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ID:83625504

大小:33.7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阅读欣赏魏晋诗歌,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我”字入诗的现象。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记载统计,魏晋诗歌“我”字直接入诗共涉及92位诗人的449首诗(累计858句)。从指向上来看,含“我”的魏晋诗歌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均指诗人自我,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类诗歌。魏晋诗歌“我”字入诗是较为明显的现象。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字作为诗人寄托个体情感的重要对象,关乎诗歌主旨以及情感的传达,在魏晋诗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从诗歌内部发展来看,“我”字入诗,于先秦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已多有所见,汉乐府中的“我”字亦是屡见不鲜,东汉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中同样也有“我”字的使用。魏晋诗歌汲取前人这一作诗传统,在诗歌中使用了“我”字。魏晋诗歌中的涉“我”诗句,有一些是对《诗经》诗句的引用或化用,诗人借此表现魏晋时代主题下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诉求。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取自《小雅·鹿呜》。二是化用《诗经》诗句,如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我行永已久”,化用《小雅·六月》“我行永久”从以“我”入诗的魏晋诗歌对《诗经》具体诗篇的袭用与化用,能够看出魏晋诗歌所受到的《诗经》的影响。尽管从建安到东晋,诗风是变化的,但在“我”字入诗这一点上的确是有共性的,这一共性与始于《诗经》的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抒发的是诗人主体的情感,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我”,无疑是诗人主体情感抒发最直接、最明显的指称。以“我”入诗写作诗歌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魏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一传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个体存在的强烈意识即人自身的觉醒,魏晋“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自然会体现在魏晋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而以“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适合表现强烈归结于自我的主体情感,彰显主体意识之“我”,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魏晋的羁旅行役诗,诗人们以“我”入诗,清晰表达了个人的主张与情感。魏晋诗人生当乱世,多有因不同原因而背井离乡者。行旅之“我”在艰难乱世寻求立足之道,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境遇之间注入深沉忧思。大致说来有:羁旅而处家国百姓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人世情感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家国百姓境界中的“我”多是曹魏诗人写作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多是两晋尤其是东晋诗人写作的。这与曹魏到东晋思想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在“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下,魏晋诗人的羁旅行役诗写出了不同的“我”,其他游仙诗、隐逸诗等题材的诗歌同样彰显着“我”这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感诉求。正如章培恒所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减弱了。文学创作首先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治、教化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快感。”④从汉语语言发展情况来看,“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较为普遍。“朕”因作为帝王专称而退出第一人称代词的原因众所周知。“余(予)”的萎缩,“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洪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谦敬这一语义功能的不同,“我”由于没有“余(予)”“朕”那样的语义功能(“余”表谦卑,“朕”表尊敬),在使用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生命力强大,所以一直沿用下来。上古汉语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王力、向熹均指出古汉语口语发展过程中“我”取代“吾”的事实,且均猜测了取代发生的时代。朱庆之撰文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都退出口语这一重要变化,最晚在东汉时期已经结束。据上述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判断,“我”在魏晋时期应是存在且广泛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魏晋诗人欲以第一人称代词在诗歌中抒写个人情志,“我”无疑是最佳且最现实的选择。