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71676

大小:417.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11-03

上传者:老李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这说明该遗址A.呈现旧石器时代典型特征B.反映了仰韶文化基本状况C.应属于中原龙山文化代表D.体现了早期国家的发展概貌2.威严而神秘的饕餮纹多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以后,青铜器纹饰则呈现了富丽生动的画面,如宴乐、采桑、攻战等。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井田制的瓦解B.冶铸技艺的提高C.周王室的衰微D.现实社会的发展3.西周时,周王与各诸侯国有明确分工,周王分封管理土地疆域的权利给诸侯,诸侯则需为周王镇守疆土、服从周王的命令、缴纳贡赋。这表明西周“分封”是A.以土地为纽带的政治关系B.以周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C.以血缘宗亲作为基本特征D.造成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因素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以上言论出自(  )A.《韩非子》B.《论语》C.《老子》D.《孟子》5.《诗经·小雅》写道:“周宗既灭,靡所(无处)止戾(定居)。……邦君诸侯,莫肯朝夕(朝夕相伴)。”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分封制逐渐解体B.宗法制长期延续C.中央集权的确立D.民族关系的变化6.自(汉书)开始的各正史都将仅代疆域作为比附和参照的对象。后世统治者也以秦汉郡县管辖的范围为统一基准。这突出反映了A.后世对疆城治理的重视B.汉代疆城位居历代之首C.秦汉大一统的深远影响D.郡县制度受到后世推崇7.《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9.下图的农业生产工具改进了长直辕犁回转困难的缺点,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标志着耕犁基本定型。该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A.春秋战国B.汉朝C.唐朝D.宋朝如10.两税法推行后,陆贽写道:“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强调两税法A.改变了征税标准B.扩大了收税对象C.保证了财政收入D.加重了百姓负担11.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当时()A.儒学地位受到挑战B.佛教本土化倾向C.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中外交流的频繁12.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之不相符的是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B.“各糊名、誊录而考之”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D.“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13.史籍记载“(建国初)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其中的“胡”和“中国”指的是(  )A.西夏与北宋B.辽与北宋C.西夏与南宋D.金与南宋14.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A.导致政权动荡局面B.提高了行政效率C.意在强化专制集权D.形成了三权分立15.元代行省官员处理政务时实行群官负责和圆议连署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上述举措 A.密切了中央地方关系B.开集体决策之先河C.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冗官冗费后果16.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下列主张,体现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17.下表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推断,宋朝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稻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土地兼并异常严重C.财政困境始终存在D.赋税制度脱离实际18.“明代后来年轻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此段描述的大学士日常工作被称作A.监察B.批红C.奏折D.票拟19.明代晚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发生转移,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新型地方精英崛起,绅士或富民承担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重要作用。政府职能部分转移至民间社会。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统治地位确立B.中枢权力弱化C.朋党之争日益严重D.社会经济发展20.下表是明朝初期徽州地区地契使用情况表,据此可知,该地区年代契约数契约内容分类使用通货分类卖田卖地卖山其他宝钞银谷物绢布洪武4912172013765正统54191417335712成化9083742390A.土地兼并日趋严重B.白银的货币地位逐渐提升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变革21.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威武不屈的船家女刘宜春、勇于反抗的白娘子等。清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也越来越多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性进行了绝无仅有的赞美。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市民阶层对封建礼教的反叛B.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D.小说的政治批判色彩渐浓22.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23.1817年,清嘉庆帝规定:“福建、安徽……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俱仍照旧例,令由内河过岭行走。永禁出洋贩运,倘有违禁私出海口者,一经拿获,将该商人治罪,并将茶叶入官。”这一规定A.旨在限制中外贸易发展B.增加了茶商运营的成本C.表明闭关政策正式实施D.利于政府垄断茶叶市场24.下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清代A.高产作物广泛种植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D.社会危机逐渐凸显25.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并在中央专设机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一机构是(  )A.宣政院B.总理衙门C.理藩院D.军机处2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凡英国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此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D.贸易自主权2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到之处,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英法联军。这种“袭击”在英媒的大肆宜扬下,遭到欧美国家的强烈谴责。对当时中国民众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A.盲目排外加剧中外矛盾B.是为维护民族生存而战C.违反国际规则而遭谴责D.有效遏制了列强的入侵28.“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为强迫中国人购买印度鸦片,但也为更一般的目的,即扫除那些妨碍英国商品自由进入中国的壁垒。”该看法A.夸大了战争爆发的偶然因素B.反映了英国政府的正当要求 C.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落后D.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29.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A.抵御了外来侵略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C.启迪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30.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著作作者著作内容《海国图志》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康輶纪行》姚莹介绍英法历史,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备《瀛寰志略》徐继畬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A.开始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C.引发了道光皇帝的强烈关注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合计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隋唐时期在制度上有重要建树,在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变革时期。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逐渐完善。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摘编自《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朝制度“三个环节”的具体名称,并简述秦朝制度建立的深远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摘编自《新全球史》材料二明朝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有了很多的进步。商业资本也十分活跃,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商人和商人集团,在当时较著名的有徽商、江右商、闽商、粤商等,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商贸中心和新兴城镇。明中叶以后,“朝野率皆用银”,白银得到广泛使用。——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朱元璋改元朝的旧俗以化育新民,通过恢复唐制衣冠,从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资料入手来控制民众僭越违礼之举,规范称谓以杜绝越礼犯分的行为。通过户籍把基层民众藉于土地,使人地结合,建构基层教化体系以落实礼俗教化,导民向善。他视学校为"国之首务",通过育才化民,建构"权力的文化网络",大兴儒学以普及教化。采用礼法结合、软1兼施的社会控制策略,营造为善去恶的文化氛围,维护基层社会的良性运转。总之,朱元璋通过各种策略使得明初礼俗前所未有地下渗到民间社会中。——摘编自孔伟《规制与教化∶明初礼俗的基层控制及其成效》材料二清军入关,"定鼎燕京",造成满汉两种异质文化的剧烈冲突,加剧了顺治和康熙初年的社会矛盾,广大汉族士民处于极其险恶的境地。社会秩序的大动荡,加剧了伦理道德体系的混乱。信奉程朱理学的官僚群体,顺应历史潮流,在清廷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下,通过改革清初弊政,推行休养生息、整顿吏治、敦行教化、兴起教育以及移风易俗等举措,加速伦理道德体系混乱局面的结束,为清初时代命题的解决贡献积极力量。——摘编自朱昌荣《程朱理学官僚与清初社会重建——基于学术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统治者控制基层的举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