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9744

大小:3.3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4-08-31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管,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可能观测到的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天体的是()①一闪而过的流星②天空中飘动的云③轮廓模糊的星云④太空中的载人飞船⑤行星爆炸后的碎片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2.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导致空间站与地球的通讯中断,原因是()A.高纬出现极光,影响短波通信B.全球气候变暖,阻碍信号传输C.太阳风强度大,干扰电子设备D.干扰地磁稳定,影响轨道运行【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 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爆炸后的碎片和太空中的载人飞船都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是天体,③④⑤对;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一闪而过的流星位于地球大气层不属于天体,①②错;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2题详解】太阳风是从太阳活动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太阳爆发活动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会扰动地球上空的大气层(电离层),电离层扰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使电子通信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故C正确。高纬出现极光不会影响短波通信,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不能阻碍信号传输,B错误。干扰地球磁场稳定,出现磁暴,会影响地球表面,不会影响轨道运行,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3.下列地层形成最早的是()A.甲B.乙C.丙D.丁4.在①地层中最有可能找到()A.恐龙化石B.三叶虫化石C.爬行动物化石D.鸟类化石【答案】3.C4.B【解析】【3题详解】地层是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来说,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又结合所学可知,图示中太古宙在地质历史时期最早,所以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最早的是丙,因而判断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根据图例可知①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因此最可能找到三叶虫化石,B正确;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繁盛于中生代,其化石应最可能存在于中生代②地层中,AC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地层是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来说,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地球的演化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某企业开发了一款太阳能衣服,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可给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等)充电。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我国下列地区中,此太阳能衣服使用效果最好的是()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下列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动力C.煤炭等化石能源是储存的太阳辐射能D.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增【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量最大,因此太阳能衣服使用效果最好,故B正确;四川盆地地势较低,且四周海拔较高,空气很难疏散,云层较厚,太阳辐射属于我国最弱区域,故A错误;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距离海洋较近,阴雨天气较多,云层较厚,太阳辐射较弱,故CD错误。答案选择B。【6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是太阳活动,故A错误;太阳辐射不属于“磁暴”现象的动力因素,故B错误;煤炭等化石能源是经过很长时间,累计储存太阳辐射能量,故C正确;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太阳辐射到地球的量是从低纬向高位不断递减的,故D错误。答案选择C。【点睛】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下左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下右图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左图中地震波W1和W2,描述正确的是()A.W1可以通过Ⅳ圈层B.W1传播速度比较快C.W2无法通过Ⅳ圈层D.W2让物体上下颠簸8.关于右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Ⅱ圈层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为岩石圈C.Ⅲ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Ⅳ圈层的顶部为不连续面——莫霍界面【答案】7.D8.C【解析】【7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显示W1传播所用的时间较多,因此传播速度较慢,说明W1为横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由于右图显示IV圈层为地球的外核圈层,属于密度较大的液体,因此横波不能穿过,故AB错误;左图显示W2传播时间较短,因此传播速度较快,说明其为纵波,可以穿过液体层,也就可以穿过右图中的IV层,故C错误;由于W2 为纵波,会导致物体上下颠簸,故D正确。答案选择D。【8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I层属于气体层,也就是属于大气圈,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地面辐射,故A错误;II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属于地壳,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B错误;III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因此为地幔层,岩浆发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因此地幔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C正确;IV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因此其顶部的不连续面为古登堡界面,故D错误。答案选择C。【点睛】横波和纵波是波的两种类型,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横波也称"凹凸波",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纵波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A.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10.