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魏晋时代,诗歌中使用“我”更能突出抒情主体的内心世界,因为它广泛存在且在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所以,魏晋诗歌以“我”入诗也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一个选择。⑤基于上述原因,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我”在诗中不单纯是第一人称代词,而且是具有相当表现力的艺术符号。它在魏晋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连晓雨、张明《魏晋诗歌中的“我”字何以如此之多》)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指向上来看,魏晋诗歌中的“我”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诗人自己。B.在羁旅行役诗中,魏晋诗人以“我”入诗,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沉忧思。C.我、余、予、朕等都是上古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第一人称代词,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为常见。D.朱庆之先生认为,在上古汉语中“吾”等第一人称代词退出汉语口语表达系统的时间不会晚于东汉时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受《诗经》的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二是化用《诗经》诗句。B.文中引用《毛诗序》,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这一观点。C.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为满足政治、教化需要的功能削弱,而为满足诗人自身情感、心灵需要的功能却得以突显。D.在众多的魏晋诗歌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不仅具有着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具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曹植《赠白马王彪》》)B.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猛虎行》)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D.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潘岳《悼亡诗三首》)4.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5.文本尾段写到“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请简要分析其必然因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刀削面闫耀明刘连武小时候离开高桥镇,跟随父亲去山西做生意。回到高桥镇时,刘连武已经由一个唇上没毛的青涩少年,变成了壮实的汉子。他比较内向,话语不多,干活儿爱琢磨,手也巧。回到高桥镇的当年秋天,刘连武的面馆便开张了。这时,高桥镇人才知道,刘连武在山西这些年没白待,学到了做刀削面的手艺。刘连武的刀削面做得好,堪称一绝。南方米北方面,高桥镇人喜食面,但花样不多,大都是蒸花卷、馒头或擀面条,到了过年过节,就包一顿饺子解馋。用刀子将面团削成面片煮了吃,高桥镇人没见过,觉得新鲜,便都来品尝。刘连武的面馆开张的第一碗面,是镇长肖大喇叭吃的。肖大喇叭自认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吃过南甜北咸各大菜系,却偏偏没有吃过这山西特色传统面食刀削面。坐在桌前等着刀削面出锅时,肖大喇叭破例没有大声大气地嚷嚷,只是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眼睛盯着厨房里忙碌的刘连武。只见刘连武将和好的面团托在左手上,表情凝重,如托着自己的命。他右手捏着一把白白亮亮的削面刀,弧形,手掌心里是削刀的手柄。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住削面刀,在面团上一下一下地削。刘连武的动作并不快,每一下都削得沉稳而有韧劲,手腕灵活,蝶翅翻飞一般,便有面片从削面刀下飞出,飞入面前的铁锅里。锅里是开水,散着热气,很快将那飞落的面片吞噬。刘连武削面削得很安静,似带有表演的性质。肖大喇叭敲打桌面的手指停下来,他看直了眼。那面团上飞出来的面片,第一片已落入沸水中,第二片飞在空中,第三片正在刘连武的削刀下,还没飞出。这均匀的节奏、飞舞的面片,让刘连武那张憨厚的脸变得光彩照人。肖大喇叭真的看直了眼。刘连武用勺子舀出已经调制好的调料,放入碗中;鸡蛋卤,配着木耳香菜,撒一层辣椒面,淋两羹匙老陈醋。面片个个中间厚,边缘薄,苗条匀称,形状似柳叶。更绝的是,每一片面片都是一样大小,绝无一片变形的。肖大喇叭小心地夹起一片,放在嘴里,嚼。面片外滑内筋道,软,却一点儿不黏,越嚼越香。老陈醋的酸香味儿和香菜的淡淡香味儿冲进鼻子里,顿时让他感到鼻腔通透,食欲如那酸香味道一般,止不住地往上蹿。他不再细品,而是痛痛快快地吃掉了一碗面,连汤汁也喝了个精光。第二天,肖镇长又来了,还带来了一个穿长袍戴眼镜的人。此人清瘦,应不是北方人,说话的声音有点儿扭,似站不稳。俩人坐下来吃面,小声说话。肖大喇叭小声说话,不常见。每隔两三天,清瘦的戴眼镜男人都要来一次面馆,吃一碗面。刘连武仔细观察,发觉他吃面很慢,分明是在品,在享受。 刘连武的媳妇说:“这个戴眼镜的清瘦男人叫依田。”她是去买菜时听说的。“日本人?”刘连武一惊。日本人占领了高桥镇,将高桥女子中学的校园作为兵营,戒备森严,没人敢靠近。前些天的后半夜,兵营附近有枪声响起,响了一袋烟的工夫才静下来,听说是抗联的人来偷袭日本兵营。刘连武沉静的脸上多了一丝隐忧。媳妇说:“依田再来,不给他削面。”刘连武沉默良久,说:“来的都是客呢。”这是刘连武做生意的一条规矩,不管是谁,踏进面馆吃面,就是他的客人。即使这个人是他的仇家,也不能伤害,要以礼相待。这是对客人起码的尊重。媳妇说:“依田是日本人,也尊重?