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ID:83562674

大小:217.49 KB

页数:152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139****0001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4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5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6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7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8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9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7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1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19第五章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26第六章行政行为(二)-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31第七章行政行为(三)-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38第八章行政行为(四)-特殊类型的行政行为46第九章行政程序法50第十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54第十一章行政复议58第十二章司法审查(一)64第十三章司法审查(二)70第十四章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75 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行政关系B.监督行政关系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2.下列不属于行政法的一般渊源的是()A.宪法B.法律解释C.法律D.行政法规3.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法具有一部系统、完整的行政法典B.行政法规范数量最少C.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区别非常明显D.行政法的内容广泛4.根据行政法的分类,下列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A.经济行政法B.军事行政法C.行政处罚法D.民政行政法5.下列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与义务一般是法定的C.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D.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只能由行政机关本身解决二、多选题6.下列关于行政法中行政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1 B.行政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C.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D.现代行政只限于管理国家事务E.行政就是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三、名词解释题7.行政权1 8.行政法四、简答题9.简述行政法的特点。五、论述题10.联系实际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行政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故选项C正确。知识拓展: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对内对外发生的各种关系。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与行政机关形成的关系。2.答案:B解析: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判例与指导性案例;软法规范。3.答案:D解析: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故排除选项A。(2)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故排除选项B。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1)行政法的内容广泛。故选项D正确。(2)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3)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故排除选项C。2 4.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与原则的总称,如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程序法等。故本题选择C。特别行政法是对特别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与原则的总称,如教育行政法、卫生行政法等。5.答案:D解析: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2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故排除选项A。(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故排除选项B。(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故排除选项C。(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故本题选择D。二、多选题6.答案:ABC解析:行政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故选项A正确。(2)行政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现代行政已不限于管理国家事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管理公共事务,故选项D错误。(3)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故选项B正确。(4)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故选项C正确。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并不是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故选项E错误。三、名词解释题7.答案: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8.答案: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四、简答题9.答案:(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3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①行政法的内容广泛;②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③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3 五、论述题10.答案:一、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行政法是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是因为:(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断言,行政法的确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二、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就同属于法的范畴这一点而言,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一样,具有法的规范作用和一般社会作用。但是,行政法毕竟是特殊的部门法,它的社会作用亦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过分强调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实施而忽视或轻视公民权的保护,或者过分强调保护公民权而忽视或轻视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障,都是对行政法作用的片面理解,都会影响到有机、和谐的行政法律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延伸知识点】1.行政法上的行政是()A.私人行政B.公共行政C.企业行政D.事业单位行政2.下列行政法渊源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是()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法律解释3.下列属于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A.法律B.国际条约4 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4.行政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C.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D.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5.行政关系是()A.行政法调整某些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4 B.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C.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内、对外发生的各种关系D.国家行政机关参与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所有社会关系6.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物质财富B.精神财富C.行为D.行政相对人————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行政通常可分别表示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和社会组织、企业的行政。前者通称为“公共行政”,后者则称为“私人行政”。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C。公共行政除了国家行政以外,还包括其他非国家机关的公共组织的行政,如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故排除选项D。2.答案:A解析:破题点:最高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所有立法的依据。选项BCD是根据宪法制定,不得违背,故排除。3.答案:B解析: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判例与指导性案例;软法规范。故选项B正确。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故排除选项ACD。助记口诀:约姐安软管——国际条约、法律解释、判例与指导性案例、软法规范、惯例。4.答案:C解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概括为: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行为。5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关系的定义。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对内对外发生的各种关系。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说法错误,故排除。知识拓展:5 行政法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与行政机关形成的关系。6.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行为。故排除选项AB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故本题选择D。6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1.行政权的存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是指()A.行政公开性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行政比例原则1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C.公务员政治、业务素质的差异D.行政法律的易变性二、多选题13.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公开原则D.行政效率原则E.行政应急性原则三、简答题14.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内容。四、论述题15.试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答案:B解析: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故选项B正确。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故排除选项ACD。7 12.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裁量权的存在。故本题选B。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行政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7 二、多选题13.答案:AB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故选项AB正确。选项C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子原则,故排除。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程序公正的原则、相对人参与的原则和效率原则。故排除选项D。选项E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三、简答题14.答案: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其具体内容有:(1)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2)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四、论述题15.答案: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情理。具体内容包括:(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5)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其子原则有:(1)行政公开原则;(2)行政公正原则;(3)比例原则;(4)信赖保护原则;(5)尊重和保障人权。【延伸知识点】1.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8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过程公开C.不存在偏见D.不单方接触2.下列关于信赖保护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信赖保护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B.信赖保护原则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C.行政机关对因撤回行政许可而造成损害的当事人进行补偿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8 D.信赖保护原则是比例原则的具体体现3.2014年4月17日下午,王民与张华合伙投资购买的水泥管丢失,王民怀疑是张华转移,使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谩骂,张华不满也以侮辱性的言语谩骂,王民与张华在谩骂中发生厮打,双方均受到了轻微伤害。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2014年6月18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张华予以罚款100元,对王民予以行政拘留5日。公安局的行为违反了()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诚实守信原则D.责权统一原则4.下列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B.比例原则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子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D.法律保留原则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重要内容————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行政公开的具体要求:(1)行政行为内容公开;(2)行政过程公开;(3)行政信息公开。故选项B正确。程序公正具体包括:(1)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2)不单方接触。(3)作出不利决定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故排除选项AD。实体公正,就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必须达到不徇私情、不存偏见、不武断专横。故排除选项C。2.答案:C解析: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包括: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故排除选项ABD。信赖保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1)存续保护的方式,即政府不得撤销、变更或废止已经作出的行为;9 (2)补偿保护的方式,即政府在权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或组织的信赖利益之后,认为公共利益明显大于个人或组织的信赖利益,必须撤销、变更或废止已经作出的政府行为,否则,公共利益会受到重大损失,那么,政府可以撤销、变更或废止,但同时应当对个人或组织由此而受到的合法权益损失予以适当的补偿。故本题选择C。3.解析: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9 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4)符合自然规律;(5)符合社会道德。题干中案例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对于同样的违法行为采取了轻重不同的两种处罚,很明显不客观不合乎理性,违反合理性原则。故选B。选项CD不存在,故排除。4.答案:D解析: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4)符合自然规律;(5)符合社会道德。故排除选项A。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包括: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故排除选项B。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裁量权的存在。故排除选项C。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故本题选择D。10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一、单选题16.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公务员个人B.行政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D.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17.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司法机关C.各级政协组织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18.警察在执行紧急公务时,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优先乘坐交通工具,这体现的是()A.行政执行权B.行政优先权C.行政受益权D.行政命令权19.下列属于中央行政机关的是()A.中共中央B.中央军事委员会C.公安部D.最高人民法院20.下列属于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是()A.巡回法庭B.街道办事处C.区公所D.税务所21.下列不属于公务员身份判断要素的是()A.履行公职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D.考试录用22.下列属于公务员的是()A.某国有银行员工B.某大学老师C.某国有企业董事长D.某人民法院院长11 二、多选题23.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途径有()A.考任B.选任C.委任D.聘任E.调任24.行政优先权包括()A.先行处置权B.获得社会协助权11 C.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D.行政受益权E.行政许可权三、名词解释题25.行政主体26.行政相对人四、简答题27.简述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6.答案:C解析:行政主体的判断标准:(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4)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故选项C正确。排除选项D。行政主体必须是组织,故A错。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故B错。17.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接受授权的组织既可以是行政机构,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不具备行政职能,故排除。18.答案:B解析:(1)行政执行权:行政主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有关上级部门的决定和命令等,在它所辖范围内具体执行行政事务的权力。12 (2)行政优先权: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利在同一领域或者同一范围内相遇时,行政权具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行政优先权的内容之一是获得社会协助权。例如,我国《国家安全法》第9条和《人民警察法》第13条,分别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等。本题选择B。(3)行政受益权:行政主体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优益条件。(4)行政命令权:在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通过一系列的行政决定,依法要求特定的人或者不特定的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而命令相对人必须服从之的权力。12 19.