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在与日本等国的海战中,唐朝船队多次取得胜利。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构。沿海港口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对于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记述更为详尽,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 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上转至海洋,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的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迂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一个生动例证。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不断丰富发展,如今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就文化特征而言,妈祖信仰蕴含的大爱精神正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特征的重要体现。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在海洋贸易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但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早在两汉时期,中华先民的海洋活动就以各国的相互交流、往来互信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摘编自林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简单地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狭隘的。B.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海蚌壳等遗存即是其典型佐证。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同构的特点,其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构成特质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精神内涵因之不断得到增强。D. 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充满活力、富于开拓冒险精神的海洋文化的产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不断深化,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的记载就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利用海洋的情况。B.唐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市舶司的设置,推动了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港口城市的发展,《新唐书·地理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C.南宋时期海洋文化进一步发展,与其“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宽松开放的海洋贸易政策、不断完善的市舶机构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D.明代海洋文化曲折发展,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但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无法抹杀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中华海洋文化开放包容”观点的一项是()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就通过海上主动与朝鲜开展各种贸易往来,开辟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B.战国时楚国利用地线优势大力开展海上贸易,铸造了金节用于外贸免税,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交流。C.宋元时期世界各地的商人从海上齐聚泉州,从事海洋商贸活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同时共存。D.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六只独木舟的船桨,舟山群岛出土了大量舟楫陶器,表明五千年前此地就开始航海活动。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中国海洋文明“向海而兴,多元互信”这一特点。5.作者是如何批驳黑格尔的错误观点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D2.D3.D4.①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秦汉开始,六朝隋唐、宋元时期对海洋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显著推进、相对高峰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向海而兴。②中国海洋文明与海外各国进行海洋贸易,对外交往,且其特质与其他特质也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可见其多元互信。5.①开头采用驳论的形式,先提出黑格尔的观点,再指出其片面性。②接着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采用举例论证等方法,论述自先秦两汉至明清两朝,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从未停止。③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既有海洋文化,又有陆地文化,多元同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D.“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海洋文化的产生”错误,曲解文意,由“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可知,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使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D.“但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无法抹杀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可见是“造成的影响”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的能力。A.“主动与朝鲜开展各种贸易往来”能体现开放包容。B.“大力开展海上贸易”“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交流”能体现开放包容。C.“世界各地的商人从海上齐聚泉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同时共存”能体现开放包容。D.表明了浙江余姚河姆渡、舟山群岛开始航海活动的时间,不能体现开放包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向海而兴,多元互信”的意思:“向海而兴”是指中国海洋文明历史悠久,以海洋为对象,对其进行探索开发;“多元互信”是指我国海洋文明对外交往,与海外各国进行交流,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由“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可知,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秦汉开始,六朝隋唐、宋元时期对海洋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显著推进、相对高峰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向海而兴。 由“‘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等可知,中国海洋文明与海外各国进行海洋贸易,对外交往,且其特质与其他特质也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可见其多元互信。