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抽测数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数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集合,那么( )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并集的定义直接求出即可.【详解】,。故选:C.2.复数( )A.B.C.iD.2【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然后化简.【详解】.故选:A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A.B.C.D.【答案】B【解析】
1【分析】根据解析式可直接判断出奇偶性和单调性.【详解】对于A,在有增有减,故A错误;对于B,既是奇函数又在上单调递增,故B正确;对于C,不是奇函数,故C错误;对于D,是偶函数,故D错误.故选:B.4.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8B.16C.24D.32【答案】B【解析】【分析】求出展开式的通项,令x的指数为0即可求出.【详解】的展开式的通项为,令,即,则常数项为.故选:B.5.抛物线上一点P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则点P的横坐标为()A.2B.3C.4D.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定义,即可求得点的横坐标.【详解】抛物线则准线方程为因为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则到其准线的距离也为5所以点的横坐标为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及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26.函数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计算出区间端点的函数值即可判断;【详解】解:因为,在上是连续函数,且,即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存在一个零点.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的范围,注意运用零点存在定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为( )A.4B.5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得到该几何体是长方体相邻三条棱构成的一个三棱锥,然后分别求得其棱长比较即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长方体相邻三条棱构成的一个三棱锥,如图所示:
3其中AB=4,AC=3,AD=4,且,所以,所以最长棱的棱长为,故选:C8.已知,则“”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验证时函数最小正周期为是否成立;验证当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时,是否成立;再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定义判定.【详解】解:当时,的最小正周期为,故充分性成立当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时,所以,不能得出,故必要性不成立,综上:“”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1)定义法:根据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4(2)集合法:根据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命题中涉及字母范围的推断问题;(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适用于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9.已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B.C.或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弦长公式,建立关于的不等式,直接求解.【详解】圆化简为标准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解得:.故选:D10.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此数列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如下方法定义:.若此数列各项除以4的余数依次构成一个新数列,则( )A.1B.2C.3D.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递推得到数列,然后再得到数列是以6为周期的周期数列求解.【详解】因为,
5所以数列为1,1,2,3,5,8,13,21,34,55,89,144,…此数列各项除以4的余数依次构成的数列为:1,1,2,3,1,0,1,1,2,3,0,…是以6为周期周期数列,所以,故选: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是等差数列,若,则_______.【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计算结果.【详解】,所以.故答案为:712.已知向量,且,则实数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由利用坐标运算求解.【详解】因为向量,且,所以,解得,故答案为:-113.已知双曲线离心率是,则双曲线的右焦点坐标为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双曲线的离心率可求得实数的值,由此可求得该双曲线的右焦点坐标.
6【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双曲线离心率为,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则,因此,该双曲线的右焦点坐标为.故答案为:.14.已知函数,那么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若函数在上具有单调性,且,则________.【答案】(1).(2).【解析】【分析】(1)利用周期公式求解即可.(2)对代入化简可求出的正切值,写出表达式,根据范围确定的值.【详解】(1)(2)由可得,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可得,展开得,,又,【点睛】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时,由即可求出;确定时,若能求出离原点最近的右侧图象上升(或下降)的“零点”横坐标,则令或),即可求出,否则需要代入点的坐标,利用一些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再结合函数的性质解出和,若对的符号或对的范围有要求,则可用诱导公式变换使其符合要求.15.高中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6个科目中,依照个人兴趣、未来职业规划等要素,任选3个科目构成“选考科目组合”参加高考.已知某班37名学生关于选考科目的统计结果如下:
