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7838
大小:1.8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1级高三十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答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某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自去年冬至该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2.该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3.下列地区中,该季节洪水灾害多发的是()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答案】1.D2.C3.D【解析】【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为新疆北部,该区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说明与常年相比,冬季(自该年冬至次年4月底)降雪量大,气温偏低,积雪多;春季积雪融水量大,形成洪灾,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根据材料,某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旋过境多阴雨天气,A错误。冷锋、暖锋过境多阴雨天气,且该地不是锋面带影响的主要范围,B、D错误。只有反气旋过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故选C。【3题详解】尼罗河流域洪水受降水影响,一般多发于夏半年(6~10月),A错误;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影响,6~9月降水多,易发生洪水,B错误;北冰洋沿岸夏季气温高,河流水量较多,易发洪水,C错误;亚洲中部与新疆靠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如果冬季降雪量多,来年春季易引发洪水,D正确。故选D。【点睛】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读“世界某区域图”,如果左图所示河流和湖泊均以雨水补给为主,且P地所在水文站测得流量的季节变化比Q地较大。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B.R地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S城常年受西风控制D.S城附近海域可能有寒流流经5.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②图中等温线为一月份等温线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③A地位于河谷西岸④B地位于河谷西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4.D5.A6.C 【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河流由P流向Q,A错误;从P地河谷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河流的东岸(右岸)比较陡,也就是侵蚀岸,由地转偏向力可以断定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材料“P地所在水文站测得流量的季节变化比Q地较大”可知,P地降水季节变率大,应位于40°N以南,属于地中海气候,也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R地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S城位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C错误;S城位于30°N~40°N大陆西岸,附近海域可能有寒流流经,D正确。故选D。【5题详解】据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度弯曲,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应为七月份等温线,①正确,②错误;湖泊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湖泊水位较低,此时湖泊水位为a,③正确,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河谷两侧岩层分布特点,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可以推出为背斜构造,②正确,①错误;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由P流向Q,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东岸)比较陡,左岸(西岸)比较缓,读图可知,A岸较缓,为河谷西岸,B岸较陡,为河谷东岸,③正确,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南极科考异常艰辛,为了降低不利因素影响,一般选择特定的季节,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有()A.①处洋流在成因上属于风海流B.②处洋流对沿岸雨林的形成有影响C.③处洋流受西南风影响而形成D.⑤处附近的洋流自低纬向高纬运动【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大气环流、洋流知识可知,途经①处时,受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动影响,船舶逆水;途经②处时,受东南信风影响,科考船逆风;科考船途经③处时,受西北风和西风漂流影响,顺风顺水;科考船途经④处时,受极地东风和南极环流影响,顺风顺水。故③④符合题意,选择D。【8题详解】结合所学大气环流、洋流知识可知,①处洋流是日本暖流,其形成影响因素较多,且主因不是盛行风,故不属于风海流,A错误;②处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对沿岸雨林的形成有影响,B正确;③处洋流为西风漂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C错误;⑤处附近的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自高纬向低纬流动,D错误。故选B。【点睛】日本暖流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1、北赤道暖流遇大陆而偏转北上;2、夏季海洋风的吹拂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吹拂;3、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顶冠峰是武汉市主城区最高峰,1974年建设采石场和石灰厂,山体破坏严重,是全市“创面”最大的山体之一。2019年顶冠峰生态修复工程启动,2022年山体修复完工,启动山体覆绿工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修复前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修复后的矿山,主要利用方向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B.