【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如何批驳黑格尔的错误观点的”可知考查的是文本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由“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可知,文本开头采用驳论的方式,先提出黑格尔“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的错误观点,然后直接批判其片面性和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特点。由“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先秦两汉时期”“六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两朝”等可知,文本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等可知,文本列举了多个历史实例,证明了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从未停止。由“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可知,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既有海洋文化,又有陆地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特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别墅李广田因为养病,住在乡下的别墅里,同来作伴的,只有母亲。叫做别墅,也只是说着好听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旷野的几间农舍,四围又绕上了一带短垣。这农舍,距我们的市镇尚有十里,举目四望是绿树,是田禾,农舍附近,就是自家的农田之一部。在农田之一角,有自家的一片榆林。 “娘,我将做些什么来自己消遣呢?”时常向母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时,母亲便照例地回答我,说:“医生再三嘱咐,不准你做什么事,你只要晒晒日头,睡睡觉,就已经够了。”说实在的,同母亲住在一块,我还能有什么可做呢。书,是不让读的,信,也不许写。一切文具,都不在手下,就是偶尔想写下点什么记号之类也不可得。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无论是那些吸着长烟管的农夫或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会给我以欣慰。然而,怕我受不起那些烦扰,才终于搬到了野外来,虽然自己最怕寂寞,为了养病,也不能不安于寂寞了。而母亲呢,终日只打算着我饮食起居的事,便已操劳不少,老年人只为了儿子的病而担忧的心情,我已深深地体谅到了,我不愿意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思。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亲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了,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说着,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征求我的同意。次日清晨,用过早点之后,母亲便独自到市集去了。回来时日已向午,母亲很得意地说:“不但买了鸡来,还学了吃鸡的方法来呢。”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黑羽毛,金颈项。顶上的冠子大而且红,昂了首,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是今天就杀呢,还是等到明天?”母亲问。“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次日清晨,不等母亲呼唤,我便起床了,出乎意料的喜欢,因为我听到了被买来的那只公鸡的早啼。对这只即使将要被杀,也还尽着这司晨的义务的禽,觉得很可感激,但同时又觉得很可哀怜,“让它活下去罢,”就有这样的心思。当散步归来时,看见母亲撒些谷粒给那鸡吃,那鸡也就泰然地啄食,对于那饲养它的人,表示出亲昵的样子。“听了鸡叫,所以才早起的呢。”“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午饭后,我把这鸡带到榆林间去,因为那里有东西可以啄食,如草叶、草实、野葡萄粒之类,在荒草里也可以找得青色的小虫,这更是很好的鸡的食饵了。当这鸡在那草地上任意啄食时,我也在帮它寻取,每当捉得一只青虫或蚂蚱之类时,便咕咕咕咕地把鸡唤来,并给它吃。它每是绕在我身旁不去。并时常抬起它那带着红冠的头来向我注视,也在喉间发出很轻微的咕咕鸣声。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天,母亲不曾提起过杀鸡的事,只有时候说,“这鸡更肥了,” 并不再说别的。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它永是跟在我脚后,坐下来,它伏在我的身旁,有时,竟要飞到我的身上来了,捉到青虫时,便可在我的手心里被它啄食,很是可喜。有时,它失迷在那些榆林的荒草里去了,只要听到咕咕的呼唤,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夜里就宿在屋前的埘中,清晨便把我从梦中唤醒。是某日的晚间,天空阴得颇浓,好像就要下雨了。用过晚饭之后,母亲说:“天很冷,早些上床去睡罢。”还不等入睡,便听到窗外洒洒的雨声了。明晨醒来,已是早饭时候,外面的雨声还是不停。对于自己的这样懒起,觉得很不高兴,好像在后悔着什么,又好像在怨恨着那雨。仔细想时,原来是我既未听到母亲把我唤醒,又不曾听到鸡声,为什么今天会没有了鸡声呢?觉得很是可疑。当我随便地洗过手脸之后,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我很久地沉默着,望着那碗上的热气向上蒸腾,眼前只是一片模糊。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说着,也坐在一旁沉默着。我们都沉默着,而且沉默了很久。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只放在清水里煮熟,而所用柴薪,又只限于用谷秸七束,在锅里煮过一夜之后方取食,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又过了几日,母亲说:“再去买只来吃罢。”我说:“吃过一次病也不见好,也就不必再买了。”此后,便不再提起关于吃鸡的事。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节选自《画廊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乡下的几间农舍称为“别墅”,并描述了其周围的景色,透露出随遇而安的心境。B.“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C.“我”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这既是一种无奈和不安,更是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D.鸡蒸好后,“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我”沉默是因为一个生命因“我”逝去,母亲沉默是为“我”的病而担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回忆了“我”在镇上的生活场景,虽然烦扰,却感到欣慰,与下文“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形成呼应。B.公鸡泰然地“任意”“在我的手心里”啄食,这些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图景。C.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多元性,本文对“神煮”做出了解释,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D.作者在行文时,不刻意求工,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全文呈现出朴实、自然、平淡、真挚的语言风格。8.“我”和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9.本文虽然只写了在乡下养病的简单经历,但其过程却蕴含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6.B7.C8.①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虽然知道儿子喜欢,但最终还是煮了它;②“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但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它;③总体而言,母亲的态度是因为对儿子的爱,“我”的态度是因为寂寞,对公鸡的同情、怜惜和对母亲的理解、尊重。9.