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6161

大小:50.1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咸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派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咸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派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鸴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材料二: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写”和“不写”影响读者感受:“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若所有细节都交代清楚,作品就显得死板。B.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C.《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D.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而以机械的方式理解其中的虚实空白艺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不写之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不能喧宾夺主;二者应主次分明,相得益彰。B.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等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C.《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理的情节来制造表面上的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质疑,进而推想缘由,探求真相。D.“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手法的一项是()A.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死讯传出来后,身为公爹的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并表示“尽我所有罢了”来料理丧事;而对作为丈夫的贾蓉有何表现却未作交代。B.第三十五回,傅家两个嬷嬷受差遣看望挨打的宝玉时私下谈论他“连一点刚性也没有”,后文只写宝玉与莺儿闲话打络子一事,却不再对嬷嬷作其他描写。C.第四十回,刘姥姥在宴会上逗笑,作者逐一展现了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等人的情态,却没有写宝钗和迎春二人的反应。D.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诗,贾政“喜不自胜”并“讲与贾母听”;宝玉作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4.材料一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不仅是小说有留白,戏剧语言也有大量的留白之美。《雷雨》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不敢说。周朴园哦。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哦?你说说看。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苦痛)哦!请结合以上材料,对周朴园对白中的三处“哦”,任选一处进行合理想象补充,并简要分析文本中设置的空白给读者阅读带来的效果。【答案】1.B2.D3.B4.①采用引证法。材料一谈的是“《红楼梦》中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文中引用了《红楼梦》中宝玉与莺儿的一次对话,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既使晦涩的道理显得浅显易懂,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②论述层次清楚。文章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证:“不写之写”应从美学修辞学上来分析“写”与“不写”的辩证关系;作家的“不写之写”的妙处;读者因作家的“不写之写”受到的限制与生发的联想。这三个层次前后关联,逐次推进,论证有条理。5.[示例一]第一处“哦”:这个下人好像知道点内情,她说“不敢说”,不是“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对当年的事了解多少?[示例二]第二处“哦”:事情有点不对,她居然认识梅侍萍,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她所知道的会不会损害我的名誉?[示例三]第三处“哦”:这件事是我内心的疮疤,我只是要让侍萍安静离开,没想到结果会这么惨烈。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效果:①设置种种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A.“‘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错误。原文说“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文本指出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的感知、认知,不是写得越少,联想的空间就越大。C. “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错误,逻辑混乱。由原文“《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可知,选项前半部分的艺术空白点,并不是后半部分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产生的条件。D.“而以机械的方式理解其中的虚实空白艺术”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并未涉及“机械的方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错误,文中说的是“至于‘不写’则属于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文中是“不完全”;“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错误。由原文“‘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可知,并没有说还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而是与读者的“经验”有关。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关于“不写之写”,文中这样表述: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B.