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

ID:83559986

大小:830.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0-29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永州一中2023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祖先的大祭,代指天神。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2.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3.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这反映了当时西欧地区()A.原有罗马文化日渐衰落B.政治统治推动文化认同C.宗教信仰成文化符号D.二元政治格局正式形成4.王安石面对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力图A.长久解决灾民生计问题B.建立完善的政府救灾体系C.加强对经济领域的控制D.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压力5.1915年,依据《文官任职令》规定:“得呈请荐任文职的简任长官。每人保荐名额以二人为限。保荐人须将被保荐人的履历和证明文件等呈请大总统令交文官甄用委员会甄用。保荐官若有徇情滥保或与事实不符的,发觉后须受处分。”这一政令表明()A.民国文官保荐体制趋于完善B.选官制度法制保障的深化C.政府重视对保荐制度的监管D.官吏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6. 汉代统治者提出:“讼理刑狱,必原父子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虽然汉律明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伦理而促使法官缘情疏法之事比比皆是。这一反差表明()A.儒家伦理成为汉律核心思想B.政府注重司法的教化功能C.统治者推行宽刑仁政治国理念D.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之外7.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从理论上看,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的是()A.遵循先例,创立先例B.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8.读下表人物主张郑观应(1842~1921)……由是观之,公法(指国际法)仍凭虚理,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是故有国者,惟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薛福成(1838~1894)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不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是同遵公法者其名,同遵公法而损益大有不同者其实也。由表可知,郑、薛二人()A.在否要学习国际法上有分歧B.一致认为富国强兵才是根本C.在自强与求富的先后上有分歧D.都认为国际法维护强国利益9.19世纪80年代,中荷关于华侨国籍归属问题的交涉中,驻德荷公使许景澄利用国际法知识与荷兰外交部据理力争,不仅取得了外交上的初步胜利,还基本确定了清政府对华侨国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20世纪初《大清国籍条例》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A.清政府逐步收回国家主权B.国际法观念已被国人接受C.华侨海外权益实现了保障D.时局变动推动外交近代化10.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11.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程度显著提高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文娱活动吸引力增强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12.基佐在《法国文明史》中说,拿破仑比任何人都“了解当时社会要生存和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经出场,就为大家所了解、所接受和听从,大家都参加和促进他所领导的谋求共同利益的工作”。基佐这样说主要基于拿破仑()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B.促进了欧洲各地民族觉醒C.维护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D.制订并大力推行大陆法系13.19世纪某次国际会议后签订的条约规定:“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该会议()A.揭开了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的序幕B.大大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C.开创了以谈判形式解决争端的先例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14.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15.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交通枢纽、城乡结合部出现一批批贩卖粮食等物品的“背口袋的人”,从事黑市交易。尽管政府对这些人的处置十分严厉,但始终无法杜绝。据有关资料表明,1918—1919年,“背口袋的人”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数额达58%~65%。这反映出,当时苏俄()A.经济秩序全面紊乱B.经济决策不切实际C.农民抵制现行政策D.粮食短缺得到解决16.1952年,好莱坞影星吉恩·凯利(GeneKelly)主演的音乐剧《雨中曲》,其背景设置在了美国繁荣的社会环境中,街道两边是摆放了各种各样商品的店铺,宽敞明亮的家中有多功能的现代家电。一位苏联女士观影后曾表示:她永远无法忘记自己看到主角用按钮而不是火柴加热晚餐时的震惊。这类作品输出的主要目的是()A.展示美国实力B.传播意识形态C.讽刺苏联落后D.提倡科技革命二、非选择题17.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沿革 ——《选择性必修1图册》材料二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英国的斯坦顿父子对中国政府官吏选拔的种种描述,在英国产生广泛的影响。——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方面分别概括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的成因,并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得出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18.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19.[图片中的历史]材料文字和图片,是解锁记忆和历史之门的钥匙。文字记录下文明,给人们无穷想象。而图片和照片则是记录历史最直观的方式,使人类能够通过它们寻找到历史中的留痕,甚至发现历史的某些规律。选取上述材料两张或两张以上相关联的图片,以“历史中的图片”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