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909
大小:620.4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4-09-03
《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原卷).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长郡中学2022年高二暑假作业检测试卷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体现了华夷观的形成发展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D.促进了商民对西周的认同2.对比下面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地图的变化。这一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D.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3.唐太宗年间,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有学者认为这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也有学者指出,隋和唐初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反映了()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B.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C.前学者解释优于后学者D.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4.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以苏汉臣为代表的宫廷画师们创作了大量象征多子多福、人寿年丰的婴戏题材作品。但据学者考证,这与当时民间社会普遍流行“计产育子”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又有所矛盾。据此可知,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画()A.反映出宋代经济的繁盛B.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C.表达了民众的心理需求D.蕴含一定的教化作用5.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朝觐制度。其中蒙、藏、维等边疆民族上层逢年过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上层至木兰行围狩猎,并于避暑山庄赐宴的制度称“围班”。这一制度的实施 ()A.意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B.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C.有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D.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6.由于轮船招商局等企业的股票购买者大都得到了丰厚的股息回报,19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购买股票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纷纷投向上海股票市场,各种中外股票大量发行。这说明()A.列强操纵近代中国经济B.近代金融市场趋于成熟C.洋务运动进入深化阶段D.新型经营形式得以发展7.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D.民国时期重视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培养8.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曾说:“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有的批评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这说明()A.“三三制”原则得到落实B.革命根据地初步试行村民自治C.国民革命推动了农民运动D.革命政权的民主建设成效显著9.如下表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局势认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战争危险性是一直存在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并在国内做好早打、大打及打核战争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但不是“迫在眉睫”,有可能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A.随着国际格局的剧变而变化B.受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影响较大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D.推动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10.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唯名论哲学和罗马法开始复兴。这些现象反映了()A.西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中世纪货币地租的发展C.农村的自然经济的瓦解D.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11.右图是1533年德国画家小汉斯· 荷尔拜因创作的绘画作品,画中人物是法国驻英国大使丁工特维尔和他的朋友法国拉沃尔地区主教塞尔维,两人身后的架子上摆放着天体仪、地球仪、数学书、新教赞美诗等物品。这一作品反映出()A.新教思想得到了欧洲各国的普遍支持B.西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C.浪漫主义绘画追求对生活细节的描绘D.启蒙运动促进了科技进步12.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末,饮茶已经非常普及,上层贵族优雅地啜吸着盛在弓形陶瓷茶杯里的上等春茶,而下层普通民众喝着盛在有缺口的陶土杯子里的劣质红茶,尽管茶叶有贵贱之别,但其流行程度不分伯仲。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社会阶级差别日益淡化B.中国茶叶完全占有英国市场C.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缩小D.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的扩大13.英国殖民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A.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B.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经济侵略成果C.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D.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14.十月革命后,列宁主持制定了原有工业区及乌拉尔、西伯利亚等新工业区的建设计划。至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区生产指数如图所示(1913年指数=1)。由此推知,列宁主持制定上述计划的目的是()A.优化国家经济布局B.应对德国法西斯战争威胁C.建立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15.下图是1980-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GDP百分比变化图,它反映出这一时期() A.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关注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猛D.发达国家更注重发展混合经济16.反经济全球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发达国家看到,如果穷国与富国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不但世界安全和稳定会受到威胁,而且它们自身的发展也将面临困境。由此推知,反经济全球化()A.有利于世界经济朝互利共赢方向发展B.扼制了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C.解决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D.有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0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2分)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改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4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材料二13世纪末,人们开始以一种新颖的主动的态度来探讨教育问题。经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以及欧洲各国世俗学校的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学生,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摘编自孙雪《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型——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观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及历史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教育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1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的胜负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日本当时是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军国主义国家,因此在军事装备及军队训练素质上都占据着优势;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军事装备与部队的训练、编制都过于陈旧落后,无法适应陆海空联合作战之需要。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支,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掷弹筒243枚。尽管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以血肉之躯与优势装备的敌军相战,这种抵抗是难以持久的。