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289
大小:31.9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3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衡阳县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2.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班级等。3.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0.01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千一行钻一行。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千万锤成一器。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匠心筑梦。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摘编自李玉滑《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材料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源于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B.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执着专注,更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中实现高质量发展。C.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D.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重在谈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材料二重在谈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C.材料一第四段,举徐立平、秦世俊的事例是为了阐释执着专注的内涵并强调其作用。D.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使表达更加有力。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3分)A.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B.石磊在2023年高考中获取佳绩,选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C.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D.钟扬在西藏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了4000多万粒植物种子。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5.材料一中说“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时代青年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座谈会,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列出发言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火光在前①刘白羽①部队到达了前线的指挥位置,准备黎明的攻击。大家都又忙碌又兴奋,这是指挥部空前所特有一种非常可爱的气氛。除此之外,师指挥部还有一种不同的空气,就是愈经过艰难跋涉,愈渴望这即将贏得的战争,从人们心理上叫作——“像样的战争”。 ②师长陈兴才恶性疟疾害得正厉害,卫生员计算了时间进来叫他吃“奎宁”,他却满面绯红,两眼干枯而发亮,还叫一个年轻的参谋把作战部署图第七次展开在他面前。直到最后,由于高烧而昏迷了,但他头脑还是清醒的,他还在构思某一个火力点重新配备的方案,但他说不出来,大粒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沁出。③这时,政治委员梁宾正从突击团往回走,脑子里还响着战士们动人的战前誓言,他顺便去视察了两处主要炮兵阵地,今天他特别仔细,因为师长病了无法指挥了。他走到指挥部,部署接下来的安排。④天黑了,一切都准备得异常周到,时间一到,胜利就会出现了。⑤师长的疟疾引发的高烧使他完全昏迷了。他在朦胧中只看见无数火焰飞舞、跳荡。他模糊地记起一在悬崖绝壁上,他决心点起火把,无数火把-一他突然紧张地坐起来又昏倒过去,他在呓语着;“……”⑥经过这二十几个日夜的艰苦作战,他眼窝深陷,脸色苍白,不过嘴旁两条纹显得更刚毅了。⑦战争就要开始了,梁宾望着师长,想着这十几日的经历。⑧啊!不简单的经历,有的人说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艰苦,可是,这究竟是在胜利中前进。他记起从东北一下江南到三下江南,二十几年里经历过多少这样的困难,都过来了。他眼前出现了他的老母亲,她枯瘦如柴,她伏在他胸前耸着肩膀哭过,可是一她眼睛里那样炯炯闪光,坚决地指着父亲牺牲的地方。他又记起不少牺牲了的同志,神情紧张坚毅起来。⑨无数回忆又新鲜地出现了,他记起,他从中央苏区走到西北,又从松花江走到长江,他曾经看见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多少村庄烧毁,多少桥梁崩炸,多少车站变成可怕的废墟。这二十年间,敌人是怎样摧毁了这个国家,可是人们坚强地站起来创造了自己的一切。他深沉地自语;“这就是新中国,我们的!只有现在才是我们的,这国家是受过很深的创伤,很深的创伤,可是我们爱这个国家,因为它是我们人民拿血换来的。现在,它是我们的,第一次是我们的了!”他两眼闪闪发亮,觉得“我们”这个词在这时竟包含了他一时说不出来的无限丰富的意义。他又自语;“同志!只要属于我们,荒地上就会出金子啊!”突然,他看见师长一下坐起来,睁着红红的两眼,一下又睡下去,昏迷不省地大声呓语着;“火!火!”这时他脑际闪过一句与这一切似不相干的话!“火,烧不长了,同志!”他指的是,敌人还占领的最后一块中国国土,如同一个火池。人们在那里,不就像在火池里一样吗!?天已黎明,东方朝霞红得有如灿烂的金光。远处有机枪声,第一批炮弹“嗡——嗡——”地横空而过,向敌人阵地打去,一阵火光,然后传来巨大的轰隆、轰隆声,爆炸了,爆炸了,火光,火光,一条线的熊熊火光。人民的无敌炮兵,经过四平、锦州、辽西、平津各战役之后,第一次在这遥远的江南重重打击敌人了。师政委梁宾笑嘻嘻地昂头用望远镜观望着。六连奉团的命令在一片高地登陆。连长秦得贵和指导员李春合因为突破任务给了七连而有些不愉快。可是一登陆后,他们马上鼓舞战士们说; “只要七连撕开裂口,六连就勇猛地冲进去!”他们站在黎明露水中,看到六盏照明弹“哗”的一下高高冲上天空,照得天空熠熠发亮。这时他们立刻听到远方正面阵地上天崩地裂般地响起一片轰隆声。他们马上看到黑黑的夜里有了火光,这里,那里,开始像无数蜡烛点燃,忽然扩大了,许多蜡烛又会合起来,变成熊熊大火。当他们向一块高地冲锋时,战士王春第一个跳入敌人的战壕,他的战友杨天豹看见有敌人举着刺刀向他刺去,杨天豹来不及拨转枪,就急着一跳挡上去,和那个敌人抱在一起。这时一声巨响震动在空中。王春只听见脚边有人像把鼻子堵塞喷不出气来,呼呼吼着,他蹲下身,摸到杨天豹的脸,手上立刻粘了黏湿的血液,恰好这时火光一闪,他看见杨天豹面色惨白,仰天倒下,杨天豹英勇地牺牲了。王春把杨天豹抱到一棵树底下,心里记下这棵树的位置,而后含着眼泪往上跑。顺着突破口,他看见一个人举着一面旗子在奔跑,那是指导员李春合。李春合胸膛给炮弹炸破了,鲜血满身,他还向前面举着手喊叫;“共产党员!,上前面去呀!我们胜利了,上前面去呀!”这时王春热泪盈眶,他从指导员手里接过红旗冲了上去。从弹火激烈程度来看,火线上显然正在对敌人进行最后歼灭。这时天已破晓。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八日,北京[注]①《火光在前》写的是解放战争中渡江作战的故事,本文节选自第11章,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像样的战争”表明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后,师指挥部成员信心满满,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势感到十分乐观。B.第⑨段“我们”--词反复出现,凸显了政委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欣喜,对即将获得新生的国家充满自豪与憧憬。C.小说描写了刀枪相对、敌我相向的战斗场面,描写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个体在战争中的突出行为上,充斥着战争的血腥残酷。D.