“傅家两个嬷嬷受差遣看望挨打的宝玉时私下谈论他‘连一点刚性也没有’……却不再对嬷嬷作其他描写”中傅家两个嬷嬷并不是作者所要描述的对象,作者只是借她们之口点出世人对宝玉的评价,所以后面自然也就不会写她们了,所以不属于“不写之写”手法。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上的特点包括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等。从论证手法角度来看,材料一中“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此处采用引证法。材料一谈的是“《红楼梦》中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文中引用了《红楼梦》中宝玉与莺儿的一次对话,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使晦涩的道理显得浅显易懂,以此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从论证结构来看,材料一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二自然段论述“不写之写”应从美学修辞学上来分析“写”与“不写”的辩证关系;第三四五段论述作家的“不写之写”的妙处;第六段写读者因作家的“不写之写”受到的限制与生发的联想。这三个层次前后关联,逐次推进,论述层次清楚,论证有条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周朴园对白中的三处“哦”任选一处合理想象周朴园的内心活动并简要分析设置的空白给读者阅读带来的效果,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一处“哦”,是在周朴园询问梅家小姐的情况时,鲁侍萍回答“不敢说”的情况下出现的,此时,周朴园的内心活动应与鲁侍萍“不敢说”这一答语有关。“不敢说”意味着这个下人知道一点内情,至于知道多少则不得而知,那么既然这个下人能知道当时的情况,自然就会引发对她身份的质疑。所以此时周朴园可能在想:这个下人好像知道点内情,她说“不敢说”,不是“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对当年的事了解多少。第二处“哦”,是鲁侍萍说“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的时候出现的,此时周朴园有些紧张,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个下人竟然会认识梅侍萍,那么这二人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这个下人所知道的事情会不会影响自己当下的名誉呢。所以此时他可能在想:事情有点不对劲,她居然认识梅侍萍,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她所知道的会不会损害我的名誉。第三处“哦”,是在鲁侍萍回答“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时出现的。鲁侍萍的回答还原了当时的悲惨情形,这也是周朴园不想提及的,所以这时候周朴园可能在想:这件事是我内心的疮疤,我只是要让侍萍安静离开,没想到结果会这么惨烈。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啊!至于表达效果,这三处“哦”,设置了种种悬念,一环扣一环,促使读者进行思考,由此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还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促使读者很快融入其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引发强烈的共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离婚鲁迅庄木三和他的女儿——爱姑——从木莲桥头跨下航船去,庄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将长烟管倚在船边;爱姑便坐在他左边,将两只钩刀样的脚正对着八三摆成一个“八”字。“木公公上城去?”一个蟹壳脸的问。“不上城,就是到庞庄去走一遭。” “也还是为了爱姑的事么?”好一会,八三质问了。“还是为她。这真是烦死我了,已经闹了整三年,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这回还是到慰老爷家里去?”“还是到他家,连城里的七大人也在……”“七大人?”八三的眼睛睁大了。“他老人家也出来说话了么?那是……其实呢,去年我们将他们的灶都拆掉了,总算已经出了一口恶气……”他于是顺下眼睛去。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他不能像慰老爷似的不通,只说是‘走散好走散好。’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八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只有潺潺的船头激水声;船里很静寂。庄木三伸手去摸烟管,装上烟。“对对。”木三点头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慰老爷不是劝过我四回么?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可是我听说去年年底施家送给慰老爷一桌酒席哩,八公公。”蟹壳脸道。“那不碍事。”船上一人说,“酒席能塞得人发昏么?酒席如果能塞得人发昏,送大菜又怎样?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船便在新的静寂中继续前进;水声又很听得出了,潺潺的。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庄木三的烟早已吸到底,火逼得斗底里的烟油吱吱地叫了,还吸着。庞庄,他到过许多回,不足道的,以及慰老爷。他还记得女儿的哭回来,他的亲家和女婿的可恶,后来给他们怎样地吃亏。想到这里,过去的情景便在眼前展开,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船在继续的静寂中继续前进;独有念佛声却宏大起来;此外一切,都似乎陪着木叔和爱姑一同浸在沉思里。“木叔,你老上岸罢,庞庄到了。”木三跳上岸,爱姑跟着,向着慰老爷家走。他们跨进黑油大门时,便被邀进门房去;大门后已经坐满着两桌船夫和长年。当工人搬出年糕汤来时,爱姑不由得越加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么?” 她想。“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我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从十五岁嫁过去做媳妇的时候起……”她喝完年糕汤;知道时机将到。果然,不一会,她已经跟着一个长年,和她父亲经过大厅,又一弯,跨进客厅的门槛去了。在这些中间爱姑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爷魁梧得多;大的圆脸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她偷空向四处一看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旁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慰老爷向庄木三说话。