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1550
大小:1.1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B.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转化为的速率C.合成氨反应: ,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D.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答案】B【解析】【详解】A.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A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转化为的速率,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向气体系数和减小,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C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D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B。2.已知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涉及的反应为:、。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是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用石灰水替代石灰乳D.升高温度 【答案】B【解析】【详解】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导致很多NO、NO2来不及反应就被尾气带出,不利于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A不合题意;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增大NO、NO2和石灰乳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让反应充分,故有利于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B符合题意;C.用石灰水替代石灰乳,由于Ca(OH)2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能够吸收的NO、NO2的量减少,不利于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C不合题意;D.升高温度不利于NO、NO2溶解,使气体和液体不能充分接触,不利于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后,对平衡体系缩小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比原平衡浅B.,平衡后,增大容积,平衡不移动,体系颜色不变C.,平衡后,加少量KCl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浅D.,平衡后,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对于反应2NO2(g)N2O4(g),平衡后,对平衡体系缩小容积,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NO2的物质的量减小,但平衡时NO2的浓度仍比原平衡时大,所以体系颜色比原平衡深,A不正确;B.H2(g)+I2(g)2HI(g),平衡后,增大容积,虽然平衡不移动,但I2(g)浓度减小,所以体系的颜色变浅,B不正确;C.FeCl3+3KSCNFe(SCN)3(红色)+3KCl,写成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实质是:Fe3++3SCN-=Fe(SCN)3,平衡后,加少量KCl固体,平衡不发生移动,体系颜色不变,C不正确;D.N2(g)+3H2(g)2NH3(g),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向左移动,D正确;故选D。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已知 ,则和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和中化学键的总键能B.已知:① ,② ,则b>a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2CO2(g)+4H2O(l)=2CH3OH(l)+3O2(g)的=+1451.5kJ/mol>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2molCO2(g)和4molH2O(l)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2molCH3OH(l)和3molO2(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A项正确;B.H2O(g)转化成H2O(l)放出热量,则2molH2(g)和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放出的热量>生成2molH2O(g)放出的热量,即b>a,B项正确;C.20.0gNaOH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为57.4kJ,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57.4kJ/mol,C项正确;D.N2(g)和H2(g)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生成NH3(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0.5molN2(g)和1.5molH2(g)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的热量大于19.3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H2(g)NH3(g)<-19.3kJ/mol,D项错误;答案选D。5.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 ③④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的D.反应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①的产物为CO和,反应②的产物为和,反应③的原料为和,A项正确;B.反应③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B项正确;C.反应④生成物中为气态,C项生成物中为液态,故C项中反应的焓变不为,C项错误;D.依据盖斯定律可知,由可得所求反应及其焓变,D项正确。故选C。6.关于反应4HCl(g)+O2(g)=2Cl2(g)+2H2O(g);ΔH=-116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活化能:Ea(正)<Ea(逆)B.每生成22.4LCl2,放出58kJ的热量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使平衡时的值增大D.断裂4molH-Cl键的同时,有4molH-O键生成,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A【解析】【详解】A.该反应放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反应活化能:Ea(正)<Ea(逆),A正确;B.体积无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错误;C.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只随温度而变化,使用高效催化剂,K不变,C错误; D.断裂4molH-Cl键和4molH-O键生成,都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A。7.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测得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5min内,B.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达到新平衡时比原平衡时的大C.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压强D.10~12min时间内,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甲烷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故,,A错误;B.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各物质浓度增大,达到新平衡时c(H2)比原平衡时的大,B正确;C.由图可知,10min时甲烷的浓度继续减小,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可能是升高温度,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10-12min时甲烷的物质的量减小,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减小压强、升高温度或增大水蒸气浓度,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变化有关,所以改变的条件不一定为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8.