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1433

大小:695.3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开学测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级新高一学生学科素养测试卷化学试题试卷说明: 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填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的写在相应的答题区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Cu-64,Ba-137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产生活的事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发射火箭时燃料的燃烧B.高炉炼铁C.食物的腐败D.豆浆变豆腐【答案】D【解析】燃烧和炼铁,食物在空气中氧化腐败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豆浆是胶体,胶体发生聚沉形成沉淀,变成豆腐。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硫酸小苏打干冰B烧碱盐酸氯化钠氧化钠一氧化碳C石灰水冰醋酸()胆矾()氧化钠二氧化硫DNaOH碳酸钙氧化铁A.AB.BC.CD.D【答案】D【解析】盐酸和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3.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镁B.酒精C.熔融的硫酸钠D.晶体【答案】C【解析】晶体属于电解质但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4.模型认知是简洁揭示化学本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微观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和B.该电离过程可以表示为C.水合氯离子中中的最靠近D.溶液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仔细观察微观模型,以及水合离子的结构可知,由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化合价为正带正电荷与氯离子之间形成静电作用而距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化合价为负带负电荷与钠离子之间形成静电作用而距离近。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它们是按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甲烷();②甲醇();③;④甲醛()根据规律,可能是(  )A.草酸()B.四氯化碳()C.乙炔()D.甲酸()【答案】C【解析】乙炔中碳的化合价为。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B.C.D.【答案】C【解析】C项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大基本类型反应之一。7.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由此可以确定、、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B.、、C.、、D.、、【答案】A【解析】两个反应得到的结论分别是:还原性,。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到铜片上:B.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C.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D.少量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C【解析】A.稀硫酸与铜不反应。B.碳酸氢钠溶于水应写成离子形式。D.少量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应写化学式不拆。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间的分散系B.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能净水C.有色玻璃是由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的D.用一束光线照射硫酸铜溶液,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答案】D【解析】用一束光线照射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通路这是丁达尔效应,硫酸铜溶液是溶液无此现象。10.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铁稀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自来水中,继续加热煮沸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慢慢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C.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中D.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答案】D【解析】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只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要在沸水中慢慢滴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11.从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是青铜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性质有关(  )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A.①④B.①⑤C.②③D.④⑤【答案】B【解析】金属铝比金属铁活泼,从化合物中还原成单质比铁困难。铜比铁铝都不活泼最容易制备,最早被人类利用。12.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段的化学反应是:B.点盐酸浓度最低点盐酸浓度最高 C.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D.、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答案】B【解析】C项,铝和盐酸生成氢气并且反应放热,气压的增加除了生成大量氢气还有体系温度升高的因素,后面反应停止了,气体不在生成,气压有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盐酸刚开始反应时浓度最大,点后反应停止浓度最小并且不变,B项不正确。1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B.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干燥氯气可以漂白鲜花【答案】C【解析】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1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和分子B.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为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氯水密封放置数天后将变大【答案】C【解析】A.新制氯水中除了和分子,还有分子。B.光照氯水,次氯酸分解出。C.新制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氯水密封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会变小。15.现有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和氯水四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图中每条线段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是氢氧化钡溶液B.可能是氯水C.一定是碳酸钠溶液D.可能是硫酸溶液【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钡和碳酸钠都能和其余三个物质反应所以是和,但不能确定是哪一个。所以和是硫酸和氯水,但也不能确定哪一个是硫酸。C项正确。16.溴化碘()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跟水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双原子分子B.与溶液能反应C.在很多化学反应中作氧化剂D.与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C【解析】A.是由一个碘原子和一个溴原子构成的,属于双原子分子。B.溴化碘()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则可以确定与溶液能反应。并且C项也正确,在很多化学反应中作氧化剂类似于氯气。D.的化合价(为,为)与水反应时,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17.在某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B.、、、C.、、、D.、、、【答案】A【解析】氢离子与和会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8.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的操作正确的是(  )A.测物体质量B.闻气体 C.测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C【解析】A.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时应该“左物右码”。B.闻气体气味应用手煽闻,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C.