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402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22
《一场精彩报告从三本伍廷芳的博士论文(大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场精彩报告——《从三本伍廷芳的博士论文(大陆、台湾、美国)看伍廷芳的价值和美丽——兼论学位论文的写作》1,伍廷芳与李鸿章之异同2006年3月8日下午,我的时间凝固于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708这个空间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世佑在这里作了一场精彩报告——《从三本伍廷芳的博士论文(大陆、台湾、美国)看伍廷芳的价值和美丽——兼论学位论文的写作》。天性喜欢国学的我,从头到尾将整场讲座内容记录下来。太多的幽默令在场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到了提问时间,大家接连地问了一些有关伍廷芳的问题。前两年,我看了梁启超先生所撰写的《李鸿章传》(梁启超先生是个“打麻将一流、写
2、文章也一流”的国学大师),于是我就向郭世佑教授请教了一个问题:伍廷芳与李鸿章之异同。郭世佑教授认真并详细地作出回答。伍廷芳(1842年——1922年)李鸿章(1823.2.15-1901.11.7),彼此的关系学生辈老师辈教育的差异、行政能力的差异完全西化,可是他对中国文化是发自内心的,从小在新加坡接受教育。13岁逃避太平天国运动,后到英国。要他主持洋务运动,却是不行的。进士出身,一个家庭出了好几个进士,洋务运动中夹着尾巴做事,主持了整个洋务运动。性格的差异保持中国绅士风度。看人很多,经常看不起人。生平的差异(网络文章下载,以弥补自己理解的不足)伍廷芳(一八四
3、二年——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一九二二年),清末民初杰出的政坛人物、著名的外交家、法学家。本名叙,字文爵,号秩庸,后改名廷芳。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新加坡,年少时曾被绑票,逃脱后只身赴香港圣保罗学院求学,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一八七四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得大律师资格,后回到香港任律师、并于一八七八年被第八任港督轩尼持任命为“太平绅士”,一八八O年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
4、运动开始后,李鸿章深感到对外交涉人才的短缺,一八七七年十月六日,天津海关道黎兆棠将伍廷芳引荐给李鸿章,经过“虚衷询访,李鸿章发现伍廷芳正是“物色数年”李氏先世本姓许,明季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而未得的人才,当即决定将之延入幕府,以便“遇有疑难案件,俾与洋人辩论。凡折以中国律例而不服者,即以西律折之,所谓以彼之予刺彼之盾也”。
5、一八八二年正式进入李鸿章幕府,其后主持办理了因北洋水师军舰停泊日本发生的“崎案”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式;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一
6、八九六年被清政府命为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一八九九年奉命同墨西哥签订《中墨通商条约》。一九O二年应召回国,授四品候补京堂衔,先后任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与沈家本共同主持修订法律,拟订了民刑律草案,提出了包括删除酷刑、禁止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改良狱政等等一系列先进的主张,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一九O七年再次出任驻美国、墨西哥、秘鲁、古巴公使,两年后回国。辛亥革命爆发后,伍廷芳在上海宣布赞成共和,致函清廷,劝告清帝退位。上海光复后,与陈其美、张謇等组织“共和统一会”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又被
7、光复各省推为临时外交代表,与各国交涉。旋任南方民军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北方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议和谈判,达成袁世凯迫清室退位,赞成共和,即选袁为大总统的妥协。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临时政府北迁,退居上海,先后被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推为首领,并被共和党列为理事,未就职。伍廷芳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极力加以反对。一九一六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次年代总理,旋因拒绝副署解散国会令解职出京。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
8、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