——摘编自郭雄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材料二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 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面战场抗战艰巨性的原因,并概述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并简析实行“三三制”原则的作用。(7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噢,英国最大的财富,无疑属于诚实的劳动者……看到成千上万人在相会,真是高兴之极,不分信仰和国家,大家相互友好地祝愿。就像同一祖先的一脉子孙,愿这神圣的纽带不再被割裂,愿和平的橄榄枝,代替沾满鲜血的战剑。听吧!号角已经吹响,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确实来临,她将永久地和我们在一起,这是我们国人的荣幸,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赞同我的提议——向她的朋友致以良好的祝愿,让她的敌人见鬼去。——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期间伦敦的一首街头小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这首诗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长郡中学2022年高二暑假作业检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CDDCDDDBABDBAAA1.D【解析】周公要求康叔明德慎罚,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样有助于取得殷商遗民的认同,D项正确;当时儒家尚未产生,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商民不属于少数民族,排除B项;众星拱月指的是分封制本身的作用,但是材料强调的是对殷商故地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故选D项。2.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南移,北方很多耕地变成了牧区,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政局动荡,农耕经济遭到破坏,游牧区扩大,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大量北民南迁,推动了南方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可见政局变化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格局,C项正确;题干所给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当时的北方农业耕作技术发展情况,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是在唐中后期,排除B项;农牧分界线南移并不能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C项。3. 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对唐朝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现象,有学者只是简单理解为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有学者认为隋和唐初的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是对前一观点的发展,这反映了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这些学者所处的时代,不能体现“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没有体现“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排除B项;后学者的解释明显比前学者深化,排除C项。故选D项。4.D【解析】宫廷画师们创作了大量象征多子多福、人寿年丰的婴戏题材作品,与当时民间社会普遍流行“计产育子”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又有所矛盾,说明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画意在倡导民众生产和生育,蕴含着一定的教化作用,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宫廷婴戏题材画蕴含一定的教化作用,没有体现宋代经济的繁盛,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宫廷婴戏题材画蕴含一定的教化作用,没有体现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表达的是统治者的意图,而不是民众的心理需求,排除C项。故选D项。5.C【解析】“年班”制度和“围班”制度加强了少数民族上层和中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C项正确;这些政治制度首要目的是维护统治,而非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排除A项;因地制宜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这些举措有助于边疆地区稳定,但是“保证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到了诱导作用,而洋务运动出现的股份公司等新的经营形式也影响到了整个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说明洋务运动使新型经营形式得以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列强对中国近代经济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中的内容并未体现金融市场趋于成熟,只是论述新兴经济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洋务运动的深化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7.D【解析】根据材料“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可知,民国时期课本强调法律平等,以此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平等观念和法制意识,D项正确;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是民主共和,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课本内容,无法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根本”用词不当,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8.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候选名单公布以后,人民关注程度很高,被选举人很多不良现象被检举揭发,可谓“民主建设成效显著”,D项正确;“三三制”原则应体现在民主政府中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政府中担任相应比例的公职,材料讲的是一般选民,没有特别体现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排除A项;村民自治应体现村民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材料只体现了选举层面,未述及“治”的层面,排除B项;据“陕甘宁边区”可以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9.B【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局势认知不断变化”可知,冷战时期,受国际局势影响,以及党的工作重心强调阶级斗争,所以预言战争爆发的危机。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也随之发生变化,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国际格局对认知有影响,但并非国际格局的剧变,排除A项;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10.A【解析】根据材料“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英国的货币地租甚至占了支配地位”可知,西欧的庄园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城市发展,A项正确;B项是材料现象,设问强调现象反映的本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的自然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11.B【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对人物的刻画真实自然,栩栩如生,画中主人展示的物品主要是天文、数学、新教用品,因此该作品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欧洲各国对新教普遍持支持态度,排除A项;浪漫主义绘画出现在19世纪前期,排除C项;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的欧洲,排除D项。故选B项。12.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得出,茶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可见的商品,这主要是受世界市场联系加强的影响,更多的茶叶输入到欧洲,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阶级差别淡化,也不能体现贫富差距缩小,排除A、C两项;B项太绝对,排除。故选D项。13.B【解析】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延续对印度的殖民侵略,维护现有的经济侵略成果,B项正确;英国设立的机构依然是殖民机构,并不会导致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并未放松,排除C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就到来了,排除D项。故选B项。14.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列宁主持制定了原有工业区及乌拉尔、西伯利亚等新工业区的建设计划。原有工业区位于苏联西部,而乌拉尔、西伯利亚等新工业区位于苏联中部和东部,这种规划有利于优化国家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经过斯大林时期的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到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区生产指数大幅度提高,说明列宁主持制定上述计划的目的是优化国家经济布局,A项正确;列宁主持制定材料中的计划时,德国法西斯尚未形成,排除B项;苏联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于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列宁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这与题意不符,且列宁的直接过渡没有成功,排除D项。