“本来新年正月又何必来劳动你们。但是,还是只为那件事……我想,你们也闹得够了。不是已经有两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宜解不宜结的。爱姑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我没有这么大面子,说不通。七大人是最爱讲公道话的,你们也知道。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和我一样。可是七大人说,两面都认点晦气罢,叫施家再添十块钱:九十元!”“……”“九十元!你就是打官司打到皇帝伯伯跟前,也没有这么便宜。这话只有我们的七大人肯说。”七大人睁起细眼,看着庄木三,点点头。爱姑觉得事情有些危急了,“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她勇敢起来了,“不像我们乡下人。我是有冤无处诉,倒正要找七大人讲讲。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尴。那年的黄鼠狼咬死了那匹大公鸡,哪里是我没有关好吗?那是那只杀头癞皮狗偷吃糠拌饭,拱开了鸡橱门。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七大人对她看了一眼。“我知道那是有缘故的。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鉴,知书识理的人什么都知道。他就是着了那小寡妇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七大人慢慢地说了。“年纪轻轻。一个人总要和气些,和气生财,对不对?我一添就是十块,那简直已经是天外道理了。”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说话,弟兄不敢来,慰老爷是原本帮他们的,七大人又不可靠。但她在糊里糊涂的脑中,还仿佛决定要作一回最后的奋斗。“怎么连七大人……”她满眼发了惊疑和失望的光。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那事情是万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这时才又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她非常后悔,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 全客厅里是“鸦雀无声”。她的话虽然微细得如丝,慰老爷却像听到霹雳似的了,他跳了起来。“对呀!七大人也真公平;爱姑也真明白!”他夸赞着,便向庄木三,“老木,她自己已经答应,事情是圆功了。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大家都拿出来……”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节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婚”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爱姑为与丈夫离婚已经闹了整整三年也没个结果,最后夫家请出了有权势的七大人出面调停。B.人物对话中常用省略号,如“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让人感受到爱姑对父亲的埋怨,言有尽而意无穷。C.“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可见爱姑刚见七大人时心存幻想,认为七大人能主持公道。D.“微细得如丝”与“听到霹雳似的”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体现出七大人做出判决后,爱姑和慰老爷的不同心理。7.下列关于文本中各个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三与庄木三、爱姑的对话,交代了部分情节,如爱姑离婚的原因,慰老爷“和稀泥”式的解决方式。B.两个老女人看似对爱姑的事情漠不关心,但通过“互视,努嘴,点头”等动作描写,可见她们对爱姑的同情、关心。C.文本主要运用外貌、语言描写来刻画七大人的形象,如“团头团脑”“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慢慢地说了”。D.“七大人也真公平”“事情是圆功了”等,体现出慰老爷阿谀奉承、拉偏架、假惺惺等形象特征。8.文本中有三处写到了船的“静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各自的作用。9.爱姑的形象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第一处:爱姑严词控诉,大家意见不同,导致对话难以为继而“静寂”,凸显人物形象;②第二处:在船上人安慰之下,爱姑对七大人抱着很大的希望,而庄木三感到了不安。“静寂”反衬出人物心理的不平静;③第三处:“宏大的念佛声”和船行的“静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爱姑最后的失败,与夫家激烈的矛盾归于平和。 9.①相同点: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都以失败告终。面对不忠的丈夫和不公正的判决,爱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讨个公道,但最终又迫于威势,选择妥协;祥林嫂在丈夫死后被迫改嫁时反抗了,但还是被她的婆婆压倒。②不同点:爱姑性格中还有泼辣、强悍、粗鲁的一面,她宣称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直接称呼丈夫、公公为“小畜生”“老畜生”。祥林嫂则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她“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经历丧夫丧子打击仍千辛万苦积钱捐门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可见爱姑刚见七大人时心存幻想”错误。爱姑说“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时,还未见到七大人。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B.“可见她们对爱姑的同情、关心”错误。两个老女人应是一种“看客”心理,“同情、关心”体现不明显。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结合“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八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可知,爱姑严词控诉,大家意见不同,导致对话难以为继而“静寂”,凸显人物形象;第二处:结合“‘那不碍事。’船上一人说,‘酒席能塞得人发昏么?酒席如果能塞得人发昏,送大菜又怎样?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可知,船上人安慰爱姑说那不碍事,爱姑对七大人抱着很大的希望;结合“想到这里,过去的情景便在眼前展开,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可知,这回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庄木三感到了不安。