答案:C解析: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的办公和办事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全国公安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指挥机关。故本题选C。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军事管辖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国共产党核心权力机构,简称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简称(中共)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0.答案:D解析: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政府中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工作机构,代表该职能部门从事一定范围内的某些行政事项的管理工作,其自身原则上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如,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司法所。故选项D正确。知识扩展: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如,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21.答案:D解析:判断公务员的三要素:(1)依法履行公职;(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五种途径:考任、选任、委任、聘任、调任,故本题选择D。22.答案:D解析:我国公务员的范围:(1)“行政系统”公务员;(2)政党系统的公务员;(3)权力机关系统的公务员;(4)政治协商会议系统的公务员;(5)审判机关系统的公务员;(6)检察机关系统的公务员;(7)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系统的公务员等。故选项D正确。通过分析可知,选项ABC不符合要求,故排除。二、多选题23.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途径:考任、选任、委任、聘任、调任。故本题选择ABCDE。助记口诀:调任选考的评委——评(聘)。24.答案:AB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优益权包括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故排除选项D。13 行政优先权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公定力),故选项ABC正确。选项E属于行政职权,故排除。三、名词解释题25.答案:一般认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13 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26.答案:行政相对人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共同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方当事人。四、简答题27.答案:(1)是依法行政的需要。(2)是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要。(3)是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被告人的需要。(4)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延伸知识点】1.下列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主体等同于行政机关B.所有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都是行政主体C.所有的行政主体都是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法律规定警察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武器,这体现了()A.行政司法权B.行政委托、监督权C.行政优先权D.行政受益权3.下列不属于行政优先权内容的是()A.行政先行处置权B.获得社会协助权C.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D.行政受益权4.下列关于行政相对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相对人必须是公民个人B.行政相对人可以是国家行政机关C.行政相对人必须是私人企业D.外国人不能成为行政相对人14 5.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行政相对人B.行政主体C.司法机关D.行政机关6.下列有权行使行政调解权的是()A.基层人民法院B.县公安局C.中级人民法院D.海事法院14 7.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权的所有者B.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C.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D.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8.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被委托的组织B.被委托的个人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公务员9.不具有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乡人民政府B.县人民政府C.自治州人民政府D.地级市人民政府10.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A.某国有企业总经理B.某镇政府的副镇长C.某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D.国务院审计署科员11.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权利的是()A.身份保障权B.口头辞职的权利C.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D.参加培训的权利12.根据宪法规定,担任地方县级人民政府县长和副县长领导职务的,其产生方式是()A.选任B.委任C.调任D.指定13.下列做法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是()A.某卫生局副处长李某因在年终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等次任职B.某市税务局干部沈某到该市某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一年C.某市公安局与技术员田某签订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应当报该市组织部门批准15 D.某环保局办事员齐某对在年终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4.某工商局干部张某在周末开公车,带领家人到外地旅游,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单位因此给予其警告处分,张某不服。下列关于他的救济途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先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如果对复核决定仍不服,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申诉B.可以不经复核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出申诉C.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行政监察部门提出申诉D.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15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故选项D正确,排除选项C。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故排除选项A。不可以将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组织一概视为行政主体。例如,政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虽然人们有时也称之为“行政机关”,但它一般仅仅是协调性机构,不对外行使国家行政权,所以,不是行政主体,除非其接受法定授权。故排除选项B。2.答案:C解析:行政优先权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公定力)。行政先行处置权:我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这里的“直接使用武器”是行政先行处置权的具体体现。故选项C正确。行政司法权: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故排除选项A。行政委托、监督权:行政主体为了更好地完成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国家事务和相应的公共事务的任务,将某些行政职权依法委托给其他机关、单位、团体或者公民个人行使,并负责对其监督、检查的权力。故排除选项B。行政受益权:行政主体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优益条件。故排除选项D。3.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优益权:行政职权具有优先性的特点,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故本题选择D。行政优先权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公定力)。故排除选项ABC。4.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无论是包括行政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还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都可以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相16 对人一方主体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受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CD。知识拓展: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权的享有者、行政权的行使者和为此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者。5.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故排除选项ABD,本题选择C。16 知识拓展: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体。6.答案:B解析:行政调解权: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政策、法律规范等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权力。选项ACD为司法机关,故排除,选项B为行政机关,故正确。7.答案:A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主体的判断标准:(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4)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故排除选项BCD。选项A表述错误,故当选。8.答案:C解析: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故选项C正确。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选项AB均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故排除。行政主体的判断标准之一: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行政主体是组织,故排除选项D。9.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亦称地方人民政府,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区)、县、乡(镇)四级。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乡(镇)人民政府内部只设办事机构,不设职能部门,也不设派出机关。故本题选择A。10.答案:A解析:公务员包括:行政系统的公务员、政党系统的公务员;权力机关系统的公务员;政治协商会议系统的公务员;审判机关系统的公务员;检察机关系统的公务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系统的公务员;等等。故排除选项BCD。判断公务员的三要素:(1)依法履行公职;(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国有企业总经理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不是财政发工资,故本题选择A。17 11.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公务员的权利:(1)履行职责的工作条件保障权;(2)身份保障权;(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4)参加培训的权利;(5)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6)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7)申请辞职权;(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辞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故本题选择B。17 12.答案:A解析: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途径:考任、选任、委任、聘任、调任。故排除选项D。(1)选任: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2)委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3)调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故本题选择A。13.答案:B解析:对于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一年内不得晋升职位,并对其诫勉谈话。故A错.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故C错,对年终考核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和控告,故D错。根据公务员培养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行政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故选B14.答案:D解析:我国《公务员法》第15章规定了“申诉控告”制度,为公务员责任设置了两种救济途径,其一是申诉制度,其二是控告制度。(1)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2)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故选项A正确。(3)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故选项B正确。(4)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我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故选项C正确。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都将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寻求复议或司法救济几乎是不可能的。故本题选择D。18 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一、单选题28.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某教育局向某公司购买办公产品B.某公安局对闯红灯的行人张某进行警告C.某市气象局发布气象预报D.某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数字2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不用与相对人协商并征得相对人的同意,这是指行政行为的()A.效力先定性B.强制性C.裁量性D.单方意志性30.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A.公共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强制性D.平等性31.行政行为作出后,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无效前,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这是行政行为的()A.强制性B.裁量性C.效力先定性D.单方意志性32.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生效的表述,正确的是()A.即时生效一般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所作出的需要立即实施的行为B.受领生效的情形下,行政相对人若不受领,则行政行为自始无效C.公告生效,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发出公告3个月后,行政行为才能生效D.附条件生效,只要过了一定的期限,行政行为就可以生效33.明显超越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应属于()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D.效力未定行政行为二、多选题19 34.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的有()A.即时生效B.受领生效C.公告生效D.附条件生效E.许可生效35.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E.领导力19 三、名词解释题36.公定力四、简答题37.简述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其法律后果。————答案&解析————一、单选题28.答案:B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行为包含了下列几层含义:第一,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第二,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职权、职责要素。行政主体的任务是实现国家管理职能,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政主体所从事的活动或行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行政行为,如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或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就不是行政行为。A选项描述的情形与此类行为性质相同。第三,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行政主体所从事的活动中,有些具有行政法律意义,如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有些就不具有行政法律意义,如气象预报、发布统计数字等行为。故本题选择B。29.答案:D解析:行政行为的特征:公共服务性、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后,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宣布为违法无效或被撤销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强制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故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裁量性:法律不可能将行政机关的每一个行政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予以细密规定,所以法律上一般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不是必须与行政相对人协商并征得相对人的同意。20 故本题选择D。30.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行为的特征:公共服务性、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助记口诀:采访墙里的公鼠——裁量性、单方意志性、强制性、效力先定性、公共服务性、从属法律性。20 故本题选择D。31.答案:C解析:题干关键: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效力先定,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后,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宣布为违法无效或被撤销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故选项C正确。强制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故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故排除选项A。裁量性:行政行为虽然必须依法而行,必须有法律根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该将行政行为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予以严密地规范,故排除选项B。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无需事前与相对人协商,并取得相对人同意,故排除选项D。32.答案:A解析:即时生效:一般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所作出的需要立即实施的行为。故选项A正确。受领生效:相对人的同意与否并不影响行政行为的生效,只要行政机关告知相对人即开始生效。故排除选项B。公告生效:公告生效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有效的告知形式,足以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的内容知晓明了。故排除选项C。附条件生效: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其他条件,在所附期限来到或条件消除时,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故排除选项D33.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包括:(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故本题选B。记忆关键点:违法(重大、明显)、(主体)不明确、超职权、受胁迫、致犯罪、没可能。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二、多选题34.答案:ABCD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主要包括: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公告生效、附条件生效。