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2595

大小:1.53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4-09-02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蓬溪中学高2022级第三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考试范围:1-4章;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30✖2’)“九九”是我国民间长期沿用的一种节令,“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下图为天赤道与黄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夏九九歌》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1.“一九”至“九九”期间,我国() A.日出方位逐渐偏南B.气温逐渐降低C.昼夜长短差值不断增大D.正午树木和树影的比值逐渐变小2.“家家找棉衣”时,太阳最接近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3.若黄赤交角为30°,则()A.五带中热带范围将变小B.五带中温带范围将变大C.五带中寒带范围将变大D.北极圈的纬度将不变化【答案】1.A2.C3.C【解析】【1题详解】夏九九从夏至日开始,共81天,九月中旬结束。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开始逐渐向南移动,太阳日出方位从东北方向逐渐偏南,A正确;从《夏九九歌》中可以看出三九和四九的时候气温较高,因此气温变化是先升高再降低,B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我国的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而在“一九”至“九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尚未越过赤道,昼夜长短的差值逐渐减小,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内树影逐渐增加,比值减小,但是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内日影逐渐减小,比值增大,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黄道平面上甲乙丙丁中,甲和乙是太阳逐渐向北(天赤道平面以上)移动,丙和丁是向南(天赤道平面以下)移动,家家找棉衣时为9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因此太阳移动也是向天赤道平面以下移动,A、B错误;“九九”过后,尚未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没有越过赤道,而丁代表太阳已经越过天赤道平面,丙却没有,C正确,D错误。故选C。【3题详解】若黄赤交角为30°,则回归线的度数也变为30°,极圈的度数变为6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为热带,范围将变大,A错误;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范围为温带,范围将变小,B错误;极圈以内为寒带,范围将变大,C正确;北极圈的纬度将变小,D错误。故选C。【点睛】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某楼房正南方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拍摄该景观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9:00B.12:00C.15:00D.18:005.下列关于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A.热带地区使用时间长于温带地区B.南北半球安装可调节支架墙壁朝向相同C.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随楼层不同而变化D.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口【答案】4.C5.D【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照片中的影子应朝向东北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地方时9:00时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方向,A错误。地方时12:00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朝向正北方向,B错误。地方时15:00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影子朝向东北方向,与图中方向一致,C正确。地方时18:00,物体影子较长,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热带地区白昼时间可能长于温带地区,也可能短于温带地区,故太阳能集热器使用时间长短无法确定,A错误。由于南北半球太阳方位不同,安装可调节支架的墙壁朝向也不相同,B错误。可调节支架长度与纬度有关,与楼层关系不大,C错误。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地区小于南方地区,所以可调节支架在北方地区应较短,在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海口地区应较长,因此,北方地区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口,D正确。故选D。【点睛】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较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D.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7.内力作用停止后的若干年内,平顶山()A.高度升高,面积变大B.高度降低,面积变小C.高度升高,面积变小D.高度降低,面积变大8.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是()A.台地、平顶山、尖顶山B.尖顶山、台地、平顶山C.尖顶山、平顶山、台地D.台地、尖顶山、平顶山【答案】6.A7.B8.C【解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岩浆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台地)。台地经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平顶山和尖顶山,所以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流水侵蚀,A正确;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不是岩浆侵入,B错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岩浆喷出冷凝形成平坦的玄武岩地形单元,在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项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内力作用停止后,最初的台地不断被流水侵蚀、切割,变成平顶山,平顶山继续被外力作用慢蚀,变成了尖顶山,故平项山的面积会变小,AD错误;内力作用停止后,平顶山受外力作用侵蚀,高度应降低,B正确,C错误。故选B。【8题详解】早中期喷出岩浆冷凝后形成玄武岩台地,台地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成为山体;后期喷出的岩浆冷凝形成新的玄武岩台地,但后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的山体,故新的台地上保留了较早形成的山体,所以图中台地形成晚于平顶山,ABD错误;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比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更早,C正确。故选C。 【点睛】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和地震等。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冰洋9月浮冰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甲处浮冰线的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差异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D.海陆位置10.图中M港(位于北欧北部)在1月份进行港区作业最可能面对的恶劣天气现象是()A.浓雾B.浮冰C.干燥D.