7选考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选考该科人数24281415ab下面给出关于该班学生选考科目的四个结论:①若,则;②选考科目组合为“历史+地理+政治”的学生一定不超过9人;③在选考化学的所有学生中,最多出现10种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④选考科目组合为“生物+历史+地理”的学生人数一定是所有选考科目组合中人数最少的.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答案】①②③【解析】【分析】①根据所有选的总数来确定即可;②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由化学人数有人,来断定选考科目组合为“历史+地理+政治”的学生一定不超过9人;③五选二,可据组合知识求解;④根据政治,地理人数都不确定,无法判断结论.【详解】①所有学生选的科目总数为,则,若,则,故①对;②选化学的学生有人,人,则选考科目组合为“历史+地理+政治”的学生一定不超过9人,故②对;③在选考化学的所有学生中,学生还须选另外两科,则从五种里面选两种,共有,最多出现10种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故③对;④因为地理,政治人数不确定,选考科目组合为“生物+历史+政治”的学生人数不一定比选考科目组合为“生物+历史+地理”的学生人数多.故④错.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该题不仅考查了组合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组合问题常有以下两类题型变化:(1)“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题型:“含”,则先将这些元素取出,再由另外元素补足;“不含”,则先将这些元素剔除,再从剩下的元素中去选取.(2)“至少”或“最多”含有几个元素的题型:若直接法分类复杂时,逆向思维,间接求解.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且
8.(I)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Ⅱ).【解析】【分析】(I)通过条件证明,,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平面;(Ⅱ)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平面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求解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平面.(Ⅱ)因为平面,所以以D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因为即
9所以令,于是.因为平面,所以平面的法向量为,所以.由题知二面角为锐角,所以其余弦值是.【点睛】思路点睛:向量方法求解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步骤:(1)建立合适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二面角对应的两个半平面中相应点的坐标;(2)设出法向量,根据法向量垂直于平面中任意方向向量,求解出半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注:若半平面为坐标平面,直接取法向量亦可)(3)计算(2)中两个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结合立体图形中二面角的实际情况,判断二面角是钝角还是锐角,从而得到二面角的余弦值.17.在中,,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Ⅰ)的值;(Ⅱ)的面积.条件①:;条件②:.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I)答案见解析;(Ⅱ)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
10(1)选择条件①,化简,得,从而算得.由余弦定理算得,运用面积公式可算出的面积.(2)选择条件②,化简得,从而算得.由余弦定理算得,运用面积公式可算出的面积.【详解】选择条件①:(Ⅰ)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Ⅱ)由余弦定理,得,所以.解得或(舍负).所以.所以的面积.选择条件②:(Ⅰ)因,所以,解得或.因为,所以.所以.(Ⅱ)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11解得或(舍负).所以.所以的面积.【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18.智能体温计由于测温方便、快捷,已经逐渐代替水银体温计应用于日常体温检测.调查发现,使用水银体温计测温结果与人体的真实体温基本一致,而使用智能体温计测量体温可能会产生误差.对同一人而言,如果用智能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温结果相同,我们认为智能体温计“测温准确”;否则,我们认为智能体温计“测温失误”.现在某社区随机抽取了20人用两种体温计进行体温检测,数据如下:序号智能体温计测温()水银体温计测温()序号智能体温计测温()水银体银计测温()0136.636.61136.336.20236.636.51236.736.70336.536.71336.236.20436.536.51435.435.40536.536.41535.235.30636.436.41635.635.60736.236.21737.237.00836.336.41836.836.80936.536.51936.636.61036.336.42036.736.7(Ⅰ)试估计用智能体温计测量该社区1人“测温准确”的概率;(Ⅱ)从该社区中任意抽查3人用智能体温计测量体温,设随机变量X为使用智能体温计“测温准确”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Ⅲ)医学上通常认为,人的体温在不低于且不高于时处于“低热”状态.
12该社区某一天用智能体温计测温的结果显示,有3人的体温都是,能否由上表中的数据来认定这3个人中至少有1人处于“低热”状态?说明理由.【答案】(I);(Ⅱ)分布列见解析,;(Ⅲ)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Ⅰ)根据题意找出用智能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温结果相同的序号,用其个数除以总个数;(Ⅱ)由题意可得,且,根据二项分布公式计算其概率并列出其分布列即可;(Ⅲ)根据表格找出高于其真实体温的序号为,共计4种情况由此估计用智能体温计的测温结果高于其真实体温的概率为,计算其概率,根据概率分析.【详解】(Ⅰ)表中20人的体温数据中,用智能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温结果相同的序号是,共有12种情况.由此估计所求概率为.(Ⅱ)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由(Ⅰ)可知,用智能体温计测量该社区1人“测温准确”的概率为.所以;;;;所以X的分布列为X0123P故X的数学期望.
