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

ID:83587697

大小:691.7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1-29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9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l-35.5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20道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与水反应C.与反应D.与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QkJ•mol-1,则H2的燃烧热大于kJ•mol-1B.已知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和395.0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2molNaOH与2molHCl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的中和热是57.3kJ•mol-1的两倍D.已知反应CaO(s)+H2O(l)=Ca(OH)2(aq),其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3.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了乙炔在钯表面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单个乙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钯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炔加氢是放热反应B.该历程中最小能垒的化学方程式为+H*=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H2(g)=C2H4(g)△H=-1.02NAeV·mol-1D.整个反应的速率由I→II步骤决定4.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H=-197.7kJ•mol-1,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增加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B.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并降低反应活化能C.工业上不采用高压条件,是因为加压会降低SO2的平衡转化率D.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同时消耗2molSO3,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5.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环戊烯( )和2mol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H>0,实验测定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75%C.有利于提高环戊烯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D.该反应平衡常数为5.4mol·L-16.将4molNO(g)和4molCO(g)充入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ΔH<0,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对该反应进行研究,经过相同时间测CO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c2(NO)·c2(CO)−k逆·c2(CO2)·c(N2),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A.图像中A点逆反应速率小于B点正反应速率B.2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5C.200℃时当CO的转化率为40%时,v正∶v逆=20:81D.C点转化率低于B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平衡逆向移动造成的7.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3H2(g)+N2(g)2NH3(g)△H=-92kJ•mol-1,当反应放出9.2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0.6NAB.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C.室温下,pH=12的Na2C2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为0.01NAD.室温下,1L0.1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0.1NA8.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含有大量AlO的溶液中:Na+、K+、HCO、NO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Zn2+、Cu2+、SO、Cl-C.c(CH3COO-)=c(Na+)的CH3COONa-CH3COOH混合液:Al3+、Fe3+、SO、Cl-D.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mol/L的溶液:K+、Cl-、S2-、SO9.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2(g)N2O4(g)△H<0,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应投入大量资金研究2CO(g)→2C(s)+O2(g)△H>0发生的条件,以解决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C.2P(s)+3Cl2(g)2PCl3(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N2(g)+3H2(g)2NH3(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向左移动10.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ABCD目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用NaOH溶液定盐酸溶液将AlCl3溶液蒸干制备AlCl3制备Cl2,并将I-氧化为I2实验装置A.AB.BC.CD.D1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具有去除油污和消毒杀菌的作用 B太阳能、风能既属于新能源,也属于一次能源C.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肥效更佳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12.下列溶液一定显中性的是A.c(H+)=10-7mol•L-1或pH=7的溶液B.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的溶液C.lg=0溶液D.不发生水解的盐溶液13.下列措施能使NaClO溶液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反而减小的是A.增大NaClO溶液浓度B.加水稀释C.升高温度D.加入适量NaOH固体14.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5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H2SO4溶液混合后,均分至两支试管,一支放入冷水中,另一支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向两支分别盛有等浓度的醋酸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探究醋酸、碳酸、硼酸的酸性强弱C向盛有5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0滴0.1mol•L-1NaCl溶液,再滴加10滴0.1mol•L-1KI溶液,观察是否产生黄色沉淀证明溶解度:AgCl>AgID向5mLFeCl3溶液中加入5滴同浓度的KI溶液,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A.AB.BC.CD.D15.常温下,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S的Ksp=xyB.加热CuS悬浊液,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点的溶液未达饱和D.向饱和CuS溶液中加入K2S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d点16.常温下,向100mL0.1mol•L-1的弱碱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所得溶液的pH以及溶液中M+和M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M+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B.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50mL时,溶液中c(M+)>c(Cl-)C.由图可知MOH的电离常数为1.0×10-9.26D.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0mL时,溶液中c(M+)+c(MOH)=0.1mol•L-117.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两溶液混合而成:①NH4Cl与CH3COONa②NH4Cl与HCl③NH4Cl与NaCl④NH4Cl与NH3·H2O(混合液呈碱性),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A.c(NH):①<③<②<④B.溶液中c(H+):①<③<②<④C.pH:②<①<④<③D.c(NH3·H2O):①<③<④<②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呈碱性:HCO+H2O=H2CO3+OH-B.H2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2SO32H++SO C.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Ca2++CO=CaCO3↓D.已知电离常数:Ka(HCN)=4.9×10-10,H2CO3:Ka1=4.3×10-7,Ka1=5.6×10-11,向KCN(aq)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CO2+H2O+CN-=HCN+HCO19.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和CrO)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常温下,Ksp[Cr(OH)3]=1×10-32)A.反应①,增大c(H+),的转化率增大B.