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8927
大小:640.7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岳池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的美景与胶体性质有关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化学变化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石灰石的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的美景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A正确;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铁与硫酸铜生成铜的反应为置换反应,B正确;C.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涉及到萃取的操作,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分解成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C。2.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应用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应用化学知识维生素C用作抗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形成光柱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腐蚀刻制印刷电路板铁比铜还原性强用作膨松剂制作面包受热分解产生A.AB.BC.CD.D 【答案】C【解析】【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用作抗氧化剂能防止其他物质被氧化,A不符合题意;B.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C.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是因为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与铁比铜还原性强没有关联,C符合题意;D.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故可用作膨松剂制作面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是按酸、碱、盐排列的B.碱石灰、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C.、盐酸都是电解质D.淀粉溶液和烟都是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硫酸、纯碱、石膏是按酸、盐、盐排列的,故A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B错误;C.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淀粉溶液和烟都是胶体,故D正确;故选D。4.亚硫酸可被氧化生成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的化合价:B.硫原子结构示意图:C.硫酸电离:D.的是氧化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A.中的化合价:,故A正确; B.硫是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C.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D.反应中,双氧水的O元素化合价下降,H2O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故选D。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通入气体:B.在水中的电离:C.溶液与溶液按溶质物质的量反应:D.工业用绿矾处理酸性废水中重铬酸根,生成【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溶液中CaCl2与CO2气体不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B.在水中的电离:,故B正确;C.溶液与溶液按溶质物质的量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D.工业用绿矾处理酸性废水中重铬酸根,生成Cr3+和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A。6.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B.常温下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C.澄清透明溶液:D.加入铁粉放出的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A不选;B.常温下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OH-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选;C.和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加入铁粉放出的溶液呈酸性,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另外和也会发生反应,故D不选;故选B。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和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溶液,随后滴加油酸钠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5.5~36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C.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即的直径【答案】C【解析】【详解】A.分散质粒子大小在5.5~36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属于胶体,A项错误;B.分散质是黑色的,而是红棕色,故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不是,B项错误;C.该分散系属于胶体,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D.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体粒子是很多粒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粒子,D项错误;答案选C。8.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Na)放入溶液中,钠迅速熔成小球,在液面上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查资料表明产生了),产生蓝色沉淀。根据现象推理正确的是A.Na密度比铁高B.金属钠比铁更容易与盐酸反应C.钠的熔点比铁高D.金属钠能在溶液中置换出铜【答案】B【解析】【详解】A.钠能浮在水面,说明钠的密度低,故A错误;B.钠比铁活泼,钠能与水反应,铁不行,所以钠更易与酸反应,故B正确;C.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钠的熔点较低,使钠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比铁低,故C错误;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置换出铜,故D错误;故答案为B9.PbO2、KMnO4、Cl2、Fe3+、Cu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Fe3+2+2+B.C.23+D.【答案】D【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详解】A.氧化性Fe3+>Cu2+,所以Fe3+2+2+反应能发生,故不选A;B.氧化性KMnO4>Cl2,所以反应能发生,故不选B;C.氧化性Cl2>Fe3+,所以23+反应能发生,故不选C;D.氧化性PbO2>KMnO4,所以不能发生,故选D;选D。10.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B.中学实验室中,不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答案】D 【解析】【详解】A.胶体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A错误;B.钠性质活泼,所以实验室中未用完钠放回原试剂瓶,B错误;C.玻璃中含有硅酸钠和硅酸钙,本身焰色有颜色,所以进行焰色试验时,不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C错误;D.等氧化性气体均能能将KI氧化成碘单质,遇淀粉,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D正确;故选D。1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验证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②检验Na2O2与反应有生成③观察的焰色试验④比较、的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在试管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钠与水对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导致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①能达到实验目的;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能达到实验目的;③钾元素的焰色试验,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③不能达到实验目的;④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应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碳酸钠放在大试管中,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能证明稳定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④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2.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很多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反应式如下,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A.三个反应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是氧化剂C.转移电子数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D.三个反应中得到的钠盐均是氧化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A.三个反应中,只有反应①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③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故A错误;B.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也是还原剂,故B错误;C.反应①中1mol反应转移1mol电子,反应②反应中1mol反应转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故C正确;D.反应①中碳酸钠是还原产物,②③反应中得到的钠盐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故选C。13.建构数学模型来研究化学问题,既直观又简洁。下列建构的数轴模型正确的是A.