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

ID:8362060

大小:9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22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_第1页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_第2页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_第3页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_第4页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蕴谓论荀子哲学潜在的性善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劉又銘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本文收入《「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頁50-77。此為其電子檔,內容大致相同,但做了些微的修訂。【提要】荀子的性惡論在歷史上少有鮮明、公開與直接的繼承者,自宋代以來還遭到強烈的貶抑和排斥。然而性惡論是荀子在「意謂」層次就著特殊的人性概念所建構起來的,只是荀子針對特殊時代情境的一個應機的表達而已。本文旨在超越時代情境的制約,對荀子「性」與「善」兩個概念的定義稍加修訂,從「蘊謂」層次重新建構荀子的人性論。我們發現,就深層義蘊

2、而言,荀子的人性論其實仍可歸為某一種(異於孟子的)類型的性善觀,而這應該才是對荀子人性論的一個更具普遍意義與積極意義的理解。事實上,透過這個蘊謂層裡的性善觀,我們更能夠辨認出荀子人性論在後代出現的蹤跡,從而更能夠看見整個荀學傳統的壯闊風貌及其在儒學史上跟孟學傳統一樣正當也一樣重要的地位。【關鍵詞】荀子.人性論.性善.性惡.戴震.大學.創造的詮釋學前言荀子(約前313—約前238)「性惡」、「化性起偽」的人性論,在歷史上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光是他與韓非(約前280—前233)、李斯(?—前208)的師生傳承關係,就多少導致一些質疑了。王充(27—約97)在《

3、論衡.本性》中將他的性惡說定位為關乎「中人以下」之學,這就顯示了他的性惡論在後人評價上的一個不利之處。果然,宋代程頤(1033—1107)便說他「只一句性惡,大本已失」,《二程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影印新校標點本)頁231、262。朱子(1130—1200)也說他「不惟說性不是,從頭到底皆不識」,說他「全是申韓」;朱子:《朱子語類》(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影印新校標點本)冊8,頁3254、3255。大約自宋代以來,荀子的性惡論便多半遭到貶抑和排斥了;即使經過一個學風相近的清代,即使近、現代傳入不少性格類似的西學,也都只能讓它的地位局部回升,而不能讓

4、它完全漂白了。可以說,荀子性惡論的理論危機在宋明理學的衝擊下顯得越加艱難了。其實性惡論只是荀子在「意謂」層次(詳下文)就著特殊定義的「性」與「善」的概念所建構起來的,只是荀子在特殊的時代情境的召喚與牽制下一個特殊的應機的表達而已。重要的是,荀子的人性論並非僅止於此。如果能超越上述這個特殊的表達脈絡,我們便可在「蘊謂」層次(詳下文)發現並建構一個比較具有積極意義比較能被接受也可能更合乎荀子本意(雖然他實際上不曾意識到)的「人性是善」的人性論。15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壹、「意謂」與「蘊謂」旅美學者傅偉勳生前專為缺乏高層次的方法論反思的中國思想傳統所提出

5、的「創造的詮釋學」傅氏於1972年開始了有關的構想,並於1984年在台大哲學系針對這課題做了首次的演講。參見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頁1-46,尤其頁1。按:大陸學者潘德榮認為傅氏創造的詮釋學「主要著眼於對理解之規則的技術性思考」,見潘德榮:《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9)頁11。,已經漸漸得到學界的注意和回應。傅氏主張,做為一般方法論模型的「創造的詮釋學」包括五個辯證的層次。「實謂」層探問原作者(或原典,下同)實際上說了什麼;這關涉到原典的校勘考證

6、等課題。「意謂」層探問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也就是通過語意澄清、脈絡考察、邏輯分析、傳記研究等,儘量如實地理解、詮釋原典的內在意義或原作者所意向著的原本的意思。「蘊謂」層探問原作者可能蘊涵的意思是什麼,這涉及種種思想史的理路線索、語言表達的歷史積澱、後代詮釋、以及原作者與後代繼承者之間的思維連貫性的多面探討。「當謂」層探問原作者本來應該意謂著什麼或詮釋者應該為原作者說出什麼;也就是在原作者教義的表面結構底下發掘連原作者自己也看不出來的深層結構,藉以批判地考察蘊謂層裡種種可能的義蘊,從中發現最有理據的深層義蘊或根本義理;這層需要詮釋者的「詮釋學洞見」,其目

7、的是要「講活」原典或原有思想,屬「批判的繼承」的階段。最後,「創謂」層則探問,為了救活原有思想,或為了突破性的理論創新,詮釋者現在必須踐行或創造地表達的是什麼;在這層,詮釋者必須批判地超克原思想家的教義局限或內在難題,為原作者解決他未能完成的思想課題,屬於「創造的發展」的階段。傅偉勳:〈現代儒學的詮釋學暨思維方法論建立課題─從當代德法詮釋學爭論談起〉,江日新編《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頁134-138。按:傅氏較早將第五層稱作「必謂」,自其此文起已改稱「創謂」。針對上述說法,劉昌元認為:「實謂」的研究涉及其他專門知識,不在詮釋學的正

8、式範圍內;「創謂」若離開了文本內證的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