故选项ABCD正确,选项E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助记口诀:棘手功夫——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公告生效、附条件生效。21 35.答案:ABCD解析:行政行为的效力:(1)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选项E为无关干扰项,排除,本题选择ABCD。21 三、名词解释题36.答案: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四、简答题37.答案:(1)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行政行为不适当。(2)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效果:1)行政行为撤销通常使行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社会公益的需要或行政相对人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撤销也可仅使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2)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引起,而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行政行为的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起,那么,由此造成相对人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3)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延伸知识点】1.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某县公安局向社会发布2011年本县交通事故伤亡统计数字B.某市工商局向市政府申请办公用房C.某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对某超市的商品进行抽样检测D.某市气象局发布气象预报2.行政行为成立后,所有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必须遵守、服从,这是行政行为的()A.公定力B.执行力C.确定力D.拘束力3.行政行为成立后,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A.确定力B.拘束力C.公定力D.执行力4.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导致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有权机关依法定程序撤销。由此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实际损失的,行政相对人提出赔偿请求后,行政主体()22 A.必须赔偿B.不必赔偿C.必须补偿D.不必补偿5.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经过国家立法机关依法修改,此行政行为如果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规定相抵触。对于此行政行为,作出此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应当()A.予以废止B.予以撤销C.宣告无效D.确认违法22 6.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该行政行为应属()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D.效力未定行政行为7.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该行政行为应属于()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D.应废止行政行为8.张某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办不了网吧营业执照。某日,张某手持尖刀到工商局办证窗口,胁迫工商局某工作人员为其办理了营业执照。该行政行为是()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D.可废止的行政行为————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行政行为的含义:(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气象预报、发布统计数字等行为,不具有行政法律意义,故排除选项AD。选项B未行使行政职权,故不是行政行为。排除法可得,本题选择C。2.答案:D解析: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服从,故选项D正确。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故排除选项A。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必须自觉履行相应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效力,故排除选项B。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改变)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的效力,故排除选项C。23 3.答案:A解析:题干关键: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改变)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的效力,故选项A正确。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服从,故排除选项B。23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故排除选项C。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必须自觉履行相应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效力,故排除选项D。4.答案:A解析: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引起,而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行政行为的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起,那么,由此造成相对人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例如,行政主体违法批地给某农民盖私房,后违法批准行为被有权机关撤销,已盖好的房因不符合村镇建设规划而必须拆除。为此,违法批地的行政机关应赔偿拆房户因此造成的损失。5.答案:A解析: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一经作出即不得随意废止,只在具有某些法定情形的条件下,才能依法定程序废止。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通常有:(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相应行为如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故行政主体必须废止原行政行为。(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势变迁),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为此,行政主体必须废止原行政行为。(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为此,行政主体必须废止原行政行为。6.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2)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助记口诀:违法、超职权、受胁迫、致犯罪、没可能。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故排除选项C。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7.答案:C解析: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故选项C正确。排除选项A。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2)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排除选项B。24 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势变迁);(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故排除选项D。24 8.答案:B解析: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2)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题干中“张某手持尖刀到工商局办证窗口,胁迫工商局某工作人员为其办理了营业执照”,属于无效行政行为,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故排除选项C。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势变迁);(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故排除选项D。25 第五章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一、单选题38.下列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特征的是()A.对象的特定性B.效力的普遍性C.效力的持续性D.准立法性39.有权撒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的机关是()A.中共中央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40.下列不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部委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1.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立法不需要立项程序B.行政立法不需要审查程序C.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D.经过签署后的行政法规不需要公布42.某省政府副省长在其职权分工范围内,签署了一份在该省范围内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该规定属于()A.法律B.地方性法规C.地方政府规章D.其他规范性文件二、多选题43.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立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抽象行政行为B.具有行政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 C.地方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立法权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或者单行法律、法规授权立法的范围内D.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E.地方政府规章只能在其管辖区域内有效44.下列关于行政立法表述正确的有()A.是行政机关的行为B.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为的行为C.是抽象行政行为D.是准立法行为E.是具体行政行为26 三、名词解释题45.行政立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38.答案:A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1)对象的普遍性;(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3)准立法性。故排除选项BCD。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它针对的是某一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故本题选择A。助记口诀:(对力)普遍、持续、准立法。39.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这里的法规当然包括行政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故本题选择B。40.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为:(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3)国务院直属机构;(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5)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6)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7)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故排除选项ACD。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选项B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故当选。41.答案:C解析: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具体的行政立法程序:(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签署与公布;(6)备案。42.答案:D27 解析: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及行政措施等。政府副省长属于行政体系,所以AB错误,省政府有确立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需要省长进行签署。本题中属于副省长签署,故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27 二、多选题43.答案:ACDE解析:行政立法行为是一种最重要的抽象行政行为。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0条和《立法法》第73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立法权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或者单项法律、法规授权立法的范围内,其立法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地方性规章只能在当地有效。(CDE项正确,B选项错误)44.答案:ABCD解析:行政立法的含义:(1)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2)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为的行为。(3)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抽象行政行为。故选项ABC正确,排除选项E。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它既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又是一种准立法行为。故选项D正确。三、名词解释题45.答案: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延伸知识点】1.下列不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A.国务院B.国务院的各部、委员会C.国务院的直属机构D.全国人大常委会2.下列关于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立法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国务院才享有行政立法权B.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C.行政立法必须受到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方可颁布实施D.行政立法权应当由国务院法制办来统一行使28 3.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立法主体的是()A.直辖市政府B.国务院C.省人大常委会D.省高级人民法院4.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除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行政法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行政法规在公布之日起()28 A.10日后施行B.15日后施行C.20日后施行D.30日后施行5.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而进行的行政立法属于()A.试验性立法B.补充性立法C.特别授权立法D.执行性立法6.下列属于特别授权立法的是()A.国务院依法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立法B.国务院授权省级政府制定某行政法规的实施办法C.财政部依组织法制定规章D.某省人民政府依组织法制定政府规章7.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立法只具有行政性质B.行政立法只具有立法性质C.行政立法既具有行政性质,同时也具有立法的性质D.行政立法完全等同于权力机关的立法————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为: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故选项ABC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都不属于行政机关,自然不可能是行政立法主体,故选D。解题思路:行政立法主体与行政有关。2.答案:B29 解析:行政立法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从行为主体来看,行政立法特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并非国务院所独有,AD项说法错误;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B正确;C项说法错误。3.答案:A解析:地方行政立法是指一定层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在我国,目前有权进行地方行政立法的机关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故选项A正确。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部门规章的活动称为中央行政立法,故排除选项B。省人大常委会无立法权限,故排除选项C。人民法院不具备“行政”立法权限,属于司法机关,故排除选项D。29 4.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故选项D正确。知识拓展:行政法规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5.答案:D解析:选项A:试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基于有权机关或法律的特别授权,对本应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在条件尚不充分、经验尚未成熟或社会关系尚未定型的情况下,先由行政机关作出有关规定,经过一段试验期以后,再总结经验,由法律正式规定下来。故排除。选项B:补充性立法是为了补充已经发布的法律、法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故排除。选项C: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行为。故排除。选项D:执行性立法是指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而作出具体规定,以便于更切合实际情况的行政立法活动。故正确。6.答案:B解析:一般授权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特别授权立法: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行为。解题思路:授权立法发生在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是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授权。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授权立法还发生在行政机关的上下级之间。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属于一般授权立法,故排除。7.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立法的特点:(1)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2)它既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又是一种准立法行为。故选项C正确。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立法主体不同、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立法的效力不同、立法的程序不同,故排除选项D。30 第六章行政行为(二)-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单选题46.下列关于行政给付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B.行政给付是行政机关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C.行政给付通常情况下属于羁束行政行为D.行政给付中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的权力47.下列不属于行政给付形式的是()A.特定人员离退休金B.抚恤金C.国家行政赔偿款D.社会救济、福利金48.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许可的主体为特定主体B.行政许可是依职权行为C.行政许可一般为非要式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原则上是一种不利行政行为49.下列行政决定中,属于行政许可的是()A.颁发律师执照B.纳税鉴定C.颁发居民身份证D.确认土地使用权50.下列不属于行政奖励的是()A.通报表扬B.发给奖金C.晋职D.颁发许可证51.颁发居民身份证属于()A.对能力或资格的行政确认B.对身份的行政确认C.对事实的行政确认D.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52.某企业因违法排放污水导致某农民的鱼塘受到损失。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某企业进行处罚的同时并裁决某企业赔偿农民的损失。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行为是()A.行政命令B.行政指导31 C.行政裁决D.行政诉讼53.下列关于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区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解决的争议性质不同B.主体地位不同C.行政裁决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属于具体行政行为D.研究范围不同31 二、多选题54.行政奖励的形式有()A.发给奖金B.通报表扬C.通令嘉奖D.记功E.授予荣誉称号三、名词解释题55.行政确认56.行政奖励57.