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94453
大小:698.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1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余姚中学202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生长素类C.赤霉素类D.细胞分裂素类2.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功能可受光照影响。据图推测,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A.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B.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C.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肽链的空间结构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的判断依据,正确的是()A.耗能越大的细胞ATP含量也越大B.细胞中的蛋白质数量越多,DNA分子数也越多C.生存在低温环境中恒温动物的散热量比变温动物大D.DNA是否能与蛋白质结合,可作为判断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依据4.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先后两次(间隔3天)调查某种有害昆虫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B.图甲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C.图乙可能是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受到性引诱剂诱杀D.图甲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环境都能生活。左图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右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设计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固定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底部。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备注:水浴温度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5.在低氧环境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能进行①②③,当②、③过程消耗等量的丙酮酸时,酵母菌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的比值是()A.3B.1C.3:4D.4:36.依据上述材料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B.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C.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需氧呼吸D.若要确认气球内是否进行了厌氧呼吸,还需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7.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B.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mRNA并迅速降解为RNA和蛋白质C.DNA一条链上的G变成A,复制n次后有1/2的DNA发生了突变D.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复制后,子代DNA中嘌呤核苷酸的比例改变9.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动物,经过漫长演化,现在大熊猫99%的食物来源于竹子。由于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现有大熊猫被分割成了33个孤立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熊猫中与食性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B.栖息地分割形成的孤立种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C.种群间基因双向迁移不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如图是Danon综合征的遗传系谱图,这是一种罕见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LAMP2基因突变造成溶酶体相关膜蛋白缺失所致;猫叫综合征起因于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尖细,似猫叫。 10.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该材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B.Ⅰ2为纯合子C.这两种遗传病均能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D.猫叫综合征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1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关于优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不能通过绒毛细胞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B.上述两种疾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相同C.人群中女性Danon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母亲的年龄会显著影响所生育后代是否患有Danon综合征12.关于人体缩手反射发生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传递)的分析,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消耗能量,在突触间传递消耗能量B.突触处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13.细胞内铁蛋白的合成与游离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原件等有关。铁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铁调节蛋白可以结合Fe3+而恢复与铁应答原件的结合能力B.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铁调节蛋白未与铁应答原件结合时,铁蛋白mRNA上的启动部位可以被核糖体识别D.铁调节蛋白可以与铁应答原件形成双链结构,从而阻止铁蛋白的表达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B.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一定是淋巴C.神经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肿瘤细胞发生转移进入淋巴管阻碍淋巴回流,会引起组织水肿15.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正常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进行下列操作。实验一:将蛙悬挂起来(如图1),用1%稀硫酸刺激左后肢,观察现象。实验二:手术暴露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用麻醉药处理该坐骨神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用药后10分钟用药后15分钟左腿右腿左腿右腿刺激左趾端-+--刺激右趾端-+-+注:“+”表示发生缩腿反射,“-”表示不发生缩腿反射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1刺激左后肢的趾端,发生屈腿,该反射中枢在脊髓B.实验1刺激左后肢的趾端,该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C.实验2说明蛙坐骨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D.实验2中用药后10分钟,左腿的传入神经已经被麻醉16.辣椒素与辣椒素受体(TRPV1)结合后,引起Ca2+内流,细胞内Ca2+升高后引起C蛋白磷酸化,解除K蛋白与N蛋白的结合,N蛋白进入细胞核,抑制编码IL-6 等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最终缓解骨关节炎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辣椒素与TRPV1结合,导致感觉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食用辣椒时,兴奋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辣觉属于非条件反射C.辣椒素会促进N蛋白进入核而引起IL-6等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D.阻断N蛋白进入核的药物有利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17.2021年5月,受极端寒冷天气影响,在甘肃白银举行的山地越野马拉松比赛中多名选手由于失温而死亡。“失温”即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失温者会出现颤抖、心律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严重者会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失温的原因是散热速率明显大于产热速率,导致体温下降B.机体颤抖属于条件反射,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表现C.寒冷环境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D.寒冷环境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与应急反应18.下列关于种群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B.果蝇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C.动物的领域行为是调节种群数量波动的内部因素D.气候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无关19.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的物质相互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c、d四种液体中,蛋白质总量最高的可能是aB.a3一定是红细胞,在人体内成熟后没有细胞核C.液体d中的O2进入肌细胞参与需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3层生物膜D.淋巴细胞生活内环境是b+c20.节食是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据调查统计,节食减肥中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部分节食人员出现浮肿现象,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从而引起全身组织水肿B.过度节食可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使细胞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代谢活动发生紊乱C.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不大 D.情绪低落不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不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下降21.同位素示踪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同位素分别标记人鼠细胞膜蛋白研究膜的流动性B.用32P标记亮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C.用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D.用H218O供植物生命活动,只能在其周围空气中检测到18O222.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甲、乙的连接方式,都可测量无刺激时的静息电位B.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C.图B中bc段由Na+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D.若降低细胞外溶液中Na+浓度,则图B中b点上移.23.下图表示造血干细胞(HSC)动员的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GRP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作用于HSC的细胞内的受体,促进HSC迁移至血管中B.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内负外正C.G-CSF刺激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D.某患者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原因可能是损伤了位于大脑皮层的布罗卡区24.在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后,使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最终导致豌豆种子中淀粉的合成受阻,种子成熟晒干后就形成了皱粒豌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插入的外来DNA序列会随豌豆细胞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 B.淀粉分支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淀粉分支酶基因结构改变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豌豆的圆粒基因和皱粒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25.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但在雌配子中失活的X染色体又恢复正常。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下图为某患者家庭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丢失B.Ⅱ-3个体基因型是XAXa,患ALD的原因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C.Ⅱ-4个体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不会患ALDD.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小、有基粒,与之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个体大、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玉米叶肉细胞通过“CO2泵”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时,玉米植株体内的NADPH可由________与电子和质子(H+)结合形成。图中维管束鞘细胞和与之相邻的叶肉细胞之间会形成大量的胞间连丝,细胞间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2)研究得知,玉米叶肉细胞中的“CO2泵”实际上是发生在叶绿体中的一种特殊的CO2固定过程,推测该过程消耗的ATP应该来自______________(答场所和过程)。如果叶肉细胞中“CO2泵”受到抑制,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A的含量________。(3)晴朗的夏季,玉米叶片气孔开度下降,导致CO2 供应减少,但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欲探究CO2中的碳在图示过程中的转移情况,用被____________供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____________出现的部位,根据____________确定CO2中碳的转移情况。27.为探索治疗机体对于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直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_____,传至末梢,释放_____作用于突触_____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鼠在光信号和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给药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称为D鼠。(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群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_____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______,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mRNA互相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RNA用___(填写“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多选,只填序号)a种类相同b种类不同c数目相同d数目不同e序列完全相同f序列完全不同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28.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29.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实验思路:(1)实验分组与处理: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2)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回答下列问题:(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与讨论: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和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