黑暗【答案】9.C10.A【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甲处浮冰线大致向东北(高纬度)方向弯曲,甲处水温比周围高,根据陆地轮廓以及甲处位置可以判断甲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故浮冰线分布纬度稍高,故C正确;纬度影响浮冰线应大致呈东西走向,故A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浮冰线对分布主要受温度对影响,故B错误;浮冰线分布受海陆位置影响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10题详解】 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M港受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海面水汽较多,在极地东风带的吹拂下,将水汽带到寒冷的港区(陆地)表面而降温,形成浓雾,故A正确;浮冰、黑暗不属于恶劣天气,故BD错误;干燥对其施工影响较小,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点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某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12.图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优点包括()①补充地下水②增加下渗量③解决城市洪灾④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11.D12.A【解析】【分析】【11题详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对降水量影响不大,ABC错、D对。故D正确。【12题详解】 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缓解城市内涝,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①②对、③④错。故A正确。【点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路面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由于水面减少,蒸发量减少。下图为某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3.图示区域不能明显反映地形类型是()A.平原B.丘陵C.盆地D.山地14.T1107公路在甲区域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相对高度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B.生态环境软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15.乙城市是图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量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D.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风景好【答案】13.C14.A15.D【解析】【分析】【13题详解】通过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地形类型,海拔低于200米为平原,200-500米为丘陵,大于500米为山地,图中没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故选C。 【1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段等高线分布密集,地形较陡,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连续弯曲。故选A。【15题详解】图示地区西部为山地地形,且地势较陡,而乙地所在的东侧处在里海沿岸平原,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沿湖分布,风景好故选D。【点睛】考点: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6.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b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17.图示季节()A.巴西高原草木葱绿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D.昆明贵阳之间准静止锋活动频繁【答案】16D17.C【解析】【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图中b位于赤道附近,存在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地区,由于近地面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出,高空则相反,气压高,等压面上凸,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C正确;巴西高原草木枯黄,A错误;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升高,B错误;昆明贵阳之间准静止锋主要出现在冬半年,D错误。故选C。【点睛】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向下弯曲为低压。 夏季我国粤东至闽南近岸海域存在上升流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上升流的形成不仅与盛行风和海底地形有关,还受到沿岸淡水径流的影响。下图为某年7月6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易出现上升流的海域为()A.甲B.乙C.丙D.丁19.上升流发生时,该海域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0.夏季,受淡水径流的影响,该海域()A.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加强B.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减弱C.温度升高,盐度降低,上升流减弱D.温度降低,盐度升高,上升流加强【答案】18.C19.D20.C【解析】【18题详解】上升流将海底冷海水带到表层,所以上升流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丙地气温低于甲乙丁三地,是上升流区域,故选C。【1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该时间段为夏季,当地冬季才盛行偏北风,AB错误。上升流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该海域夏季盛行偏南风,东南风对该地来说为向岸风,不易形成上升流,而西南风对该地来说是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带动底层海水上泛,促进了上升流的形成,C错误、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夏季河流处于丰水期,受淡水径流的影响,该海域温度升高,盐度降低,海水密度减小,层结稳定,上升流减弱。故选C。【点睛】上升流的形成与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风沿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较长时间吹拂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所形成的风漂流使其表层海水离开海岸,使引起近岸的下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流。 下列左图为世界某岛屿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城市的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A.冬季寒冷干燥B.雨热不同期C.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D.全年温和多雨22.影响甲城市雨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赤道低压控制B.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C.受南赤道暖流影响D.白天更易形成对流雨23.