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火星上大气稀薄,能见度很高,夜晚可以观察到银河系,A正确;水星位于火星内侧离太阳最近的轨道运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运行轨道与其外侧木星运行轨道之间,水星远离小行星带,故不可能看到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B错误;土星在火星外侧轨道运行,二者相距较远,故土星不可能遮住火星的卫星,C错误;因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之内,尽管夜晚可以短暂观察到地球,但由于地球体积较小,只能观察到地球较为明亮的光点,而不可能是圆圆的球体,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 因为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大气逆辐射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较低。因此①④正确,故选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直接辐射;一部分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物质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某地连续三天的太阳辐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由图可知()A.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物质较少,散射辐射弱B.阴天时云层较厚,散射辐射减弱C.一天中,散射辐射比直接辐射出现的时段短D.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变化12.这三日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沙尘、晴、多云B.晴、沙尘、多云C.晴、多云、沙尘D.多云、晴、沙尘【答案】11.A12.C【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晴天时大气中的水汽等较少,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A正确;阴天时云层较厚,增强散射辐射,B错误;一天中,散射辐射比直接辐射出现的时段长,C错误;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天气、大气洁净度等的变化,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 通过对比三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可以发现第一天的总辐射最高,直接辐射高于第二天,散射辐射低于第二天,由此可以推断第一天为晴天,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总辐射最高;第二天的总辐射和直接辐射略低于第一天,散射辐射高于第一天,说明第二天为多云天气,云层较厚,散射作用较强;第三天的总辐射和直接辐射明显低于第一天和第二天,散射辐射高于第一天和第二天,说明第三天为沙尘天气,空气中的沙粒多,大气削弱作用最强,导致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大幅减少,散射辐射增强。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大气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散射:依靠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进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依靠云层和较大尘埃进行反射。没有选择性吸收:依靠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有选择性。下面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地7月份某日荒漠与绿洲近地面的风速与气温的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4条曲线中表示荒漠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据图可知()A.4时的风向主要由荒漠吹向绿洲B.绿洲一天中气温最低时风速最小C.荒漠一天中气温最高时风向改变D.荒漠的风速日变化幅度大于绿洲【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由于下垫面性质差异,沙石升温快,白天荒漠气温高于绿洲,所以荒漠近地面气温曲线为①;荒漠由于地表裸露,地表摩擦力小,所以近地面风速大于绿洲,荒漠风速曲线为③,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14题详解】 绿洲与周围的荒漠形成的温差会导致局部的热力环流。4时荒漠气温高,气流上升,依据热力环流原理,风向应由绿洲吹向荒漠,A项错;由图可知,绿洲一天中气温最低时为5时左右,而风速最低在4时以前出现。故B项错;据图分析,荒漠中风向变化的时间应当发生风速较低的两个时刻,即6时和20时左右。而不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16时,故C项错;据图2可知,荒漠的风速的日变化幅度大于绿洲,故D项正确。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为陆地,②为湖泊,P1、P2为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小船上的旗帜飘向()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6.图中该区域()A.①地盛行下沉气流B.②地为阴雨天气C.②地气温高于③地D.此时可能是白天【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根据等压面分布可知,②地气压较高,①和③地低压较低,水平气压梯度力从北方向南方,由于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吹向西南方向),故旗帜飘向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择B。【16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由等压面可判断①处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故A错误;②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故B错误;③地气压较低,为上升气流,气温较高,②地气压较高,气流下沉,联系下垫面的受热不均,可推知该时间为白天,②升温慢,故C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点睛】海陆风:白天由于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较低;海洋比热容较大,升温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海面气压较高,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海风;夜晚相反。 【变式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18.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平均温度为偏高,则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18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某山谷冬季受霜冻影响比较频繁,夏季夜雨较多。下图示意该山区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山谷冬季受霜冻影响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A.6:00左右,晴朗无风B.12:00左右,大风呼啸C.18:00左右,浓云密布D.24:00左右,绵绵细雨20.造成该山谷冬季霜冻的对应气流()A①B.②C.③D.④21.该山谷夏季“夜雨”较多,其形成原因对应气流()A.①B.②C.③D.④【答案】19.A20.D21.C【解析】【19题详解】霜常出现的时间应在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在日出前后。