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94210
大小:237.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9-01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舜承尧位B.禹建夏朝C.禹死启继D.盘庚传弟2.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黄帝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3.“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周王将自己的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担任首领的局面。这一做法()A.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B.消除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C.加强了对地方控制D.促进了神权与王权的融合5.《尚书•酒诰》记载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经殷墟甲骨文和周代金文佐证,内外服制度确为贯穿商王朝始终的重要政治制度。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表明( )A.商王控制地区总是服从管理B.国家管理更加完善C.商王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政权D.中华文化开始形成6.春秋时期,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产品,诸侯及卿大夫不再满足于“籍田"所得,纷纷醉心于“私田”,出现了开垦“私田"的热潮。这一热潮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C.阶级结构的变化D.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化7.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维护统治。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C.孟子、韩非子D.荀子、韩非子8.春秋战国时期,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其人数众多,用人标准往往“不分贵贱,客无所择”。有限的土地难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家臣,家臣酬劳的分配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由原先的“士食田”向供给俸禄、粟米转变。这表明这一时期 A.郡县制逐渐确定B.家国同构逐渐强化C.贵族政治日益瓦解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9.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10.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怂恿胡亥篡位,胡亥竟说:“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蒙恬在被冤杀之前,还引用《尚书·金滕》中周公的故事来表白自己的忠心。这说明秦朝()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B.宗法观念影响突出C.仁义原则影响政治观念D.以法治国名不符实1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是和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秦始皇下令没收、销毁各地的兵器,拆除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要求决通各国过去在河流险要地方修筑的堤防、疏浚鸿沟并勒令全国十二万富豪家族迁徙到成阳。下列对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解读最准确的是()A.意在消除原六国地区分裂因素B.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反映了地方政权存在失序的风险D.实现了对全国地区的有效治理13.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在政治上论证了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虚构天的至高无上,以树立皇帝的最高权威,来维护和加强人间君主的统治。这反映出,“天人感应”学说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抛弃了韩非子以法治国的理念C.否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D.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权的需要14.项羽被打败后,众诸侯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说:“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B.刘邦势力强于各诸侯王C.封建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对皇位合理存续的重视15.梁武帝时期建立国学五馆,国学馆学生通过“明经”考试择优入仕。不久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确立的“举明经”逐渐取代了“举孝康”。材料表明该时期A.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员的新方式B.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C.儒家受到佛道思想的巨大冲击D.汉代的察举制得以恢复二、非选择题部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系大家庭。——曹大为《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材料二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一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材料一反映了妇女们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述其变化的表现。(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以中华文明为例概述“共产制家庭公社”是如何迈入阶级社会的。17.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和雅典的梭伦改革都是发生在国家建立早期的社会变革运动,都对此后没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脱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缪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根本目的。材料二 “在古希腊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不断加剧,阶级关系极度紧张,下层平民甚至到处酝酿起义,而促发了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雅典梭伦改革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以分贵族会议之权;并设立陪审法庭,由公民充任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工商业经济政策方面也同样如此。……如提倡学习手工技术,欢迎外邦手工艺人的移民,鼓励手工业品的出口等。”——摘编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2)根据材料二,概述雅典梭伦改革政治目的和主要做法。(3)简要分析古代东西方这两次社会变革运动对当时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1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东晋唐朝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