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9649

大小:608.7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化学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常温下,某地土壤的pH约为8,则土壤中的c(OH-)最接近于多少mol/LA.1×10-5B.1×10-6C.1×10-8D.1×10-9【答案】B【解析】【详解】常温下,Kw=c(H+)×c(OH-)=10-14,则c(OH-)=10-6mol/L,答案为B。2.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B.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2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C.用50mL0.55mol/L的NaOH溶液与60mL0.50mol/L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大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减小实验误差【答案】D【解析】【详解】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玻璃搅拌棒,A错误;B.完成一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温度计分别用于测混合液的初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实验为减小误差需要做三次实验,温度计需要使用6次,B错误;C.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热量;与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C错误;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混合,防止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故选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过滤方法提纯胶体B.1molCH4和2molO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C.1molO2在任何反应中完全反应时,都将得到4mole-D.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lO-+H2OHClO+OH- 【答案】D【解析】【详解】A.胶体粒子能够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提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采用渗析的方法提纯胶体的方法,故A错误;B.1molCH4和2molO2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CH4的燃烧热,故B错误;C.1molO2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转移2mol电子,1molO2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转移4mol电子,故C错误;D.NaClO属于弱酸强碱盐,ClO-水解显碱性,故D正确;故答案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kPa,1molCH4(g)和2molCH4(g)的燃烧热相等B.1mol浓硫酸与1mol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H越大,说明反应热量变化越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条件一定,燃烧热为定值,与物质的量无关,故A正确;B.浓硫酸在稀释时要放出热量,故1mol浓硫酸与1mol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大于中和热,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如果是放热反应,△H越大,说明放出的热量越小;如果是吸热反应,△H越大,说明反应吸收的热量越多,故D错误。答案选A。5.肌肉中大量肌红蛋白Mb可以结合O2形成MbO2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反应:Mb(aq)+O2(g)MbO2(aq)ΔH,该过程可自发进行。温度为T时,平衡常数K==2.0kPa-1(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ΔH<0B.提高p(O2),K值变大C.提高氧气浓度,有利于Mb(aq)的转化 D.当n(MbO2)/n(Mb)=4.0时,吸入的空气中p(O2)=21kPa,该反应正向进行【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反应为熵减的反应,又可自发进行,故反应必然是放热的,故A项正确;B.K值只与温度有关,故B项错误;C.提高氧气浓度,有利于提高Mb(aq)的转化率,故有利于Mb(aq)的转化,故C项正确;D.当n(MbO2)/n(Mb)=4.0,吸入的空气中p(O2)=21kPa时,设总压为P,故Qc=,故Qc<Ksp,反应正向进行,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B。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S(s)+O2(g)=SO2(g)△HB.C(s)+O2(g)=CO(g)△HC.H2(g)+O2(g)=H2O(g)△HD.2H2(g)+O2(g)=2H2O(g)△H【答案】A【解析】【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详解】A.S(s)+O2(g)=SO2(g)△H,符合燃烧热定义,故A符合题意;B.CO(g)不是C(s)完全燃烧的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C.H2O(g)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D.2H2(g)+O2(g)=2H2O(g),不是1mol可燃物,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水,再加入少量的盐酸C.向MgCl2溶液中加入Mg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D.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两溶液的pH:醋酸>盐酸【答案】C【解析】【详解】A.FeCl3 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加热、蒸发、浓缩结晶,氯化氢挥发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铁,灼烧得到;Fe2(SO4)3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水挥发得到Fe2(SO4)3固体,所得固体成分不相同,故A错误;B.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FeCl3固体溶解在盐酸中抑制铁离子水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B错误;C.Fe3++3H2OFe(OH)3+3H+,向MgCl2溶液中加入MgO,消耗H+,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达到通过调节pH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的目的,故C正确;D.稀释过程中醋酸会继续电离出H+,则两溶液的pH:盐酸>醋酸,故D错误;答案选C。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气体生成说明生成了S和H2SB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C常温下,测得0.1 mol/LNaA溶液的pH大于0.1 mol/LNa2CO3溶液的pH 酸性:HAHA,而H2CO3 的酸性大于HCO,故HA14【答案】B【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根据图象可知,A点为盐酸溶液,pOH=14,则c(H+)=1mol/L,E点为NaOH溶液,随着碱的滴加,溶液的体积增大,无限接近碱溶液时,c(OH-)=1mol/L,则原来碱的浓度大于1mol/L。【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酸碱的浓度为1mol/L,碱的浓度大于1mol/L,A错误;B.B点为c(H+)=10-4mol/L和D点为c(OH-)=10-4mol/L的溶液,水的电离出的c(H+)=10-10mol/L,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正确;C.氨水为弱碱,相同浓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pOH不同,则曲线发生变化,C错误;D.升高温度,溶液中的c(H+)、c(OH-)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滴定过程中pOH+pH<14,D错误;答案为B13.溶液A中可能含有K+、Na+、Fe3+、Al3+、、、Cl-、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浓度均相同,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Fe3+和Al3+不能同时存在B.要确定溶液A中是否存在Na+或K+中的一种,只能通过焰色反应C.