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

ID:83521616

大小:3.5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杭州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和若铁路(和田-若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长825千米,其中桥梁长度达到40多千米。图左为塔里木盆地铁路示意图,图右为和若铁路某段桥梁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地形C.气候D.土壤2.建设图右桥梁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冻土影响B.保护野生动物C.减少风沙影响D.保护沿线耕地【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所以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A正确;地形、气候、土壤不是沙漠地区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结合景观图可知,建设桥梁能够使风沙从桥底穿过,避免覆盖在铁路上,威胁铁路运行安全等,所以建设桥梁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风沙影响,C正确;结合和若铁路沿线区域特征可知,该地冻土、野生动物、耕地较少,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是限制性条件。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洪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因此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1由中国某集团合作开发的玻利维亚穆通铁矿山项目,已进入建设中期阶段。下图为玻利维亚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3.玻利维亚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西南部、气候B.东北部、水源C.西南部、土壤D.东北部、地形4.穆通铁矿的开采对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影响是()A.减少环境污染B.保障铁矿供应C.提高产品质量D.提升冶炼技术【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结合铁路、城市集中在西南分布,可以推测玻利维亚人口较密集的地区为西南部,BD错误;结合高程图、纬度位置可知,西南部气温较低,气候条件适宜,A正确;土壤对人口部分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玻利维亚人口分布在西南部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A。【4题详解】穆通铁矿的开采能够拓展我国铁矿进口来源,保障铁矿供应,有利于我国矿产资源安全,B正确;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2提升冶炼技术需要我国钢铁工业对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不是穆通铁矿的开采后对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影响,AC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发展氢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称为“绿氢”。内蒙古大力推进绿氢制造业发展。传统的氢气输送采用长管拖车运输,近日首条“西氢东送”管道工程被纳入国家规划,该管道起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终至北京燕山,全长400多公里。完成下面小题。5.内蒙古发展绿氢制造业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分别是()A.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科技水平差B.信息网络通达度高;土地资源不足C.风能、太阳能丰富;水资源短缺D.能源产业基础雄厚;市场需求量小6.该“西氢东送”管道建成后,将()A.减少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B.提高内蒙古的煤炭产能C.带动北京高耗能工业发展D.减轻沿线道路运输压力【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根据绿氢制造业的特征可知,绿氢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不大,故劳动力丰富廉价不是内蒙古发展绿氢制造业的主要优势,A排除;内蒙古地区土地资源充足,故土地资源不是其劣势,B排除;结合材料可知,制造绿氢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故风能、太阳能丰富是内蒙古发展绿氢制造业的优势条件,而内蒙古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成为发展绿氢制造业的劣势条件,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内蒙古制造的绿氢将输送至东部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故市场需求量小不是其劣势,D错误。故选C。【6题详解】该“西氢东送”管道建成后,不会使得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减少,A错误;绿氢制造和“西氢东送”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不会提高内蒙古煤炭的产能,B错误;“西氢东送”刚刚起步,且输送能源量有限,对北京高耗能工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小,C排除;“西氢东送”管道建成后,通过陆路运出的化石能源会减少,可减轻沿线道路运输压力,D正确。故选D。【点睛】氢能是指氢气燃烧而释放出来的能量。自然界几乎没有氢能这种能源,因为自然界虽然含有丰富的氢,但几乎没有氢气。氢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特别是水含有1/9质量的氢。水虽然含有氢,却不含有氢能。通常,人们通过电解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氢能。若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应属于可再生能源,以化石燃料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读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7.图中()A.①洋流性质为寒流B.②洋流自西向东运动C.③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④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8.⑤洋流运动过程中,上层海水急剧冷却,盐度、密度增大,剧烈下沉。据研究显示,其下沉运动有减弱或中断趋势,原因可能是()①海域降水增多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暖流势力增强④北极冰川融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7.D8.D【解析】【7题详解】结合海陆轮廓及所学的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①为墨西哥湾暖流,A错误;②为自东向西运动的赤道暖流,B错误;③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④地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结合题干可知,该地的海水下沉是由于盐度、密度增大导致的。结合所学可知,地球上正经历全球气候变暖,上层海水不易急剧冷却,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冰川融化,受到冰川融水影响,⑤处海水盐度降低,密度减小,下沉减弱,②④正确;该海域降水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情况,①排除;暖流势力增强会导致下沉强度增加,③排除。综上②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点睛】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系统,是大西洋地区的一个洋流系统,此洋流系统下的海水运动较为复杂:赤道附近的暖海水向欧洲北部流动,在高纬度海域受到冷海水的影响导致密度增加,致使其下沉到深海并回流至大西洋低纬度海域。冬小麦的生长阶段依次是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2023年3月12-18日,我国东部季风区部分省份农业观测站统计了当地冬小麦发育进程,下表为发育进程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省份总测站数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①12拔节9越冬1②18起身8返青4③6抽穗2开花19.三个省份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10.为快速了解小麦发育进程信息,农业观测站可以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NSSD.BDS【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植物的生长阶段受气温因素的影响较大,三个省份冬小麦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①省份以拔节为主、②省份以起身为主、③省份以抽穗为主,不同省份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冬小麦生长阶段越接近成熟,根据冬小麦的生长阶段可知,②起身早于①拔节早于③抽穗,三个省份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②、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期反射的电磁波具有一定差异,因而可以通过RS遥感远距离获取小麦反射的电磁波,来快速了解小麦发育进程信息,A正确;GIS可以处理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可以结合遥感影像图等估算小麦产量,B错误;GNSS、BDS主要用于导航、定位等,无法快速获取面状地理信息,CD错误。故选A。【点睛】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PS或BD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2020年常住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511.该省2020年省外流入人口主要从事()A.农业B.制造业C.金融服务业D.科技服务业12.省外流入人口会提高该省()A.劳动力价格B.老龄化程度C.城市化水平D.受教育程度【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结合省外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图可知,省外流入人口以高中、初中(占比最大)、小学为主,知识素养较弱,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中以制造业为代表,B正确;流入人口多为农业劳动剩余人口,一般不在外省从事农业活动,A错误;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省外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劳动力涌入,工厂招工饱和,会使劳动力价格下降,A错误;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使老年人口占比减小,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程度,B错误;劳动力涌入,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升,C正确;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会提升该省受教育程度,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因素(主导):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水足迹反映了一个地区真实全面的用水情况,其包括实体水资源和虚拟水净输入两部分。图左为北京市用水结构年际变化图,图右为北京市各类用水水足迹年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613.1988年到2019年,北京市()①农产品输入增加②工业总产值下降③生活用水以实体水为主④生态用水以虚拟水为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A.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降低高耗水工业比重C.减少生态治理用水D.鼓励人口向外省迁移【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解】1988年到2019年,北京市农业用水显著下降,但农业水足迹波动变化,未呈现出明显下降,说明存在农业虚拟水净输入增加,反映出农产品输入增加,①正确;工业用水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工业水足迹也波动变化,未明显下降,说明北京市可能将耗水工业向外搬迁,后续将工业产品运输回北京,进行进一步加工生产,工业总产值并不会下降,②错误;虚拟水主要存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之中,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与生活水足迹、生态水足迹变化趋势、数值相似,说明主要以实体水为主,③正确,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北京市农业不是主要产业,且灌溉农业耗水量大,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A错误;降低高耗水工业比重,将高耗水工业外迁,有助于减少工业耗水,B正确;生态治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减少生态治理用水,C错误;人口向外省迁移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等,虽然减少生活用水量,但不利于城市发展,D错误。故选B。【点睛】“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

