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1408
大小:71.3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德阳五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料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3、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4、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5、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6、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7、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8、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9、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的地位日益提高C.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10.北宋中期以前,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各国并未形成清晰的国界线,只是把两国自然形成的交界地域作为两属地带而放任不管。北宋中期,政府与周边政权商定划界,明确了双方的疆界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疆界纠纷处理机制和疆界文案保存制度。这反映了北宋( )A.对外策略向妥协退让转变B.纲常观念影响边疆政策C.正视周边政权的政治地位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1.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12.1745年,大臣杨锡绂说,他家乡的米价,在康熙时每石不过二三钱(银),雍正时涨到四五钱,现在每石要五六钱。清代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C.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D.粮食大量出口到国外13、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A.士大夫身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士大夫有强烈的主权意识C.士大夫不反对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D.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较落后14、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转型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15、如表是民国初年部分大事记,表中大事集中反映的是()时间大事1914年民族工业新设企业102家,新增资本14868000元1915年上海工人参加国民大会,到会约4万人,会上议决反对“二十一条”,要北洋政府终止与日谈判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高举社会主义大旗A.中国早期近代化起步B.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C.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D.民主革命孕育新转机16、毛泽东指出:“(当时)《新民主主义论》初稿写到一半时,中国近百年历史前八十年是一个阶段、后二十年是一个阶段的看法,才逐渐明确起来,因此重新写起,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了稿。”“后二十年是一个阶段的看法”是指()A.中国掀起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B.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飞跃 17、1953年10月2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农民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农民的基本出路是社会主义……粮食征购、整顿私商、统一管理这三个问题,势在必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这反映出他赞同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发点是( )A.把农业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B.稳定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秩序C.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需要D.彰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18、《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19.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20、雅典公民大会规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以便提前了解讨论的事务;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进行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可能在下一次会议上被修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等。这些规定基于()A.公民大会缺乏公民监督机制B.通过程序民主保障民主权利C.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D.直接民主难以形成正确决策21、关于罗马法中“疑罪从无”的原则,罗马皇帝塞维鲁斯(4世纪初)在给总督的批复中说:“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这表明罗马法()A.体现了皇帝个人意志B.强调立法程序的严谨C.具有一定的人道色彩D.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22、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D.唯利是图是商人本性 2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2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图)。这反映了(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北宋首倡“茶德”,赋茶以德喻人德,赋茶以性喻人性,以茶的生命过程比喻人生,这深刻体现了茶道与人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饮茶、品茶融入到儒家思想中去,赋茶以教化功能。同时,人们注重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这些都是以敬茶之礼,扬天人之德,彰心灵之美。——摘编自陈永昊《论宋代茶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一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 ——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茶文化的基本理念。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的影响。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2014年热播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义乌人通过“鸡毛换糖”起家,发展小商品经济进而创业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电视剧故事梗概如下: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捡起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孤儿,取名鸡毛(陈江河)。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的利益。村民出去鸡毛换糖讨生计,被当作“投机倒把”而被抓,鸡毛(陈江河)火烧仓库救下乡亲,却被迫离乡避难,跑遍大半个中国谋生计。陈江河先后倒卖过小商品、承包过袜厂、卖过五金和百货,克服了诚信危机、赢得了市场。……做出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商品,将传统零售业做到极致,又成为电商,加入国家“一带一路”的洪流,将生意铺向世界各地。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改革开放时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4分)材料为了克服“养兵”带来的弊端,以及裁减冗兵,节省军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采取了“省兵之策”。首先,政府下令在禁军、厢军中进行考核,不能胜任禁军的降为厢军,厢军中不能担负职责的免为平民,尔后又“诏拣诸路半分年四十五以下胜甲者,升为大分”。又因宋军队数量庞大,与军队服役时间长不无关系,故王安石采取“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的对策。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诏废并诸军营”,将“陕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并为二百二十七”,并且规定“马军额以三百人,步军以四百人”,其后“凡拔并者,马步军营五百四十五并为三百五十五”。