行政许可58.行政裁决59.行政给付————答案&解析————一、单选题46.答案:D解析: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如金钱或实物)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特征:(1)行政给付是行政机关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公民或组织。(3)行政给付是应当事人的申请并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实施的行政行为。(4)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被帮助人以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的权益。32 (5)行政给付通常情况下属于羁束行政行为。一般来说,法律规范对行政给付的对象、条件、标准、项目、数额等都作出具体规定,行政机关不能任意给付。如有关最低社会保障费的数额、抚恤金数额等都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机关没有自由裁量的权力47.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给付的形式:抚恤金;特定人员离退休金;社会救济、福利金;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助记口诀:“四金二救济”行政赔偿是一种财产上补救性的违法行政责任。故本题选择C。32 48.答案:A解析:行政许可的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1)行政许可的主体为特定主体。故选项A正确。(2)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故排除选项B。(3)行政许可原则上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故排除选项D。(4)行政许可决定具有多样性。(5)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故排除选项C。(6)行政许可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指许可的申请、审查、批准以及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49.答案:A解析:行政许可: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故选项A正确。行政确认的形式:(1)确定(颁发土地使用证)。(2)认可。(3)证明(居民身份证)。(4)登记。(5)批准。(6)鉴证。(7)行政鉴定(纳税鉴定)。故排除选项BCD。50.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奖励的形式:(1)发给奖金或奖品;(2)通报表扬;(3)通令嘉奖;(4)记功;(5)授予荣誉称号;(6)晋级;(7)晋职。选项D属于行政许可的形式,故本题选择D。5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确认类型的区分。(1)对能力或资格的行政确认:如授予技术职称,对个体行医、导游、驾驶人员、饮食服务、建筑师、会计师等的能力、条件、资格的认可。(2)对身份的行政确认:如颁发居民身份证、学历和学位证书、烈军属和优抚对象的证明,等等。(3)对事实的行政确认:如对各种商品质量的检验认证、货物原产地的证明,等等。(4)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如对经济合同的鉴证就是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故本题选择B。5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相关概念的区分。33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题目中环保部门裁决该企业赔偿农民损失,属于行政裁决中的损害赔偿裁决。故选项C正确。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故排除选项A。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故排除选项B。3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故排除选项D。53.答案:C解析: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的区别:(1)两者所解决的争议性质不同。(2)二者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同。(3)各自所属的理论范畴和研究范围不尽相同。行政裁决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的活动。二、多选题54.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奖励的形式:(1)发给奖金或奖品;(2)通报表扬;(3)通令嘉奖;(4)记功;(5)授予荣誉称号;(6)晋级;(7)晋职。故选项ABCDE正确。助记口诀:嘉奖金品称号、记功表扬、晋职级——通令嘉奖、发给奖金或奖品、授予荣誉称号;记功、通报表扬;晋职、晋级。三、名词解释题55.答案: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56.答案: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57.答案: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58.答案:行政裁决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34 59.答案: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如金钱或实物)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延伸知识点】1.下列不属于行政给付的是()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34 C.企业退税D.自然灾害救济金2.《行政许可法》规定,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时限是()A.10个工作日B.15个工作日C.20个工作日D.30个工作日3.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是()A.上级行政机关对其所属下级行政机关有关请示、报告事项的审批B.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事项的审批C.对律师执业资格的审批D.对某企业设立事项的审批4.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许可的主体是特定主体B.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原则上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5.下列关于行政奖励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公务员B.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个人C.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组织D.行政奖励的对象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6.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鉴定属于()A.行政奖励B.行政确认C.行政许可D.行政裁决7.行政裁决所处理的争议仅限于()A.特定的刑事争议B.行政争议C.特定的民事争议D.社会争议8.下列有关行政裁决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所有民事争议35 B.行政裁决的启动往往以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C.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的,不能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D.行政裁决并非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的过程9.某县政府对A、B两村就某块土地归属发生的争议进行裁决,这种行为属于()A.行政命令B.行政指导C.行政裁决D.行政诉讼35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给付的形式:(1)抚恤金;(2)特定人员离退休金;(3)社会救济、福利金;(4)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故排除选项ABD,本题选择C。助记口诀:四金——抚恤、离退休、救福、灾害救济。2.答案:C解析:本题为时间识记知识点。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听证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组织听证。故本题选择C。助记口诀:组织听证时限20个工作日。3.答案:A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许可: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故排除选项BCD。选项A不存在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属于内部行政行为,故当选。4.答案:C解析:行政许可的含义:(1)行政许可的主体为特定主体。故选项A正确。(2)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而发生,行政主体不能主动作出。故选项C错误。(3)行政许可原则上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故选项D正确。(4)行政许可决定具有多样性。(5)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故选项B正确。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奖励的对象。凡在不同岗位上对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或遵纪守法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均可成为行政奖励的对象。故本题选择D。36 6.答案:B解析:行政奖励: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36 行政裁决: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鉴定属于证明性质的行政行为,即行政确认行为,故本题选择B。7.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故选项C正确,排除选项ABD。解题思路:行政裁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行政机关不能对所有的民事纠纷都进行行政裁决,而只能裁决那些法律规定的与行政管理事项有关的民事纠纷。8.答案:B解析:行政裁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行政机关不能对所有的民事纠纷都进行行政裁决,而只能裁决那些法律规定的与行政管理事项有关的民事纠纷。故排除选项A。行政裁决程序的启动往往以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故选项B正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也已明确规定了对行政裁决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故排除选项C。行政裁决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裁判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权威性。行政裁判权的行使也是国家行政权的一种行使方式,行政裁决活动具有行政权行使的特征。故排除选项D。9.答案:C解析:行政命令: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裁决: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活动。故本题选择C。37 第七章行政行为(三)-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单选题60.下列关于行政征收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征收是无偿的B.行政征收是法定的C.行政征收是不可诉的D.行政征收具有强制性61.下列关于行政命令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B.行政命令是一种设定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C.行政命令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命令是赋予行政相对方权利的行为62.关于行政监督检查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行政相对人都不能拒绝行政主体的监督检查B.对实物、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时,当事人不到场的,行政工作人员无权单独检查C.女性工作人员对女性进行检查D.在依法履行行政监督检查时,行政主体不需要保守相对人商业秘密63.下列具有行政拘留决定权的机关是()A.某县人民政府B.某市人大常委会C.某县公安局D.某街道办64.下列行政处罚罚款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是()A.对王某罚款1000元B.对某公司罚款2000元C.对某单位罚款10000元D.对某企业罚款500元65.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A.警告B.拘留C.吊销许可证D.没收财物66.下列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是()38 A.查封、扣押B.代履行C.冻结D.扣缴、抵缴二、多选题67.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包括()A.立案B.调查取证C.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D.听取当事人陈述与申辩E.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8 68.下列哪些情形下,行政处罚的相对人有权申请听证()A.县工商局吊销张某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B.某市交警支队吊销刘某的驾驶执照C.某区卫生局对某餐馆因卫生不合要求罚款50万元D.某市文化局责令李某的音像商店停业整顿E.交警对行人张某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罚款50元三、名词解释题69.行政处罚70.行政命令71.行政征收四、简答题72.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答案&解析————一、单选题60.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征收的特征有:(1)法定性。(2)强制性。(3)无偿性。选项C:行政征收完全依行政程序进行,只有在行政相对人对征收行为有异议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通过司法程序去解决,故错误。61.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故排除选项A。39 行政命令是一种设定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非赋予行政相对人权利的行为。故排除选项B,本题选择D。行政命令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命令无需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而是由行政主体依职权直接作出。故排除选项C。62.答案:C解析:选项A:对不表明身份的人员要求进行的检查、调查等,相对人有权予以拒绝,故排除。选项B:对有关实物、场所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进行公开检查。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检查的进行,故排除。选项C:对女性人身的检查,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故正确。39 选项D:行政监督检查人员(行政主体)有为相对人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义务,故排除。63.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的决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作出。故本题选择C。64.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简易程序适用条件: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故本题选择D。65.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1)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故排除选项B。(2)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科以相对人某种作为义务等,故选项C正确。(3)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金钱或物质赔偿。故排除选项D。(4)声誉罚(申诫罚):警告、通报批评等。故排除选项A。66.答案:B解析:题干关键:间接强制执行措施。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形式:代履行、执行罚。故选项B正确。直接强制执行措施形式: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强制收购、限价出售。故排除选项ACD。二、多选题67.答案:ABCDE解析: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立案;(2)调查取证;(3)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4)听取当事人陈述与申辩;(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助记:立、查、说告、听、定。68.答案:ABCD40 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在行政处罚程序中,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事人要求,须公开举行有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在质证和辩论的基础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故选项ABCD正确。选项E适用于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故排除。三、名词解释题69.答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40 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70.答案: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71.答案: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向负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四、简答题72.答案:(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4)处罚救济原则。(5)一事不再罚原则。(6)过罚相当原则。【延伸知识点】1.下列关于行政征收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征收是有偿的B.行政征收是法定的C.行政征收是自愿非强制性的D.行政征收的标的包括劳务2.下列属于行政征收的是()A.某环保局向某工厂收取排污费B.工商部门对某企业处以罚款C.某行政机关向张某收取房屋租赁费D.某企业向员工收取住宿费3.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公安交管局因违章驾车暂扣张某驾驶执照六个月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41 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4.有权设定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的是()A.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5.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41 A.听证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行为B.任何行政处罚,只要行政相对人提出听证申请,行政机关就必须举行听证C.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外,听证一律公开举行D.听证费用由申请人承担6.下列属于财产罚的是()A.责令停产停业B.没收财物C.警告D.拘留7.对未满十四周岁的违法行为人适用行政处罚时,应当()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不予处罚D.从重处罚8.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表述,错误的是()A.实施处罚的主体必须是法定的主体B.行政处罚实行一事不再罚原则C.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D.当事人受到刑事处罚后,不再适用行政处罚9.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等事项。此项制度属于()A.行政信息公开制度B.行政听证制度C.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D.行政回避制度10.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由于生理缺陷原因而致违法的,行政主体应当()A.减轻处罚B.从轻处罚C.不予处罚D.正常处罚11.代履行属于()A.直接强制执行措施B.间接强制执行措施42 C.直接行政强制措施D.间接行政强制措施12.拍卖已查封、扣押财产属于()A.直接行政强制执行B.间接行政强制执行C.直接行政强制措施D.间接行政强制措施13.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属于()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42 C.行政监督D.行政指导————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行政征收的特征有:(1)法定性。(2)强制性。(3)无偿性。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C。行政征收: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向负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故排除选项D。2.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征收的内容:(1)税收征收;(2)资源费征收;(3)建设资金征收;(4)排污费征收。(5)管理费征收。(6)滞纳金征收。故选项A正确。选项B属于行政处罚,故排除。选项CD不属于行政行为,故排除。3.答案:A解析:选项A:行政处罚中行为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科以相对人某种作为义务等。故当选。选项B:注销营业执照,仅是消灭行政许可法律关系,并不以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为前提,不具有惩罚性,因此不属于行政处罚,故排除。