7钙积层(主要成分是)是某些区域土壤中含钙的碳酸盐发生变动和积累后形成的土层,常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沿MN线土壤剖面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关于MN沿线区域土壤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层腐殖质含量向下递减B.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乙层C.质地黏重且自然肥力较低D.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16.影响MN沿线钙积层顶部深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B.气温C.地形D.成土母质【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N沿线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甲层为腐殖质层,土壤腐殖质来源主要为草本植被,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所以甲层腐殖质含量向下递减,A正确,D错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甲层,乙层位淋溶层,B错误;草原下发育的土壤土质疏松且肥力较高,C错误。故选A。16题详解】结合材料,钙积层的形成是土壤中含钙的碳酸盐向下迁移积累形成,碳酸盐溶于水,受淋溶作用影响,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钙积层深度较深,所以影响MN沿线钙积层顶部深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降水,A正确;气温、地形、成土母质对钙积层的形成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导致的流失等。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平面图,中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完成下面小题。

817.图中断层()A.①的形成早于奥陶纪B.②的形成晚于三叠纪C.③切穿了向斜的轴部D.②③间下沉形成地堑18.图中山地东侧较西侧()A.植被稀疏B.风力作用强C.降水量大D.河流流量小【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①断层切穿O1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奥陶纪,A错误;②断层切穿T2岩层,形成时间晚于三叠纪,B正确;③断层两侧岩石新老关系呈现出中间老(P2)、两翼新(T2)的特征,为背斜,C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中间为南北走向的山脉,②③间抬升形成地垒,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结合山地东西两侧的沉积物可知,西侧沉积以第四纪洪积物为主,受间歇性洪水搬运形成,洪水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东侧以第四纪冲、湖积物为主,东侧沉积物粒径较小,受流水搬运堆积形成,东侧处在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流水侵蚀搬运较洪水弱,因而形成第四纪冲、湖积物为主,A错误,C正确;风积物较少,风力作用不明显,B错误;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D错误。故选C。【点睛】一般来讲,判断断层的形成时代主要是根据断层上覆地层的时代来判断。当上覆地层无断层时,我们一般认为断层的形成时代早于上覆地层形成的时代;当地层有断层时,我们一般认为断层的形成时代晚于该地层形成的时代。下图为2023年2月某摄影师在希腊某遗迹(37.5°N,24°E)拍摄的月出景观。黑暗的天空背景下,一轮弯月正在升起。完成下面小题。