自熙宁至元丰,“岁有废并甚众”。——摘编自徐正华、何建华《试论王安石变法中的军政改革措施》(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安石“省兵之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安石“省兵之策”改革。(8分)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4分)材料:同光年间,中国的边疆危机接踵而至,尤以新疆的情况最为突出。其时,东南沿海防务受日本侵台而告紧张。李鸿章主张移西征之饷做东南海防之用,遭到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论者激烈反对,由此掀起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中,清廷态度摇摆不定。左宗 棠多次上书,认为历代帝王“宵旰筹边,不遗余力”“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强调“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废。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诏命左宗棠为督办新疆军务钦差大臣,筹办西征事宜。——据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得到清政府支持的意义。(8分)高三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48分)1——5:CBBBC;6——10:BBDCC;11——15:BCDCD;16——20:BCCDA;21——24:DCAD1、C。 [解析]根据“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此时的青铜器象征意义多于实用意义,说明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并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描述可知,此时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商代尚未出现小农经济,故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故排除D项。2、B。[解析]材料“《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体现的是西周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B项正确;材料不光是对商朝灭亡教训的吸取,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尚未产生,排除C项;材料中也有失败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B。3、B。[解析]儒家学者认为礼乐能够促成社会和谐,而墨家认为礼乐不利于国家治理,反映了两者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不同,B项正确;两者的差异不是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排除A项;C项是表象,排除;D项与题无关,排除。4、B。[解析]从图片中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大多分布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上,如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水利等,因此这一科技成果分布图也能反向折射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故选B;材料没有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作出任何描述,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古代中国科技重应用,轻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C项;图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出政府的态度,D项结论无法直接从材料中获取,不是最佳答案,排除。5、C。[解析]汉代裁撤王国机构,降低王国官员的品秩,这是打击诸侯国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地方机构还有郡县,但是西汉主要针对的是王国机构,因此A项不是出发点,排除;王国官员的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B。[解析]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家谱并未涉及道德修养,排除A项;辨别大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7、B。[解析]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体现对君主或长辈的敬意与美好期盼,体现了通过节庆礼仪进行教化和对伦理秩序的认同,B项正确;由材料中《诗经》的记述可知,该习俗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该习俗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并不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在民间也有,排除D项。故选B。8、D。[解析]根据所学,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所依托的条件主要是纸的改进,使其有了更好的传播载体,D项正确;自发到自觉,其实用性减弱,排除A项;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9、C。[解析]材料中唐朝翰林学士由最初仅“备君主顾问”到最终“正式参与朝政决策”,体现了朝廷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也就是权力的再分配,故C项正确。翰林学士是参与决策,而不是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唐朝翰林学士职能的变化,而不是所有文官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类似于皇帝的秘书,不是“三省六部”的官员,故D项错误。10、C。解析:据材料“北宋中期,政府与周边政权商定划界,明确了双方的疆界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疆界纠纷处理机制和疆界文案保存制度”,可知北宋中期以前周边各国经济落后,实力弱小,无法构成威胁。而北宋中期后周边政权实力增强,与宋朝政权产生强烈对抗的敌对关系,故宋朝正视其政治地位,正式处理边疆事宜,故选C项;材料突出边疆政策的转变,且正式处理边疆事宜并非妥协退让,排除A项;材料中边疆政策由国家实力、国际关系等影响,而非纲常观念,排除B项;材料只是突出对边疆事宜态度的变化,并未体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排除D项。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伦理教化和思想控制更多地体现在“三纲五常”对百姓的控制上,而题目中强调的是“忠”,强调的是对君主的“忠”,A、C两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史官的思想,D项错误。12、C。解析:材料中“康熙时”“雍正时”处于康乾盛世,农业生产发展, 故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是对外,与材料中“家乡的米价”的内需无关,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而中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致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形成输入性通胀,商品价格上涨,与材料中“1745年”“米价上涨”相符,故C项正确;“闭关锁国”不可能使粮食大量出口,故D项错误。13、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可知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落后,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错误;士大夫主权意识不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故C项错误。14、C。[解析]1873年,中国处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之中,同时处于向近代化迈进的社会变革之中,赖尔关于地质进化过程的理论与中国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因此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C项正确。A、B两项并非是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的原因,排除。赖尔的这一理论并未动摇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故D项错误。15、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这说明民主革命孕育着新转机,D项正确;近代化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B项与题无关,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排除C项。1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因此“前八十年是一个阶段”大致是1840—1920年,“后二十年”的起点大致是1920年,这一时期发生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故B项说法正确;1924年国共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因此A、C、D三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匹配,故排除。