生态游园C.地产开发D.科研基地10.山体复绿过程中选择的植被最可能具备的特征是()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低温D.耐涝,喜阳光11.顶冠峰修复后,会使()A.物种丰度增加,径流汇水加快B.地面辐射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C.地表径流减少,坡面侵蚀减弱D.降水大幅增加,区域小气候改变【答案】9.B10.A11.C【解析】【9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山体破坏严重,2022年山体启动覆绿工程,山地复绿生态环境转好,可进行轻度开发,生态旅游最为适宜,B正确;农业种植对山体环境破坏较大,不适宜发展,A错误;此处山体破坏严重,还在逐渐恢复中,不适宜地产开发,C错误;此处基础设施并不完备,加之环境条件开始修复,不适宜建设科研基地,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山体曾经建设采石场和石灰厂,山上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土保持差,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肥力较差,相对较为贫瘠,故复绿应选择耐旱、耐贫瘠的植被,山体不具备蓄水条件,不需要耐涝条件,A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A。 【11题详解】该山体采用山体覆绿工程逐渐修复地理环境,故植被逐渐恢复后,水土保持逐渐加强,有利于截流、存流,地表径流减少,坡面侵蚀减弱,径流汇水减慢,C正确,A错误;植被具有一定调节气候能力,气温日较差会减小,降水不会“大幅”增加,并不会“改变”当地小气候,BD错误。故选C。【点睛】植被有很强水土保持作用,覆盖面积比较大的植物群落覆盖在泥沙表面上,减少雨水对液体对地表的冲刷,减轻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植物的根系还可以保护坡地,涵养水源,植物的叶片还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减少土地干旱的情况,防止土地沙漠化。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继2021年2月打破百年纪录的暴雪灾害发生后,2022年2月初,强大的冬季风暴席卷了北美中部,美国多地再次遭遇暴风雪,冬季风暴路线横跨近3000km。下图为北美局部地区2022年2月3日7:00(东部时间)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1)判断图中甲锋面类型,并说明理由。(2)推测L处气压值远低于G处气压值的原因。(3)2月美国中部地区暴雪天气频繁,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4)对比分析甲锋面过境时,乙、丙两地天气状况的差异。【答案】 (1)类型:冷锋。理由:甲线位于低压槽,西北部冷空气与东南部暖空气相遇,且距离冬季冷高压中心较近,冷空气势力更强,快速抬升暖空气,形成冷锋。(2)L处位于西部山地高原区,海拔较高,阻挡冷空气南下,同时所处纬度较高,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挟带的大量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暖空气累积多,因此L处附近地区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相对较低;G处地处中央大平原,海拔较低,同时所处地区受来自极地南下的干冷空气影响,使临近五大湖湖面结冰,加剧G处附近地区冷空气聚积,近地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相对较高。(3)2月,中低纬地区开始回温,墨西哥湾海面蒸发加强,暖湿气流大量形成;2月,极地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南北温差较大,气压梯度较大;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弱,冷空气长驱直下,引起剧烈降温;中央大平原呈南北向延伸,面积广大,南北向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频繁、强烈,易引发大规模降雪。(4)甲锋面南北跨度大,乙地纬度较高,冷锋过境时冷空气势力更强,风速更快,降温幅度更大,降水以降雪的形式发生,而丙地纬度较低,且位于海洋,下垫面温度更高,冷空气势力减弱,风速较慢,降温幅度更小,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发生。【解析】【分析】本题以北美大陆天气状况为命题情境,考查天气系统的类型及成因、分析不同地区气压的差异、区域天气特征的成因、对比分析在相同天气系统作用下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的差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处等压线向高处突出。因此可以判断出为低压槽,所以甲线位于低压槽,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西北部冷空气与东南部暖空气相遇,并且甲地距离冬季冷高压中心较近,所以冷空气势力更强,能够快速抬升暖空气,形成冷锋,所以甲锋面的类型是冷锋。【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L处为北美西部落基山脉,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海拔高,位于西部山地高原区,海拔较高,阻挡冷空气南下,并且L位于西风带控制范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暖湿气团活跃,大量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暖空气累积多,导致L处附近地区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相对较低。G处在中央大平原,海拔较低,同时所处地区受来自极地南下的干冷空气影响,因此受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大,带走临近五大湖区的热量,使临近五大湖湖面结冰,加剧G处附近地区冷空气聚积,近地面气温相对较低,所以G处气压相对较高,因此L处气压值远低于G处气压值。【小问3详解】 由于2022年2月初,强大的冬季风暴席卷了北美中部,美国多地再次遭遇暴风雪,冬季风暴路线横跨近3000km。由此可以判断出,二月份时中低纬度地区气温开始回升,导致墨西哥湾海面蒸发加剧,所以暖湿气流大量的形成,同时由于二月份时极地地区气温较低,所以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因此南北温差相对较大,所以气压梯度力较大,由于强大冬季风暴主要在中部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美国中部地区地势平坦,所以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冷空气能够长驱直下,引发强烈的降温,同时美国中央大平原呈南北方向延伸,并且面积较为广大,因此南下的冷空气和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此交汇频繁,活动强烈,易引发大规模降雪,所以2月美国中部地区暴雪天气频繁。