选项C: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处罚,故排除。选项D:属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危害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不是对食品生产者的惩罚,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特殊程序,故排除。4.答案:A解析:《行政处罚法》只规定了“行政拘留”这种形式,并在第9条中明确规定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理解。听证程序的适用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所以,听证是行政机关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故选项A错误;43 听证程序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并非所有的行政处罚案件都可以适用听证程序,故选项B错误;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外,听证会一律公开举行,选项C正确;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选项D错误。6.答案:B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1)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劳动教养;43 (2)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科以相对人某种作为义务等;(3)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金钱或物质赔偿;(4)声誉罚(申诫罚):警告、通报批评等。故本题选择B。7.答案:C解析:不予处罚的情形:(1)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违法,不予处罚。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包括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致违法的,不予处罚。(3)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的。(4)行为属于紧急避险行为的。(5)因意外事故而致违法的。(6)因行政机关的责任而造成违法行为的。(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故选项C正确,排除选项ABD。本题考生可根据关键词进行记忆:无责任能力、生理缺陷、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故、行政机关责任、没有造成危害。8.答案:D解析:破题点: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竞合适用:刑罚与行政处罚双重适用。即对行为人除由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外,有关行政机关还应予以行政处罚。故选项D表述错误。选项ABC表述正确,考生理解记忆即可。9.答案:C解析:破题点:告知行政相对人······等事项。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与依据,并告知当事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故本题选择C。10.答案:C解析:不予处罚的情形:(1)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违法,不予处罚。(2)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致违法的,不予处罚。(3)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的。(4)行为属于紧急避险行为的。(5)因意外事故而致违法的。(6)因行政机关的责任而造成违法行为的。(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故选项C正确,排除选项ABD。本题考生可根据关键词进行记忆:无责任能力、生理缺陷、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故、行政机关责任、没有造成危害。11.答案:B44 解析: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形式: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强制收购、限价出售。故排除选项A。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形式:代履行、执行罚。故选项B正确。选项C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12.答案:A解析:直接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形式: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强制收购、限价出售。故44 选项A正确。间接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形式:代履行、执行罚。故排除选项B。选项CD为无关干扰项,故排除。13.答案:B解析:行政强制措施的形式包括:(1)强制带离现场、盘问;(2)约束、扣留;(3)使用警械、武器;(4)强制检疫、强制治疗。约束是指行政主体对具有某种可能危害社会、他人或本人安全的行为或情形的个人的人身自由进行短时间限制,以保障社会和其他个人的安全的行政强制措施。故选项B正确。本题易错点为选项A,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建立在违法事实认定确实充分的基础上,行政强制中约束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违法行为或不利后果的产生,因此可排除选项A。选项CD为与本题无关干扰项,故排除。45 第八章行政行为(四)-特殊类型的行政行为一、单选题73.缔结行政合同必须遵循()A.适应行政需要的原则B.自觉履行原则C.部分履行原则D.全面适当履行原则74.下列属于行政指导的是()A.某县政府颁发集体土地权属证书B.某县政府对争议土地进行权属裁决C.某县政府征收某块集体土地开发商品房D.某县政府发布本地投资环境报告75.下列关于行政指导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B.行政指导是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C.行政指导不是行政行为D.行政指导不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二、多选题76.我国行政指导应当确立的原则有()A.合法原则B.合政策原则C.民主自愿原则D.及时灵活原则E.民主集中制原则三、名词解释题77.行政指导78.行政合同————答案&解析————46 一、单选题73.答案:A解析:缔结行政合同的原则:适应行政需要的原则、不超越行政权限、合同内容必须合法。故本题选A。行政合同的履行主要应遵循下列原则:实际履行原则、自己履行原则、全面适当履行原则。7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指导的概念。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46 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故选项D正确。选项A属于行政确认,选项B属于行政裁决,选项C属于行政征收。75.答案:A解析:行政指导的特征(其中四点):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故选项A正确。行政指导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故选项B错误。行政指导是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一种具有行政活动性质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故选项C错误。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故选项D错误。二、多选题76.答案:ABC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指导的原则包括:(1)合法原则;(2)合政策原则;(3)民主自愿原则;(4)及时灵活原则。故选项ABCD正确,排除选项E。助记口诀:政法及民——合政策原则、合法原则、及时灵活原则、民主自愿原则。三、名词解释题77.答案: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78.答案: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延伸知识点】1.下列关于行政合同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合同的成立以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为前提C.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中均享有行政优益权D.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47 2.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享有()A.取得报酬权B.损害赔偿请求权C.行政优益权D.不可预见的困难情况的补偿权3.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行政合同终止情形的是()A.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已不可能B.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47 C.行政机关因相对方的过错而宣布解除合同D.相对方因行政主体的过错而宣布解除合同4.某行政机关采用招聘形式,面向社会,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与被录用人员李某签订的公务员聘用合同,属于()A.行政合同B.民事合同C.集体合同D.经济合同5.下列行为属于行政指导的是()A.某乡政府作出决定要求全乡农民种植烟草B.某市政府发出文明养狗的倡议C.某工商局依法要求张某提供其经营商品的质量合格证书D.某环保部门对造成污染的甲企业作出停业整顿的决定6.下列可以成为行政指导主体的是()A.国家检察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7.下列关于行政指导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指导具有法律强制力B.行政指导属于“消极行政”的范畴C.行政指导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D.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企业也能实施行政指导行为————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合同的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故排除选项A。(2)行政合同签订的目的是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标。(3)行政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故本题选择B。48 (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故排除选项C。(5)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故排除选项D。2.答案:C解析:破题点: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单方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导致相对人财产上受到损失的,应予以合理的补偿。故本题选择C。48 3.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合同的终止情形:(1)合同履行完毕或者合同期限届满。(2)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除。故排除选项B。(3)行政机关依法律或政策规定以及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4)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已不可能。故排除选项A。(5)行政机关因相对人的过错而宣布解除合同。故排除选项C。(6)因行政机关有严重过错,法院可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判决解除合同。故本题选择D。4.答案:A解析: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故选A5.答案:B解析: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故选项B正确。选项A属于行政命令,故排除。选项C属于行政监督检查,故排除。选项D属于行政处罚,故排除。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指导特征的理解。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只有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不属于行政机关,故排除。7.答案:C解析:行政指导的部分特征:(1)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故排除选项A。(2)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故排除选项B。(3)行政指导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行政指导大都非基于具体法律规范而作出,不直接导致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或义务的增减,因此不属于严格的行政行为的范畴。故选项C正确。(4)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只有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故排除选项D。49 第九章行政程序法一、论述题79.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答案&解析————一、论述题79.答案:(一)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二)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1)表明身份的制度。(2)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3)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4)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三)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1)时限、时效的制度。(2)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3)简易程序的活用。【延伸知识点】1.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程序的是()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B.行政相对方的行为过程的总和C.行政机关的行政过程的总和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50 2.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综合为()A.行政程序B.行政行为C.行政指导D.行政时效3.行政相对人有了解并被告知有关自己权益的权利,这符合()A.程序公开原则B.程序公正原则C.效率原则D.相对人参与原则50 4.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下列情况中执法人员在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进行检查取证时应当回避的是()A.执法人员是本地人B.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C.执法人员认识当事人D.执法人员没有携带执法资格证件5.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执法人员()A.不应当同避B.可以回避C.应当回避D.可以不回避6.表明身份制度所保障的原则是()A.公正原则B.效率原则C.相对人参与原则D.公开原则7.回避制度所保障的原则是()A.程序公正原则B.效率原则C.保证行政行为实施原则D.相对人参与原则8.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适用简易程序,保障的是()A.程序公正原则B.相对人参与的原则C.效率原则D.程序公开原则9.下列属于程序公正原则保障制度的是()A.专家咨询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限、时效制度D.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所谓行政程序法,是指调整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51 2.答案:A解析:行政程序: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顺序、方法、方式以及时限的总和。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故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51 3.答案:D解析: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程序公正的原则。程序公正的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必须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排除各种可能导致不平等或者不公正的因素。(2)相对人参与的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有了解并被告知有关自己权益的行政行为的权利。(3)效率原则是指行政程序的设立与采取应有利于行政效率的实现。故本题选择D。选项A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4.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明确规定,在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进行检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回避制度的理解。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在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进行检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故本题选择C。知识拓展: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6.答案:C解析: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回避制度、合议制度、辩论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故排除选项A。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时限、时效的制度;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简易程序的活用,故排除选项B。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表明身份的制度;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故选项C正确。行政程序公正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和平等原则,故排除选项D。7.答案:A解析: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故选项A正确。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时限、时效的制度;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简易程序的活用,故排除选项B。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表明身份的制度;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故排除选项D。52 选项C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8.答案:C解析: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故排除选项A。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表明身份的制度;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52 序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故排除选项B。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时限、时效的制度;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简易程序的活用,故本题选择C。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9.答案:A解析: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故选项A正确。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表明身份的制度;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故排除选项BD。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时限、时效的制度;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简易程序的活用,故排除选项C。53 第十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一、单选题80.下列关于行政不当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不当构成行政违法B.行政不当是针对裁量行为而言C.行政不当就是行政违法D.行政不当不用承担任何行政责任二、多选题81.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A.承认错误,赔礼道歉B.接受行政处罚C.履行法定义务D.恢复原状,返还财物E.赔偿损失三、名词解释题82.行政不当83.行政责任84.行政违法四、简答题85.简述行政责任免除的情形。86.简述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答案&解析————一、单选题8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不当的理解。与行政违法相比较,行政不当具有如下特征:54 (1)行政不当不构成行政违法,它以合法为前提,是合法幅度内的失当,表现为畸轻畸重、显失公正等。故排除选项AC。(2)行政不当只针对裁量行为,故选项B正确。(3)行政违法必然引起行政责任,可以引起惩罚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而行政不当一般只限于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故排除选项D。(4)行政违法一旦被确认,一般溯及其发生时即无效;而行政不当一般只部分影响其效力,也可全部影响其效力。54 二、多选题81.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接受行政处罚等制裁;(3)履行法定的义务;(4)恢复原状,返还原物;(5)赔偿损失。故选项ABCDE正确。