俺弟就是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刘连武没有回应。媳妇骂他迂腐。刘连武收拾厨房,说:“规矩,是不能破的。”第二天傍晚,依田又来了。这次,他没有穿长袍,而是穿着日本军服。刘连武看出,依田是个军官。也许是执行任务刚回来,饿了,依田吃面没有品,吃得很快,有点儿狼吞虎咽的意思。厨房里,媳妇拿着菜刀,欲趁着依田吃面砍了他,被刘连武拦住。“来的都是客呢。”刘连武说。媳妇说:“这会儿砍了他,神不知鬼不觉。”刘连武说:“来的都是客呢。”依田吃完面,走出面馆,步履匆匆地走进黑暗中。刘连武手里拿着削刀便追了出来,拦住依田:“先生,还没给面钱呢!”依田很是生气,掏出钱,扔在了地上。刘连武弯下腰捡起了钱。吃了面,收了钱,面馆与食客之间的关系便结束了。只见他从削刀的手柄里拔出一把匕首。一道寒光闪过,刘连武将匕首刺向依田。揉面削面的手,劲儿很大。依田手上的枪也响了。砰的一声响,似在高桥镇的街面上跳了一下。刘连武死在了媳妇的怀里。闭眼前,他告诉媳妇:“赶紧趁黑逃走,日本人会报复的。”刘连武的削面刀手柄里藏着一把匕首,这是他的一个秘密。死的时候,刘连武沉静的脸舒展开了,笑得很灿烂,两眼眯成了柳叶状,如两片苗条匀称的刀削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桥镇的人素来喜食面食,又因刀削面是新鲜事物,便都来新开的面馆品尝。B.娴熟的削面动作、均匀的削面节奏,展现了刘连武高超的技艺,也惊艳了食客。C.“来的都是客呢”传达出了主人公的生意之道:对客人要以礼相待,坚守规矩。D.妻弟惨遭日本人杀害,但是刘连武在面对眼前的日本人依田时,却无动于衷。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肖大喇叭这个人物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穿针引线,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B.色香味俱全的刀削面让人们禁不住食欲大增,照应前文所说的“堪称一绝”。C.来人长相清瘦,连肖镇长和他说话时也是小心翼翼,暗示此人身份非同一般。D.为了营造紧张气氛,依田最后一次来吃面,不再是细细品尝,而是狼吞虎咽。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有特色的叙述会让小说更精彩,让读者阅读体验更深刻。本文在叙述上有哪些特色?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風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未成。是以必为置三本。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故古圣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夫岂为其臣赐哉?欲其事之成也。”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夫无德义,将何以哉?其说将必挟震威强。今王公大人将焉取挟震威强哉?倾者民之死也!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屡至。自古及今,未尝能有以此王天下,正诸侯者也。今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将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此圣人之厚行也。(节选自《墨子·尚贤》,有删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后圣人A听其言B迹其行C察其所D能而慎予E官F此谓G事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在古代农业社会中非常重要,故常用来代指国家。B.颜色,文中意为脸色,与《屈原列传》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颜色”意思相同。C.之,文中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兼爱》中“兄之不慈弟”的“之”用法相同。D.菽粟,菽指豆类,粟指小米,二者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用来泛指粮食。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时候的圣王对于贤人和不肖者皆能处置得当,故而当时社会上形成了尚贤的美好风尚。B.圣王任用贤人治理国家,会让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走向全面繁荣。C.要想充分发挥贤人的治国才能,就必须赋予他们很高的爵位、优厚的俸禄、决断的权利。D.墨子推崇统治者通过尚贤而非使用威力和强权的方法来一统天下,威震诸侯,扬名后世。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 (2)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未成。14.墨子开篇是如何得出尚贤是为政之本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月夜怀故人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在寂静的明月之夜,长满苔藓的庭院之中,诗人吟诗怀友,照应诗题。B.颈联诗人直抒胸臆,极言思乡之情无穷无尽,就如浩瀚的江水一样滚滚欲流。C.尾联写诗人此时虽不知友人身在何处,但可想象友人正因思念自己而愁苦。D.本诗是以五言律诗的形式来呈现,语言洗练,不落俗套;情感真挚,表达自然。16.本诗颔联“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写景抒情皆十分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清明澄澈的宇宙,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自然地引起遐思冥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①。然而,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个控制新陈代谢的“开关”,打开这一“开关”能减缓新陈代谢,从而在延缓衰老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作用。在自然界,冬季或食物匮乏时,②。