反应①2v正(CrO)=v逆(Cr2O)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反应②转移0.6mole-,则有0.1molCr2O被还原D.常温下,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降至1×10-5mol·L-1,反应③应调溶液pH=520.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选项是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在低温处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饱和硫酸铜溶液投入CuSO4晶体,析出CuSO4•5H2O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I.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可发生反应:NaNO2+NH4ClN2↑+NaCl+2H2O。为探究反应速率与c(NaNO2)的关系,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往A中加入一定体积(V)的2.0mol•L-1NaNO2溶液、2.0mol•L-1NH4Cl溶液和水,充分搅拌。控制体系温度,通过分液漏斗往A中加入1.0mol•L-1醋酸。当导管口气泡均匀稳定冒出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用秒表测量收集1.0mLN2所需的间,重复多次取平均值(t)。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2)若需控制体系温度为36℃,采取的合理加热方式为_______。(3)每组实验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忽略其对反应速率测定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V/mLt/sNaNO2溶液NH4Cl溶液醋酸醋酸14.0V14.08.03342V24.04.0V315038.04.04.04.083412.04.04.00.038①V1=_______,V3=_______。②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m(NaNO2)•c(NH4Cl)•c(H+),k为反应速率常数。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得m=________(填整数)。③醋酸的作用是_______。(4)如果用同浓度的盐酸代替醋酸进行实验1,NaNO2与盐酸反应生成HNO2,HNO2分解产生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反应结束后,A中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装置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HNO2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进行尾气处理,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II.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温度/℃3040506070显色时间/s16080402010(5)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6)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7)实验试剂除了1mol•L-1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8)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_______(填字母)。A.温度B.试剂的浓度C.试剂的用量(体积)D.试剂添加的顺序 22.在机动车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某些硝酸盐分解,也会产生氮氧化物,已知如下反应:Ⅰ.2AgNO3(s)=2Ag(s)+2NO2(g)+O2(g)△H1>0Ⅱ.2NO2(g)N2O4(g)△H2<0(1)T1温度时,在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0.04molAgNO3(s)并完全分解,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下列情况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b.O2的浓度不再改变c.NO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②若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0.8MPa,反应开始到10min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Pa•min-1。在该温度下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1(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提示:用平衡时各组分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Kp),组分的分压(p1)=平衡时总压(p)×该组分的体积分数(φ)]。③实验测得v正=v消耗(NO2)=k正•c2(NO2),v逆=2v消耗(N2O4)=k逆•c(N2O4),k正、k逆为速率常数且只受温度影响。则化学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逆的数学关系是K=_______。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2时,其k正=10k逆,则T1_______T2(填“>”、“<”或“=”)。(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NO,20min达到平衡,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此时反应v正_______v逆(填“>”“<”或“=”)。23.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遇水水解生成H3BO3和HCl,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 (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____→_____→____→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J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①准确称取少许m克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100mL溶液。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③加入V1mL浓度为C1mol/LAgNO3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④以硝酸铁为指示剂,用C2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SCN-=AgSCN↓。⑤重复步骤②~④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mL。已知:Ksp(AgCl)>Ksp(AgSCN)。(3)步骤④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5)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6)下列操作,可能引起测得产品中氯含量偏高是__________。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B.步骤①中配制100m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KSCN溶液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D.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KSCN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24.酸、碱、盐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化合物,请依据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将0.5mol•L-1的NaClO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的固体是_______。(2)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 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3)为了除去氨氮废水中的NH3,得到低浓度的氨氮废水,采取以下措施: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_________。(4)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6)已知NH2OH•H2O与NH3•H2O相似,水溶液具有弱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NH3OH++OH-。常温下,现用盐酸滴定NH2OH•H2O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对数[-lg水c(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b(NH2OH•H2O)=10-9)①R、Q两点溶液pH关系是:R________Q(填“>”、“=”或“<”)。②滴定过程中,若c(NH3OH+)=c(NH2OH•H2O),则此时溶液中pH=________。③N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25.镁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MgCO3等,含有少量FeCO3、CaCO3等杂质)可用于生产媒染剂、防腐剂ZnSO4•7H2O以及耐火材料MgO。制备工艺流程如图:已知:65℃时Ksp[Mg(OH)2]=1.8×10-11;Ksp[Zn(OH)2]=2.0×10-17,Kw=10-13;lg2≈0.3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浓盐酸浸取矿石时,保持较大液固体积比(如3:1),目的是_______,还可采用_______(写出一种)等方式达到此目的。(2)“氧化除铁”在90℃,控制溶液pH在4.0~5.0,得到针铁矿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沉锌”前,滤液(65℃)中含有0.50mol•L-1Zn2+和1.8mol•L-1Mg2+,保持该温度,则应加入氨水调节pH在________范围(c≤1.0×10-5mol•L-1,沉淀完全)。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沉锌”时加入氨水的作用________。(4)“酸解”后获得ZnSO4•7H2O的操作依次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的ZnSO4•7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