故选A项。15.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GDP百分比总体都在上升,这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A项正确;图示无法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排除B项;材料考查公共社会开支发展状况,而非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混合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6.A【解析】“如果穷国与富国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不但世界安全和稳定会受到威胁,而且它们自身的发展也将面临困境”,这就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减少对不发达的国家的掠夺,形成真正的互利共赢,让不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发展,故选A项;“如果穷国与富国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说明只要缓解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即可,那么发达国家的霸权会依然存在,排除B项;“如果穷国与富国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说明由于世界财富的相对稳定性,贫国和富国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只可能缓解,不可能消除,排除C项;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对政治形势有影响,但不是唯一影响,而它本身即是政治的不稳定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0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2分)17.【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国的地位在郡之上;诸侯王国官制与中央相似,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统,多自任官吏;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也使得诸侯王国势力不断发展。(6分)(2)不同之处: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强硬,速度快,易引发诸侯王国的反抗;汉武帝的推恩令则更和缓、渐进,逐渐瓦解诸侯王国的势力。(4分)【分析】(1)本题考查汉初影响中央集权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郡国并行制,准确解读材料。(2)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准确理解所学汉景帝削藩和推恩令的不同,准确解读材料“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解析】(1)根据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可归纳出郡国并行制对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助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官制、“无为而治”等制度对诸侯王势力的助益。(2)根据材料“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采取的措施激烈强硬一些,而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则更为缓和、渐进。18.【答案】(1)特点:①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②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③书院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备;④书院讲授的内容逐渐官方化(书院讲授的内容适合统治者的需要)。(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意义:①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宋代教育的发展,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②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传播,推动其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或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③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④迎合了封建统治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相近即可)(2)变化:由欧洲中世纪“以神为本”的神学教育向近代的人文主义世俗教育转变。(2分)影响:①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加速了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②冲击了中世纪教会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转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④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或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进程)。 (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教育的发展以及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宋朝教育发展的特征来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近代西方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可归纳出私立书院与公立书院并存;根据材料“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可归纳出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根据材料“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可归纳出书院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备;根据材料“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可归纳出书院的讲授内容逐渐官方化。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培养人才,促进宋代教育的发展、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传播、推动其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2)变化:根据材料“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型”可归纳出由欧洲中世纪“以神为本”的神学教育向近代的人文主义世俗教育转变。影响:根据材料“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加速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教育的世俗化、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19.【答案】(1)原因:日本经济发达,军事装备及军队训练占据优势,侵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中国经济落后,军备陈旧,无法适应现代战争,被动应战。(4分)意义: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展现了中国抗日的决心;赢得了向内地转移的时间,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性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2分)作用:为党外人士参与抗日民主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民主政权建设的重要探索。(5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相近即可)【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考查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主要考查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解析】(1)原因通过材料中对中日双方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方面的对比概括回答即可。意义通过所学知识可以从人还日本对华侵略过程,增强抗日信心等角度回答。(2)性质通过材料“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概括回答即可。作用通过材料“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威民主的各阶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维护,抗日战争胜利等角度回答。 20.【答案】示例看法: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人更加自信。(2分)说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大量财富,经济稳居世界第一;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英国代议制的发展,使民主政治逐渐完善;英国成功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显示了英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增强了民众的自豪感。随着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民众也认为英国应该引领世界发展,提出和平贸易取代暴力,维护英国的切身利益。(8分)总之,首次世界博览会时期伦敦的小调,体现了英国的强盛与民众的自信。(2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析】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变化特点,从材料应该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使得英国人更加的自信,他们在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在世界财富上也处于优势地位,而且也促进了他的国家政治的发展,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引领了世界潮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