使用量筒读数时应平视液面。19.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漏气,使用装置②时,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B.用装置组合①④或②③均可以制取氧气C.用装置③收集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D.用装置组合⑥⑤组合可以制取氢气,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答案】D【解析】用装置③收集氧气时,观察集气瓶中的液面变化即可。20.如图: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烧杯,调节至平衡,向两边烧杯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锌粒和镁条,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①刻度盘上偏向放锌粒的一方;②刻度盘的中央;③刻度盘上偏向放镁条的一方,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仅③C.①②D.②③【答案】D 【解析】当金属足量时,产生的量相等,天平仍平衡,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央;当盐酸过量时,产生的量多,指针指向锌粒的一方。选①②。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8分)水是生命之源,水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1。A.水的摩尔质量是B.水中含有10个电子C.水中含氢D.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2)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纯水中加入适量的(不参加反应)。①某电解水实验开始时,向纯水中溶解了。此时溶液中和水分子的个数比是2。②当实验进行到一段时间,两个石墨电极共收集到的气体质量为。计算此时被电解的水的物质的量是3。(3)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仔细观察下图的微观反应过程,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4。【答案】1、D2、3、4、【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量相关知识(1)水的摩尔质量是,与水的量无关。水物质的量是,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水中含有个电子。水中含氢原子,水中含氢的说法是错误的。若是求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则可以用水的质量除以水的中水分子的数量,约是。(2)①,,。②质量守恒可知,收集的氢气和氧气总质量就是电解的水的质量,所以物质的量为。(3)由分子模型可知。22.(10分)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 (1)流程中,其中操作顺序可以互换的步骤是1和2(填ⅰ、ⅱ、ⅲ)。(2)过程ⅱ的目的是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4。(3)过程ⅲ中加入的试剂为5。(4)沉淀3的成分是6。【答案】1、ⅰ2、ⅱ3、除去4、5、6、和【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相关知识。粗食盐水中的、、等杂质,需用足量的溶液,溶液,溶液生成除去,但是溶液一定要放到溶液后面,溶液不但除去还要除去多余的溶液,所以沉淀3是和,过程ⅰ和ⅱ。23.(16分)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角度学习、研究物质的性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下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图中的类别为1;的名称为2。(2)已知高氯酸()是一元强酸,写出高氯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3)某同学研究性质,进行如下预测:①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酸,能与大理石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②从化合价角度看,具有5性,能与6发生反应(填标号)。A.B.C. D.(4)某同学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数据如图。光照新制氯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该同学采集的数据是8(填标号)。A.氯水的B.氯离子的浓度C.溶液的电导率D.氧气的体积分数【答案】1、单质2、次氯酸3、4、5、氧化、还原6、ABC7、8、A【解析】此题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价类二维图”是化合价和物质类比两个维度认识物质。(2)高氯酸是强酸,写离子方程式时拆成氢离子。中氢为价可以降低到0价,氯为价可以升到0价或更高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以氧化金属铁,可以还原和KMnO4。强光照射氯水,次氯酸分解出,生成盐酸。cH+、cCl−增大,pH减小,电导率增大,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可得答案为A。24.(16分)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实验室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正确的顺序连接装置:1、2、3、45;选择最后一个装置的目的是6。 (2)Ⅰ中所盛试剂为7(填序号,下同),Ⅱ中所盛试剂为8。A.氢氧化钠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硝酸银溶液(3)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9。(4)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0。【答案】1、2、3、4、5、6、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7、C8、B9、10、【解析】此题考查氯气的制备实验相关知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顺序依次是制备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净化装置由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和浓硫酸(除氯气中的水蒸气)组成。用烧碱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浓盐酸为还原剂制备氯气。25.(10分)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Ⅰ.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图1仪器中溶液的溶质是1(填化学式)。(2)图3中的数值约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图2中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B.取图2中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2中所示溶液中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Ⅱ.若是在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直至过量,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性随加入的硫酸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1)写出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2)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右图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A.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处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答案】1、2、123、ABD4、5、BD【解析】此题考查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相关知识。Ⅰ.(1)根据图1起始点大于7,判断出烧杯内原先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推断仪器内是盐酸,溶质是氯化氢();(2)图3横轴点与对应曲线顶峰即温度最高点,该点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之时;(3)A.图2中点所示溶液,未完全反应还有剩余,所以溶质是和。B.图2中点所示溶液溶质为和多余的盐酸,加热时盐酸挥发,蒸干所得固体为NaCl。C.图2中点后所示溶液中的质量无变化。D.图3中体系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Ⅱ.(1)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反应书写时,注意要遵守物质化学式的配比,正确写法为。(2)A.生成的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是因为难溶于水,故A错误。 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稀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C错误。D.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此时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故D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