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839
大小:124.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5-01-03
《衡阳市八中2022级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衡阳市八中2022级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量为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该城址所发现的陶器中,翠、蚕、氰、壶、薷、杯等为专用酒器,属于制作精致的磨光黑陶和红陶。陶器上附有一定数量的陶文符号,这些陶文符号是用刀刻在陶器表面或用硬质物在器表捺印而形成的。这反映出()A.陶器成为先民主要生产生活用具B.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C.阶级分化决定社会生活方式演进D.早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2.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3.如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水妻。”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B.文艺创作以社会教化为目的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4.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据此可推知,宋代( )A.镇的经济功能凸显B.营商环境较宽松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官营手工业繁荣5.清初,贵州地区的官员由吏部选授,每月一次,掣签补授。康熙三十八年,贵州地区的官员选任改为由督抚于本省属员内拣选合适人员,查明报部,具题补授。这一调整( )A.弱化了清廷中央的人事权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历史试题第5页,共4页 C.反映了改土归流工作完成D.利于加强国家治理效能6.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此可推知( )时间(年)188018831886188918921895189819011904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2013354174567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7.1948年12月,中共华北财经委员会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在适当条件下监督资本家,使资本家为国家服务”的制度是“十分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出租制、加工制、定货制、合营制等”。这些设想()A.推动了战略反攻的顺利实施B.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明显C.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政府即把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再向乡村辐射作为国策。一些城市附近的乡村地区成为轻重工业区和家属生活区所在地,并因此很快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化探索迈出重要的一步B.探索用城市化带动工业化C.借鉴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D.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被打破9.1980年,重庆市提出并推行“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措施,即让国有商业企业在经营、价格、分配、用工上有自主权,国营工矿交通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定价、劳动用工、内部分配、技术改造上实行自主。这些举措( )A.开启重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B.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C.有利于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D.适应城市改革全面推进的形势10.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说明当时罗马( )A.通过加强专制保障民主B.元老院的权力受到限制C.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D.民主运作程序遭到破坏11.12世纪,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炼金师盖伯完成了炼金教科书《完满大全》,书中提出“最小自然物”的概念,以此作为铁汞化为金银的理论。教会对炼金术却充满敌意,多次发布训谕禁绝炼金术。从炼金术的历史中能够推知( )A.现代化学脱胎于炼金技术B.科学研究遭到教会的压制历史试题第5页,共4页 C.宗教对立渗透社会各领域D.商业发展刺激了财富追求12.加尔文认为,神“是警醒、有效、劳作并不断行动的”,他的选民也必得效法这样的上帝,为在此世建立上帝之城而努力、勤奋,以劳动增加上帝的荣耀,由此获得的“财富本身和从本质上讲并无可厚非”。加尔文的这一观点( )A.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有效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沦丧D.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诉求13.有学者指出:“17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文化,影响了中世纪的帝国观念,代之以主权平等的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这一新的国际秩序,在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际秩序’。”该秩序( )A.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B.使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C.使外交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D.具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色彩14.1838年,曼彻斯特工厂中有超过53.3%的童工不识字。对于工厂主来说“一个会读写的男孩比无知的男孩并不具备多么大的价值,他的愚昧对完成工作来说没有任何的障碍”。大量“无知”的儿童能够进入工厂劳作的重要原因是( )A.流水线式生产的运用B.工厂中倒班制的实施C.初等教育的不断推广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5.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具有对外宣战权;招募军队、维持军备的权力。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时担任统帅;经参议院建议和同意,总统有缔结条约之权。二战以前,美国出兵哥伦比亚、古巴以及墨西哥均未经国会宣战。这说明美国(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脱离现实B.民主政治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C.立法权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D.总统始终掌控对外政策的主导权16.欧盟成立后,先后制定了《跨大西洋纲要》《亚洲战略新构想》和欧洲安全事务构想,并积极筹划建立欧洲防务部队,广泛发展与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等国的战略关系,加强了与美国的竞争力度。欧盟的这些举措A.旨在提高自身在国际中的地位B.目的是缓和与亚洲国家的关系C.强化了欧洲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D.加强了欧洲防务并防止了北约东扩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17题16分,18题20分,19题16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4页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为了巩固政权的基础,发展农业经济,尤其重视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建设。夏商时期,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统县的“郡县制”在各国的推行,乡里行政组织渐成雏形,成为基层组织。汉承秦制,县以下基层组织为乡、里,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还于每十里处设亭,是专门从事“求捕盗贼”的警察性组织,另设游徼,掌捕盗贼。唐朝,基层组织已有城乡之分,农村以村为单位,城邑以坊为单位,乡有乡长,里有里正,村有村正,官方控制与统治不断增强,乡和里的功能逐步弱化。从王安石变法开始,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明代城中称坊,近城称厢,乡村称里。凡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里长,里下为甲,设甲首一人。清代基层组织在明里甲的基础上,创设了保甲。地方基层组织以十户为牌,设牌头;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乡村基层治理经验》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及积极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的不同。(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聚佣万余人”,德化地区“骈肩集市让,堆积群峰起,一朝海泊来,顺流价倍斐,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瓷器远销亚欧非,外销空前发展。16—18世纪,英、法、荷、丹、瑞典等国先后在广州设立贸易机构,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外销瓷器为满足各国不同需求,开拓了“纹章瓷”“广彩瓷”等新品种。华瓷广泛进入欧洲社会各阶层,并掀起了华瓷收藏风潮。在中东,华瓷则被广泛用于伊斯兰建筑中。——摘编自黄纪阳《明清华瓷外销研究》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瓷器外销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用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论述“全球化”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4页 材料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已经成为帝国宰相的俾斯麦推行所谓的大陆政策,选择了拉拢可能成为法国盟友的国家,按照俾斯麦自己的话说,“如果法国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我们就必须阻止她找到盟友。只要没有盟友,法国就对我们构不威胁”。1890年俾斯麦下台,德意志帝国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改弦易辙,继俾斯麦之后的卡普里维政府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授意下,打出了“新路线”的旗帜,在国际战略方面开始滑离俾斯麦所制定的欧洲安全政策的轨道。威廉二世宣称:“巨浪在有力地冲击着我们的国门,并且催促着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换言之,遵循一个世界政策。”1897年12月6日,比洛夫在帝国议会一次涉及对华政策的演说中对“世界政策”做了明确解释:“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占有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只给自己留下天空,自命清高,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总之,我们不想将他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意志帝国对外政策的转变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历史试题第5页,共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