①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②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不忍心杀公鸡;③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觉得镇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④对生命状态的思索,最后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理解错误,原文“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是对“我”养病时的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无所事事,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C.“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说法错误,文章没有此主题,本文对“神煮”做出解释,是为了说明母亲对“我”的用心,选项于文无据。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比较重要情节语段内容情感的能力。 根据原文“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来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可知,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根据原文“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可知,母亲虽然知道儿子喜欢大公鸡,但最终还是煮了它。从买公鸡、留公鸡到煮公鸡,从始至终,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都是出于对儿子的爱。根据原文“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可知,“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此时“我”对待公鸡的态度是因为寂寞。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根据原文“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我”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公鸡,对待公鸡态度的变化是出于对母亲的理解、尊重。【9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根据原文“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我”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 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根据原文“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都会给我以欣慰”“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可知,“我”觉得镇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体现了“我”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根据原文“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可知,最后“我”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体现了“我”对生命状态的思索。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书魏郑公传曾巩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节选自《曾巩集》,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大公至正之道A非灭人言B以掩己C过D取小亮E以私F其君G此H其不可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郑公,在文中指唐朝政治家魏征,他被封郑国公,“公”是朝廷赐予他的爵位。 B.事,指侍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文武争驰,在君无事”的“事”意思不同。C.区区,指不重要,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意思相同。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巩在文中认为后人应该正确地看待直言进谏,明确指出直言进谏不应当被掩饰,应当把直言进谏看作一件好事,如此,后人才会效仿前人。B.伊尹、周公尽心辅佐君王,因为世人的口头相传,伊尹、周公良相的美名得以流传后世,后人才知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并效法他们直言进谏。C.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后,看不到他们臣子的谏词,在曾巩看来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D.曾巩认为,近世为取得小信的人用焚稿来掩饰君王的过错,这会使后人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而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这样做对君王无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2)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14.唐太宗能够成为前代无人能比的贤君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答案】10.ADG11.C12.B13.(1)还将使后代的君主,以为前代没有直言进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2)那直言进谏之事没有载入史册流传下来,正是这几个国君被后世更加暴露他们的恶行的原因啊。14.①唐太宗善于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②有魏郑公这些敢于进谏的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公正,不是君王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是臣子为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大公至正之道”作主语,表示强调可单独断开,且“非”字通常为后句开头,在“非”前断开,即A处;“非灭人言以掩己过”与“取小亮以私其君”句式对称,单独成句,在“过”和“君”后断开,即D和G处;“此其不可者也”收束,“此”代指前面的分句,作主语,在“此”前断开,即G处。故选ADG处断句。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侍奉;事故,变故。意思不同。句意:君王任用臣子与臣子侍奉君王是怎样的呢?/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君主没有大事烦扰。C.错误。指不重要;指自己,用作自称的谦辞。两者意思不同。句意:成就不重要的小小谦让的名声。/内心不胜仰慕至极。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因为世人的口头相传”错误。结合“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可知,后人知晓他们的直言进谏、贤能和杰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被保存了下来。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谓”,以为;“谏诤”,直言进谏;“怠”,惰怠;“忌”,忌讳。(2)“传”,流传;“乃”,是;“所以”,……的原因;“益”,更加。【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可知,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唐太宗善于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结合“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可知,有魏郑公这些敢于进谏的人。参考译文:书魏郑公传曾巩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史书有记载。君王任用臣子与臣子侍奉君王是怎样的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君王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是臣子为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直言进谏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直言进谏当作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再去直言进谏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还将使后代的君主,以为前代没有直言进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却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太宗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令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里。