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85982

大小:1.9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1-24

上传者:老李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二年级10月联考(湘教版)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时(举办日期为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图1)主体育场开幕。图2示意某摄影爱好者8月13日拍摄的大运会主火炬塔和落日同框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位于纽约(40.7°N,74°W)中国留学生观看大运会直播开幕时,当地日期和区时为()A.28日7点B.28日9点C.27日7点D.27日9点2.大运会举办期间()A.南宁昼渐变短,夜渐变长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C.成都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D.北京日出越来越早3.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所在位置最有可能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A2.A3.C【解析】 【1题详解】纽约位于74°W,位于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小时,则北京时间28日20时,纽约应为28日20时-13小时=28日7点,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题详解】当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宁昼渐短夜渐长,A正确;地球公转刚刚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变快,B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成都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的昼渐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D错误。所以选A。【3题详解】8月1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成都昼长夜短,日落方位为西北。根据照片中落日、火炬塔的位置,可判断摄影爱好者应位于火炬塔的东南方。结合图中甲乙丙丁与火炬塔相对方向可知,只有丙位于火炬塔的东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过渡带,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左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5.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D.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6.左图所示的地区中()A.红河沟周围可见到较多的牛轭湖B.丹霞地貌区砂岩的形成年代最晚C.三类岩石形成均以外力作用为主D.流水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答案】4.B5.C6.C【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根据右图可知,甲为沉积物,乙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丁为侵入岩,戊为岩浆,所以该岩层属于乙,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5题详解】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6题详解】该地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牛轭湖的形成,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砂岩在下层,形成年代较早,B错误;三类岩石都是沉积岩,形成均是以外力作用为主,C正确;断层是构造运动,不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错误。所以选C。【点睛】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为三种类型:(1)受近水平岩层面控制的层面顶坡;(2)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崖坡;(3)崩积岩块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积缓坡。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八万公里的火山山脉。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图示意大洋中脊扩张过程。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大洋中脊处()A.受水平挤压形成高地B.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D.洋壳不断向两侧扩张8.图中洋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 A.从O到P先变老再变新B.从O到P由新到老C.从O到P先变新再变老D.从O到P由老到新【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结合图示可知,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由此可推断,洋中脊处两侧地壳向外张裂扩张,为生长边界,A错误,D正确;热液区岩石多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在远离洋中脊的地方,大洋地壳逐渐变冷变重,俯冲板块边界俯冲入地幔,BC错误。所以选D。【8题详解】从上题可以得出,大洋中脊处地壳向外扩张。结合文字材料对大洋地壳循环的描述可推测,大洋中脊处形成的岩石最新,越往两侧,岩石越老,最终在海沟处消失,形成大洋地壳循环,所以图中从O到P岩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由新到老,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图示意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后的水系。完成下面小题。9.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A.河流溯源侵蚀B.全球气候变化C.地壳水平运动D.地壳断层活动10.目前汉江主河道(图中南支流处)普遍存在Ⅴ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 现象,其形成过程最可能是()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流量增加—河流侧蚀B.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地壳下沉—河流下切C.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地壳稳定—河流侧蚀—流量增加—河流下切【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提示,汉江上游河流袭夺“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溯源侵蚀,水位低的河流袭夺了水位较高的河流,A正确;全球气候变化、地壳水平运动、地壳断层活动都不是导致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BCD错误。