本题考生可根据关键词进行记忆:道歉、行政处罚、履行义务、恢复、赔偿。三、名词解释题82.答案:行政法上的行政不当也称行政失当,或称不当行政,主要指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虽然合法但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83.答案: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义务而引起的,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违法以及部分行政不当所引起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84.答案: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义务,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四、简答题85.答案:(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行为(4)执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行为(5)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利)的行为86.答案:(1)行政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资格;(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4)行政违法是一种客观存在(行政违法的主观要件)。55 【延伸知识点】1.下列情形不能免除行政责任的是()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滥用职权的行为D.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行为2.下列不属于公务员行政责任具体形式的是()A.接受批评教育B.降职55 C.记过D.开除3.下列关于行政违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B.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规范保护的行政关系的行为C.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D.行政违法是一种轻微犯罪行为4.下列属于行政主体所承担的一种最轻微的补救性行政责任的是()A.通报批评B.赔礼道歉、承认错误C.恢复名誉、消除影响D.恢复原状5.下列属于行政不当行为的是()A.王某、李某共同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法应该给予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公安局依法对王某罚款700元,而李某因与公安局某民警相识只被罚款200元B.某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张某实施行政拘留C.某环保局对甲公司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处罚D.某公安局民警刘某因私人恩怨将李四行政拘留1天6.下列制裁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A.罚款B.拘留C.吊销执照D.开除————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排除行政违法性的行为主要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行为、执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行为(如救护车不按交规行车)、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利)的行为。故本题选择C。56 2.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公务员的行政责任的具体形式:接受批评教育;承担赔偿损失责任(被追偿);接受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选项B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的情形。故本题选B。3.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行政违法是一种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故本题选择D。选项ABC表述正确,考生注意识记。56 解题思路:只有“情节严重的”行政违法才构成犯罪。因此,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轻重,成为划分犯罪与行政违法的基准。某种行政违法一旦上升为犯罪,就不再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而归为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4.答案:B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是行政主体所承担的一种最轻微的补救性行政责任。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虽然是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但不是最轻微的,故排除。知识拓展: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履行职务;(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不当的理解。行政法上的行政不当主要指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虽然合法但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行政主体的不当行为,主要是针对行政裁量权的不合理行使而言的。不合法的行为属行政违法,不合理的行为构成行政不当。选项A中李某因与公安局某民警相识,虽被罚款,但行为不合理,不适当,属于行政不当。故正确。选项BCD属于行政违法,故排除。6.答案: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关于行政处分,我国《公务员法》第56条规定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6种类型,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属于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故排除。57 第十一章行政复议一、单选题87.下列关于行政复议,正确的是()A.行政复议机关仅对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B.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首选调解C.行政机关可以依职权启动行政复议D.行政复议一般实行一级复议88.《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A.10日B.15日C.45日D.60日二、名词解释题89.行政复议三、案例分析题90.赵某是A市B县某镇的个体运输户。2014年7月17日,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向赵某作出道路客运班线行政许可决定书,许可赵某在规定的线路从事客运。2017年8月,赵某的客车按规定实行报废。2017年9月27日,赵某向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申请重新购置车辆在原线路继续客运许可。2017年10月12日,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对赵某的申请予以公示。在公示期间,利害关系人张某因经营相同线路提出书面异议,反对赵某的申请。2018年4月3日,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在没有告知赵某相关权利的情况下,直接作出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向赵某送达。(1)如赵某不服决定,拟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谁?(2)依据《行政许可法》,本案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的行政许可行为存在哪些违法的地方?91.A省B市C县某造纸厂未经批准擅自在淮河流域的某河流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向河流内排污,受到C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查处。根据A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C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造纸厂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该造纸厂处以4万元的罚款。(1)如造纸厂对罚款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谁?(2)如造纸厂认为A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不合法。能否向复议机关一并提出对该规定进行合法审查,为什么?58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87.答案:D58 解析: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既要对具体行政机关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又要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查。故排除选项A。行政复议的不调解原则: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对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行政复议机关只能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判断,而不能由行政争议双方当事人自行解决。故排除选项B。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它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它不是行政机关依照自己的职权而主动进行的,而是行政机关一种“不告不理”的行为。故排除选项C。行政复议的一级复议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以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复议决定书下达后,行政相对人原则上不得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要求复议。故选项D正确。88.答案:D解析:本题为时间识记知识点。我国《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故选项D正确。知识拓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印花税暂行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被处罚人不服税务机关之处罚,得于15日内提请复议,或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诉。二、名词解释题89.答案: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行政活动。三、案例分析题90.答案:(1)复议机关是B县人民政府或A市交通运输管理主管部门。《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但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2)第一,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作出行政许可超过法定期限。《行政许可法》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59 第二,B县交通运输管理局作出行政许可,违反法定程序,没有告知赵某享有听证的权利。《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91.答案:(1)复议机关是C县人民政府或B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59 行政复议。(2)可以,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①国务院部门的规定;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③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本案中A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因此可以一并提出合法审查申请。【延伸知识点】1.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复议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再申请复议B.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C.行政相对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没有被批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D.对县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B.行政复议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为前提C.既可以由行政相对方也可以由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申请开始D.在某种情况下也可由复议机关主动开始3.张某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某房屋产权并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李某认为该房产的所有权是自己的,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登记。该案中张某的法律地位是()A.申请人B.被申请人C.代理人D.第三人4.王某在道路旁摆摊卖东西,被城管部门工作人员没收了财物。王某受到刺激突发脑溢血,抢救后精神失常。如王某家属认为城管部门执法行为违法拟申请行政复议,本案复议申请人是()A.王某本人B.王某的父母C.王某所在街道居委会D.王某所在单位60 5.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A.其上级机关B.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C.民政机关D.同级人民政府6.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是()A.其单位B.其近亲属C.所在街道D.人民检察院60 7.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行政复议申请人是()A.其所在单位B.其所在街道C.其近亲属D.其本人8.下列情况中能引起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全部消灭的是()A.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同意并记录在案B.申请人死亡C.被申请人改变具体行政行为D.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作出决定9.当事人对甲乙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被申请人是()A.甲乙两个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B.甲行政机关C.乙行政机关D.甲乙两个行政机关作为共同被申请人10.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其地位是()A.申请人B.相当于申请人C.被申请人D.相当于被申请人11.属于行政复议受审案范围的是()A.王某不服公安机关对其刑事拘留B.张某不服单位开除公职C.刘某不服民政部门不发抚恤金D.赵某不服国务院作出的终局裁决12.《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A.10日B.15日C.60日D.1年————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61 1.答案:B解析:选项A: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以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复议决定书下达后,行政相对人原则上不得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要求复议,故错误。选项B: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它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故正确。选项C: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之一是:“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故错误。选项D: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故错误。61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复议的理解。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故选项A正确。解题思路: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它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它不是行政机关依照自己的职权而主动进行的,而是行政机关一种“不告不理”的行为。如果属于行政机关依照自己的职权主动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就不能归属为行政复议的范畴。故排除选项BCD。3.答案:D解析:行政复议参加人:(1)申请人: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李某是申请人。(2)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4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房地产管理部门是被申请人。(3)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复议。张某是第三人。(4)行政复议代理人是指依照我国《行政复议法》,可以代为申请人申请复议的人。此题不存在代理人。4.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其资格在如下情况下可转移:(1)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2)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3)有权申请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本题中,王某未死亡,故本案复议申请人依旧是王某,其近亲属可以代为申请。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故本题选择B。知识拓展:由一个行政机关独立作出某项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6.答案:B62 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其资格在如下情况下可转移:(1)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2)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3)有权申请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故本题选择B。62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复议申请人的理解。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复议。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还是本人(以本人名义),但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所以由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8.答案:A解析: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全部消灭的情况:(1)在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案件作出决定前,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并记录在案的;故选项A正确。(2)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其又没有近亲属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复议而终止复议;选项B表述不全面,故排除。(3)在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案件作出决定之前,被申请人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同意并申请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并记录在案的;选项C表述不全面,故排除。(4)案件审查完毕,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决定的。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9.答案:D解析:破题点: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4款的规定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因此,本题选D。10.答案:B解析:破题点:其地位。在行政复议中,第三人的地位相当于申请人,享有与申请人相同的复议权利,履行相同的复议义务。故本题选择B。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行政复议受审案范围的理解。选项A:可以申请复议的拘留形式为行政拘留,故错误;选项B:某单位不是行政机关,故不属于行政复议,可提起民事诉讼;63 选项C: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故正确;选项D:国务院为终局裁决,不可以再申请行政复议,故错误。12.答案:C解析:破题点: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故本题选择C。63 第十二章司法审查(一)一、单选题92.在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中,对遭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是()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人民法院93.下列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A.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B.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C.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94.下列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是()A.某企业诉某县工商局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案件B.