“静寂”反衬出人物心理的不平静; 第三处:结合“独有念佛声却宏大起来;此外一切,都似乎陪着木叔和爱姑一同浸在沉思里”可知,“宏大的念佛声”和船行的“静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爱姑最后的失败,与夫家激烈的矛盾归于平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相同点: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都以失败告终。结合“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他不能像慰老爷似的不通,……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那事情是万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这时才又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她非常后悔,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可知,面对不忠的丈夫和不公正的判决,爱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讨个公道,但最终又迫于威势,选择妥协。祥林嫂死了当家人后,不堪忍受婆婆的严厉,从婆家逃了出来,逃到了鲁镇四叔家做女工,这是祥林嫂的反抗,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躲得起。尽管抗争得有点消极,对一个弱女子来说却也难能可贵。改嫁时她出格地闹,以至于“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在丈夫死后被迫改嫁时反抗了,但还是被她的婆婆压倒。不同点:爱姑性格中还有泼辣、强悍、粗鲁的一面,结合“我知道那是有缘故的。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鉴,知书识理的人什么都知道。他就是着了那小寡妇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她偷空向四处一看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旁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可知,她宣称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直接称呼丈夫、公公为“小畜生”“老畜生”。祥林嫂则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结合“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可知,她“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体现她勤劳、质朴、坚强的品性;人们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经历丧夫丧子打击仍千辛万苦积钱捐门槛,体现她处于受剥削、压迫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征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 然之。封德彝非之曰:“魏征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征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①,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上卒从征言。贞观二年六月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贞观六年三月,长乐公主将出降②,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陛下不可不从也。”因请遣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①浇讹:浮薄诈伪。②出降:此处指帝王之女出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魏A征B书C生D未E识F时G务H若I信J其K虚L论M必N败O国P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与《谏太宗十思疏》“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的“深”字含义不同。B.戊子,文中是指一种干支纪日法,古时还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时。C.矜,文中意为骄傲,与《促织》“虫翘然矜鸣”的“矜”字含义相同。D.故,意为原因,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和大臣们谈论百姓教化时,魏征认为经历过战乱的百姓容易接受教化,如同饥渴之人容易对饮食满足,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B.长乐公主将要出嫁时,唐太宗下令她的嫁妆要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进谏阻止,唐太宗并不同意,将这件事转告皇后,由她决定。C.皇后知道魏征在长乐公主出嫁之事上的谏言后,就请求派宫中的宦官赏赐魏征财物,并勉励魏征要始终保持正直之心不要改变。D.魏征在朝廷上的直言进谏曾触怒过唐太宗,唐太宗下朝后也曾生气地表示要杀掉魏征,而皇后却巧妙地化解了唐太宗心中的怒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2)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14.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魏征在向唐太宗进谏时,每每引用历史,请结合材料概述他引用了哪些史实。【答案】10.DHM11.D12.B13.(1)君主即使是圣明聪慧的人,仍应当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的力量。(2)现在看到他援引礼义来抑制君主的私情,才知道魏征是真正的国家重臣啊。14.①论及百姓教化时,援引五帝、三王不更换百姓面达到教化目的;②论及隋炀帝时,他指出隋炀帝说尧舜之话,而行桀纣之事缺乏自知之明,最终国家灭亡;③在长乐公主嫁妆之事上,他援引汉明帝分封自己儿子的历史故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魏征是一个书生,不了解时务,如果相信他的虚论,一定会使国家败坏。“魏征书生”为主谓结构,语意完整,“生”的后面应加句读,故选D;“若”表假设的连词,故在“若”的前面应加句读,故选H;“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为表假设的句子,“若信其虚论”为假设的条件,“必败国家”为假设所引起的结果,故“若信其虚论”与“必败国家”中间应加句读,故选M。故选DHM。【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深”,表程度,很/与“浅”相对。句意: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B.正确。C.正确。