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5323
大小:5.0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4-09-02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陆火星,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篇章。据此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降落在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是天体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地球C火星属于巨行星D.绕火星运转探测器属于卫星2.图中能正确反映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三者的关系的是()A.B.C.D.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以下关于火星所属类型正确的是()A.恒星B.巨行星C.类地行星D.卫星4.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地球处于太阳系中,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太阳息息相关。读图,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体积和质量很小②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A.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③6.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行进中赛车B.燃煤炉C.太阳能路灯D.地热发电站7.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并于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完成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①超强的紫外线辐射②耀斑的突然爆发③极光的干扰④巨大的温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极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华北地区2020年7月15日,历时近两年建设的青电入豫工程正式启动送电,每年有400亿千瓦·时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光热、风电、水电等,通过1587km的“电力天路”,源源不断送往中原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天气C.纬度D.植被覆盖率10.材料体现太阳辐射可以()①维持地表温度②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③被捕获并储存④推动地球上水和大气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图中是某次日全食景观图,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C.都是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 13.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④我国东北地区一定出现暴风雪现象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14.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17年B.2021年C.2024年D.2028年15.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该地最可能位于()A.阿尔卑斯山脉B.青藏高原C.吐鲁番盆地D.太平洋16.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图左)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1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大连池的景观涉及①②③三个圈层B.①圈层厚度陆地大于海洋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D.③和④圈层主要是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19.读图“印度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此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①B.②C.③D.①②③④20.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有关图中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21.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B.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C.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D.含三叶虫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22.图为科学家绘制的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示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地质年代的特点是() A.小型哺乳动物化石,裸子植物兴盛B.蓝细菌化石,大量金属矿藏成矿期C.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重要成煤期D.两栖动物化石,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三叶虫→恐龙→鱼类B.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24.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动画电影《冰河世纪1》讲述:冰河期猛犸象、巨型树懒、剑齿虎(下图)这三只史前动物,它们不但要充当人类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猛犸象具有细密的长毛,极厚的脂肪层。据此推测其生存环境()A.干旱B.炎热C.多雨D.寒冷26.推测该故事发生时物种的迁移路线是()A.向两极迁移B.向高海拔迁移C.向低纬迁移D.向海洋迁移 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形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流量大小B.人为因素影响C.沿岸植被覆盖D.河道弯曲程度28.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29.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岸人为裁弯取直B.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C.南岸植被覆盖率低D.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30.在野外活动时,假如发生了泥石流,下列做法正确是()A.可以躲在大树上,等泥石流过去后,再下来B.顺着沟谷向下跑,可以逃避泥石流的冲击C.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D.可以用碎石、泥沙等堵塞河道,以便阻挡泥石流下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行星的名称为______,属于______行星。(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星与______星轨道之间(标文字)。(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32.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化过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右图为各圈层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地球的____(填“外部”或“内部”)圈层。B为____圈,对应右图的____(填数字)。②对应左图的____(填字母)。(2)甲界面表示____面。判断甲界面出现的依据是____。(3)____层以上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填字母)和____(填字母)的顶部。同时该层也被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地理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陆火星,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篇章。据此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降落在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是天体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地球C.火星属于巨行星D.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卫星【答案】D【解析】【详解】降落在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和火星形成一个整体,没有独立存在,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不再是天体,A错误;火星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木星和地球,B错误;火星属于类地行星,C错误,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火星的卫星,与火星构成天体系统,D正确。故选D。【点睛】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2.图中能正确反映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三者的关系的是()A.B.C.D.【答案】D【解析】 【详解】太阳及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共同构成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统称为河外星系,因此银河系包含太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并列无交集。由此判断,四个选项图中,只有D图能够正确反映三者之间的关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以下关于火星所属类型正确的是()A.恒星B.巨行星C.类地行星D.卫星4.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星属于行星,与水星、金星、地球同属于类地行星,C正确;恒星自身可以发光发热,太阳是恒星,A错误;巨行星是木星和土星,B错误;卫星围绕行星公转,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星生命体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②③④正确,微生物的存在不是生命体存在的条件,①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距日较近,质量体积适中;巨行星(木星、土星)——距日远近适中,体积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日较远,体积质量较小。5.地球处于太阳系中,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太阳息息相关。读图,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体积和质量很小②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A.