减免灾民赋役。宗族提倡内部救济。意义:政府是社会救济的主体,其组织的社会救济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宗族内部的救助,是国家救济的必要补充,有利于减轻国家救济负担,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是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发挥了教化社会风气的作用。【解析】【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可知,政府动用粮食储备来赈济百姓;根据材料一“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可知,从豪门富户征调粮食借给灾民;根据材料一“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可知,组织灾民进行迁移;根据材料二“损七以上课役具免”可知,减免灾民赋役;根据材料三“况吾同族得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可知,宗族提倡内部救济。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具免”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府是社会救济的主体,其组织的社会救济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三“教养同族,使生死无失所,皆豪杰所当为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族内部的救助,是国家救济的必要补充,有利于减轻国家救济负担,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的社会救济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是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发挥了教化社会风气的作用。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选两个实例,阐述邓小平理论的贡献。【答案】示例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阐明了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改革开放清除了思想障碍,使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为后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条件。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总之,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基本设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得出,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结合所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根据题干要求,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选两个实例,如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作出重大贡献,支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支持设立经济特区和支持特区发展,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等,阐述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如选择“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作出重大贡献”“发表南方谈话”,可从内容、影响等方面论述。比如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使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最后作总结,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基本设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18.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一 材料二资料作者信息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答案】(1)研究角度: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战后国际秩序;国际法的发展。(2)作用:资料①是文书,提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反映了美国对战后国际体系的设想。资料②是回忆录,记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丘吉尔对战争的回忆。资料①②能够直接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况,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政治立场。资料③④⑤都是学术著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学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透过他们的视角,可以更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之,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料,进行辨析、互证,有利于形成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补充资料:同盟国作战地图,《凡尔赛条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一“俄国十月革命”等可提炼的主题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根据材料一“印尼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可提炼的主题为民族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一“巴黎和会召开”等可提炼的主题为战后国际秩序;根据材料一“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可提炼的主题为国际法的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第一小问作用,首先,对表格中的资料进行简要分类,并说明价值,如根据材料二“《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可知,资料①是文书,提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反映了美国对战后国际体系的设想;根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可知,资料②是回忆录,记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丘吉尔对战争的回忆;根据材料二“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可知,资料①②能够直接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况,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政治立场;根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等可知,资料③④⑤都是学术著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学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透过他们的视角,可以更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总结,对史料应用进行总结说明,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料,进行辨析、互证,有利于形成更全面丰富的解释。第二小问补充资料,从与材料中提供的史料的不同方面提出新的史料,如同盟国作战地图,《凡尔赛条约》。19.思想传播材料一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身处其中的稷下先生们留下了《管子》,内容包括反映黄老之学的《宙合》、阴阳家学说的《五行》、兵家思想的《兵法》、儒家思想的《小称》、法家学说的《法禁》等篇。稷下先生们都有人数相当多的弟子,又都喜欢辩论,比如孟子人称“好辩”,邹衍人称“谈天衍”。在辩论中,各家思想相互诘难、相互影响。——摘编自孙开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稷下先生们传播思想的途径。(2)从材料二的史料中任选两个,评析它们在近代中国思想传播中的作用。【答案】19.参考答案要点途径:著书立说;讲学;互相辩论。20.参考示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海国图志》引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思考,但传播范围有限,没有形成较大影响。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加深,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资政新篇》颁布于运动后期,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实施。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9世纪末,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刊行,这本书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民报》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总之,面对民族危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在探索救国道路,宣传挽救危机的思想,为挽救危局作出了努力。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报刊书籍文件作为思想宣传的载体,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作用。(以上四项内容任选两个)。【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身处其中的稷下先生们留下了《管子》……法家学说的《法禁》等篇”可知,著书立说;根据材料一“稷下先生们都有人数相当多的弟子”可知,讲学;根据材料一“都喜欢辩论”可知,互相辩论。【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选择史料,如选择《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其次,展开阐述,结合所学从背景、内容和意义等方面展开叙述,如《海国图志》,背景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容方面,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方面,《海国图志》引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思考,但传播范围有限,没有形成较大影响。《资政新篇》,背景方面,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加深,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内容方面,《资政新篇》颁布于运动后期,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意义方面,这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实施。任选两个史料,评析言之有理即可。20.中国瓷器材料一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成熟。北齐出现的白瓷到唐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与青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宋代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元代制瓷业中代表性器物就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代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以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斗彩最为著称。清代彩瓷不断创新,工艺上精益求精。康熙时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以及其他颜色釉的品种,都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摘编自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材料二自16世纪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从葡萄牙国王到俄罗斯沙皇,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们纷纷爱上了中国瓷器。中国瓷器经常作为各国国君们政治往来的礼物,也经常作为皇室的恩典赏赐给王公大臣。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瓷厂,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如英国的“弓”瓷厂,法国的胜科得工厂等。中国瓷器园林图案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装饰元素,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引发了18世纪自然式园林景观在欧洲的出现,如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的中国亭与南京塔等。——摘编自李雨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瓷器外销及其文化影响力研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的影响。【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名窑辈出;制瓷技术高超;品种不断丰富。(2)影响: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提升了欧洲人的生活品质,中国瓷器成为政治往来和赏赐王公大臣的礼物,推动了外交和礼仪的发展;欧洲仿制中国瓷器,推动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中国元素和理念传入欧洲,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原始瓷器”可知,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宋代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可知,名窑辈出;根据材料一“明代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可知,制瓷技术高超;根据材料一“康熙时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以及其他颜色釉的品种,都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可知,品种不断丰富。【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二“从葡萄牙国王到俄罗斯沙皇,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们纷纷爱上了中国瓷器……经常作为皇室的恩典赏赐给王公大臣”可知,中国瓷器在欧洲传播,提升了欧洲人的生活品质,中国瓷器成为政治往来和赏赐王公大臣的礼物,推动了外交和礼仪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瓷厂,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可知,欧洲仿制中国瓷器,推动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国瓷器园林图案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装饰元素,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可知,中国元素和理念传入欧洲,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