王某诉某海关对其违法罚款的案件C.赵某诉某乡政府违法收费的案件D.王某诉某区公安局违法拘留的案件二、多选题95.下列不属于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的是()A.国防行为B.外交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机关奖励公务员行为E.行政机关的最终裁决行为三、名词解释题96.司法审查四、简答题97.简述我国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五、案例分析题64 98.2018年3月22日,位于某省甲市的A酒店更名为B酒店。注册地为某省乙市丙区的旅游公司丁公司在2018年3月23日至3月27日期间,仍然通过其官网以A酒店名称进行宣传销售,吸引消费者订房。消费者刘某发现被骗后,向乙市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乙市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丁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属于虚假广告行为,拟决定给予丁公司罚款300000元的行政处罚。(1)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乙市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丁公司享有什么权利?(2)如果乙市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后,丁公司向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起行政复议,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维持复议决定。丁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被告是谁?64 99.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任某下班路经集贸市场,从个体摊贩汪某处买了1箱苹果,回到家中发现有几个苹果是腐烂的。任某第二天到市场找到汪某要求更换,汪某以不是自己出售的苹果为由拒绝更换。任某向汪某表明自己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如果不换,以后就别想在此卖东西。汪某对任某的话未加理睬,仍然拒绝。任某恼怒,上前抓住汪某衣领称要带其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去。汪某反抗,用拳猛击任某的头部。任某报警,区公安局警察介入调查,经医院诊断,任某受伤属轻微脑震荡。对此事件,区公安局认为,汪某属于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汪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并责令汪某赔偿任某医药费1000元,汪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原处罚的复议决定。汪某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本案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请说明理由。(2)本案被告是谁,为什么?(3)任某是否可以参加本案诉讼?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一、单选题92.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故本题选择A。知识拓展:被告负举证责任,是指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负有提供赖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责任。93.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1条具规定了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1)不服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2)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3)因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4)因拒绝颁发许可证、执照或不答复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5)因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或不予答复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6)不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政案件;(7)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政案件;(8)其他影响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案件;(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均属于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故排除。94.答案:B65 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这里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具体指: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除外),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其他重大、复杂案件。65 选项B属于海关处理案件,故当选。选项ACD均属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故排除。二、多选题95.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1)有关国防、外交等方面的国家行为。(2)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抽象行政行为。(3)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故本题选择ABCDE。三、名词解释题96.答案:司法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司法活动。四、简答题97.答案:(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五、案例分析题98.(1)应告知丁公司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请听证的权利。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2)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共同被告。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66 99.(1)本案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2)区公安局和市公安局是共同被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经复议的案件,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按最66 新法律条文为准)(3)可以参加本案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任某是本案的受害人,公安机关能否公正地处理汪某的违法行为,直接涉及到其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就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因此,任某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延伸知识点】1.下列关于司法审查表述正确的是()A.司法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B.司法审查的对象是抽象行政行为C.司法审查的依据是地方政府规章D.司法审查的方式为诉讼程序2.行政诉讼原则上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合法性B.合理性C.适当性D.正当性3.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C.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原则D.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变更判决的情形是()A.行政处罚显失公正B.主要证据不足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D.违反法定程序5.下列属于司法审查范围的案件是()A.某保洁公司诉某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拖欠保洁费B.王某诉某保洁公司拖欠工资C.某公司诉某保洁公司拖欠货款D.某保洁公司诉某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其保洁工具67 6.以某县政府为被告的案件其一审法院是()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7.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原告独有的诉讼权利的是()A.起诉权B.委托诉讼代理人C.申请回避D.提供证据67 8.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代表大会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原告是()A.某股份有限公司B.该公司股东大会C.全体股东D.股东代表————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司法审查的概念包括下列四个因素:(1)司法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法院。(2)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3)司法审查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4)司法审查的方式为诉讼程序。2.答案:A《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一原则包括两项内容:(1)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2)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适当性(即合理性)问题应留给行政机关自身解决,故选项A正确,选项B、C排除。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3.答案:D解析: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开展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不同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特殊准则。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包括:(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故选项D正确。司法审查与其他诉讼共有的一般原则:(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4)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辩论原则;(7)检察监督原则。故排除选项ABC。68 4.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之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所谓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得变更原行政决定,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与情形下才能变更原行政机关的决定。5.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1条具规定了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1)不服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68 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2)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3)因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4)因拒绝颁发许可证、执照或不答复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5)因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或不予答复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6)不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政案件;(7)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政案件;(8)其他影响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案件;(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故选项D正确。6.答案:B解析:根据最新法条可知。《行政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2)海关处理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含县级),故本题选择B。7.答案:A解析:破题点:原告独有。原告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起诉权;(2)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3)提供证据和申请保全证据权;(4)申请回避权;(5)补充、变更诉讼请求权;(6)申请保全财产和申请先予执行权;(7)申请撤诉权;(8)申请强制执行权;等等。与被告权利相比,其中第(1)、(5)、(7)为原告所独有。助记口诀:起诉、变更诉讼、撤诉,故本题选择A。8.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故本题选择A。知识拓展: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69 第十三章司法审查(二)一、单选题100.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以权谋私,该种行为属于()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B.滥用职权C.超越职权D.违反法定程序101.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是()A.一审程序B.二审程序C.再审程序D.终审程序102.下列关于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法律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政府规章D.普通法的规范优于特别法的规范103.下列关于人民法院适用变更判决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应予处罚但行政机关未给予处罚的人应按照法律给予行政处罚B.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规定程序,可以作出变更判决C.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显失公平,可以作出变更判决D.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的,可以作出变更判决二、多选题104.下列是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的有()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法规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E.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三、简答题105.简述我国司法审查的标准。70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00.答案:B解析: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应达到的要求:(1)对具体行政行为所基于的事实的性质认定正确;(2)对相应的事实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具体规范正确;(3)根据相应事实所具有的情节,全面地适用法律、法规。故排除选项A。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以权谋私、武断专横、反复无常、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违法、故意拖延。故选项B70 正确。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超越了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实施了其无权实施的行为。故排除选项C。符合法定程序的具体要求包括:符合法定方式;符合法定形式;符合法定手续;符合法定步骤;符合法定时限。故排除选项D。101.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当有审判监督权或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确有错误,依法决定由有关人民法院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或简称再审程序。故选项C正确。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某一行政案件后第一次审理该案适用的程序,故排除选项A。行政案件第二审程序,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就第一审行政案件所作的判决或裁定,在其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由于上诉人的上诉,对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又可称为上诉审程序或终审程序。故排除选项BD。102.答案:C解析:选择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2)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3)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4)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故排除选项D。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故排除选项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故排除选项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故选项C正确。103.答案:C解析: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而作出的予以变更的判决。在行政诉讼中,由于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只有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二、多选题104.答案:ABCD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故选项ABCD正确。71 知识拓展: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三、简答题105.答案:(1)合法性审查标准71 ①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②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③是否符合法定程序;④是否超越职权;⑤是否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2)合理性审查标准①是否滥用职权;②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延伸知识点】1.下列是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的是()A.地方性法规B.部委规章C.地方政府规章D.党委文件2.在司法审查法律适用中可参照适用的是()A.行政法规B.法律C.地方政府规章D.公司章程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的部门规章不一致的,正确的处理程序是()A.适用部委规章B.适用地方政府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或裁决D.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4.《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作出第一审判决的时限是()A.2个月内B.3个月内C.6个月内D.12个月内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决定适用的范围一般不包括()A.有关管辖的决定B.有关程序的决定C.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D.有关诉讼期限事项的决定72 6.《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下列哪种类型的司法审查判决?()A.变更判决B.履行判决C.判决驳回诉讼请求D.撤销判决7.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关于回避事项作出的处理,使用的法定形式是()A.判决B.裁定C.决定D.裁决72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故本题选择A。2.答案:C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故本题选择C。记忆要点:参照规章。3.答案:D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的部门规章不一致的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4.答案:C解析:本题以最新法律条文为准。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故本题选择C。5.答案:B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决定适用的情况,决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有:(1)有关管辖的决定;(2)关于诉讼期限事项的决定;(3)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4)有关再审案件处理的决定。本题需要选择决定适用的范围一般不包括的选项。故本题选择B。助记口诀:管辖诉讼期限,回避事项再审。6.答案:C73 解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司法审查判决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1)维持判决;(2)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4)变更判决;(5)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在《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此种判决形式;这种判决形式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公布施行的《解释》中予以确认和规定的。