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4201
大小:3.0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5-01-06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高二年级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读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形复杂多样②气候类型多样③自然灾害分布广④人口和发展的压力大⑤海陆兼备,区域面积大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③④2.FED共同的生态问题表现为()A.土地盐碱化B.石漠化C.红漠化D.水土流失3.AB两区治理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有()A.发展节水农业B.调整牲畜结构C.灌草结合D.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解】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位于两种生态系统的过渡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类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多种生态交界地带,导致生态脆弱区多样,分布广,①②对;自然灾害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很多情况可以恢复,和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关系不大,③错;我国人口过多,发展压力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生态脆弱区,④对;海陆兼备,区域面积大和生态脆弱区无关,⑤错。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②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题详解】FED区域降水较多,淋盐现象明显,盐碱化不严重,A错;FE位于我国西南岩溶山地与阶梯过度区域,区域降水量大,表层土壤薄浅,人类过度砍伐山体林木资源,大面积的陡坡开荒,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后基岩裸露,形成石漠化,D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低,红土裸露,形成红漠化。由此可知,BC错误,D正确。故选D。【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本题需要选出可采取的生物措施,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牲畜结构、合理分配水资源均不属于生物措施,ABD错误;灌草结合可以有效减弱风沙的威胁,减缓AB区域荒漠化速度,C正确;故选C。【点睛】生态脆弱区属于限制性开发区域。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类型有:1、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2、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3、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4、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5、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6、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7、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8、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不同产业的就业增长潜力,是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即产业增加值比重,表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当其趋于0,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协调性最好,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长沙是中部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读2001—2012年长沙产业结构偏离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01-2012年长沙产业结构偏离度年份三类产业增加值比重三类产业就业比重一产业偏高度二产业偏离度三产业源高度第一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9.738.751.751.823.324.9-0.810.661.0820028.639.052441.225.333.5-0.790.540.57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037.741.331.039.023.837.2-0.800.740.3720048.141.850.238.825.335.9-0.790.650.4020056,444.149.635.029.135.9-0.820.510.3820065.546.148.434.629.436.0-0.840.570.3420075.246.848.032.630.736.7-0.840.530.3120085.250.744.131.130.038,9-0.830.690.1320094.850.644.628.231.740.1-0.830.600.1120104.453.642.026.532.0411-0.830.670.0220114.356.139.625.732.941.3-0.830.70-0.0420124.356.139.624.433.242.4-0.830.69-0.074.从图中可知,长沙市产业特征表现内()A.第二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B.第三产业比重最高C.产业结构轻型化D.第一、三产业产值下降5.长沙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为()A.第一、二产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增加就业B.第三产业对人口的吸引力最大,工业化速度加快C.第二产业就业率最大,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D.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6.长沙市加快产业调整可采取的措施有()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加工B.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C.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采掘业的比重D.挖掘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答案】4.A5.B6.B【解析】4题详解】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从图中可知,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A正确;从图中数据,无法判断三次产业的比重,也无法判断产业结构是否轻型化,BC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三产业都会发展,产值会上升,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5题详解】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所以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A错误;据表中数据可知,2012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最大,所以第三产业对人口的吸引力最大,工业化速度加快,B正确;第三产业就业率最大,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C错误;第二产业释放吸纳就业的能力,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6题详解】特色农产品加工不属于第三产业,A错误;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B正确;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采掘业的比重,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C错误;挖掘文化产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长沙发展高端服务业区位优势不明显,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点睛】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建设,届时将形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大湾区()A.城市功能单一B.城市辐射功能强C.集散功能更强D.侨乡优势明显8.“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建设目的()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提高核心城市地位B.