所以选A。【10题详解】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故先形成了宽浅河谷。该段是古汉江干流的一部分,长期受流速平稳的流水侵蚀,地壳稳定,河流侧蚀为主,形成宽浅的河谷;结合材料可知,发生第二次袭夺后,流域面积增大,河流水量增大,落差增大,在宽浅河谷中下切形成嵌套的V形峡谷,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研究河流袭夺,对划分不同时代的河流流向和位置,弄清河流的发育史,以及寻找冲积砂矿都很有意义。科研人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低于四周沙漠现象。图示意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日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日绿洲与沙漠风速()①日出后增大②日落后增大③白天稳定④夜晚稳定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该日绿洲与沙漠风向()A.沙漠吹向绿洲B.绿洲吹向沙漠C.白天绿洲吹向沙漠D.夜晚沙漠吹向绿洲13.该日绿洲东部地面的风向主要是()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答案】11.C12.B13.A【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绿洲和沙漠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6时绿洲和沙漠之间的温差最小,气压差最小,热力环流的强度最弱;6点以后,由于太阳升起,沙漠快速升温,绿洲和沙漠之间的温差增大,气压差异不断变大,风速增大;18时以后,随着太阳落下,绿洲与沙漠之间的温差减小,气压差减小,风速减小,①正确,②错误;白天温差变化较大,气压差变化也大,风速不稳定;夜晚温差变化较小,气压差变化也小,风速比较稳定,③错误,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读图可知,无论白天还是夜间,绿洲的气温都低于沙漠,所以在绿洲和相邻的沙漠之间形成热力环流,沙漠因温度高,气流上升,地面形成低压;绿洲温度低,气流下沉,地面形成高压;所以在近地面,绿洲处形成高压,沙漠则形成低压,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即绿洲吹向沙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据材料“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低于四周沙漠现象”可知,沙漠位于绿洲的四周,绿洲东部地区,风从绿洲吹向沙漠,盛行偏东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2023年暑假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考察小组发现珀斯每年1~2月常有山火发生并蔓延迅速,被称为“山火季”,这与当地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图示意活动考察区域与线路。完成下面小题。14.珀斯1~2月常发生山火的气候原因()A.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气候干旱B.夏季受东北信风控制,气候干旱C.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5.从珀斯出发沿考察路线,最可能看到的景观依次为()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B.常绿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D.常绿硬叶林、荒漠、草原【答案】14.D15.B【解析】【14题详解】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1~2月为当地夏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易发生山火,D正确,A错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C错误。所以选D。【15题详解】 澳大利亚的自然带分布大致呈半环状,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珀斯出发沿考察路线依次经过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袋沙漠气候,对应的景观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岛草原、热带荒漠,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从纬度位置的角度来看,南回归线(南纬23.5°)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纬度介于南纬10°至南纬40°之间,以中低纬度地区为主,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为主。由于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来看,回归线附近区域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而靠近沿海地区降水相对较多,最终澳大利亚大陆应该形成气候的“环状分布”特征。二、综合题(4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图为地球公转到乙图中B位置海口市(20°N,110°E)某中学教学楼正午日影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丙图为地球公转到乙图中A位置极地上空俯视光照图。(1)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为____,此时南宁(22.5°N,108°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2)丙图中PMN线为晨昏线,其中昏线是____(填“PM”或“MN”),P点的地方时为____,此时,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3)当地球从乙图A位置运动到C位置,海口某中学同学观察到甲图中正午教学楼楼影朝向变化为____,昼夜长短变化为____。【答案】(1)①.23°26′S,90°W②.44°(2)①.PM②.18③.0°(3)①.由正北转向正南②.由昼短夜长转为昼长夜短 【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极地上空俯视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丙图为地球公转到乙图中A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23°26′S),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的经度为90°W,南宁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S+22.5°N)≈44°。【小问2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图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M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P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M位于北极圈上,恰好出现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为0°。