“矜”,均指骄傲、得意之意。句意: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蟋蟀昂首挺立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D.“含义相同”错。“故”,原因/交情。句意:太宗惊奇地问她缘故/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唐太宗并不同意,将这件事转告皇后,由她决定”错。原文“上然其言,入告皇后”意思是太宗认为魏征说得对,入宫告诉了皇后。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虽”,即使;“受”,接受;“竭”,竭尽。(2)“引”,援引;“抑”,抑制;“乃”,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原文“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①,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可知,论及百姓教化时,他援引五帝、三王不更换百姓面达到教化目的。②由原文“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可知,论及隋炀帝时,他指出隋炀帝说尧舜之话,而行桀纣之事缺乏自知之明,最终国家灭亡。③由原文“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可知,在长乐公主嫁妆之事上,他援引汉明帝分封自己儿子的历史故事。参考译文: 唐太宗刚继位时,曾经和群臣谈到民众的教化问题,太宗说:“现在天下刚遭受大乱,我担心百姓不好教化。”魏征说:“不是这样。长期享受安定生活的百姓容易骄横安逸,骄横安逸的人就难以教化,经过战乱的百姓忧愁困苦,忧愁困苦就容易教化。就像饥饿的人容易对吃的东西满足,口渴的人容易对喝的东西满足。”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封德彝反对说:“魏征是一个书生,不了解时务,如果相信他的虚论,一定会使国家败坏。”魏征说:“五帝、三王都不更换百姓却能达到教化他们的目的。如果说上古人淳朴,后世渐渐变得浮薄狡诈,那么到现在,应该都成了鬼怪了,君主怎么能统治他们!”太宗最终听从了魏征的话。唐太宗贞观二年六月戊子(十三日),唐太宗对诗臣们说:“我翻阅《隋炀帝集》,看到这本书文辞深奥渊博,隋炀帝也知道肯定尧、舜,否定桀、纣,然而他做事为什么就相反了?”魏征回答说:“君主即使是圣明聪慧的人,仍应当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的力量。隋炀帝依仗他出众的才智,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所以他嘴里说的是尧、舜说的话,而做的是桀、纣所做的事。又没有自知之明,以致国家灭亡。”太宗说:“前事不远,我们要以此为鉴。”贞观六年三月,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因为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特别怜爱她,命令有关部门给公主的嫁妆要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劝谏说:“过去汉明帝想要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与先帝的儿子相比。’令封给他儿子的领地比分给楚王、淮阳王的封地少一半。现在陛下给长乐公主的嫁妆比永嘉长公主的多一倍,这和汉明帝的想法不同了吧?”太宗认为魏征说得对,入宫告诉了皇后。皇后感叹道:“妾屡次听到陛下赞赏魏征,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现在看到他援引礼义来抑制君主的私情,才知道魏征是真正的国家重臣啊,陛下不可以不听从。”于是请求派遣宫中宦官赏赐魏征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且对他说:“听说您很正直,今天终于见到了,所以赏赐这些财物。希望场你始终保持这份忠心,不要改变。”太宗有一次罢朝回宫,愤怒地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征常在朝堂上让我难堪。”皇后听了退进内室,穿好朝服立于厅堂,太宗惊奇地问她缘故,皇后说:“妾听说君主贤明臣子就正直,现在魏征忠直,是由于隆下的贤明,妾怎能不祝贺。”太宗才高兴起来。(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卖花声·题岳阳楼(北宋)张舜民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注】本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因讥议边事被贬南方,途经岳阳时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B.楼内词人正在把酒,因即将离别远行,侍酒的女子满斟酒杯,显出庄重的颜容。C.词人安慰友人不必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D.词人凭栏远望,遥想南行的艰辛,字里行间也蕴含了人生之路充满艰危的感慨。16.本词和杜甫的《登岳阳楼》同为登楼名篇,两个作品分别提到“长安”和“关山北”两地,请简要分析这两地分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答案】15.C16.①长安是汉唐旧都,这里借指北宋京城。词人借回望长安,表达被贬南方的悲伤与怨愤,和对京都的思念、对朝廷的期待之情。②关山北指北方边境,是当时战火燃烧之地。诗人借遥望北方,表达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错。“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这两句是词人联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告诉友人不必如古人那样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因为自己是南下,并非西行,且元二是出使,而自己则是被贬,此处有自嘲的意味。 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卖花声》中的“长安”是汉唐古都,这里借指北宋京城汴京。词人被贬南方,前途可畏,故频频回首,遥望京城,内心矛盾,虽然对自己蒙冤遭贬心有怨愤,可还是期待皇帝能早日召还自己,有对朝廷的一片眷恋和期待。《登岳阳楼》中的“关山北”指北方边境,当时吐蕃入侵,战争不息,国家不安宁。诗人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看不到战火,但心中已呈现出外族入侵、国家危难的情景,禁不住老泪纵横,表达对国家时局的担忧和报国无门的哀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和冉有分别从军队建设和百姓生活的角度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三年治国目标。(3)《阿房宫赋》中将秦挥霍无度与其对六国极力搜刮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吾尝跂而望矣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可使有勇④.可使足民⑤.奈何取之尽锱铢⑥.