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上)周口恒大中学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①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③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公报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因为(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能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供具体方法②它孕育于时代,是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③它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④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所谓“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很多“僵尸企业”存在于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通过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有利于( )①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②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③发挥国有经济主体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④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保障减税降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将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同步做好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和新生儿参保工作。此举意在( )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群众生育意愿②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大作用,增强群众获得感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④发挥财政兜底保障功能,降低生育成本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意义在于①使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②增强国有经济对所有行业的控制力③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④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崇尚劳动的原因在于(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②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③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④劳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②党政机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问题④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对冲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表现在( )①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动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转变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以下能够反映财政发挥作用的思路和结果的是(其中D是社会总需求,S是社会总供给)( )A.B.C.D.10.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下列选项中对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推导正确的有( )①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②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③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产业升级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支持绿色消费、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越是疫情特殊时期,越要稳住民生“底盘”,织牢兜底保障网。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为“减震器”,可以稳定社会生活秩序②通过政府担责,化解人民各种生活风险③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实现共同富裕④化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0年5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肯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并要求金融委各单位完善宏观预案,优化供给结构,引导银行积极拓展市场、创新业务模式、改进业务流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上述举措是基于( )①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②金融业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③发展实体经济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④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线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3.2021年12月7日,特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华电旗下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引入中国人寿等13家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募资金额150亿元,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风电和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新能源业务开拓。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民营经济,以增强其控制力②促进不同所有制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③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④优化企业股权结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辽宁推出由政府组织、商保承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在投保门槛上打破了一般商业保险的投保限制,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体现全民普惠性。推出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 )①有福利性,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核心作用②普惠利民,发挥对医疗保险的有益辅助③有强制性,发挥“社会减震器”的作用④衔接医保,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持下,以在线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不断拓展延伸,有效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这表明(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②享受资料的消费正成为消费趋势③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④科技创新为经济循环提供新引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路首月,随着个税起征点提高,有6000多万税改前的纳税人不再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在普遍减税的各行业中,制造业纳税人减税规模最大,民营企业员工少缴个人所得税164.5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最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②提高个税起征点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一缩小收入差距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③提高个税起征点一降低劳动者税负一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一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④提高个税起征点一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一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说明(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②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将化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③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20年9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的题为《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加大,贫富不均正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对策是( )①在收入分配中,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③科学发展,消除城乡、区域、行业的收入差距④增加货币供应,使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经济发展的“减震器”。他所说的社会保障 ①是居民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②是国家财政中重要的民生支出③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④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越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变成没有用的碎布片。这分送布片的举动主要说明当时的居民( )A.不懂被子的用途B.仍然实施平均分配C.坚持劳动成果共同所有D.生产力水平低下21.新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公共消费型基础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的资金通过财政投入,地方债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筹集。这样做有利于①发挥财政与社会资本的积极性②促进社会公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③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投资拉动④优化我国产业结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根本性问题就需要(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②党在已执政百年的基础上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③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审时度势,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有人说: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这一说法看到了( )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事实充分证明,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③改革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5.感悟图片的变化,为其拟一标题。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C.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探索之后,辛亥革命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说明什么?(2)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请简要概述其意义。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00年前的1921年阳历新年,在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上28岁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次发言。毛泽东在发言中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还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把这篇发言作为《毛泽东文集》的开篇,是因为它标志着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国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方式,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的政策。”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谈谈毛泽东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的理由。(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别国的经验。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构建“有效市场”,创造民营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坚持市场导向,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非禁即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打造“有为政府”,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底气。