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结合所学可知,M天体无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距日较近,表面温度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的水,也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③④正确,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如果M是金星,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差不是很大,有大气分布,也有天气变化,①②错误,BCD错误。故选A。6.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行进中的赛车B.燃煤炉C.太阳能路灯D.地热发电站【答案】D【解析】【详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行进中的赛车使用的是石油,AB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可以提供太阳能,C不符合题意;地热发电站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故选D。7.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并于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完成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①超强的紫外线辐射②耀斑的突然爆发③极光的干扰④巨大的温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来自宇宙的威胁包括超强的紫外线辐射、耀斑的突然爆发与巨大的温差,①②④正确。极光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上,所以不属于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③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极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华北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能光热电站,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应分布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结合题干四个选项: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华北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多,太阳辐射量较西北地区少,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主要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天气气候、地形、大气污染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2020年7月15日,历时近两年建设的青电入豫工程正式启动送电,每年有400亿千瓦·时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光热、风电、水电等,通过1587km的“电力天路”,源源不断送往中原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天气C.纬度D.植被覆盖率 10.材料体现太阳辐射可以()①维持地表温度②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③被捕获并储存④推动地球上水和大气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水汽少,不易出现阴雨天气,所以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天气受地形影响,多晴天,A正确,B错误;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与高原地形相关,纬度的影响较小,C错误;植被的覆盖率与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但材料中并未体现,①错误;由太阳能转换的能源被送往中原大地,人们利用进行生产、生活,所以太阳辐射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②正确;太阳能能够被捕获,转化为电能、热能,但很难储存,③错误;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为水循环的外因,推动水的运动,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人们可以获取水电能源,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为风,人们借此利用风能资源,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昼夜长短(纬度)、太阳高度大小(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11.图中是某次日全食景观图,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C.都是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答案】D【解析】【详解】我们用肉眼看到 太阳圆盘,是太阳的光球层。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大部分,但不能遮挡住色球层及日冕层,日冕层亮度最低,需要特殊仪器才能观测到,所以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色球层和部分为完全遮挡的光球层,D对,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内向外,温度越来越高、厚度越来也大、亮度越来越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13.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出现现象有()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④我国东北地区一定出现暴风雪现象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14.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17年B.2021年C.2024年D.2028年【答案】12.A13.D14.C【解析】12题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大痣”颜色较黑,中心区域的温度比边缘地区的温度要低,判断其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故本题排除BCD选项,选A。【13题详解】太阳活动强烈时,极夜中的极地地区有可能出现极光,①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正确;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③正确;太阳活动强烈会导致地球上可能出现自然灾害,但是我国东北地区不一定出现暴风雪现象,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②③构成的D选项。【14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故下一次太阳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3+11=2024年,故排除ABD,本题选C。【点睛】光球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15.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最可能位于()A.阿尔卑斯山脉B.青藏高原C.吐鲁番盆地D.太平洋【答案】D【解析】【详解】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5-6千米,而地壳的厚度平均为17km;由于该图中显示其地壳深度约为5-6千米,地壳较薄,最可能位于太平洋,而其他三地位于陆地上,地壳较厚,地壳厚度应超过5-6千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答案】D【解析】【详解】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地震发生时,由于海水不能传播地震横波,因此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只会感到纵波的到来,即上下颠簸,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图左)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1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大连池的景观涉及①②③三个圈层B.①圈层厚度陆地大于海洋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D.③和④圈层主要是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答案】17.B18.B【解析】【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因此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五大连池景观中,岩石景观属岩石圈,天池湖水属于水圈,图中植被属于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之上有大气圈,因此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除①②③三个圈层外还有大气圈,A错误;根据第一问,①圈层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大于海洋,B正确;②圈层(地幔)物质为固态,横波能够通过,C错误;③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为非固态,D错误。故选B。【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19.读图“印度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此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①B.②C.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印度阿贡火山喷发首先进入大气圈,火山灰落到地上后影响到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所以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外部圈层包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20.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有关图中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环境四大圈层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自然环境。水圈是渗透于其他三大圈层中的,A叙述错误;生物圈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中的,B叙述正确;图中①指大气圈,在大气层中,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叙述正确;根据图示很明显,在②圈层中(地壳),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D叙述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21.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B.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C.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D.含三叶虫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有相同或近似的化石,因此可以借助这一特性根据岩层中的化石判断出地层的时代和顺序,AB错误,C正确;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D错误;故选C。22.图为科学家绘制的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示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地质年代的特点是()A.