与12月相比,甲城市4月气温较高的原因是()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②受东南信风影响③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21.C22.A23.C【解析】【21题详解】甲城市最冷月均温在25℃以上,全年高温,没有明显的冬季,A错误;具有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特征是地中海气候,而该地地处热带,全年高温,降水多的月份气温也相对较高,B错误;该地区地处热带,最冷月均温在25℃以上,年降水总量较大,C正确;具有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温带海洋气候,该地区为热带气候,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地处8°S附近地区,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使该地区能够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故其11月-次年3月的夏季降水量较大,形成雨季,A正确;其雨季时东南信风对该地区影响较小,赤道低压带对其影响大,B错误;该地区终年受到南赤道暖流影响,雨季时洋流位置变化不大,C错误;气温高则容易形成对流雨,该地区4月、10月更易形成对流雨,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 该地纬度较低,几乎不会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①错误;4月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吹向低纬高温区)对其影响增大,使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升高,②③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不是最大,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②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③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⑤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示意图,图中甲、乙两洋流的性质相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甲、乙两处的洋流流向及说法正确的是()A.甲向北流,是寒流B.乙向北流,是暖流C.甲向南流,是暖流D.乙向南流,是寒流25.图中a、b、c、d四处表层海水水温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ad;a处有寒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两侧低,因此b>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c、d所处纬度较a、b低,因此水温较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图中甲处是寒流,乙处是暖流,丙处有寒暖流交汇。航船航行时只有航向与洋流的方向一致时航速才会加快;乙处是暖流,暖流流经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丙处有寒暖流交汇,往往形成大渔场;甲处是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由图可知()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8.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答案】27.C28.B【解析】【分析】【27题详解】该地貌为冲积扇或洪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根据图中的绿洲分布区分析在中下部水源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是农业发达区,C正确;A错误;根据河流在不同河段的作用不同,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分析图中的沉积物的颗粒从上部到下部逐渐变小,B错误;根据图中的冲积扇的各段位置分析,在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土层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也不是绿洲的分布区,D错误。故选C。【28题详解】该地貌为山麓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冲积扇或洪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图为欧洲部分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此时,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甲B.乙C.丙D.丁30.关于图中甲、丁两地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地纬度高,年降水量更少B.丁地距海近,夏季降水更多C.受西风带影响,冬季均温和多雨D.受海陆位置影响,甲地季风频发【答案】29.A30.C【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正值冷锋过境,处于冷锋锋后,即处于冷锋的雨区,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A符合题意;乙地位于暖锋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排除B;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排除C;丁地为冷锋过境前,等压线比较稀疏,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应以晴朗微风天气为主,排除D。故选A。【30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年降水量较丰富,而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仅季节性受西风影响,降水相对较少,A错误;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错误;冬季,西风带南移,甲地和丁地都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C正确;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不受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降水主要在锋后;过境后,往往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暖锋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云层增厚,多连续性降水,降水主要在锋前;过境后,往往气压降低,气温上升,天气转晴。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40’)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伊比利亚半岛(见图)海岸线较平直,半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地发现了许多未受侵蚀的史前壁(岩)画,壁(岩)画一部分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在洞窟中。半岛西南部有沿海低地平原,人口分布较多,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峡最窄处宽约1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1)说出AB两地降水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2)分析伊比利亚半岛中东部地区大量史前壁(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3)很早有人建议在直布罗陀海峡建一座跨洲大桥,但该桥至今都没开工,试分析原因。【答案】31.A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B地,降水总量较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地常年受西风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32.半岛中东部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西侧山地削弱西风,风力侵蚀作用弱。33.地处世界重要海运航道上,海运繁忙,修建桥梁影响大型船舶通航;海水深度大,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海峡南北相距远,桥梁长度大,投资成本高;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冬半年受强劲西风和狭管效应影响,风浪大,施工难度大;海峡南北两侧货运量小,海运可满足运输需求。 【解析】【分析】本题以伊比利亚半岛为区域,考查气候特点及成因、交通区位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以看出,伊比利亚半岛西南的A地位于欧洲西岸、地中海地区、35°N-40°N之间。根据所学,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推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成因和特点是: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西风南移控制该地区,从大西洋带来暖湿水汽,温和多雨。