强化“政府主责”,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法治保障和政务创新。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制度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涉企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培育“有成企业”,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顺应绿色化标准化集群化趋势,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下功夫,自觉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有客社会”,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大力营造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形成政企同心同向、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9.(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等。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材料三:我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熟悉环境的眷恋,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体现。我国政府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符合我国老龄化特点和老年人居住意愿,所谓“9073”,即90%的老人居家或社区养老,7%的老人接受社区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哪些知识。 参考答案:1.A【详解】①②③:邓小平的论断强调改革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也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因此①②③观点正确。④: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D【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非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供具体方法,①错误。②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因为它孕育于时代,是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②④符合题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而不是制度自信,③错误。故本题选D。3.A【详解】①②:“僵尸企业”多存在于产能过剩行业,无望恢复生气,因此,通过破产清算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及时淘汰落后企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①②符合题意。③: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③说法错误。④:保障减税降费与稳妥处理“僵尸企业”没有关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4.A【详解】①④:“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将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同步做好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和新生儿参保工作。”此举意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群众生育意愿,发挥财政兜底保障功能,降低生育成本,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的是再分配的作用,未体现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大作用,②不符合题意。③:材料中国家的举措是为了提升群众生育意愿,不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5.D【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①: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不是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①错误。②: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不是增强国有经济对所有行业的控制力,②错误。③④: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意义在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发展国有经济: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6.B【详解】①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B 【详解】①③: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三重压力,我国可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问题,①③符合题意。②:我国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说法错误。④: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三重压力,我国可以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但这并不能对冲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负面影响,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A【详解】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②正确。③: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推动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转变错误,排除③。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A。9.B【详解】材料中,202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同时,使该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有利于促进社会需求总量的增加。A:该图像中,社会总需求的曲线向左侧移动,这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下降,与题意不符,排除A。B:该图像中,社会总需求的曲线向右侧移动,这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上升,符合题意,B正确。CD:这两幅图像中均反映了社会总供给的变动,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社会总供给的变动,故排除CD。故本题选B。10.A【详解】①: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①正确。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能够激发消费欲望,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从而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②正确。 ③: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无直接关系,③错误。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与绿色消费、服务消费并无直接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11.B【详解】①④: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①④正确。②:社会保障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不能化解人民各种生活风险,②错误。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错误。故本题选B。12.A【详解】①②: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所作出的一系列举措,是基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对于金融业来说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①②应选。③:与题意不符,题干是将货币政策对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③不选。④:说法错误,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④不选。故本题选A。13.C【详解】①:我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故①错误。②④: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资本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优化企业股权结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故②④正确。③: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故③错误。故本题选C。14.C【详解】①: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不是社会保障体系核心,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①排除。 ③:商保承办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不具有强制性,社会保障是社会减震器,③说法错误,排除。②④:推出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普惠利民,发挥对医疗保险的有益辅助,衔接医保,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②④正确。故选C。15.B【详解】①④:新技术加持推动新型消费不断拓展延伸,拉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体现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也反映出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①④符合题意。②:由材料不能得出享受资料的消费情况,②排除。③: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16.B【详解】本题考查税收、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提高个税起征点,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反而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①传导错误。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小微企业税负无关,排除④。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降低劳动者税负,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实现社会公平,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17.B【详解】①③:“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说明工人阶级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被资本家占有了,他创造的财富越多,归他所有的很越少,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①③入选。②:生产虽然在社会化,但不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关系,将无法化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错误。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错误。故本题选B。18.A【详解】①②:解决收入差距拉大,富不均正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以在收入分配中,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这样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①②入选。③:应该是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的收入差距,而不是消除,故③错误。 ④:货币供应并不是随意增加的,应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随意增加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19.B【详解】试题分析: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①中“居民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指的是购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是不同的,故不能入选;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越多,用于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就会越少,最终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④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③两项说法正确且与题意相符,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财政支出及社会保障的性质、本质、内容。20.B【详解】B: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这表明当地居民当时仍坚持平均分配原则,B项正确。