加快区域间联系C.提高人民出行效率D.促进产业升级9.粤港两地在大湾区建设中,()A.广东提供资金和土地优势B.香港市场和技术优势明显C.香港发挥金融和信息优势内联外接D.广东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答案】7.D8.B9.C【解析】【7题详解】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大湾区城市功能同样齐全,A错误;大湾区经济腹地较小,城市辐射功能小,B错误;长三角有长江连接内外,且是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段,集散功能强,C错误;大湾区靠近港澳,侨乡优势明显,D正确。故选D。【8题详解】一小时交通圈”建设的目的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经济与生活联系,缩短了时空距离,也缩短了城际间的心理距离、文化距离,推动港澳和内地深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走向分工合作道路,加快区域间联系而不只是提高核心城市的地位,A错误,B正确;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可以提高人民出行效率,但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城轨交通圈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促进产业分工,而不是产业升级,D错误。故选B。【9题详解】粤港两地在大湾区建设中广东提供的土地优势,港澳拥有资金优势,A错误;香港技术优势明显,但市场没有广东广阔,B错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在“一国两制”下,香港金融和信息拥有与内地和国际连通的独特优势,利于内联外接,C正确;广东应加强现代服务业建设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设,D错误。故选C。【点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区域内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之间的优势,实现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合理分配使城际间分工协作加强,协同发展,城市群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图示地区绿洲分布()A.成块状B.在河流上游C.向沙漠地区延伸D.沿交通线延伸11.与祁连山北侧相比,南侧的柴达木盆地冲积扇数量少,与其无关的是()A.西风背风坡B.相对高度小C.海拔低,蒸发强D.沟谷数量少12.该区河流特征表现为()A.春季水量最大B.下游水量小于上游C.径流季节变化小D.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答案】10.D11.C12.B【解析】【10题详解】由图可见,该地绿洲主要成条状,A错;该地绿洲主要分布山前冲积扇,B错;由图可见,绿洲没有向沙漠地区延伸,C错;由图可见,绿洲分布方向和交通线延伸方向基本一致,D对。故选D。【11题详解】与祁连山北侧相比,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河流发育差,A选项有关;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更高,和山体之间相对高度小,河流发育差,落差小,河流搬运能力差,难以搬运砂石到山麓地区沉积,形成冲积扇少,B选项有关;柴达木盆地海拔相对更高,C选项叙述错误;沟谷数量少,河流数量少,导致冲积扇少,D选项有关。综上可知,和题干无关的是C,故选C。【12题详解】该区域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故河流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少甚至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AC错;该地河流多为内流河,河流支流少,随河流流动,水量逐渐减少,加之河流沿岸农民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水量少于上游,B对;该地河流水量整体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D错。故选B。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睛】内流河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流域降水少,来自源头的河流水向下游流的过程中,一部分水蒸发进入空气,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导致河流水量不断减少;2.内流区一般气候干旱,发展农业依靠灌溉。人们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越向下游河流水量越少。潭阳郡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安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河流穿过村庄时流向为()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向西南D.先由西南向东北再向北14.推测该地自然环境特征为()A.高原为主地形B.属温带季风气候C.天然林针叶林为主D.流水地貌发育15.竹林对村庄的庇护表现为()A.阻挡夏季正午阳光,遮蔽好B.缩短夏季暴雨时间,防洪涝C.减弱冬季风速防寒保暖D.防风固沙减少沙暴危害【答案】13.B14.D15.C【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北部存在天然林与竹林,由于树林一般种植在山坡上,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形为北高南低,因此图中河流穿过村庄时流向为自北向南流,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种植竹林,由于竹子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所以该地区应以山地丘陵为主,而不是高原,A错误。由于竹子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所以该地区为亚热带气候,B错误。由于该地区纬度较低,所以气温相对较高,针叶林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地区,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有河流经过,并且临近海洋,所以会有流水地貌发育,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出现在南方的天空,竹林位于村庄的北部不能阻挡夏季正午阳光,A错误。竹林无法缩短夏季暴雨时间,B错误。由于该地区临近海洋,降水较为丰富,所以当地受沙暴危害较小,D错误。竹林位于村庄的北部,能够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有利于减弱冬季风速,防寒保暖,C正确,故选C。【点睛】韩国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潮湿,春秋两季相当短。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12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到8月雨量较大,降雨量为全年的百分之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区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建设成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图。材料二:位于武汉城市圈的黄石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通过对矿山复垦种植,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打造以“天坑”为特色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1)比较长江经济带内中游和下游经济圈的腹地特征。(2)黄石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简述对其发展的意义。(3)从产业发展角度,就黄石市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长江中游经济圈腹地特征是范围较小,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长江下游经济圈腹地特征是范围大,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素质高,产业结构完善且以第三产业为主。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3)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市化进程。【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经济带和黄石市产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济腹地、城市辐射作用、产业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区域综合实践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念。【小问1详解】长江中游经济圈所在位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该地区有大量的工矿业和农业资源,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主要是第二产业为主,但该地区南北有地形阻挡,腹地范围较小。