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52892
大小:1.4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3-10-21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考察范围: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全册.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A.2B.C.D.【答案】B【解析】【分析】由,即可确定的虚部【详解】,则的虚部为故选:B2.已知平面向量,,若,则实数()A.-1B.-2C.D.1【答案】A【解析】【分析】由向量垂直得向量的数量积为0可解得.【详解】解:由已知,∵,∴,解得.故选:A.3.已知,且,则等于()A.0B.C.D.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余弦的二倍角公式以及可得,进而可得,代入即可求值. 【详解】由得,因为,所以,进而得,故,所以,故选:C4.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恰好可以拼接成一个三棱柱.这个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相等,这个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也都相等.设四棱锥、三棱锥、三棱柱的高分别为,则A.﹕1﹕1B.﹕2﹕2C.﹕2﹕D.﹕2﹕【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几何体是一个棱长都相等的斜三棱柱,四棱锥的高是P到的距离;三棱锥的高及三棱柱的高都是三棱锥的高;不难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作图如图,几何体是一个棱长都相等的斜三棱柱,设棱长为1,四棱锥是棱长都相等正四棱锥,三棱锥是一个正四面体,四棱锥的高是P到面的距离,P点到线段的距离是,令P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连接,则,故,三棱锥的高就是P点到面的距离,令P点在面上的射影为,则是三角形的重心,故 ,故,三棱柱的高也是,因而,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有关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同学的想图、视图能力,是基础题.5.在中,.P为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依题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表示出,,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辅助角公式及正弦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详解】解:依题意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因为,所以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设,,所以,,所以,其中,,因为,所以,即;故选:D6.的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且,则的值为()A.2B.3C.4D.5【答案】D【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即,即,则,所以.故选:D.7.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且在区间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 【解析】【分析】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可得是函数含原点的递增区间,结合已知可得可解得,又函数在区间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进而求解.【详解】是函数含原点的递增区间.又∵函数在上递增,∴得不等式组−π2ω≤−π22π3≤π2ω,得又∵又函数在区间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即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可得综上,可得ω∈12,34故选:D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AD⊥BD,△BCD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点P为边BD上一动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AB的长,由此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进而表示向量的坐标,计算,结合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为等边三角形,则有,,在中,,;如图以B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由于,故可设P点坐标为,且,所以,,所以,因为,当时,取得最小值,当时,取得最大值为0, 所以,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设复数z满足(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虚部为B.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C.D.【答案】BC【解析】【分析】先求解z的值,再根据复数的相关定义逐个计算判断即可【详解】由可得对A,z的虚部为,故A错误;对B,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故B正确;对C,,故C正确;对D,,故D错误;故选:BC10.正方体的棱长为2,、、分别为,,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与直线垂直 B.直线与平面平行C.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D.点与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答案】BC【解析】【分析】由,得出平面,进而得出,可判定A;取的中点,连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可判定B;连接,延长交于点,得到截面即为梯形,求得梯形的面积,可判定C;记点与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根据体积公式列出方程,得到,可判定D.【详解】对于A中,若,因为且,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可得,因为,此时的内角和超过,故不成立,所以A错误;对于B中,如图所示,取的中点,连接,,因为,所以,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且,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又因为,,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所以B正确; 对于C中,如图所示,连接,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延长交于点,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即,即相交于点,因为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四点共面,截面即为梯形,又因为,所以,所以梯形,所以C正确;对于D中,记点与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因为, 又因为,所以,所以D错误.故选:BC.1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为三个内角,a,b,c分别为A,B,C所对的三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若,则B.若,则B的取值范围是C.D.【答案】ACD【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判断A;由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所以,即有,根据可得的范围,从而判断B;由,可得,进而得,从而判断C;由,可得,从而判断D.【详解】解:对于选项A,因为A>B,所以有,所以,故正确;对于选项B,因为,则,所以,由可得的取值范围是,故错误;对于选项C,锐角三角形ABC中,,,∴,同理, ,所以故正确;对于选项D,锐角三角形ABC中,因为,即,,又∵,∴,故正确.故选:ACD.12.对于函数,下列结论正确得是()A.的值域为B.在单调递增C.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D.的最小正周期为【答案】AD【解析】【分析】先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再利用周期性,选取一个周期来研究即可对每一个选项作出判断.【详解】,,所以,所以是偶函数,又,所以是函数的周期,又,故的最小正周期为.对于A,因为的最小正周期为,令,此时,所以,令,所以有,可知其值域为,故A正确;对于B,由A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因为, 所以在上不是单调递增,故B不正确;对于C,因为,,所以,所以的图象不关于直线对称,故C不正确;对于D,前面已证明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如图,是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其中,且,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直观图与原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且,故,∴.