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恳切地劝谏自己的国君,他们的言辞极其深刻,并且当时的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事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是贤君,伊尹、周公是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不重要的小小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直言进谏,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直言进谏之事没有载入史册流传下来,正是这几个国君被后世更加暴露他们的恶行的原因啊。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作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①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②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③,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①筹笔驿: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伐魏之事,故名。诗人罢梓州幕还京,途经此地有感而作。②降王:指刘禅。③忝: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而惭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眼前之景,猿鸟敬畏当年军令,风云守护曾经的篱栅,衬托诸葛军威。B.颔联写历史之事,诸葛亮徒然挥笔运筹,而刘禅终乘驿车投降,实在令人扼腕。C.尾联“恨有余”是诗眼,诗人进谒武侯祠,吟哦《梁父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D.本诗咏怀古迹,写人烘云托月,写史虚实结合,议论抑扬交替,可谓别具一格。16.清代王文濡评价本诗:“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借典抒情,表意曲折。借用管仲、乐毅的典故,曲折表达了对诸葛亮才高功败的遗憾之情。②借古喻今,抒情委婉。写诸葛亮才比管乐,而终因关张命丧而大业未成,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③以虚衬实,情感含蓄。虚写历史,实衬现实,借写管乐武侯、关张,含蓄表达现实中诗人壮志难酬的遗憾。④问而不答,蕴藉无穷。关羽、张飞殒命后诸葛亮的结局如何?下句设问而不答,遗憾之情蕴藉其中。【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怨恨之情”错误,“恨”是遗憾之意,是遗憾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炼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意思是: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借典抒情,表意曲折。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借用管仲、乐毅的典故,曲折表达了对诸葛亮才高功败的遗憾之情。借古喻今,抒情委婉。写诸葛亮才比管乐,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而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大业未成,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以虚衬实,情感含蓄。诗人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诗人写管乐武侯、关张,以历史来衬现实,借用历史来写现实中诗人壮志难酬的遗憾。 问而不答,蕴藉无穷。诗人设问“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殒命后诸葛亮的结局如何?下文“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遗憾之情蕴藉其中。(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描写了金陵的秋景,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以两个比喻句描写出水的澄澈、山的林立。(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水和舟作喻来比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后,以反诘语气强调百姓之于君主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舟”是行驶于江河湖海的重要交通工具,古诗词中常常出现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千里澄江似练②.翠峰如簇③.奔车朽索④.其可忽乎⑤.亲朋无一字⑥.老病有孤舟(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留恋处,兰舟催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澄、簇、朽索、鉴、顷、催。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问:_______①_______?答:喝果汁和吃水果,实际上二者并不等同。首先,水果被榨成果汁以后_______②_______,就比如大家关心的维生素C含量,猕猴桃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88%,草莓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71.11%,橙子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67.24%。如果榨汁后还把残渣丢弃了,会进一步损失膳食纤维。其次,果汁中的糖都是游离糖,原本新鲜水果中的糖都存在于细胞内,叫做“内源性糖”,而被榨汁后细胞壁被破坏,_______③_______,就成了游离糖,游离糖对血糖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升高血糖。再说了,果汁很容易喝下肚,饱腹感也不强,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两大杯都没问题。比如,直接吃两个大苹果很难吃完,但如果是喝两个大苹果榨的果汁却很容易。如此看来,经常用喝果汁来代替吃水果,会诱导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这不利于控糖和控体重,还会增加风险得龋齿。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喝果汁等于吃水果吗②营养价值会略有降低③糖分都游离到细胞外了19.经常用喝果汁来代替吃水果,会导致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这不利于控糖和控体重,还会增加得龋齿的风险。【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回答“二者并不等同”可推知此处问二者是相等的吗,应填“喝果汁等于吃水果吗”。②结合后文榨果汁后维生素减少了可知,水果被榨成果汁以后营养价值变小了,应填“营养价值会略有降低”。③此处对应“糖都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壁被破坏后,糖会出来,应填“糖分都游离到细胞外了”。【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处是“诱导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导致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一处是“增加风险得龋齿”语序不当,可改为“增加得龋齿的风险”。(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现实的景象消失了。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染红的东拉河边,饮饱水的黄牛抬起头来,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山峦……“唔……”他像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孙少平尽量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他思量,过去战争年代,像他这样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呢!