A: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是为了让每个人均分得一份,而不是不懂得被子的用途,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反映的是分配方式,而所有制方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生产力决定分配方式,但根据居民分配被子的方式不能推测出当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论,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21.A【详解】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依靠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这样做有利于调动财政和社会资本投资公共基础建设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的基本公共消费需求,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公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①②正确;这样做并不是要更多依靠投资投资拉动经济,而是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③错误;这样做是推动公共基础建设,并没有优化产业结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财政的作用 【名师点睛】财政作用作用表现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电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三农”的投资。③对行政管理与国防投资。④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22.B【详解】①③:“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①③入选。②:党百年得出历程,但并不是执政百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成为执政党,故②不选。④:只有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才能有利于审时度势,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措施,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23.C【详解】①: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说法错误。 ②④:有人说: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这一说法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②④符合题意。③: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4.D【详解】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②错误;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③错误;①④观点正确。故选D项。25.C【详解】C:图片反映了中国社会百年前和今天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C符合题意。A:中国社会百年来发生的变化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复兴中国,A不符合题意。B:中国社会能实现百年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图片内容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6.(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一系列探索失败说明了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可联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有效信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可联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伟大胜利的意义。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点睛】1.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2.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7.(1)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毛泽东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是完全正确的。(2)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方针政策,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②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析】背景素材: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中国道路的选择的讲话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谈谈毛泽东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的理由。回答原因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毛泽东在发言中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还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可联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得分点②: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毛泽东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是完全正确的。(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别国的经验。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国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方式,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的政策→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有效信息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方针政策,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得分点②: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点睛】原因、依据类主观题1、题型特点(1)从考查的方式看,主要是结合国家时政中的重大举措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分析这些举措采取的依据或问题产生的原因。设问以“分析……的原因、分析……的必要性、分析……的依据、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的合理性”等形式呈现。(2)从考查的知识看,既可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为什么”系列的知识角度切入,又可能结合相关哲学道理进行考查。(3)从考查的能力看,突出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论证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2、解答技巧 (1)认真分析材料与设问,明确知识、主体和指向。①注意知识范围,主要是弄清是经济原因、政治原因,还是文化原因,甚至是哲学原因(理论依据等)。②注意行为主体,主要是弄清从国家、机构或组织、公民、企业等主体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角度分析原因和依据,还是没有限定。③注意原因指向,即弄清围绕着什么问题来分析原因和依据。(2)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原因的分析,注意知识调动的全面性。如将重要性、必要性、优越性等结合起来,将地位、作用、意义、影响因素等结合起来,将自身内因与其他外因结合起来,将教材理论体系与时政观点结合起来等。对于哲学原因或依据的分析,关键是把握题干材料信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3)要注意仔细梳理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调动相关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背诵过的知识体系。并非知识体系中的所有知识都是题目所需要的答案要点,材料中的某些信息可以在知识体系之外补充答案要点。28.①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通过政策、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③出台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切实保障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④支持和帮助民营经济市场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⑤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经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分析】背景素材: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考点考查: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可联系教材知识:民营经济的性质与地位、国家对待的态度。关键词②:坚持市场导向,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非禁即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可联系教材知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通过政策、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关键词③:强化“政府主责”,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法治保障和政务创新。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制度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涉企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可联系教材知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关键词④: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顺应绿色化标准化集群化趋势,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下功夫,自觉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可联系教材知识:支持和帮助民营经济市场化改革,提高民营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关键词⑤:要大力营造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形成政企同心同向、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可联系教材知识: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经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9.(1)材料一反映了2009-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呈现未富先老的状况。(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确立老龄事业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分)②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2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2分)③发挥宏观调控职能,(2分)制定和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2分)(3)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3分)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体现了我国人民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和孝道文化。(1分) ②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等影响。(2分)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老年人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的影响。(1分)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挥其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积极作用。(2分)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反映了我们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1分)【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题头,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标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从图标和注释中概括出有效信息,难度不大。由表可知2009-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通过注释我们看到,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呈现未富先老的状况。(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试题类型是措施类,指向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对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要分主体,从根本到具体逐一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包括市场的决定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知识,然后结合应对老龄化社会进行分析。(3)本题以“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为背景,考查“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类型属于体现类。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包括传统文化的特点、双重作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考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