它们会降低体温、减缓代谢速率和能量消耗,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度过数月。有些动物还能短期蛰眠一一进入一种低体温、心率和代谢率,同时抑制其他身体活动的暂时低能耗状态。对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神秘且充满诱惑的。太空旅行、医疗健康,我们有太多重要场景,亟需拥有这种能力。近日,科学家们找到了打开人类大脑新陈代谢开关的“遥控器”。借助超声刺激下丘脑视前区神经元,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小鼠和大鼠进入“冬眠”状态。对于心肌梗死和中风等患者来说,发病时每分钟的抢救都关乎生死。如果能让患者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延缓新陈代谢过程,③。这意味着,人类离留住青春、治疗顽疾等“终极梦想”更近了一步。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更加懂得,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这是我们最为深切的抗疫感悟。 B.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C.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D.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这首曾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传唱大江南北的《南泥湾》记录了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光辉历程并见证了80多年来南泥湾的一次次蝶变。A,“烂泥湾”变成南泥湾,更蝶变成今日幸福美好的陕北绿色生态小镇。时值九月,B,狭长地带上的千亩稻田已经泛黄,湛湛晴空下,好似大地铺金。①稻田不远处,落成不久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来客,②人们在泛黄的老照片、陈旧的老物件前驻足,③将思绪带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④1941年春,冒着凛冽的北风,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士气高昂,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⑤一曲生产自救的“凯歌”就此打响。⑥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收获粮食37000石。⑦凭借不屈不挠的品格、战天斗地的气魄,战士们硬是将昔日的“烂泥湾”变为“陕北的好江南”。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经岁月山河,南泥湾精神不但没有褪色,反而C,一代又一代赓续传承。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中抒写的“南泥湾精神”,是历史上我党走出革命困难时期的制胜法宝,也是今天南泥湾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力量源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不会褪色。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常见”错误,文中第四段说“‘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的较为普遍,只能证明“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尚书》《诗经》中较常见,不能证明其常见于甲骨文。)2.A(“受《诗经》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错误,文中第二段说“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并非说魏晋诗歌中的“我”皆不外乎此两种情况,且魏晋诗歌中“我”并非都受诗经影响。)3.B(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魏晋诗歌中大量出现了“我”字是受文学走向自觉的影响。A、D两项不能体现文学自觉;C项时代与之不符。)4.①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归纳,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②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具体有力,文化底蕴丰厚。③论证语言严谨、典雅。如:第一段罗列具体数字立论有据,大量引用古典诗词,语言典雅。(答出任意2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说明,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5.①以“我”入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魏晋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这一传统。②“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表现强烈的自我主体情感,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③“我”字广泛存在且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魏晋诗歌以“我”入诗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选择。(每点2分。)6.D(“无动于衷”错误,不是无动于衷,而是隐忍未发。)7.D(“营造紧张气氛”错误,“也许是执行任务刚回来,饿了”,才吃得很快。)8.①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舀”“放”“撒”“淋”等动作一气呵成,形象地呈现了做面过程,也写出刘连武的用心和熟练。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面片比作柳叶,形象生动地写出面片的精致、匀称,也衬托出刘连武高超的削面手艺。