而现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罢了,总不会有死的威胁。想想看,比起死亡来说,此刻你安然立在这桥头,并且还准备劳动和生活,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你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是的,他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做自己的正常生活……20.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和“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B.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C.他像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D.像他这样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呢!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忘掉温暖、温柔、享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2.文中第三段,交替使用“他”和“你”两种人称,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作者的用意。【答案】20.D21.①“忘掉!”单独成句,且用了叹号,表现出孙少平内心的坚决。②三个“忘掉”构成排比,语言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更能体现必须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22.①使用“他”,有利于表现孙少平思量时的冷静、理性,便于作者叙写和评论。②使用“你”,营造对话语境,更能真切描写出孙少平内心的坚定,感情更强烈。③人称转换自然,使表达更加灵活,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的“像”,表示举例。A.是比喻手法的比喻词。B.意为似乎、好像。C.表示相似、类似。D.表示举例。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运用句子的修辞手法,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与改句相比,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多了最开始的一个“忘掉!”这一词语单独成句,且用了叹号,起到强调说明的作用,这表现出孙少平对于“忘掉”的内心的坚决。第二个区别是原句在“温暖、温柔、享乐”分别加上动词“忘掉”,而且最后还强调是“一切享乐”。三个相同的动词“忘掉”,使得句子形成排比句式。这一句式语言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表达了主人公孙少平面对困难时决意忘掉,勇敢奋斗的态度。与原句平淡的表述相比,更能体现必须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三段中,“孙少平尽量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而现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罢了,总不会有死的威胁”“是的,他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做自己的正常生活……”使用第三人称“他”。这些部分,是对孙少平进行思考时的客观描写。这里从上帝视角展现孙少平思量时的冷静、理性,以及总体的前后变化,便于作者叙写和评论。“想想看,比起死亡来说,此刻你安然立在这桥头,并且还准备劳动和生活,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你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运用了第二人称“你”,是对孙少平思考内容的具体描写。这里,作者营造对话语境,模拟孙少平内心自我对话的激烈场景,并最终得出“勇敢地去战胜困难”的结论,更能真切描写出孙少平内心的坚定。同时,对话体的表现方式,也可以使语句感情更强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执念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念头。执念可能成就人,也可能束缚人。【要求】①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执其念,行其道,成其人古人云:“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是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既如此,岂可将这宝贵的生命浪费于随波逐流之中,岂可将那澄澈的梦想撒手于世俗尘埃之中?叶会落,花会败,太阳会西下,流水会东流入海,雪花会消融成水。生命或许都会走向一个注定的结局,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对得起这一个过程,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终点拥有一颗充盈着幸福与梦想的心。于是我想,不去恨、不去怕、不去想西风如何,我们只要“不恨天涯行役苦”地执着于我们的梦想,总会在前行的道路上看到一片盎然春色,甚至能在心里永驻一个绚丽的春天。想起了蝉的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它执着于光明,它坚持了,于是在明媚的夏天它可以毫无顾忌地想唱就唱,唱响自己。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把心底炽热的火焰丢弃到黑暗角落的人了,他们坚持不住自己的梦想,就如古来那些享尽荣华富贵的高官显贵用清誉换取功名利碌。可历史记住的是嵇康,那个临刑于东市而不改神色、作《广陵散》而流传千古的人,记住他用远离尘世的决心坚守着一副魏晋风骨而受到世人尊敬;历史记住的是因执着梦想终得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记住他那傲岸的心,并馈赠他世人皆无法想象的美丽菊花;历史记住的还有身受宫刑不移志、坚定于著成《史记》以遗后世的司马迁。他们执自己所念,行自己之道,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会经历漫长的岁月,但是那一份坚守所赢得的赞誉终会到来,还会更加深刻辉煌地被铭记。坚守梦想,执其念,行其道,有人做到了,也有人没做到。经受过岁月的打磨,经受过饥饿与严寒,经受过嘲讽与耻笑,放弃轻松的生活,放弃世人的认可,放弃所有原本应该得到的、需要得到的,仅仅为了一个无人相信的执念而踏上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梦想的实现或许要承受他乡的瑟瑟秋风、古道夕阳,还要经受千夫指万夫责的刺骨寒冬。你能否坚守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谱写出一曲完美的乐章,能否在无光的世界里书写人生,能否尝尽卧薪之痛尝胆之苦,能否周游列国来诉说你自己的道?当人们随波逐流时,坚守梦想的人在干什么?不汲汲于名利,不碌碌于富贵,李白乘舟下三峡行千里而至蜀地,写尽沿途风光,于是他的诗篇成为唐诗中最绚丽的篇章;三毛放弃舒适的生活奔向撒哈拉沙漠寻梦,她的经历成为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旅程;曾落魄无名的艺术家们不舍创作,最后他们的名字与作品被永远镌刻在艺术的殿堂……因此,千万要坚守住那一份来之不易的执念。不求结果也要坚持不放手的才叫梦想,执其念,行其道,心如常在阳春烟景,坐花醉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执念”。所谓“执念”是指因执着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可动摇的念头,可形容因为对某事物的极度执着而产生了坚定不移的向往、追求的念头。材料只有一句话,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执念”的定义,由此可联想产生执念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社会、生命;第二部分是“执念”的意义,“执念可能成就人”肯定“执念”的价值,“也可能束缚人”指出“执念”的弊端。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写作时,可以首先由某些对象的执着引出话题“什么是执念”;然后以名人为例论证对执念的坚守,由此谈谈“为什么执念可能成就人,也可能束缚人”,比如,认可执念则可将之转换为坚持、毅力等概念,批判执念则应抓住极端、不知变通等因素加以说明。最后提出“怎么对待心中的执念”,总结观点。立意:1.执念是坚决而不动摇的态度。2.坚持自己的执念,成就未来。 3.心存执念,突破自我。4.不要让执念成为束缚自己短板。5.放下执念,焚香煮茶。6.执念,双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