(6)确认判决:同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一样,《行政诉讼法》中原本没有此种判决形式。这一判决形式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颁布的《解释》中予以确认和规定的。所以本题选C。73 7.答案:C解析:司法审查判决的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确认判决、行政赔偿判决。司法审查裁定的适用范围:(1)不予受理;(2)驳回起诉;(3)管辖异议;(4)终结诉讼;(5)中止诉讼;(6)移送或者指定管辖;(7)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8)财产保全;(9)先予执行;(10)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11)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12)中止或者终结执行;(13)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14)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15)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司法审查决定的适用范围:(1)有关管辖的决定;(2)关于诉讼期限事项的决定;(3)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4)有关再审案件处理的决定。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74 第十四章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一、单选题106.下列关于行政赔偿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公务员B.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规则C.行政赔偿是对行政机关所有行政行为承担赔偿责任D.行政赔偿的范围没有限制107.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违法归责原则D.客观归责原则108.下列案件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B.因受害人自己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C.人民法院确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D.行政机关执行上级命令的行为109.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受委托职权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赔偿义务机关是()A.委托的行政机关B.受委托的组织C.受委托的组织的主管部门D.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110.在行政赔偿案中,经复议维持的案件,赔偿义务机关是()A.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B.复议机关C.复议机关和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D.复议机关或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111.关于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害的法人终止的,只有其原始股东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B.受害公民死亡的,只有其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75 C.受害公民死亡的,只有其继承人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D.行政赔偿请求人分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三种112.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是()A.半年B.1年C.2年D.3年二、多选题113.关于行政补偿说法正确的有()75 A.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因合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所给予的补偿B.行政补偿的主体是国家C.行政补偿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D.行政补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E.行政补偿必须依申请启动114.行政赔偿的方式有()A.金钱赔偿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精神损害赔偿E.赔礼道歉115.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行政赔偿?()A.违法拘留B.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C.合法征用交通工具D.违法使用武器造成公民身体伤害E.违反国家规定摊派费用116.行政机关违法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应当赔偿被处罚人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的开支,包括()A.水电费B.房屋租金C.职工基本工资D.预期的销售收入E.合同违约金三、名词解释题117.行政赔偿四、简答题11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简述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五、案例分析题76 119.2010年10月11日晚,A市B区居民丁某在某饮食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后经人劝说,丁某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赔偿。此时恰巧碰上B区公安分局民警任某执勤到店里,任某欲将丁某带回派出所处理。丁某不从,任某即违法使用警械将丁某打倒在地,丁某倒下时头刚好撞在水泥柱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1)本案能否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为什么?(2)若申请行政赔偿,丁某的妻子是否具备行政赔偿请求人资格?为什么?(3)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4)如果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赔偿义务机关是否可以向任某追偿?为什么?76 120.张某涉嫌销售假冒他人商标产品,某区工商局对其作出了停业整顿三个月行政处罚,但张某拒不停止营业。该区工商局委托区城管局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的张某反抗,城管队员李某气急,出拳击打,致张某死亡。张某之妻早年死亡,尚有90岁高龄的父亲,瘫痪在床,还有一子,患痴呆症。其后,市工商局确认区工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违反法定程序,并予以撤销。(1)本案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区工商局还是区城管局?为什么?(2)本案的行政赔偿请求人是谁?(3)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是否可以向李某追偿?为什么?————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06.答案:B解析:行政赔偿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次,行政赔偿是国家对行政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再次,国家赔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的赔偿责任。最后,行政赔偿是国家对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行为损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采取违法规则原则。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限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故本题选择B。107.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是一致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采取违法归责原则。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108.答案:D解析: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77 受害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国家只对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损的,则承担补偿责任。故本题选择D。77 109.答案:A解析:题干关键: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故选项A正确。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故排除选项B。选项CD为无关干扰项,故排除。110.答案:A解析:经过行政复议的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故本题选择A。本题易混淆知识为:司法审查参加人中被告的类别: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111.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6条,行政赔偿请求人分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三种。故选项D正确。受害公民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故排除选项BC。受害的法人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作为赔偿请求人。“权利承受人”中“人”应当作广义理解,不仅指自然人,也指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权利承受人既包括受害法人和其他组织终止后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包括承受其权利的自然人。故排除选项A。112.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9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故本题选择C。二、多选题113.答案:ABC解析:选项A:行政补偿是国家机关因合法行为(并未实施违法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补偿,故正确。78 选项B:行政补偿的主体是国家,故正确。选项C:行政补偿的依据是多样性的,除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也可以是政策或者规范性文件,故正确。选项D:行政补偿以个人、组织所受的直接损失为限,故错误。选项E:行政补偿既可以在实际损失发生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实际损失发生之前,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预先进行。故错误。78 114.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赔偿的方式:金钱赔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精神损害赔偿;行政赔偿的其他方式(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故选项ABCDE正确。助记口诀:原神除名返礼金——恢复原状、精神损害赔偿、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返还财产、赔礼道歉、金钱赔偿。115.答案:ABDE解析: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要件包含了两项内容:第一,国家只对侵权行政主体实施的执行职务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所谓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或不履行其职责和义务的行为,既包括行使权力的行为和非权力行为,也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还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行为。第二,国家只对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损的,则承担补偿责任。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限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一、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一)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违法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二)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暴力行为;违法使用武器、警械;其他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行为。二、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一)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违法罚款;违法没收;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违法责令停产停业;侵犯财产权的其他行政处罚。(二)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三)违法征收、征用财物。(四)其他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为。故选项A、B、D、E符合题意。116.答案:ABC解析: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造成损害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所谓“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是指企业、商店、公民等停产停业期间用于维持其生存的基本开支,如水电费、房屋租金、职工基本工资等。其中职工基本工资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劳保工资的平均数来计算的。三、名词解释题79 117.答案: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四、简答题118.答案:(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79 (2)因受害人自己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国家不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形: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五、案例分析题119.答案:(1)能提出,因为任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该行为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列。(2)具备。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的死亡的,其继承人可成为请求人。(3)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任某所在的B区公安分局。(4)可以进行追偿。因为任某违法使用警械的行为,侵犯了丁某的生命健康权。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120.答案:(1)区工商局,因为本案中对张某的行政处罚实质上是由区工商局作出的,区城管局是受委托实施的,受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委托的行政职权时侵犯相对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行政机关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本案的行政赔偿请求人为张某的父亲和儿子,为共同的行政赔偿请求人(3)可以追偿。因为符合追偿的条件:①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履行了赔偿责任;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本案中因李某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张某死亡存在重大过失。【延伸知识点】1.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下列情形中应该给予国家赔偿的是()A.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B.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C.因对道路、桥梁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害D.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其单位采购物品造成的损害2.《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赔偿范围限于人身权和()A.财产权B.劳动权C.政治权D.教育权80 3.王某是有权请求国家赔偿的受害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期间突然死亡。下列关于王某请求国家赔偿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因王某死亡而消失B.王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只能转移给他的近亲属C.王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只能转移给他的继承人D.王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80 4.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和处理受害人单独提出的赔偿请求时,首先应办理的手续是()A.确认加害行为的职权性和违法性B.受害人提交申请书并提出赔偿请求C.赔偿请求人要证明自己与赔偿请求的关系D.受害人委托第三人提出赔偿申请5.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对造成公民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A.10倍B.20倍C.30倍D.40倍6.下列关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范围不同。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大于行政补偿的范围B.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依据相同,均为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C.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性质相同,均属于行政法律责任D.发生原因不同。行政赔偿是因违法行政而导致的,行政补偿是因合法行政而产生的————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要件:①国家只对侵权行政主体实施的执行职务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②国家只对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才承担赔偿责任。故选项B正确。选项A行使职权但未侵权不做赔偿,故排除。选项D不属于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故排除。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国家只对直接产生损害的原因事实负赔偿责任。选项C属于间接造成损失,不负赔偿责任,故排除。2.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把侵权损害的范围概括为两种,一是人身权,二是财产权。故选项A正确。知识拓展:行政赔偿的范围:(1)侵犯人身权的行为:①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②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2)侵犯财产权的行为:①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②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③违法征收、征用财物;④其他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为。81 3.答案:D解析:公民作为行政赔偿请求人,分为两种情况:(1)受害的公民本人。受害的公民本人是行政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可以作为行政赔偿请求人。(2)受害公民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本题中,受害的公民死亡,故选项D正确。81 4.答案:A解析:本题为识记知识点。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和处理受害人单独提出的赔偿请求时,办理的手续:(1)确认加害行为的职权性和违法性。(2)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3)赔偿义务机关受理。(4)处理赔偿请求。(5)制作行政赔偿协议书或者行政赔偿决定书。题干关键:首先应办理的手续。故选项A正确。助记思维:确认职权及违法性→赔偿请求→机关受理→处理请求→制作协议书/决定书。5.答案:B解析: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1)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2)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生活费。故选项B正确,排除选项A。选项CD为无关干扰项,直接排除。6.答案:D解析: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补偿是国家机关因合法行为(并未实施违法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补偿。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发生原因不同,行政赔偿是因违法行政而导致的后果,行政补偿是因合法行政而产生的。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