小型哺乳动物化石,裸子植物兴盛B.蓝细菌化石,大量金属矿藏成矿期C.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重要成煤期D.两栖动物化石,被子植物高度繁盛【答案】C【解析】【详解】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时期,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因此含有甲化石的地层形成于古生代早期之后和中生代之前,可能是古生代晚期;该时期鱼类等脊椎动物盛行,陆地上以蕨类植物为主,是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的成煤期之一,C正确;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形成于新生代时期,A错误;蓝细菌化石一般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B错误;被子植物高度繁盛是在新生代时期,D错误。故选C。 【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三叶虫→恐龙→鱼类B.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24.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三叶虫出现在早古生代,鱼类出现在晚古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因此,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为三叶虫→鱼类→恐龙,A错误;动物的进化顺序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B正确;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C错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D错误。故选B。故选:B。【24题详解】地球历史上在二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对应的时代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学家将宙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其中隐生宙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显生宙从古至今大致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依次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依次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平纪;新生代依次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动画电影《冰河世纪1》讲述:冰河期猛犸象、巨型树懒、剑齿虎(下图)这三只史前动物,它们不但要充当人类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猛犸象具有细密的长毛,极厚的脂肪层。据此推测其生存环境()A.干旱B.炎热C.多雨D.寒冷26.推测该故事发生时物种的迁移路线是()A.向两极迁移B.向高海拔迁移C.向低纬迁移D.向海洋迁移【答案】25.D26.C【解析】【25题详解】生物对地理环境具有适应性,由材料猛犸象有细密长毛,具有极厚的脂肪层,是为了适应极其寒冷的冰河世纪环境。由此推测生存条件寒冷,D正确;大型生物需水量大,干旱缺水的气候特征一般不会出现大型生物,且猛犸象不像骆驼具有储水的结构特征,A错误;炎热多雨气候条件下,动物一般不会出现细密的长毛,极厚的脂肪层这种保暖需求的特征,而是应该向散热、排水排汗方向进化,B、C错误。故选D。【26题详解】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迁移,A、B错误,C正确;题中涉及的动物均为陆地动物,向海洋迁移不符合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C。【点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相应变化,造成生物的迁移。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形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流量大小B.人为因素影响C.沿岸植被覆盖D.河道弯曲程度28.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29.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岸人为裁弯取直B.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C.南岸植被覆盖率低D.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答案】27.D28.C29.B【解析】【27题详解】分析图文材料可知,上荆江和下荆江河道弯曲状况明显不同。与上荆江相比,下荆江河道更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选D。【28题详解】读图可知,决口扇沉积地貌在上荆江凹岸和凸岸均有分布,A错误;决口扇沉积是指洪水期间,由于河水在天然堤低处溢出或天然堤决口,在堤的下坡及洪泛平原的外缘上形成的扇状堆积物。材料显示,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因此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应低于南岸,B错误;决口扇沉积物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组成。粒度较天然堤沉积物稍粗,从决口处向扇缘颗粒逐渐变细,C正确;决口扇是泥砂砾快速沉积而形成的扇状地形,规模大小主要受决口时间影响,决口时间越长,决口扇的规模一般比较大,D错误。故选C。【29题详解】 下荆江形成众多的牛轭湖沉积,既有人工裁弯的牛轭湖,也有自然裁弯形成的牛轭湖,因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因此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A错误,B正确。南北两岸地理环境相似,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C错误;地转偏向力大小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岸纬度相差不大,因此地转偏向力作用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时需综合分析图文信息及调动所学知识。30.在野外活动时,假如发生了泥石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可以躲在大树上,等泥石流过去后,再下来B.顺着沟谷向下跑,可以逃避泥石流的冲击C.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D.可以用碎石、泥沙等堵塞河道,以便阻挡泥石流下泄【答案】C【解析】【详解】大树可能被冲倒,因此泥石流发生时不能躲在大树上,A错误。泥石流沿着河谷向下流动较快,因此不要顺沟谷向下跑,要迅速向泥石流沟谷两侧躲避,B错误。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具有突发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同时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因此,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C正确。泥石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击力和破坏力很大,碎石、泥沙等不可能阻挡泥石流,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行星的名称为______,属于______行星。(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星与______星轨道之间(标文字)。(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答案】(1)①.金星②.类地 (2)①.火②.木(3)①.近圆性②.同向性③.共面性(4)太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等基础知识,难度较小,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的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B为金星,属于类地行星。【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都有类似于椭圆的轨道,因此具有近圆性,其次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特征、八大行星都是逆时针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小问4详解】此图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点睛】32.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化过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右图为各圈层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地球的____(填“外部”或“内部”)圈层。B为____圈,对应右图的____(填数字)。②对应左图的____(填字母)。(2)甲界面表示____面。判断甲界面出现的依据是____。(3)____层以上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填字母)和____(填字母)的顶部。同时该层也被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 【答案】(1)①.外部②.水③.①④.A(2)①.莫霍面②.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3)①.软流层②.C③.D④.岩浆【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的圈层为背景,涉及地球内部外部圈层划分、生物进化演变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及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小问1详解】地球外圈可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图中AB分别是大气圈和水圈,它们和生物圈组成外部圈层;B水圈,对应右图中①(水圈),②对应左图A(大气圈)。(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数字分别表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小问2详解】甲界面表示莫霍面,判断甲界面出现的依据是地震波穿过该界面的速度变化,纵波和横波通过时,波速增大。【小问3详解】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图中的C地壳和D上地幔的顶部。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答案】(1)从①到③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2)三角洲成因:河流携带泥沙,流到入海口处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3)①。特点:呈扇形。变化:从扇顶到扇缘地势越来越低;沉积物颗粒变小;沉积物磨圆度越来越好;分选性越来越好。【解析】【分析】本题以河流地貌的演化为材料设置试题,下设3个小问,涉及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①地位于河流上游,②地位于河流中游,③地位于河流入海口,从①地到③地由于地形地势逐渐平缓,河流侵蚀作用逐渐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小问2详解】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容易形成三角洲地貌。成因,地势平缓,河流堆积作用增强,泥沙沉积;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加快泥沙沉积,最终形成三角洲。小问3详解】①。形态:呈扇形。变化:地势从扇顶到扇缘逐渐降低;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沉积物分选性越来越好;磨圆度越来越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