沉淀乙中一定含有BaCO3和BaSO4D.溶液A可能是由AlCl3、NaNO3、Al2(SO4)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钠,生成的气体甲为二氧化碳,沉淀甲为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沉淀或两者混合物,则溶液A中至少存在铁离子和铝离子中的一种,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生成沉淀乙,则沉淀乙中一定含有碳酸钡、硫酸钡;溶液乙中加入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沉淀丙、气体丙,沉淀丙为硫酸钡,气体丙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气体丁,则丁为二氧化氮、丙为一氧化氮,溶液A中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溶液A中各离子浓度均相同,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中的一种,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可能存在钠离子或钾离子中的一种、氯离子。【详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A中存在铁离子和铝离子中的一种,不能同时存在,A正确;B.由分析可知,溶液A中可能存在钠离子或钾离子中的一种、氯离子,除了利用过焰色反应确定外,还可以通过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确定,B错误;C.由分析可知,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则沉淀乙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C正确;D.由AlCl3、NaNO3、Al2(SO4)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中铝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相同,且符合题给实验操作与现象,D正确;故选B。14.已知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2O4溶液的性质。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测得10mL0.1mol·L-1NaHC2O4溶液的pH约为5.5 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过量0.1mol·L-1NaHC2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色3向0.1mol·L-1NaH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Ba(OH)2溶液,溶液变浑浊4向10mL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少量0.1mol·L-1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实验1推测:Kw2.5×10-3D.实验4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c(H2C2O4)+c(HC2O)+(C2O)【答案】A【解析】【详解】A.实验1中测得10mL0.1mol·L-1NaHC2O4溶液的pH约为5.5,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即Kw2.5×10-3,C错误;D.实验4中溶质NaHC2O4和少量Na2C2O4,根据物料守恒,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Na+)>c(H2C2O4)+c(HC2O)+(C2O),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15.某废合金的主要成分为Sn、Cu、Pb、Fe,一种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浸出”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_______;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氯化没出”时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2)写出“还原”中Fe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常温下,为使完全沉淀,“调pH”时应使溶液pH不低于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4)“氧化”时为检验是否已被充分氧化,可取样滴加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5)写出“沉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6)受热后可制得物质A,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答案】(1)①.②.③.温度过高,的溶解度变小,反应不充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2)(3)2.6(4)(5)(6)制油漆、炼铁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分析】废合金加入硫酸溶液、通入氯气,氯化浸出,除去浸渣,浸液加入铁锡合金粉进行还原得到铜和Sn2+,溶液中调节pH后过滤得到Sn(OH)2,滤液进一步氧化,再加入碳酸氢铵沉铁,产生CO2,同时生成Fe(OH)3。【小问1详解】氯气与铁反应得到,所以还有的金属阳离子为;对比和的,更难溶,所以浸渣的成分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降低,温度过高,Cl2的溶解度变小,反应不充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过慢;【小问2详解】分析流程,“还原”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和,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 ,若,,所以;【小问4详解】遇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若被完全氧化,则无明显现象;【小问5详解】根据流程,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物为和,可知离子方程式为;【小问6详解】氢氧化铁受热后得到的物质A为氧化铁,可用于炼铁和制油漆等。16.(1)已知:25℃、101kPa时,C(s)+1/2O2(g)=CO(g) ΔH1=-110.5kJ/molC(s)+O2(g)=CO2(g) ΔH2=-393.5kJ/mol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碳的燃烧热是:__________(填“ΔH1”或“ΔH2”);②CO(g)+1/2O2(g)=CO2(g) ΔH=__________kJ/mol。(2)在25℃时,将0.2molN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56.9kJ/mol。5秒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试回答下列问题:①5秒内,v(NO2)=__________mol/(L·s);②若将该容器置于冰水中,气体颜色将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3)NaHSO3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HSO3-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平衡:HSO3-⇌H++SO32- Ka2HSO3-+H2O⇌H2SO3+OH- Kh2已知25℃时,Ka2>Kh2,则0.1mol/LNaHSO3溶液:①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②溶液中c(Na+)______c(HSO3-)(填“>”“<”或“=”)。(4)将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下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 ①几分钟后,可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________;A.升高B.降低②水柱变化的原因是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A.析氢腐蚀B.吸氧腐蚀③该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ΔH2②.-283③.0.01④.变浅⑤.10⑥.碱性⑦.