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C.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2NO→NHNOHD.生成NH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5H22NH3+2H2O【答案】C【解析】【详解】A.图示可知,生成氨气的过程为:NO→HNO→NH2O→NH2OH→NH2→NH3,每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均是降低,被还原,A正确;B.NO被还原为N2的最大活化能明显大于还原生成NH3,故在该催化剂作用下,NO更容易被还原为NH3,B正确;C.生成NH3的基元反应中,NH2O+H→NH2OH这一步活化能最大,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慢,是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C错误;D.由图可知,总反应为NO与H2反应生成NH3和H2O,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5H22NH3+2H2O,D正确;故选C。9.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作是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下表为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O=ON≡NN-H键能(kJ/mol)154500942a 已知火箭燃料肼()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比稳定B. C.表中的a=391D.图中的【答案】C【解析】【详解】A.N≡N的键能为942kJ/mol,O=O的键能为500kJ/mol,所以相同条件下N2比O2稳定,选项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为N2H4(g)+O2(g),生成物为N2(g)+2H2O(g),但方程式为,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故,选项B错误;C.利用ΔH3建立有关a的等量关系,即ΔH3=154+4a+500=2218,a=391,选项C正确;D.图中的ΔH3=2752kJ/mol-534kJ/mol=+2218kJ/mol,选项D错误;答案选C。10.已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为K,反应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①②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③点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点的小④该反应温度升高值增大⑤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密度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①②③⑤D.②③⑤【答案】C【解析】【详解】①根据图知,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n>p,所以m+n>p,故①正确;②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要使x点达到平衡状态,B的转化率应该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该点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故②正确;③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压强:x点小于y点,则x点表示的反应速率比y点的小,故③正确;④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该反应温度升高值减小,故④错误;⑤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所以密度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故⑤正确;故选:C。11.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和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A加热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显碱性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滴入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只试管中均加入10ml,2mol/L的酸性,第一只试管中加入10ml,2mol/L的,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0ml,4mol/L的,观察第二只试管褪色更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D向2支盛有2mL不同浓度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1mL2%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差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A.AB.BC.CD.D 【答案】B【解析】【详解】A.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因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并不能说明显碱性,A项错误;B.某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滴入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消失,可以证明该溶液中可能含有,B项正确;C.反应中除了草酸浓度不同之外,反应的生成物锰离子也可作催化剂,浓度与催化剂均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C项错误;D.溶液与溶液反应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12.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s时,B的转化率为75%B.0~2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C.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D.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答案】C【解析】【详解】A.12s内,B的浓度由0.5mol/L变为0.3mol/L,12s时B的转化率为,故A错误;B.D是固体,不能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C.浓度变化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2s内A、B、C的浓度变化分别为0.6mol/L、0.2mol/L、 0.4mol/L,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所以,故C正确;D.交点后,A的浓度还降低,图中两曲线相交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故D错误;选C。13.已知CO2(g)+3H2(g)CH3OH(g)+H2O(g)ΔH=-49kJ•mol-1,反应在起始物=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下x(CH3OH)~p、在p=5×105Pa下x(CH3OH)~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MB.C点处x(CH3OH)相同,平衡常数相同C.当x(CH3OH)=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1/3D.由d点到b点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A.已知CO2(g)+3H2(g)CH3OH(g)+H2O(g)ΔH=-49kJ•mol-1,故恒压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N,A错误;B.图中曲线N是恒压下随温度改变的曲线,M曲线是恒温下随压强改变的曲线,由图中可知C点对应的温度不是250℃,故C点对应的两种条件下的温度不一样,温度改变,平衡常数改变,故C点处x(CH3OH)相同,但平衡常数不相同,B错误; C.根据三段式分析可知,当x(CH3OH)=0.10时,即=0.1,解得x=,故CO2的平衡转化率为=1/3,C正确;D.由A项分析可知,曲线M为恒温故d点对应的温度为250℃,N为恒压,从图中可知b点对应的温度为270℃,d点对应的压强为8×105Pa,而b点对应的压强5×105Pa,故由d点到b点可以通过升温同时减压才能实现,D错误;故答案为:C。