【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图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海口正午日影朝北,海口昼短夜长,且昼长达到最小值;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海口正午日影朝南,海口昼长夜短,且昼长达到最大值。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下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沙丘编号测量时间长度/m宽度/m高度/m3月52218.216 ①6月53.818.51.89月53.215.91.4②3月80.014.72.36月81.015.62.89月53.213.41.5③3月52.113.23.16月54.3143.59月49.313.62.8(1)说出测量时间内沙丘高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2)有人建议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答案】(1)高度先变高后变低。原因是夏秋降水多,沙潮湿,难以被风搬运;春季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强。(2)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是树木减弱风力,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搬运作用减弱。【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沙丘为材料,涉及风成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3~6月,多西北风,风力作用强,使沙丘变长、变宽、变高。6~9月,多降水,沙丘潮湿,不易被风力搬运;风力小,沙丘移动速度慢,不利于沙丘的生长。【小问2详解】在河流两岸种树,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是树木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减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减弱,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上最典型、最密集的岩溶峡谷群分布区,园区内的岩溶峡谷沿大型断裂带呈线性展布,岩溶峡谷群之间分布着典型的岩溶台地和陡峭的峰丛山地。湘西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斜坡地带,区内硅质石灰岩和泥质石灰岩相间分布。硅质石灰岩岩性坚硬,抗物理风化能力强,但易被化学溶蚀;泥质石灰岩比较难溶。左图和右图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的景观图和示意图。(1)简述岩溶台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3)与台地区域相比,分析峰脊区域峡谷密度更大的原因。【答案】(1)台地面平整,坡度较小,地势平缓;台地边缘较陡峭;台地之间常常有连绵不断的喀斯特丘陵,形成起伏的地形。(2)地质时期,图示区域为浅海海域,沉积了深厚广阔的石灰岩;随着地壳抬升,该区域出露为高原,受外力作用变为夷平面;伴随强烈的抬升运动,岩层断裂,节理发育;高差加大,流水下蚀作用加剧,沿断裂带形成深切峡谷,将夷平面分割为一个个岩溶台地;在流水溶蚀和侵蚀、风化和重力作用下,峡谷数量增加,台地面积缩小,发育为峰脊状地貌。(3)峰脊区域断裂较多,更利于峡谷的发育;峰脊区基岩为硅质石灰岩,易被化学溶蚀,峡谷密布,且岩性坚硬,抗物理风化能力强,陡峻的峰脊和峡谷得以保持;台地区基岩为泥质石灰岩,比较难溶,仅边缘发育少量深切峡谷。【解析】【分析】本题以湘西地质公园为材料,涉及喀斯特地貌以及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溶台地的面较为平整,坡度相对较小,地势起伏较小,较为和缓;岩溶台地边缘地区常常有陡峭的峭壁,坡度较陡;岩溶台地之间,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小问2详解】 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区域基本上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且面积广大的石灰岩;随着地壳抬升,该区域出露为高原,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削高填洼,使其逐渐变为一个巨大的夷平面;伴随强烈的抬升运动,岩层断裂,裂隙发育,高差加大,河流流速较快,使流水下蚀作用加剧,沿断裂带形成规模较大的峡谷,峡谷将岩溶平面分割为一个个顶部相对平缓,四周陡峭的岩溶台地;地表水体沿着断裂或节理深入溶蚀,在岩溶平面上形成洞穴、地下河等,在流水、风化和重力等外力进一步作用下,岩体崩塌解体,峡谷数量增加,并在流水作用下不断下切、拓宽,台地面积不断缩小,直至台地型岩溶地貌发育为峰脊状岩溶地貌。【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与台地区域相比,峰脊区域断层较多,更有利于峡谷的发育;根据材料“区内硅质石灰岩和泥质石灰岩相间分..布....泥质石灰岩比较难溶,但土壤发育”可推知,峰脊区域以硅质石灰岩为主,硅质石灰岩易被化学溶蚀,成为峰脊区;而泥质石灰岩比较难溶,但土壤发育,边缘地区深切,发育深切峡谷,成为台地区。而且,硅质石灰岩地层岩石坚硬,抗物理风化能力强,能够保持陡峻的悬崖峭壁地貌形态,呈现峰脊状,峰丛山地与峡谷间隔距离小,峡谷数量增多。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而38℃~40℃的高温会抑制花芽发育。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横州市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0万亩,茉莉鲜花产量占中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量60%以上,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左图示意横州市的地理位置,右图为横州市全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1)说出横州茉莉花的盛花期,并分析该时期的有利气候条件。(2)分析8月横州市茉莉花可能面临的不利气温和降水条件。【答案】(1)6~8月。该时期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雨热同期。(2)8月,受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的影响,如果西南季风势力较弱,降水较少,可能面临高温干旱的不利条件;如果西南季风势力较强,降水较多,会引发洪涝灾害等。 【解析】【分析】本题以横州市的茉莉花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横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6~8月)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能满足茉莉花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和对水分的需求,为茉莉花的盛花期。【小问2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