(指出艺术手法与分析各l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情节自由转换;作者是小说的叙述者,掌控故事的发展走向。②本文采用“突转”手法,就在读者认为刘连武不会采取行动时,突然转入刺杀的情节,平静的叙述陡增波澜。③本文采用顺叙,削面、吃面、刺杀等主要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层次清晰。④本文以“面”为线索,故事情节按照“学面”“做面”“吃面”等展开,内容集中紧凑。⑤本文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答出任意3点即可,从叙述语言、叙事节奏、悬念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0.BCF(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11.B(文本中的“颜色”意为美色。)12.B(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贤才治理国家能让文化走向繁荣的内容。)13.(1)(贤人)很早就上朝很晚才退朝,审理案件处理政务,因此国家治理得很好并且刑法公正。(“蚤”1分,“狱”1分,“治”1分,语言流畅1分。)(2)已经有了这样的法则,(如果)不知道用来施行(这一法则)的方法,那么事情仍然无法成功。(“所以”1分,“术”1分,“犹”1分,语言流畅1分。) 14.采用对比论证,将“用高贵而聪明的人去治理愚蠢而低贱的人”与“用愚蠢而低贱的人去治理高贵而聪明的人”的效果进行对比,前者能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后者却让国家陷入混乱,由此得出尚贤是为政之本的观点。(答出论证方法1分,分析2分。)15.C(“想象友人正因为思念自己而愁苦”错误,思念“故人”的是诗人自己)16.①视听结合。梧桐疏影为视觉,蟋蟀乱鸣为听觉,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可观可感,画面感强;②以动衬静。蟋蟀乱鸣更衬托出院中环境的幽静冷清;③运用反衬。诗人以环境的幽静冷清来反衬自己的心绪不宁,更见内心的愁苦;④融情于景。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融于幽静冷清的景物描写之中真实可感,又含而不露。(答出任意3点即可,从练字等其他角度鉴赏,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7.(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2)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18.B(B项与文中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A项为总结上文;C项为转换话题;D项为语意递进。)19.①青春常驻是人们无法企及的梦想②有些动物能进入冬眠状态③就可以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答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0.A时光斗转(物换星移);B秋高气爽(秋色宜人);C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答出其他成语,合情合理,亦可得分。)21.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曾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不仅记录了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80多年来南泥湾的一次次蝶变。(四个短句各1分。)22.③改为“思绪被带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⑤改为“一曲生产自救的‘凯歌’就此奏响”。(选择病句序号正确与修改正确,各得1分。)23.参考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立意参考:(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做自己命运的创造者;(3)传承赓续优秀的文化精神。参考译文:墨子说:现在王公大人统治人民,主持社穆,治理国家,希望永久保持而不丧失政权,却怎么看不到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呢!从哪里知道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呢?答道:由高贵而聪明的人去治理愚蠢而低贱的人,那么国家便能治理好;由愚蠢而低贱的人去治理高贵而聪明的人,那么国家就会混乱。因此知道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所以古时的圣王很尊崇贤人而任用能人,不偏党父兄,不偏护富贵,不爱宠美色。凡是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让他做官长;凡是不肖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让他做奴仆。因此人民相互劝勉求赏,畏惧惩罚,争相做贤人,所以贤人多而不肖的人少,这便叫进贤。这样以后圣人听贤人的言语,考察他的行为,察看他的能力而谨慎地给他官职,这便叫事能。(贤人)很早就上朝很晚才退朝,审理案件处理政务,因此国家治理得很好并且刑法公正。贤人担任长官,晚寝早起,征收关市、山林、川泽的税利,以充实官家府库,所以国库充实而财用不散。贤人治理都邑,早出晚归,翻耕种植,多聚豆栗,所以粮食多而人民食用充足。因此国家安定而刑法严正,官府充实而万民富足。(贤人)在外能制造皮币,与四邻诸侯交往,在内可以使饥者得食劳者得息。因此谋事有得,做事能成,自守坚固,出征强大。所以从前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用以统一天下,为诸侯之长,用的也是这样的法则。 已经有了这样的法则,(如果)不知道用来施行(这一法则)的方法,那么事情仍然好像无法成功。所以要立下三项根本(措施)。什么叫三个根本呢?答道:爵位不高,人民不尊敬他;俸禄不厚,人民不信服他;权力不大,人民不惧怕他。所以古代圣王给他(贤人)高的爵位,厚的俸禄,实际的任务,决断的权力。这难道是给臣下以赏赐吗?为的是要把事情办成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