【小问4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锋面南北跨度大,乙地纬度较高,丙地纬度较低。由于乙地区纬度较高,距离冷空气源地更近,所以冷锋过境时,冷空气势力更强,风速更快,应此降温的幅度相对更大,所以降水以雪的形式发生。由于丙地区纬度较低,并且位于海洋,下垫面温度更高,并且距离冷空气源地相对较远,所以冷空气势力较弱,风速较慢,所以降温幅度更小,因此降水以雨的形式发生。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四纪冰期时,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逐渐转暖,呼伦湖形成。近100年来,湖水发生了两次扩张和收缩。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的联系通道,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改变。下图为呼伦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简述内力作用与气候变化在呼伦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推测呼伦湖收缩期新开河流向,并说明理由。(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呼伦湖水体盐度较高,分析其原因。【答案】(1)受地壳运动影响,呼伦湖区域断裂下陷形成湖盆。冰期时气温低,冰川累积量大,冰期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汇入湖盆形成湖泊。(2) 自东北流向西南(或由海拉尔河流向呼伦湖)。呼伦湖收缩期,湖泊水位下降,新开河河水水位高于呼伦湖湖水水位,河水流向湖泊。(3)入湖河流不断带来盐分(矿物质);收缩期,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联系的通道(新开河),其流向为流入呼伦湖,湖水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出;该区域降水较少,随着湖水蒸发,湖泊萎缩,盐分富集。【解析】【分析】本题以呼伦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内力作用与气候变化在呼伦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呼伦湖收缩期新开河的流向、收缩期呼伦湖水体盐度较高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从内力作用角度:由于地壳运动,呼伦湖区域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湖盆。从气候变化角度:第四纪冰期时,气温较低,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而后由于气候逐渐转暖,冰川融化,大量水源汇入湖盆,形成呼伦湖。【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的联系通道”,呼伦湖收缩期时,湖水水位下降,新开河的河水水位高于湖水水位,因此此时是河水补给湖水,故新开河河水流向呼伦湖,可推测新开河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的联系通道”,收缩期时,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河水汇入湖泊中,河流带来大量盐分,而湖泊由于水位较低,且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除,加之收缩期时该区域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因此湖泊水量不断减少,盐分不断累积,导致湖水盐度升高。(二)选考题:共25分14旅游地理下图为青海-甘肃西北大环线自驾游线路设计,全线旅游资源众多,全程2600公里左右,沿途均为国道或者高速公路连接,在青海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自驾时间大约7-8天左右。此自驾线路深受各地自驾游客喜爱。以下是沿途主要景点。 评价该旅行社设计的旅游路线的优点。【答案】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旅游出行;海拔不高,不用担心高原反应;交通便利,全程路况较好,有利于自驾;游玩时间刚好合适;自然、人文景观应有尽有,旅游资源独特性强;完美环线设计,不走回头路;沿线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任选5点)【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旅行社设计的旅游路线为材料,涉及旅游活动设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晴朗天气为主,利于出行;根据材料信息“在青海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可知,该地穿越的地形区海拔不高,不用担心因为海拔较高导致的高原反应;根据材料信息“沿途均为国道或者高速公路连接”可知,该旅游线路全程路况较好,有利于自驾旅行;根据材料信息“自驾时间大约7—8天左右”可知,该旅游线路自驾旅行的时长正好合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旅游景点游览价值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设计为环路,不走回头路,减少游客的通行费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主要景点都为知名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充分,旅游接待能力较强。15.[选修6:环境保护]陂(bēi)塘是通过人工截蓄自然径流而形成的小型水体,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我国南方某地在地表排水沟生态修复过程中,从传统陂塘智慧中找寻灵感,结合沟谷地形,修建了串联式陂塘体系,围绕陂塘配置多种水生植物,营造大众游憩空间。现代陂塘在落实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家园进程中被赋予了新功能。 概述传统与现代陂塘的不同功能,并说明该案例对生态工程建设的启示。【答案】传统陂塘注重(蓄水与灌溉等)生产功能;现代陂塘注重(水土保持、水文调节、水质净化、休闲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借鉴传统方法与经验,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因时因地制宜,满足人们新需求。【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陂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陂塘功能、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据材料“陂塘是通过人工截蓄自然径流而形成的小型水体”可知,传统陂塘主要的功能是蓄水、灌溉,注重陂塘的生产功能和实用价值;现代陂塘“结合沟谷地形,修建了串联式陂塘体系,围绕陂塘配置多种水生植物,营造大众游憩空间”,可知更注重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观赏游憩等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