6:00左右最有可能,同时,晴朗无风的天气,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温度降低的幅度更大,A正确;其他选项的时间气温均较日出前后高,排除,B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左图风从谷地吹向山坡,盛行谷风,应在白天,白天出现霜的可能性不大,AB错误;右图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盛行山风,应在夜晚,夜晚山坡降温快,山坡冷空气下沉至谷地聚集,谷地气温降低可能出现霜,对应④,D正确;右图中的③表示山谷暖空气上升谷地上空,并上山坡上空运动,不是造成霜的气流,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已判断出①②所示气流位于白天,不是夜晚,无法形成“夜雨”,AB错误;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若上升气流中含有较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③为上升气流,C正确;④为山风,是沿着山坡下沉的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蒸发,降水少,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3.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答案】22.C23.A【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2题详解】PM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ABD错误。 【23题详解】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C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沟管系统。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下图是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5.图中水窗应()A.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B.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C.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D.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26.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A减轻城市内涝B.降低地下水位C.加剧热岛效应D.解决缺水问题【答案】24.C25.C26.A【解析】【24题详解】 文字及图片信息表明,赣州古城排水系统利用天然地势特点,能够使城内雨水快速外排;在城内修建的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从而避免雨涝威胁,①②③正确,C正确。赣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雨水为大气降水,靠人为的力量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雨水,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福寿沟运用水力学原理,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利用水力将水窗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主干沟之水力将水窗冲开,利于排水,因此图中水窗应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C正确。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过早;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会把水倒灌入城;A、B、D错误。故选C。【26题详解】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减轻城市内涝,A正确。福寿沟的建设可能会增加地下水位、缓解热岛效应、缓解缺水问题,B、C、D错误。故选A。【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绿潮是世界沿海各国普遍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异常现象,浒苔是形成绿潮现象的重要物种之一。浒苔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其生长过程会吸收大量氧气,在失去水分后会发出恶臭。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近海海域遭受大规模的浒苔侵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推测青岛市发布海洋绿潮橙色预警的时间最可能是()A.4月B.6月C.10月D.12月28.大规模浒苔的出现对青岛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②威胁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形成新的自然旅游景观④阻塞航道,影响航运安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27.B28.D【解析】【2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可知,“浒苔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浒苔爆发的季节,水温较高,6月青岛市附近海域海水温度较高,适宜浒苔繁殖,故B正确;4月、10月、12月海水温度较低,不适宜浒苔生长,故ACD错误。答案选择B。【28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般的鱼类不以浒苔为食,故①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其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氧气”可知,浒苔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威胁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故②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且在失去水分后会发出恶臭”可知,浒苔大量繁殖会产生恶臭,不会形成新的自然旅游景观,故③错误;浒苔大量繁殖,会阻塞航道,影响航运安全,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②和④,答案选择D。【点睛】大量繁殖的藻华生物不仅会堵塞鱼类等生物呼吸系统,致其死亡,而且会遮蔽射入水体的阳光,使固着在水底的其他藻类因缺少阳光而死去;有的藻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并在鱼和贝类中积累,水鸟或人类在摄食这些鱼和贝类之后便会中毒;藻华生物本身死亡之后还会腐烂分解,从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致使爆发水域失去生机。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表层海水盐度、密度与底层差异较大,海水交换少,且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下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A.盐度和密度均较高B.盐度和密度均较低C.盐度较高、密度较低D.盐度较低、密度较高30.若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地中海,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 A.越来越深B.先变深后变浅C.越来越浅D.先变浅后变深【答案】29.A30.C【解析】【29题详解】由图可知,多条河流会注入黑海,也在降水,雨水和河水对海水盐度由稀释作用,故海水表层盐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度较低,海水密度较小。根据材料“海水交换少”说明底层海水被淡水稀释少,盐度增高,同一海域,因盐度增高,底层海水密度也增高。故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均较高,A正确,B、C、D错误。本题选A。【30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轮吃水深度与海水的密度有关:海水密度越大,吃水越浅。根据材料“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可知,地中海海水密度>黑海>亚速海。故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越来越浅,C正确,A、B、D错误。本题选C。【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洋流、蒸发量与降水量、海区封闭程度等。