13(Ⅲ)设这3人中至少有1人处于“低热”状态为事件.表中20人的体温数据中,用智能体温计的测温结果,高于其真实体温的序号为,共计4种情况,由此估计从社区任意抽査1人,用智能体温计的测温结果高于其真实体温的概率为.由此估计,这3人中至少有1人处于“低热”状态的概率为.结论1:因为,接近于1,由此可以认定这3人中至少有1人处于“低热”状态.结论2:因为,所以有可能这3人都不处于“低热”状态.【点睛】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在求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恰好发生次的概率时,首先要确定好和的值,再准确利用公式求概率;(2)在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二项分布的有关问题时,关键是理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二项分布的试验次数和变量的概率,求得概率.19.已知函数.(I)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Ⅱ)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I);(Ⅱ).【解析】【分析】(Ⅰ)当时,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Ⅱ)首先求函数的导数,时,和,并讨论与0,1的大小关系,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I)当时,.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14(Ⅱ)函数的定义域为.因为所以.令,即,解得或.(1)当时,当x变化时,的变化状态如下表:x1-0+极小值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所以成立.(2)当时,当x变化时,的变化状态如下表:x1+0-0+极大值极小值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所以成立.(3)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没有板小值,不成立.(4)当时,当x变化时,的变化状态如下表:x1+0-0+
15极大值极小值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所以不成立.综上所述,.【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极值点求的取值范围,本题容易求出导函数的零点和,但需讨论的范围,这是易错的地方,容易讨论不全面,需注意.20.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4,且离心率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设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D,判断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请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答案】(I);(Ⅱ)是,4.【解析】【分析】(Ⅰ)根据题中条件,由椭圆的简单性质,列出方程组求解,得出,,即可得到椭圆方程;(Ⅱ)先得到,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设,根据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得到,以及线段的中点坐标,讨论和两种情况,求出,进而可求出结果.【详解】(Ⅰ)依题意得解得,,故椭圆C的方程为;
16(II)是定值.由已知得直线.由消去,整理得.所以,设,则,,所以,则,因为,所以线段的中点为.(1)当时,,.所以.(2)当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令,得,即,所以,所以,
17综上所述,为定值4.【点睛】关键点点睛:求解本题第二问的关键在于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根据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表示出,再由题中条件,求出,即可得出的值.(求解时要注意讨论斜率的取值)21.已知数列,从中选取第项、第项、、第项,若,则称新数列为的长度为m的递增子列.规定:数列的任意一项都是的长度为1的递增子列.(Ⅰ)写出数列的一个长度为4的递增子列;(Ⅱ)设数列.若数列的长度为p的递增子列中,任意三项均不构成等差数列,求p的最大值;(Ⅲ)设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项数为.判定数列是否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若存在,求出N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I)(或);(Ⅱ)8;(Ⅲ)不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Ⅰ)根据定义写出符合条件的长度为4的一个递增子列;(Ⅱ)列出数列的项,根据题意有、,则,再有可得与题意矛盾,即可求得p的最大值;(Ⅲ)反证法假设此递增子列存在,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通过证明为无理数与为有理数矛盾即可说明式不成立,得证.【详解】(Ⅰ)长度为4的一个递增子列为:(或).(Ⅱ)设数列的长度为P的递增子列为.因为数列,各项均为正整数.
18所以.(若,则成等差数列).同理,且,所以.同理,又因为,所以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构造数列的递增子列:,其中任意三项均不构成等差数列,所以p的最大值为8.(Ⅲ)不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假设数列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则存在,使.所以,得.同理,得.所以.下面证明为无理数:假设为有理数,,且互质,所以.因为是偶数,是奇数,所以,与事实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为无理数.又因为为有理数,所以式不成立.所以数列不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