长江下游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且周围没有山地阻挡,地域辽阔,腹地范围大,位于我国长江下游和南北海岸线的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且人口受教育程度高,高素质人才多;三大产业发展程度高,高科技产业多。【小问2详解】黄石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利于改变黄石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对原来的资源型行业在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前提下得以升级优化;在武汉等大城市的产业转型过程中,黄石高科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得以改变,在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对黄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小问3详解】黄石原来以矿山开采为主,产业结构比较落后,黄石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于传统产业要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不能继续发展的产业应该进行产业转型,治理环境污染,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推进城市化进程。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据2021年数据统计蒙古国的牲畜总数已破六千万大关,2020年蒙古国实现矿业总产值11.7万亿,占蒙古国工业总值的71.6%,近年来蒙古国加快了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网上有网友发帖“蒙古国正在悄悄毁掉中国人几十年来的努力”。2021年冬季,我国北方和蒙古国都经历了“先极冷、再极暖”的过程,2月以来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气温偏高幅度达4度以上,与此同时降水偏少。3月中旬以来,沙源地的偏暖更加厉害,内蒙古几乎全域偏高6度以上,蒙古国偏高更多。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图a是此次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图b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描述此次沙尘天气在我国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2)“蒙古国正在悄悄毁掉中国人几十年来的努力”,结合此次沙尘天气移动特点,推测此次沙尘暴发生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3)分析蒙古国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原因。【答案】(1)此次沙尘暴首先出现于我国北方内蒙古与蒙古国交界处,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沙尘暴逐渐向东南方位移动,最终在山东、渤海附近逐渐减弱直至消亡;内蒙古西部地区沙尘暴强度始终较大。(2)沙源地:蒙古国。理由:随着蒙古国采矿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蒙古国地表植被覆盖度快速下降,土地沙化问题严重,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结合等压线图可知,蒙古国为高压中心,气流从蒙古国向四周辐散,西北风将蒙古国境内沙子吹向我国。(3)畜牧业快速发展导致草地退化;采矿业的高速发展破坏了地表植被,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沙漠化严重;2021年冬季,该地气温偏高,蒸发加剧,同时降水偏少,加剧了该地干旱程度,导致沙漠化严重。【解析】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本题以我国沙尘暴天气和蒙古国土地退化为背景,涉及土地退化的原因、等压线图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在乙时间段首先发生于我国内蒙古和蒙古国交界处,强度大,范围广;随着时间发展沙尘暴逐渐向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等东南方位地区移动;在甲时间段沙尘天气移动至山东渤海一带,强度减弱,范围变小;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沙尘暴强度始终较大,且范围较广。【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近年来蒙古国畜牧业和采矿业发展速度快,其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强度较大,导致该地土地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问题逐渐突出,大面积的土地沙化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根据图a可知沙尘天气发生时,蒙古国地区为高压中心,地表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西北风,两者结合可以判断我国此次沙尘暴的沙源来自蒙古国。【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国畜牧业和采矿业高速发展,导致该地草地退化,地表植被被严重破坏,加剧了蒙古国地区的土地沙化问题;同时2021年冬季,蒙古国境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导致该地蒸发加强使本就干旱的气候环境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该国的沙漠化问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为鲁尔区位置图,德国鲁尔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第二阶段为70年代。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日本著名的煤矿产区北九州,在日本政府对九州地区煤矿实行全面关闭的政策后,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原来的煤炭生产场地则进行了复垦,关闭的矿井被改造成旅游景点和科普教育场地。经过转型,北九州由煤炭产区变成了高新技术区和旅游中心。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典范,从日本污染城市治理地区跃升为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评选的“环境首都。图为北九州生态工业园规划图。(1)比较德国鲁尔区和日本北九州工业化初期的不同区位条件。(2)从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鲁尔区和北九州相似的发展过程。(3)上述地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答案】(1)鲁尔区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北九州地区海运条件更为便利。(2)鲁尔区和北九州均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快速发展,在资源枯竭后进行产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治理和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解析】【分析】本题以鲁尔区位置图与北九州生态工业园规划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德国鲁尔区和日本北九州工业化初期的不同区位条件与鲁尔区和北九州相似的发展过程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工业化初期,德国鲁尔区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因此基础设施相对更为完善,并且临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所以市场更为广阔。而日本北九州地区由于临近海洋,所以海运条件更为便利。【小问2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德国鲁尔区与日本北九州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对煤炭资源进行开发,从而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快速发展,而由于对于资源的快速开发,导致资源逐渐枯竭,资源枯竭后鲁尔区与北九州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小问3详解】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日本政府对九州地区煤矿实行全面关闭的政策后,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德国鲁尔区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由此可以判断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时在发展过程当中,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且大力治理和保护环境,从而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