17、C。解析: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对农业的统购统销主要是为了服务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需要,故选C项;A项属于毛泽东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属于毛泽东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最终目的,排除;1953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在中国建立,时间不符,排除D项。18、C。[解析]根据“1979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等信息可知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次会议上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所以这一阶段的高频词汇应该是技术、现代化、先进和科学,故选C;侵略、美帝国主义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频词汇,排除A项;改造、农业生产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时期的高频词汇,排除B项;开放、稳定、企业、改革应该是80年代国企改革时期的高频词汇,排除D项。19、D。解析: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D项正确。20、A。[解析]根据材料“雅典公民大会规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以便提前了解讨论的事务;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进行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可能在下一次会议上被修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大会的这些规定是因为直接民主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公民的监督机制,导致民主决策过程中的公民非理性因素成分较大,公民投票决策较随意,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通过程序民主保障民主权利”,排除B项;材料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无关,排除C项;“直接民主难以形成正确决策”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1、D。[解析] 根据“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可知罗马法中重视证据,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不能认定罪行是属实的,说明罗马法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证据,不能体现皇帝的个人意志和立法程序的严谨,更没有体现人道色彩,排除A、B、C三项。22、C。解析:据材料信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可知,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故C项正确;商业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诚实只是其中之一,排除A项;材料与人性的启蒙无关,且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信息“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体现不出商人的唯利是图,D项错误。23、A。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人性和生活态度的讴歌和对现世生活享乐的追求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贬低了神的地位和作用,西欧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信仰的力量,所提倡节俭品行符合原始积累的要求。二者都在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所以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故选A项;文艺复兴并没有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宗教改革有利于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肯定神学的存在,而不是反对其存在,排除C项;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并没有这样的作用,排除D项。24、D。解析:依据题干图示中的中心区在西北欧,边缘区在美洲,半边缘区在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D项正确;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商业革命,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区的因素之一,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中心区,C项错误。二、材料问答题25、(1)基本理念:重教崇德;天人合一;人伦和谐。4分(两点即可)(2)影响:改变饮食习惯,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发展;推动中英茶叶贸易,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8分26、答案:示例一:历史情节一:村民出去鸡毛换糖讨生计被当作“投机倒把”而被抓。2分历史现象: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个体商贩管理仍很严厉。许多倒卖小商品者都被以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罪而被抓,个体商贩只好进行地下商品交易。4分(评分时注意时间、现象)评价:改革开放不仅是一次经济体制的转变,也是一次人们社会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初期因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惯性及其观念的束缚,个体商贩被作为不法分子打击,严重打击了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也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性。6分示例二:历史情节二:陈江河先后倒卖过小商品、承包过袜厂、卖过五金和百货。历史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个体工商业取得了合法地位,一些个体工商业者从倒卖小商品发展到承包工厂企业再到自主创业,逐步成长为民营企业家。评价: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使个体工商业者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不仅取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也激发了经济活力,带来了商品市场的繁荣发展。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示例三:历史情节三:陈江河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从传统零售发展到电商并加入一带一路洪流。历史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科技进步发展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评价: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的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共十五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成功入世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量。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体现。 (注:历史现象是指能代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一类具体活动的历史事实。具有集合性、概括性。)27、(1)目标明确;自上而下;渐次推进;措施多样;立足实际;引入竞争机制。(任答三点,6分)(2)积极:精简整编了军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政府开支,有利于缓解财政困难;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6分局限: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王朝的积贫积弱局面。2分(从积极和局限两个方面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8、(1)背景:19世纪60年代末以来,列强侵华加剧(英俄觊觎新疆,美日本侵略台湾),边疆危机加深(陆疆、海疆危机严重);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军饷困难;传统重陆轻海与新危机下的国防观分歧。(每点2分,共6分。如答“洋务运动重视海军建设”也可给分)(2)意义:促成清政府做出海防塞防并重决策,丰富发展了国防观(促进了国防观的近代化);筹办西征事宜,收复新疆,维护了领土主权;左宗棠眼光长远,勇毅爱国,其品行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两点6分,三点8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