>⑧.A⑨.B⑩.O2+4e-+2H2O=4OH-【解析】【分析】(1)①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②由盖斯定律计算;(2)①由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③由平衡浓度和化学平衡常数公式计算;(4)将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详解】(1)①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碳的燃烧热是ΔH2,故答案为ΔH2;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1、2,由盖斯定律可知2—1得热化学方程式CO(g)+1/2O2(g)=CO2(g),则ΔH=(-393.5kJ/mol)—(-110.5kJ/mol)=-283kJ/mol,故答案为-283;(2)①5秒内,Δc(NO2)为(0.1mol/L—0.05mol/L)=0.05mol/L,v(NO2)=Δc(NO2)/Δt=0.05mol/L÷5s=0.01mol/(L·s),故答案为0.01mol/(L·s);②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将该容器置于冰水中,平衡正向移动,c(NO2)减小,颜色变浅,故答案为变浅;③平衡时,c(NO2)为0.05mol/L,c(N2O4)为0.02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2(NO2)=0.025mol/L/(0.05mol/L)2=10,故答案为10;①25℃时,Ka2>Kh2,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②0.1mol/LNaHSO3溶液中Na+不水解,HSO3-存在着电离趋势和水解趋势,所以c(Na+)>c(HSO3-),故答案为>; (4)①将除锈后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氧气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所以几分钟后,可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升高,故答案为升高;②水柱变化的原因是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故答案为吸氧腐蚀;③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氧气放电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O2+4e-+2H2O=4OH-。【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理解基本概念,运用基本原理分析是解答关键。17.科学家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制备甲烷和异丙醇等燃料。(1)利用一种新型高效二元铜铁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转化为。①目前测定晶体结构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一种铜铁催化剂的晶胞如图所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该晶胞中与一个原子相紧邻的原子有___________个。②在光照和铜铁催化剂条件下,基态碳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下列3种不同状态的碳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能量状态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2)某光电催化反应器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模拟光合作用由制异丙醇。 ①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则、O原子之间通过___________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②电极表面生成异丙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此电极反应需选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答案】①.X−射线衍射法②.[Ar]3d104s1③.4④.c⑤.离子⑥.3CO2+18e-+18H+=CH3CH(OH)CH3+5H2O⑦.有效抑制析氢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①目前测定晶体结构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Cu为29号元素,因此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根据图示的一个面心Fe分析该晶胞中与一个原子相紧邻的Cu原子有4个;故答案为:X−射线衍射法;[Ar]3d104s1;4。②a为基态,b为2s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2p轨道上,c为2s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2p轨道上,但不满足洪特规则,因此3种不同状态的碳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能量状态最高的是c;故答案为:c。(2)①已知Ti元素的电负性为1.5,O元素的电负性为3.5,两者电负性之差等于2、大于1.7,则、O原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②根据图中信息,氢离子不断向左移动,则原电池左边为正极,右边为负极,Pt电极表面生成异丙醇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18e-+18H+=CH3CH(OH)CH3+5H2O,本装置主要是二氧化碳制取异丙醇,还有副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此电极反应需选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其目的是有效抑制析氢反应;故答案为:3CO2+18e-+18H+=CH3CH(OH)CH3+5H2O;有效抑制析氢反应。18.为探究锌和FeCl3溶液的反应,室温下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配置1000mL1mol/L的FeCl3溶液,pH约为0.70,即c(H+)=0.2mol·L−1。①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平衡的因素有___________(答两点)。②取10mL1mol/L的FeCl3溶液加水稀释,盐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锌粉的反应。向500mLFeCl3溶液中加入65g锌粉,实现现象记录如下:i.实验前期,溶液的pH逐渐增大,锌粉表面未发现气泡;ⅱ.随着反应的进行,观察到瓶底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ⅲ.1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ⅳ.……①经实验确认“实验前期”溶液中有Fe2+生成,确认有Fe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前期溶液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②查阅资料发现:Fe(OH)3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为2.810-39,请写出Fe(OH)3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___________,试从Ksp-Q关系角度结合具体数值分析反应开始c(H+)=0.2mol·L−1时,没有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③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中气泡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3)锌和FeCl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的测定。用c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后溶液中Cl-,采用K2CrO4为指示剂,利用Ag+与CrO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实现操作如下:i.以醋酸纤维滤膜过滤掉水样中的悬浮物,调节水样pH在6.5~10.5;ⅱ.取10.00mL水样,加入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VmL。①滴定时,AgNO3标准溶液应加到___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中。②锌和FeCl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为___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mol·L-1③已知:Cr2O(黄色)+H2O2H++2CrO(橙色),解释滴定时调节水样pH在6.5~10.5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①.温度和浓度②.增大(2)①.“实验前期”取少量溶液,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或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②.Fe3++3H2OFe(OH)3+3H+,铁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移,酸性减弱③.Fe(OH)3(s)Fe3+(aq)+3OH-(aq)④.当pH=0.7,即c(H+)=0.2mol·L−1时,c(OH-)=5×10-14mol/L,生成沉淀Fe3+的最小浓度为c(Fe3+)===22.4mol/L,溶液中的c(Fe3+)=1mol/L,不会生成沉淀;或pH=0.7时,c(Fe3+)=1mol/L,Qc=c(Fe3+)×c3(OH-)=1×(5×10-1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