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研究对象。甲图为郑州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图为郑州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若甲图代表夜晚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___(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2)在甲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3)乙图中,P1、P2为近地面两点,P1点的风向为_______,P2点的风向为______。【答案】(1)①.④>③=②>①②.海洋 (2)(3)①.西北风②.东北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材料,涉及等压面,热力环流,风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同一等压面气压值相等,因此③=②;一般来说,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气压下降,因此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顺序是④>③=②>①;若甲图代表夜晚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为高压,下凹为低压,M地形成低压,N处形成高压,若为夜晚,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形成低压,因此M代表海洋,N代表陆地。【小问2详解】根据高空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态相反的原理画出等压面;结合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的特点,判断出M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N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顺时针环流,如下图;【小问3详解】结合城郊热力环流,城市气温高、气压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风向市区吹,北半球向右偏,因此P1是西北风,P2是东北风。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广西西北部百色市有一个常年被厚重的白雾所笼罩的天坑一白洞天坑(下左图)。白洞天坑的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的地方达312米。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是人迹罕至的自然之地。材料二:在白洞天坑以东距离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会冒气的山洞。山洞就像人呼吸一样,冬季时呼气呼出的白气(水汽)直上云霄;夏季时吸气,靠近的物体可能被拽入洞中。冒气洞洞口很窄,洞口直径仅7~8米,但洞内十分宽敞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奔腾流淌的地下暗河将它和白洞天坑相连(下右图)。(1)分析白洞天坑常年被白雾笼罩的原因。(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简析冒气洞呼吸的过程。【答案】(1)地下暗河流经,产生大量水汽;地形闭塞,雾气容易积聚;不易受其他气象因素影响,大气比较稳定。(2)白洞天坑洞口开阔,气温年变化比冒气洞大。夏季时,白洞天坑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冒气洞洞内的气流顺着地下暗河流向白洞天坑,导致冒气洞洞口吸气;冬季时,白洞天坑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坑内的气流顺着地下暗河流向冒气洞,再加上地下暗河补充大量水分,使得洞口呼出大量白气。 【解析】【分析】本题以广西西北部白洞天坑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考查白洞天坑常年被白雾笼罩原因与冒气洞呼吸的过程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奔腾流淌地下暗河将它和白洞天坑相连”,可知地下暗河为白洞天坑提高充足的水汽。由于材料“白洞天坑的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的地方达312米”可知,整个天坑比较封闭,水汽容易在坑内聚集,且很少受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大气比较稳定,天气变化较小。【小问2详解】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冒气洞呼吸的过程,关键是要找到同一水平方向的冷热源。据材料可知冬季白洞天坑坑内气温较低,冒气洞洞内气温较高,导致白洞天坑坑内气压较高,冒气洞洞内气压较低,且白洞天坑和冒气洞地下相互连通,因此气流由白洞天坑通过地下通道流向冒气洞,再由冒气洞洞口上升至洞外,冒气洞与地下河相连,其洞内空气冰汽含量高,最后冒气洞的暖湿气流上升至洞口遇冷凝结,形成“白烟”,使得洞口呼出大量白气。夏季的形成过程与冬季时相反,夏季时白洞天坑气温较高,所以气压较低,冒气洞洞内的气流顺着地下暗河流向白洞天坑,导致冒气洞洞口吸气。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了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数年后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国际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2)分析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的优势条件。(3)简述甲地附近筹建磷酸工业城对当地的影响。【答案】(1) 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频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2)①有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产资源原料丰富,开采便利;②国家设立工业城,有政策支持;③位于沙漠地区,地价低,面积广;④有输油管道,提供能源。(3)不利影响:①水资源更加短缺;②植被破坏,沙漠化加剧;③污染环境。有利影响: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③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解析】【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工业城的优势区位条件、工业城对当地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濒临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距离东亚地区较近,拥有更便捷的海上交通运输,可运输到欧洲和非洲以及亚洲等地;且材料显示该区域内磷酸盐矿质量较好,储存量较大,且容易开采,节省成本;该国区域内有丰富的油气能源资源,能源成本较低;该国资金非常雄厚。【小问2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原料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有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产资源原料丰富,利于开采。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国家在此设立工业城市,所以有政策的支持。从土地的角度来说,该地区位于沙漠地区,因此地价较低,面积较广。从能源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有输油管道,能够提供能源,所以甲地附近有利于筹建磷酸盐工业城。【小问3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有利影响的角度来说,甲地附近筹建磷酸工业城,能够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不利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甲地区附近筹建磷酸工业城会增加用水量,导致当地水资源更加短缺,同时会破坏植被,引起沙漠化加剧,并且工业城产生的废水与废气会污染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