14.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恒容)和Ⅱ(恒压)中,使其发生反应,时容器I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若X、Y、Z均为气体,达到平衡后Z的转化率Ⅱ大于ⅠB.若Y为固体,则当容器I中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当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时,若两容器的体积,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小于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降低温度时,其体积减小,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图,Z物质的量减少,X、Y物质的量增加,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Z、X、Y的变化量为1.8mol、1.8mol、1.2mol,变化量比等于系数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详解】A.容器Ⅰ(恒容),容器Ⅱ(恒压),若X、Y、Z均为气体,正反应气体系数和增大,容器Ⅰ的压强大于容器Ⅱ,Ⅰ、Ⅱ相比,容器Ⅰ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达到平衡后Z的转化率Ⅱ大于Ⅰ,故A正确;B.若Y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变量,容器Ⅰ(恒容),所以气体密度是变量,则当容器I中气体密度不变时,能判断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当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时,若两容器的体积,则容器Ⅱ的压强小于容器I,容器Ⅱ的反应速率慢,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大于,故C错误;D.根据可知,气体体积减小,气体物质的量不一定减少,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降低温度时,其体积减小,不能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回答下列有关反应热的问题。Ⅰ.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mol/L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2)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3)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4)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铜棒代替玻璃搅拌棒Ⅱ.(5)已知:在与不足量的反应时,生成S和。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6)已知 设有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6.75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______。(化简为最简整数比)(7)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物质C(石墨,s)燃烧热abc则25℃时和C(石墨,s)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8)已知反应Ⅰ:(g)+H2(g)⇌(g)。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某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气态环戊二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34.3kJ/mol,则气态环戊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______。【答案】(1)5(2)4.0(3)(4)acd(5) (6)3:1(7) (8)+33.9【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则需使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0.50mol/L×0.25L×40g/mol=5g;【小问2详解】4次温度差分别为:4.0℃、6.1℃、3.9℃、4.1℃,第2组数据误差较大舍弃,其余3组数据温度差平均值为4.0℃;【小问3详解】50mL0.50mol/L氢氧化钠与30mL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80ml×1g/ml=80g,温度变化的值为△T=4.0℃,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80g×4.18J/(g⋅℃)×4.0℃=1337.6J=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1.3376KJ÷0.025mol=−53.5kJ/mol;【小问4详解】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比较,放热偏小;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导致热量散失,测得的热量偏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导致热量散失,测得的热量偏小;d.铜棒容易导热,用铜棒代替玻璃搅拌棒导致热量散失,测得的热量偏小;故选acd;【小问5详解】硫化氢的燃烧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热更多,故更小;生成液态水较生成气态水放热更多,故<,所以:;【小问6详解】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其物质的量之比,设氢气amol、丙烷(5-a)mol,则,a=3.75mol,则丙烷为1.25mol,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3.75:1.25=3:1;【小问7详解】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由表可知, 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3×①+6×②-③得;【小问8详解】气态环戊二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34.3kJ/mol,则:①(g)②(g)+H2(g)⇌(g)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g)。16.完成下列小题(1)“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还原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Ⅰ、 ,Ⅱ、 ,①反应的K=______(用、表示)。②在T温度下,将和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达到平衡状态时和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则T温度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③反应Ⅱ的,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c为浓度。下列有关速率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增大的程度大于B.其它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同倍数增大 C.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不变D.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都增大(2)采用甲醇气相氨化法可制得二甲胺,制备二甲胺反应:一定条件下,甲醇气相氨化法原料气中分别为1∶1、2∶1、3∶1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①代表原料气中的曲线是______。②温度为443K时,按投料,若的起始浓度为2mol/L,则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3)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a. b. ①若反应a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填标号)A.B. C.D.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发生可逆反应b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②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L。