故答案为:.14.已知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虚数根,且,若向量,则向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特征可知,也是的虚数根,结合已知条件,利用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和判别式求出的取值范围,然后再利用向量的模长公式和一元二次函数性质即可求解.【详解】不妨设,,因为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虚数根,所以也是的一个虚数根,从而①,又因为无实根,所以②,由①②可得,,因为,所以,由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易知,当时,有最小值5;当时,;当时,,故当时,,即,故向量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15.在中,O是的外心,G是的重心,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重心、外心的性质,由数量积的运算化简可得,利用余弦定理及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记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取的中点D,如图, 则,所以,即,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此时.故答案为:16.函数,,且的最大值为3,则实数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化简得.令,,可得.令,,则,根据基本不等式推得,推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函数 .令,,则.令,,则.因,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将函数变形为是本题求解的关键.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其中为虚数单位.(1)求的值;(2)记复数,求复数的模.【答案】(1)(2)【解析】【分析】(1)将代入方程,利用复数相等,得到方程,求出;(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得到,从而求出模长.【小问1详解】由题意得:,即, 所以,所以,,解得:;【小问2详解】,,所以1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平面平面,E是的中点,,,.(1)证明:;(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即可证得结论;(2)法一:利用线面角的定义求得;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夹角.【小问1详解】延长,过点P作,垂足为F,连接,,由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 ∴,,是正三角形,又∵是直角梯形,∴,即也是正三角形,故为菱形,所以F,E,B三点共线,且,∴平面,又平面,从而.【小问2详解】几何法:过A作,连接,∵,∴平面,即,所以就是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得,,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是.坐标法:由(1)知,以点F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取,又∵平面,所以平面的法向量为,设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是.19.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记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_____________.(1)求A;(2)若,求面积的取值范围.(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1)(2)【解析】【分析】对于条件①:两边边的条件为齐次,化边为角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解得;对于条件②:边的条件为齐二次,整理条件到余弦定理的结构可解得;对于条件③:由正弦定理化角为边,整理条件到余弦定理的结构可解得.【小问1详解】(1)若选①:因为,根据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则,因为,所以,又,所以.若选②化简得:,则, 又,所以.若选③:因为,根据正弦定理得,所以.即,因为,所以.【小问2详解】(2)因为,由,则,,又,所以,则的取值范围为.20.已知向量,函数.(1)当时,求的最小值;(2)是否存在实数,使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取值范围为【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及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再利用辅助角公式及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结合换元法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1)的出函数,利用换元法但注意新元的范围,结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利用分离参数法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再利用对勾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由题可知,因为, 所以,又,令,当时,所以,对称轴,开口向上,由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知,所以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为.所以的最小值为.【小问2详解】由(1)知,,所以,对任意的恒成立,令,,则,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由,得,则,整理得,所以,故在上恒成立,由对勾函数的性质知: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取到最大值4,所以,故存在,且的范围为. 21.某大学科研团队在如下图所示的长方形区域内(包含边界)进行粒子撞击实验,科研人员在A、O两处同时释放甲、乙两颗粒子.甲粒子在A处按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粒子在O处按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颗粒子碰撞之处记为点P,且粒子相互碰撞或触碰边界后爆炸消失.已知长度为6分米,O为中点.(1)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足够长.若两颗粒子成功发生碰撞,求两颗粒子运动路程之和的最大值;(2)设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甲粒子的运动速度是乙粒子运动速度的2倍.请问的长度至少为多少分米,才能确保对任意的,总可以通过调整甲粒子的释放角度,使两颗粒子能成功发生碰撞?【答案】(1);(2)的长度至少分米.【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在中运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2)过作,垂足为,设,则,由余弦定理求出,进而求出,得出,并求其最大值,再由恒等式得出最小值即可.【小问1详解】设两颗粒子在点相撞,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 ,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两颗粒子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小问2详解】过作,垂足为,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当即时,即取得最大值,易知恒成立,,的长度至少为分米,才能确保对任意的,总可以通过调整乙粒子的释放角度,使两颗粒子成功碰撞.22.已知函数,(1)判断的奇偶性并证明;(2)若,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3)定义,设.若在内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取值集合. 【答案】(1)偶函数,证明见解析.(2),(3)【解析】【分析】(1)结合奇偶性的定义直接证明即可;(2)将看作整体,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最值;(3)由于,则转化为或,然后分类讨论即可求出结果.【小问1详解】是偶函数证:因为的定义域为,且∴f(x)是偶函数【小问2详解】当,则又∴当时,当时,【小问3详解】因为都是偶函数.所以在上是偶函数,因为恰有3个零点,所以,则有:或 ,①当时,即且时,因为当,令,因为,解得或,所以恰有3个零点,即满足条件:.②当时,即且时,此时,当时,只有1个零点,且,所以恰有3个零点等价于恰有2个零点,所以,解得,此时有2个零点符合要求,当时只有一个零点x=0,有2个零点符合要求,当时,解得或,令解得或(舍去),所以的根为,要使恰有3个零点,则综上:【点睛】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方法:(1)直接求零点: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2)零点存在性定理:利用定理不仅要函数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a)·f(b)<0,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3)利用图象交点的个数:将函数变形为两个函数的差,画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