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707
大小:5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3-22
《缘起善巧(分二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披尋記》Page930~932.1999/07/11.Tape286午四、緣起善巧(分二科) 未一、徵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現在的文是〈聲聞地〉。〈聲聞地〉裡邊一共分三大科。第一科是〈種性地〉,第二科是〈趣入地〉,第三科是〈出離地〉。前兩大科都已經講完了,現在是〈出離地〉。〈出離地〉裡邊又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第二科「略廣宣說」這一科分四大科。第一科「離欲資糧」,第二科是「品類建立」,第三科是「安立瑜伽」,第四科是「廣釋修相」。這四大科,就是把出離地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品類建立」。「品類建立」裡邊一共分十七科,十七段。第一段是「補特伽羅品類差別」,
2、第二科是「建立補特伽羅品類」,第三科是「所緣」,第四科是「教授」,乃至到十七科。現在是第三科「所緣」,就是修止觀的時候要有所緣境,這樣意思。這裡邊分四段,就是標、徵、列、釋,現在的文是第四科。第四科又分四段。第一段是「遍滿所緣境事」,第二段是「淨行所緣」,第三科是「善巧所緣」,第四科「淨惑所緣」;這個「所緣境」分這麼四大科。現在的文是第三科「善巧所緣」。善巧所緣裡邊又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標」,第三科是「列」。現在的文就是第四科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就是一樣一樣的說明這五種所緣境的相貌。五種所緣境第一個是「蘊善巧」,第二科是「界善巧」,第三科是「處善巧」,
3、第四科是「緣起善巧」,第五科「處非處善巧」。現在就是第四科「緣起善巧」。前邊的三個善巧都已經講過了,現在是第四「緣起善巧」分二科,第一科是「徵」。「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就是什麼叫做「緣起」?什麼叫作緣起的「善巧」?提出這麼兩個問題。下邊就是加以解釋,也就等於是回答了。解釋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緣起」,第二科解釋「緣起善巧」。解釋緣起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釋」,第二科是「結」。現在是解釋,先解釋「緣起」。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緣起(分二科) 酉一、釋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
4、這個「緣起」就是一切事物的現起的原因,這個事物雖然是很多,主要是眾生的生命。「云何緣起?」就是生命是怎麼現起的?就是這麼一句話。這裡邊舉出來的就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在第九卷、第十卷解釋得很詳細的,都解釋過了,所以這裡我們不再解釋。怎麼叫做「緣起」?就是十二緣起;就是我們的生命有這十二個次第,這樣現起的。第13頁,共13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披尋記》Page930~932.1999/07/11.Tape286酉二、結是名緣起。這第二科是結束這一段。你問:什麼叫做「緣起」?這十二條,這就叫做「緣起」。申二、緣起善巧(分二科) 酉一、顯所為(分三科) 戌一、無常義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
5、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諸行。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常。這是第二科「緣起善巧」。前面第一科「緣起」說完了,現在說到什麼叫做「緣起善巧」?加以解釋。這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顯所為」,「顯所為」這句話就是顯示出來「緣起」是什麼的;「緣起」是怎麼回事?它是幹什麼的?是這麼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無常義」。「緣起」是表示「無常」的意思,表示有很多的變化,不是在那裡不變動的,顯示「無常義」。「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什麼叫做「緣起」雖然解釋完了,但是「緣起」的義應該說明。若是你是佛教徒你能夠學習佛法,你有了智慧你就會明白:「唯有諸法滋潤諸法」,沒
6、有我可得;沒有那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可得,只是有這一切生滅的諸法,也就是十二緣起這個諸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滋潤諸法」,這個諸法和諸法互相影響。實在來說就是能分別和所分別,這能分別的心去思惟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這一分別的時候就滋潤了;其它的地方也說是熏習。這「滋潤」,譬如說是種了穀,在土地裡面你種植了穀的種子,那麼有這雨水去滋潤它,滋潤它它就生長。說是我們的內心,內心裡面也有很多的種子,從久遠以來它有很多的貪瞋癡的各式各樣的煩惱種子,各式各樣的業力的種子,這些種子在你內心裡面,你心一動,你心在起種種分別,就滋潤了原來的種子,就加強了它的力量,這叫做「滋潤諸法」。
7、第13頁,共13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披尋記》Page930~932.1999/07/11.Tape286「唯有諸法等潤諸法」,這個「等潤」這句話這個「等」這個字,我們通常說它是平等的,但是也當個差別講,差別的意思。唯有各式各樣的法去滋潤各式各樣的法;譬如貪心滋潤貪種子,瞋心滋潤瞋的種子,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去滋潤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種子,譬如善法的種子滋潤善法的種子,有善、惡、無記,是各式各樣的差別,不同的滋潤。譬如今天午前是有貪瞋癡的煩惱,午後又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