钠在氧气中燃烧,钠的氧化产物:微粒数之比B.向烧碱溶液中通入SO2:微粒数之比C.分散系的分类:D.溶液中通入铁元素存在形式(已知还原性:): 微粒数之比【答案】C【解析】【详解】A.钠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过氧化钠,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A错误;B.由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可知,=2时生成Na2SO3,=1时生成NaHSO3,故B错误;C.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故C正确;D.已知还原性:Fe2+>Br-,氯气先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比例为1:2,当氯气过量时溴离子也反应生成溴单质,比例为3:2,故D错误;故选C。14.向盛有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①表示的是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溶液B.a、d点溶液呈中性C.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D.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b段的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 =BaSO4↓+2H2O,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为0,继续滴加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增强,则曲线②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继续滴加硫酸氢钠发生反应:H++OH-=H2O,随着硫酸氢钠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再减弱,最后增加,则①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继续滴加硫酸氢钠发生反应:H++OH-=H2O,随着硫酸氢钠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弱,再减弱,最后增加,则①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B.a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溶液呈中性,b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继续滴加硫酸氢钠发生反应:H++OH-=H2O,d点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C.b点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故C错误;D.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b段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44分)15.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硝酸钾溶液③④干冰⑤⑥熔融的⑦纯碱⑧⑨⑩澄清石灰水(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2)将⑧慢慢滴入⑦的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3)少量⑥的与⑩混合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4)⑨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5)如何鉴别②的阳离子(写出具体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答案】(1)①.③⑥⑦⑧⑨②.④③.②⑤⑥⑩(2)刚一开始无气泡产生,后产生大量气泡(3) (4)=Na++HSO(5)用铁丝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如果火焰呈紫色,那么就是K+【解析】【小问1详解】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则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⑥熔融的、⑦纯碱、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干冰;能导电的是②硝酸钾溶液、⑤、⑥熔融的、⑩澄清石灰水。【小问2详解】将⑧慢慢滴入⑦Na2CO3的溶液,先后发生反应:、,现象为:刚一开始无气泡产生,后产生大量气泡。小问3详解】少量⑥熔融的与⑩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⑨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产生Na+和HSO,电离方程式为:=Na++HSO。【小问5详解】②硝酸钾溶液的阳离子为K+,鉴别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铁丝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如果火焰呈紫色,那么就是K+。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xg)的样品,用上图示装置测定的质量,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 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g。(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写名称)(2)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如果没有第一次通入,那么测量的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第二入次通入的作用是_____。(4)该实验设计不足之处_____。Ⅱ、乙同学用图中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5)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答案】(1)①.球形干燥管②.浓硫酸(2)(3)①.偏大②.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完全吸收(4)干燥管a后面少接一个碱石灰干燥管(5)【解析】【小问1详解】a指向的使球形干燥管;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湿润的,会被碱石灰吸收造成误差,因此需要干燥气体,b中装的是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浓硫酸;【小问2详解】锥形瓶里发生的是碳酸钠和硫酸的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第一次没有通入氮气,会导致原本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而导致结果偏大;第二次通入氮气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碱石灰而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偏大、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小问4详解】 装置在最后缺少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可能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而导致最终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干燥管a后面少接一个碱石灰干燥管;【小问5详解】最终剩余固体是碳酸钡,根据化学方程式有106gNa2CO3~197gBaCO3,最终碳酸钡生成了yg,故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7.碳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中含有和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是___________,“母液”中除了大量含有外,还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2)检验试剂级中和是否除尽,所选试剂及加入的次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d.(3)侯氏制碱法制备的工艺中,将氨厂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转变为纯碱厂的主要原料,并且提取沉淀池所得母液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作为肥料,充分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4)氨厂废气的氨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制备,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5)市场上销售的“苏打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用水,其溶质是小苏打。苏打水会因储藏温度过高而分解产生少量使口感发涩,写出一种除去中改善口感的方法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1)①.氢氧化钠溶液②.Cl-、③.提高Na2CO3•H2O的含量(2)C(3)①.NH3②.CO2③.NH4Cl(4)3CuO+2NH3=3Cu+3H2O+N2(5)CO2+H2O+CO=2HCO【解析】【分析】工业碳酸钠中含有和,所以“除杂”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溶液中的Mg2+、Fe3+,滤液中除了含有Na+、、OH-离子外,还含有Cl-、;依据流程图可知过滤得到产品为Na2CO3•H2O和母液,而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可知温度较高时析出物质为Na2CO3•H2O,所以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提高Na2CO3•H2O的含量,以此解答。【小问1详解】据分析,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溶液中的Mg2+、Fe3+,“母液”中除了含有Na+、、OH-离子外,还含有Cl-、离子,有分析可知,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提高Na2CO3•H2O的含量。【小问2详解】检验试剂级Na2CO3中Cl-和是否除尽,首先要加足量的硝酸除尽碳酸根并使溶液呈酸性,接着检验硫酸根再检验氯离子,但检验硫酸根时不能引入氯离子,故不能选用氯化钡而应选用硝酸钡,同时为了防止硫酸根干扰氯离子的检验,应加入足量硝酸钡,所以应加足量的试剂、且加入的先后次序是,答案选C。【小问3详解】侯氏制碱法制备Na2CO3的原理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到饱和、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故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所得滤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铵的混合液,氯化铵是一种铵态氮肥,则侯氏制碱法制备Na2CO3的工艺中,将氨厂废气NH3、CO2 转变为纯碱厂的主要原料,并且提取沉淀池所得母液中的NH4Cl作为肥料,充分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小问4详解】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制备,同时生成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小问5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