【答案】(1)①.②.2.25/③.AB(2)①.c②.或8.3%(3)①.A②.③.2【解析】【小问1详解】,,=;反应Ⅰ中生成的是反应Ⅱ中的反应物,利用三段式分析平衡时物质的量6-2=4mol,物质的量8-2-2=4mol,物质的量4+2=6mol,物质的量2mol,物质的量 2mol,反应I=(或2.25);A.反应Ⅱ是吸热反应,若在平衡状态下,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即增大的程度小于,A正确;B.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增大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同倍数增大,B正确;C.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不变,C错误;D.增大压强,容器体积变小,浓度增大,速率增大,、都不变,D错误;答案选AB;【小问2详解】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投入原料比,NH3转化率增大,从图像看曲线a代表的NH3转化率最大,曲线c代表的NH3转化率最小,曲线a代表=3∶1,曲线c代表=1∶1;曲线b代表,443时,NH3转化率为25%,利用三段式分析的体积分数=(或8.3%);【小问3详解】A.从图像上看反应a是吸热反应,反应b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a的活化能大于反应b的活化能,反应a是慢反应,与题干信息一致,A正确;B.从图像上看反应a是吸热反应,反应b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吸热反应,与题干信息不一致,B错误;C.从图像上看反应a是吸热反应,反应b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a的活化能小于反应b的活化能,反应b是慢反应,与题干信息不一致,C正确;D.从图像上看反应a是吸热反应,反应b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反应a的活化能小于反应b的活化能,反应b是慢反应,与题干信息不一致,D错误;答案选A;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点B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反应b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点温度生高,平衡常数减小,故=>;利用三段式分析A点平衡常数KA==,设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V,利用三段式分析,平衡常数KA=KB==,解得V=2。17.DCCNa()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杀菌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受热易分解。实验室利用NaClO溶液和氰尿酸()溶液反应制备DCCNa,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发现装置B中NaOH溶液的利用率较低,改进方法是______。 (4)当装置B的三颈烧瓶内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时,再加入氰尿酸溶液。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其原因是______。(5)实验过程中B的温度必须保持为7~12℃,pH控制在6.5~8.5的范围。若温度过高,pH过低,在溶液中会与发生副反应生成和等,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6)装置C的试剂可选用______(填标号)。a.b.NaClc.d。(7)反应结束后,装置B中的浊液经过滤、______、干燥得DCCNa粗产品。【答案】(1)恒压分液(滴液)漏斗(2)(3)在A、B装置间加饱和食盐水洗气瓶洗气(4)使反应生成的NaOH再次生成次氯酸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5)(6)ac(7)冰(冷)水洗涤【解析】【分析】A装置用于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进入B中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溶液中滴加氰尿酸(C3H3N3O3)溶液,反应生成DCCNa,过量的氯气进入C中用NaOH等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由仪器构造可知a为恒压分液(滴液)漏斗;【小问2详解】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装置A中制备的氯气会混有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从而造成NaOH溶液的利用率较低,所以改进方法是在A、B装置间加饱和食盐水洗气瓶洗气,以除去氯化氢气体;【小问4详解】当装置B的三颈烧瓶内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时,再加入氰尿酸溶液。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可使反应生成的NaOH再次生成次氯酸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小问5详解】 副反应为C3H3N3O3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NCl3和CO2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问6详解】装置C的目的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则ac均能与氯气反应吸收氯气,故选ac;【小问7详解】装置B中的浊液经过滤、冰(冷)水洗涤、干燥得DCCNa粗产品。18.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矾催化剂中回收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物质质量分数/%2.2~2.928~3.122~2860~651~2<1以下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同时转化成。(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3)“氧化”中欲使3mol的变为,则需要氧化剂至少为______mol。(4)“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将Al和Fe元素转化为难溶物。“废渣2”中含有______。(5)“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6)“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7)“沉钒”得到偏钒酸铵()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答案】(1)(2) (3)0.5(4)、(5)碱(6)(7)【解析】【分析】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由流程可知,“酸浸”时V2O5转化为,V2O4转成VO2+,氧化铁、氧化铝均转化为金属阳离子,只有SiO2不溶,则过滤得到的滤渣1为SiO2,然后加氧化剂KClO3,将VO2+变为,再加KOH时,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同时中和硫酸,过滤得到的滤渣2为Fe(OH)3、Al(OH)3,“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由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知,碱性条件下利用反应逆向移动,流出液中主要为硫酸钾,“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煅烧”时分解生成V2O5,以此解答该题。小问1详解】“酸浸”时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由流程可知,“酸浸”时V2O5转化为,V2O4转成VO2+,氧化铁、氧化铝均转化为金属阳离子,只有SiO2不溶,则过滤得到的滤渣1为SiO2;【小问3详解】“氧化”中欲使3mol的变为,分析可知V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5价,而氧化剂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少3mol÷6=0.5mol;【小问4详解】“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将Al和Fe元素转化为难溶物。故“废渣2”中含有、;【小问5详解】“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碱性,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此平衡逆向移动,促进洗脱的进行;【小问6详解】 由于前面加入了氯酸钾和氢氧化钾,则“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钾离子;【小问7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