用之如泥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跂”“博”“锱铢”。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陶瓷作为中国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对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对外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当今社会与古代中国的发展中皆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陶瓷还需深挖文化底蕴、激发文化活力,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致敬工匠,传承千年窑火。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千年瓷都景德镇曾吸引①的制瓷工匠,制成的精美器具流向世界各地。可以说景德镇的辉煌成就,既得益于其② 的地理条件,也离不开成千上万陶瓷工匠的心血浇灌。在传承与创新中激发陶瓷文化活力,需要在与传统制瓷工匠的隔空对话中领悟制瓷真谛,需要在致敬传统制瓷工匠中坚守本心、砥砺向前,也需要在弘扬工匠精神中传承千年窑火。锐意创新,发展文创产业。在③的现代社会,发展陶瓷艺术需要做好技艺传承,也需立足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审美趋势,用文化点亮陶瓷艺术,彰显陶瓷生命张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作为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为陶瓷文化注入更多时代思考,跳出固定创作格式,创造性地将粉彩瓷与墨彩瓷相结合,创立了粉墨彩瓷装饰新风格。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B.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C.“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D.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答案】18.陶瓷作为中国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对内承载着博大的中华文化,对外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古代中国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皆具有重要意义。19.①五湖四海(或四面八方)②得天独厚③日新月异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对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中动宾搭配不当,“中华文化”应是宾语,所以应把“博大”提前;二是语序不当,“在当今社会与古代中国的发展中皆具有重要意义”语序不当,应把“当今社会”与“古代中国”交换位置。【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原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可知,此处在讲千年瓷都景德镇曾吸引全国各地的制瓷工匠,故此空可填“五湖四海”,或者“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四面八方:指各个地方或各个方面。 第二空:根据原文“景德镇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地理条件”可知,此处在讲景德镇能制成的精美瓷器其自身优良的地理环境,故此空可填“得天独厚”。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而言。第三空:根据原文“锐意创新,发展文创产业”“也需立足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审美趋势”可知,此处强调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特点,故此空可填“日新月异”。日新月异:指发展、进步极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用法是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对上文的总结;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语言的间隔、停顿;D.表示语义有跳跃。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21.在论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时,费孝通先生分别用了三个精彩的比喻,请找出喻体并说明各自的喻义。22.有两部名著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其中一部是《红楼梦》,所反映的是亲属路线;另一部是《水浒传》,所反映的则是朋友这条线。根据《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比较并说明《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宝玉和宝钗,哪个亲属关系更近? 【答案】21.①水的波纹:喻指差序格局中以“我”为中心,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重在分厚薄、亲疏。②蜘蛛网:喻指以自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网络。③北斗星辰:喻指以自己为中心,其他所有人都随着他而转动。22.宝玉和黛玉关系更近。因为宝玉父亲和黛玉的母亲是兄妹关系,属于姑舅亲戚;宝玉和宝钗的母亲是姐妹关系,属于姨表亲戚。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地位鲜明,姑舅比姨表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所以按照“差序格局”中的亲属关系,宝玉和黛玉关系更近。【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①“我们的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是一个比喻句,指差序格局中以“我”为中心,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重在分厚薄、亲疏。这个比喻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征。②“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用蜘蛛网作比喻,喻指以自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网络。突显了中国社会中亲属关系的特点:以自己为中心。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北辰,喻指以自己为中心,其他所有人都随着他而转动。