小说取材于真实发生的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故事,融入了作者虚构的情节、人物和细节,将真实与虚构融为一炉。7.小说中关于“火”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火”是本文线索,贯穿从战地指挥部到战争前线的进程,并以此营造一种战火连天的紧张气氛,增强文学效果。B.“火”在师长陈兴才口中多次出现,通过师长因疟疾发作时的呓语,意在表现战争给人内心带来无法磨灭的创伤。C.“火”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意蕴,“人们在那里,不就像在火池里-样吗!?”就侧面写出敌占区人们的生活惨状。D.“火”是常用的意象,普罗米修斯盗火,使人间有了火;而小说中的“火”,则是消除灾难之火,升起胜利之火。8.小说在叙述紧张的作战部署的过程中,插入 了梁宾政委大量的回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火光在前》与《百合花》都属于战争题材作品,但两者风格迥异。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两篇小说在选材、人物刻画和语言上的不同。(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棘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节选自《荀子.劝学》)(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学记》)(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父兄A不可常依B乡国C不可常保D一旦E流离无人庇荫F当自求G诸身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君子坦荡荡”中的“君子”意义相同。B.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后引申为准则、法度之意,例如“绳之以法”。C.金,古代金属的通称。文中指金属制的刀斧等。“金石可镂”的“金”也指金属。D.而,在句中表转折,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意义不同。12.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则材料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B.第(二)则材料中,作者是从“问”与“答”两个角度来说明“此皆进学之道也”。C.第(三)则材料中,作者用古谚语进行举例论证,强调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D.这三则材料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都使用了比喻论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14.以上三则材料都旨在勉励学习,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分别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南歌子苏轼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①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②。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B.“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表明自己是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感叹个人的渺小。C.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16.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从听觉角度展现自然趣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蓝光是指可见光中的蓝色部分。一般情况下,所谓的有害蓝光是指高能短波可见光,其波长为400~450纳米。蓝光波长较短,蕴含较高能量,①,因此过多蓝光进入眼睛可能造成视网膜损伤。那我们日常接触的蓝光算不算“过多”?这方面还无法穷理尽微。电子设备屏暮的蓝光被认为会导致视疲劳,增加视网膜黄斑病变的风险,但这些说法缺乏实验证据支持。如果你每天面对显示屏的时间特别长,防蓝光眼镜能帮你减少蓝光的影响。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视网膜中的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对蓝光最为敏感,而与昼夜节律的调控中枢一视交叉上核相连。因此,蓝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比其他颜色的光都强。此外,③。蓝光通过晶状体进入视网膜,晶状体对蓝光有一定过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眼睛的晶状体会自然变黄,吸收更多蓝光,从而导致蓝光透过率下降;儿童的晶状体澄清透明,蓝光透过率很高,因此,蓝光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大量研究表明;过多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儿童的视力和睡眠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这是否完全由蓝光引起,短期内还无法寻根究底,但限制儿童面对屏幕的时间显然很有必要。18.下列选项中的“颜色”与文中画横线处的“颜色”,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C.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D.准确句读,能显出古文学者的真颜色。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禾木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地方。时值七月中旬,清晨的禾木草原,还透着几分寒意,在生长着禾本科植被的碧绿草原上,黄色的贯叶连翘、糙叶败酱、紫色的柳兰、薰衣草,红白相间的飞廉,紫粉相间的牛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争奇斗艳。初升的太阳,揭开了蒙在禾木大地,上的神秘面纱,站在观景台①_______,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苍翠的阿尔泰山脉披金戴银,葳蕤的草原花海②________,散落草原的民居星罗棋布,矗立在村口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阳光下③____________,格外抢眼。返回时我们抄近路,零距离寻访了禾木河。河道不宽,淡蓝色的河水波光鄰鄰。河两岸的自桦林。如一排排亭亭的少女在为远行的使者送行;哗哗啦啦的流水声,是激昂悠扬的天籁,令人陶醉痴迷;奔腾的浪花,似蓝天上飘动的朵朵白云,给禾木平添了几分灵动和神秘。回到车上,翻看途中拍摄的美图。欣赏窗外掠过的美景,我看到了美丽中国的生态画卷,也找到了深藏心底的那份静美诗意。禾木,真是人间天堂。20.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2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阿Q正传》)B.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百合花》)C.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A我……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党费》)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河流两岸生长着一排排笔直的白桦林,流淌的水声就是那激昂、悠扬、令人陶醉痴迷的天籁”。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写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可事实上,凭借自律而脱颖而出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的成功往往还需要亲人、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劝诫阻止,也少不了伦理、纪律、法规等的管制约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