与A地相比,B地位于40°N以北,纬度更高,而且常年处在中纬西风的吹拂之下,再加处在山地的迎风坡,对海洋水汽的阻挡抬升明显,因此全年降水总量较多,而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①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半岛内陆,周围高山环绕,降水少,地表流水侵蚀作用也弱;②西侧山地削弱西风,使得风力侵蚀作用弱;③由材料知,更多的壁画位于洞窟内,导致史前壁画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小,壁画因此至今保存完好。【小问3详解】首先从自然条件来看:①由材料知该处海水深度很大,亚热带水温高,海水腐蚀性强,建设难度极大,技术要求很高;②海峡南北相距远(最窄处约13千米),桥梁长度大,投资成本高;③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海底地质条件复杂;④冬半年受西风影响,风力强劲;再加上直布罗陀海峡处于两大陆之间,狭管效应影响,海上风浪大,施工难度大。其次从社会经济看,①海直布罗陀海峡处在世界重要的海运国际航线上,海运非常繁忙,修建桥梁影响大型船舶通航;②峡南北两侧货运量小,海运可满足运输需求;③从建设成本看,投资大,技术难度大,属于跨洲跨国桥梁,协作有难度。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和贵州两省大部、湖北和湖南西部和云南东北部。由于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冷暖空气长期对峙,就形成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多小到中雨,秋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正处于秋收秋种的时段,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1)推测“华西秋雨”降水的锋面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析“华西秋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1) 准静止锋。理由:秋季副热带高压南退,从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华西地区输送充沛的水汽条件;同时,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步加强,前往华西地区,冷暖空气频频交汇,形成准静止锋,水汽凝结,形成连绵不断的秋雨。(2)有利影响:增加土壤水分,利于冬小麦等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不利影响:持续阴雨,日照少,不利于玉米、水稻等作物收割和晾晒,秋收作物易霉烂;空气和土壤长期潮湿,不利于秋收作物成熟,影响秋收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华西秋雨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锋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准静止锋是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时,称为准静止锋。在这期间,冷暖气团同样是互相斗争着,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使锋面来回摆动。从材料“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冷暖空气长期对峙,就形成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可知秋季副热带高压南退,从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华西地区输送充沛的水汽条件;同时,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步加强,前往华西地区,冷暖空气频频交汇,形成准静止锋,水汽凝结,形成连绵不断的秋雨,即华西秋雨降水的锋面为准静止锋。【小问2详解】“华西秋雨”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多小到中雨,秋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对农业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该时段是冬小麦播种时段,秋雨增加土壤水分,利于冬小麦等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持续阴雨,日照少,不利于玉米、水稻等作物收割和晾晒,秋收作物易霉烂;空气和土壤长期潮湿,不利于秋收作物成熟,影响秋收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已燃烧4个多月。有气象学家认为,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偏高导致的大气环流结果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后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 材料三:部分领土位于帝汶岛的东帝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首都为帝力。下图示意帝汶岛水系概况以及帝力的气候。(1)请运用海气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原理,阐述赤道附近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现象,并解释澳大利亚大火产生的原因。(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判断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季节并分析航线的合理性。(3)据图推测该岛山脉的走向,简析帝汶岛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1)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高,海洋通过辐射、对流等环节把热量传给大气,致使大气气温升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赤道附近印度洋东部海域深层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冷热不均,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环流。印度洋东部气流下沉,澳大利亚降水量偏少,气候干旱,发生森林大火。 (2)北半球冬季(或南半球夏季;或该地夏季);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南移至该地左偏成西北风;(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航线是西北向东南方向),有利于船舶顺风顺水向东南航行。(3)东北-西南走向;岛屿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多独流入海;中部为山地,地形起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有明显的夏汛,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地处热带,无结冰期;【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附近区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自然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材料可知气象学家认为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偏高导致的大气环流结果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西印度洋海温高,蒸发海水气流上升,东印度洋表层海水去补给西印度洋,导致冷海水上泛,东印度洋水温低,气流下沉,导致多晴朗少雨天气,澳大利亚位于东印度洋海域,受此影响,气候干旱加剧,容易引发火灾。【小问2详解】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南移至该地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左偏成西北风,古代捕捞船只主要依赖自然动力,即风和流水的动力,所以此时船舶的航行顺风顺水向南向东航行,有利于节省时间人力,提高鱼获。【小问3详解】结合经纬地图,可知岛屿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河流流程短小,且均从岛屿中部形成,故岛中部为山地,发育河流,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帝汶岛地势起伏大,流速快,落差大,水能丰富。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且独流入海,多小流域河流。热带气候,无结冰期,有明显汛期,南半球夏季为雨季,降水多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