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0389
大小:3.31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2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杭州学军中学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短跑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过多乳酸会导致机体酸痛,体内某些无机盐又可以让乳酸含量降低到正常范围,说明无机盐()A.可以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B.可以提高肌肉的兴奋性C.可以维持酸碱平衡D.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2.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A.水稻的B.家兔的C.鱼类的D.蝗虫的3.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含有RNA的是()A.a、b、cB.b、c、dC.b、d、eD.c、d、e4.下列化合物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一组是( )①血红蛋白②乳糖③叶绿素④磷脂⑤纤维素⑥脂肪A.①②⑥B.④⑤⑥C.②⑤⑥D.③④⑤5.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形态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不需染色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上侧是细胞膜的外侧B.②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C.②和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7.据最新报道,国内某女大学生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危险。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A.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B.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网红细菌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D.网红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8.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分化而成,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体积增大,内质网和线粒体增生,溶酶体增多,吞噬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下列关于巨噬细胞执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依赖于细胞骨架B.巨噬细胞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C.巨噬细胞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依赖于膜的识别功能D.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9.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1所示,图2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甲细胞器和丙细胞器中的核酸种类相同B.图1中的丙细胞器对应图2中的细胞器⑤,它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C.图2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有①③⑤D.图1中的乙细胞器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1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藻类细胞中的ATP和酶都是含磷化合物B.人体内的抗体、激素、糖原、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D.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11.发菜是一种能进行固氮作用的蓝细菌,富含蛋白质钙和铁等,可以食用,蒸煮、凉拌皆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食用发菜对贫血和抽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C.发菜和菠菜中都有细胞壁且组成物质和结构相同D.发菜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共同组成了生物膜系统12.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其中b为刚形成的溶酶体,e为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可判断c、d分别为内质网和线粒体B.b和c融合成f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b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aD.图中所有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13.下表为酶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本尼迪特试剂/mL1%淀粉溶液/mL蔗糖酶/mL淀粉酶/mL①231-②23-1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用0.3%氯化钠溶液配制淀粉溶液可提高实验效果C.用碘—碘化钾溶液替换本尼迪特试剂也可达到实验目的D.如试管①出现轻度阳性反应可能是淀粉溶液不纯造成的14.关于如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d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自身的核糖体C.c、d细胞中的线粒体可合成部分有机物D.可用纤维素酶水解b的细胞壁15.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的膜蛋白有关B.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此过程中肽键数一定减少D.细胞核中的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6.如图是研究细胞核功能的部分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B.细胞核是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心C.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1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A.真核细胞内的膜结构将细胞区室化,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连接,使细胞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C.每种蛋白质都有独特的空间结构,这是其表现特有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D.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扩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从而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18.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又是细胞的命名者B.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而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基础19.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D.无20.下列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①脂肪检测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②蛋白质检测时,把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③还原糖检测时,用80~100℃水浴加热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液加到淀粉样液中⑤检测还原糖可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21.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A、B、C、D)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试判断A、B、C、D4种细胞中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核膜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A×∨×××∨无变化B×××××∨无变化C∨××∨×∨外层结构被破坏D∨∨∨∨∨∨外层结构被破坏A.乳酸菌、绿藻、水稻、蓝藻B.水稻、蓝藻、乳酸菌、绿藻C.蓝藻、乳酸菌、水稻、绿藻D.绿藻、水稻、乳酸菌、蓝藻22.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质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B.核膜由两层生物膜构成的静态结构C.核孔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核仁控制着某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23.如图是细胞中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最1可来自蔗糖的水解B.能量2可用于其他的吸能反应C.能量2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D.图中的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溶胶中24.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生命活动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最B.细胞内ATP的合成与水解过程中能量来源相同C.细胞内ATP的合成需要酶,酶的合成也需要ATP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25.如图为用于“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活动中所用实验装置中的反应室部分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把过氧化氢酶换成胃蛋白酶,实验自变量仍可以设为pH5.0、pH6.0、pH7.0、pH8.0B.每一次实验记录结果要记录最终产生的氧气量来判断酶活性大小C.每一次操作后将装置用清水清洗干净即可进行下一次实验D.本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酶不可用于探究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26.“验证酶催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如图。实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虚线表示相同温度下二氧化锰催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酶能提供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B.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先快后慢C.若降低温度,M点右移D.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27.某同学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缓冲液pH5.0pH6.0pH7.0pH8.0收集的气体体积(mL)0.5mina1b1c1d11mina2b2c2d2A该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组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酶的活性C.若d1最小,说明pH8.0抑制过氧化氢分解D.1min时收集的气体体积均不相同28.为验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取若干支试管,加入等量的H2O2和过氧化氢酶溶液,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重复实验时,在A、B、C、D四点,改变反应条件,测得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加入了某种物质,保持了原反应速率 B.B点时加入某物质或改变某条件,一定增强了酶活性C.C点时可能适当降低反应温度,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D.D点时,可能是加入了适量的过氧化氢酶29.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有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溶酶体内的酶进入细胞溶胶后仍有很高的活性D.将胃蛋白酶加入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30.如图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B.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加C.酶分子本身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空间结构改变,导致热变性D.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酶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保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31.如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其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共4条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结构式:____________。(2)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由________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图甲中肽链的第40位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它的R基是一CH2—CH2—S—CH3,那么它的分子式是()A.C5H11O2NSB.C3H7NSC.C4H11O2SD.C5H10O2NS (3)据两图可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含有_______个氨基。(4)图甲中血红蛋白有124个氨基酸,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甲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种蛋白质与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功能与图甲中的蛋白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图:(1)1个ATP含有______个高能磷酸键。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2)ATP之所以称为“能量通货”,主要是因为ATP是____。A.主要的能源物质B.高能化合物C.直接能源物质D.能最储备物质(3)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能满足剧烈运动时三秒钟以内的能量供给。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①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此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②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③从整条曲线来看,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4)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一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33.阅读下列图片,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一是人体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能量。(2)与动物细胞增殖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3)若图一是人体分泌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则合成胰蛋白酶的场所是细胞器[____]______,与胰岛素的初步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对胰蛋白酶进行再加工、分类、包装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4)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________。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_________。这种结构是由________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5)若图一是植物细胞,则此细胞应是________(低等/高等)植物细胞,结构[1]外面还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6)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二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二中镜头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里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观察。②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10×目镜,40×物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向_______ (方向)移动载玻片可使箭头所指细胞移至视野中央。34.学校生物实验室有少量保存时间较长淀粉酶制剂,不知酶活性是否发生变化。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1)实验目的:探究保存时间较长的淀粉酶制剂的活性。(2)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3)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本尼迪特试剂,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4)实验步骤①取唾液:将口漱净,口腔中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②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③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5)结果: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B1B2结论第一种可能蓝色①___②___第二种可能③___有红黄色沉淀④___第三种可能褐色⑤___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