突出了差序格局差序以自己为中心的特点【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思想内涵的分析能力。宝玉和黛玉关系更近。因为宝玉父亲和黛玉的母亲是兄妹关系,宝玉的父亲贾政是黛玉的舅父,黛玉的母亲贾敏是宝玉的姑母。属于姑舅亲戚;宝玉和宝钗的母亲王夫人和薛姨妈是姐妹关系,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姐弟关系。属于姨表亲戚。原文“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而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地位鲜明,姑舅比姨表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所以按照“差序格局”中的亲属关系,宝玉和黛玉关系更近。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错”地方就避开,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明知当时诸侯大都崇尚霸道,还是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庖丁和孟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安之若命,而后有为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因此他笔下的庖丁,也能顺其自然,游刃有余。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锺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古语有言“先穷后工”,这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者,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故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而不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但安之若命,就真的是无所作为吗?对任何一位有志之士,都断然不是如此。尼采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看似无为者,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孟子曾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仁人志士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庄子所说的平静之心,以看似无为之心默默坚守正道。或如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而不为日伪演出,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或如董作宾在外人如火如荼抗战之际在偏远李村中完成巨著《殷历考》,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或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在深远寂静之中为国铸剑,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故曰:无为实为有为。若要有宏伟的成就,就必须有所舍弃,有所作为。庄子所言之安之若命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当有所作为之时,这力量当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正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强盛的国力使我们自感应有所作为。领袖的话铿锵有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从辽宁舰到蛟龙号,从高速铁路到神舟飞船、墨子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有所有。而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抓住机遇,以有为之心积极入世,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心如止水,厚积薄发,方能有为于天下。【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共两句话,一句源于《庖丁解牛》,一句源于《齐桓晋文之事》。要读懂这两句话,应明晓两句话中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句话中,“筋骨交错”,是指解牛中遇到的难以分解的地方,以此喻指生活中的困难,具体而言,于个人而言,是生活成长中困难、纠结,学习上的困难,具体科目上的难题;于科研而言,是研发中的瓶颈,是技术的关卡;于社会而言,是社会中的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于国家而言,是发展中的阻碍、磨难、挫折。“避开”,是绕过难解之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躲避。“顺其自然”,是遵循本来的样子,是指对规律的把握,顺应规律解牛。“避开”和“顺其自然”两者结合,可以理解为遇到困难时不蛮干,要懂得遵循规律。第二句话中的“明知”是指对事件提前的了解,知晓事件的难易程度、解决方法、价值意义,甚至是后果代价;“不遗余力”,是指全力以赴,“明知”是前提,“不遗余力”是践行过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对这句话的总结,“不可为”是达不到效果、实现不了目标,与“为之”形成对立,在对立中凸显出人的精神品质和意志: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暂时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仍然抱着飞蛾扑火的勇气,坚定地去有所作为。试题要求写作一篇议论文,写作时,要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可以侧重一方,一主一辅;也可以两者结合,分析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侧重一方,作为朝气蓬勃的当代青年学生,侧重于强调孟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民族精神,会使作文更大气。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个人名利荣辱、生老病死,可以顺其自然,不违天命;但对事业的追求、对事关民族大义、家国命运的大事,则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因有对个人得失的顺其自然之心态,才能更专注于为不可为之事业;也正因为聚精会神于为不可为之事业,自然会看淡个人得失。立意:1.积极有为而不违背规律。2.迎难而上时要学会避其锋芒。3.面对规律要顺应自然,面对困境要“知其不可而为之”。4.处世有顺其自然之心,为国应有“有为”“敢为”之志。5.以顺其自然蓄势,方能成积极有为之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