919.拍摄地点位于遗迹的方位及拍摄日期分别为()A.东侧农历廿三B.西侧农历廿七C.西侧农历初九D.东侧农历初三20.拍摄照片时,北京时间接近()A.0:30B.6:00C.11:30D.17:00【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的月相为蛾眉月或残月,应出现在农历月初或月末,农历廿三应大致为下弦月,农历初九应大致为上弦月,排除AC;月初时只能在上半夜观测月相,只能看到月亮的落下,而看不到月亮的升起,故该月相为月末残月,月面朝东,即摄影师面向东拍照,拍摄地点位于遗迹西侧,D错误,B正确。故选B。【2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月相为下半月的残月,能观测到该月相的时间应当在下半夜,根据该地经度可知,该地地处东二区,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0:30时,当地为18:30,不是下半夜,A排除;当北京时间为6:00时,当地为00:00,不是下半夜,B排除;当北京时间为11:30时,当地为5:30,且当地为2月,夜长昼短,此时为下半夜,能观测到该月相,C正确;当北京时间为17:00时,当地为11:00,不是下半夜,D排除。故选C。【点睛】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下表示意洞庭湖区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数值越大,价值越高。①至③依次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食物生产娱乐休闲

10林地8.7910.424.2710.640.324.16①2.932.604273540.970.13②2.891.955.342.3132.550.03③55.6750.4659.198.140.9718.07A.草地、耕地、湿地B.耕地、草地、湿地C.湿地、草地、耕地D.湿地、耕地、草地【答案】A【解析】【详解】②地在食物生产生具有显著优势,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不能达到的,因而②地为耕地;③地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方面远超于林地,因而判断为湿地;①地总的生态系统服务系数较低,在净化环境上具有一定优势,结合答案选项推测①为草地,所以①至③依次是草地、耕地、湿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都市圈指以一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的同城化区域,内部城镇联系密切、分工互补、层次鲜明,其发展分为雏形、加速、成长、成熟等四个阶段。下图示意都市圈发展阶段。完成下面小题。22.都市圈的发展阶段先后排序是()A.丁—乙—甲—丙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丁—甲—乙—丙23.发展阶段甲具有的特征是()A.周边城市产业结构趋同B.城市轨道交通开始由核心城市向外延伸C.核心城市集聚效应增强D.都市圈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

11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经济腹地的拓展,从城市吸引工业布局到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都市圈的发展阶段先后是,乙阶段核心城市凭借资源、人口优势吸引工业布局,接着是丁阶段,城镇数量增多,产业、资源继续向中心城市集聚;接着是丙阶段,城镇数量继续增加,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甲阶段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完善,形成都市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甲阶段处在都市圈发展的后期阶段,周边城市产业协作分工较好,产业趋同不利于都市圈发展,A错误;丙阶段核心城市开始对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带动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开始由核心城市向外延伸,B错误;甲阶段核心城市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集聚效益较乙丁阶段弱,甲阶段都市圈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D正确,C错误。故选D。【点睛】区域为中心城市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可为区域提供资金、技术等,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2018年3月28日,北非撒哈拉地区发生沙尘暴。下图为当日某时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24.可能形成锋面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沙尘暴的移动方向为()A.西北向东南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D.东北向西南【答案】24.B25.A【解析】【24题详解】

12阅读图中等压线可知,①②处在高压脊线处,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③④处在低压槽线处,气流辐合,可能形成锋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西北侧为高压中心,东南侧位低压中心,气流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沙尘受风向影响,移动方向为西北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因为锋面是冷暖气流相遇后才能形成的,所以只有在低压控制下的辐合气流才能形成锋面,而高压中心附近的气流是向周围辐散的,冷暖气流不会相遇,所以形成不了锋面。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船舶工业为典型的出口型工业。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是我国重点打造的三大船舶制造基地。下图为长三角地区区域略图。材料二下表为2021年1-8月三大造船基地订单指标及国内占比。基地完工订单(万载重吨)新接订单(万载重吨)完工订单(%)新接订单(%)长三角169629485972环渤海8227352818珠三角18830768三大基地合计270639909398

13注:载重吨是指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重量。材料三上海航运服务业主要聚焦于船舶、港口、物流等基础航运服务,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全产业链航运服务业。(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发展船舶制造业的优势条件。(2)根据表格信息,说出我国船舶生产的分布特点。(3)从产业链角度,指出上海发展航运服务业的合理性。【答案】(1)纬度低,水域常年不冻;沿河、沿海地区,港区分布广;位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协作条件好;临海,便于船舶出口。(2)分布不均;集中于三大基地,长三角产量最大(3)船舶制造业发达;港口众多、航运条件好;经济发达,市场广阔。【解析】【分析】本题以船舶工业和船舶制造基地为材料,涉及工业的区位因素、船舶生产的分布特点以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等内容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位置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区域位置等方面描述,读图可知,长三角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纬度低,水域常年不冻;船舶制造业需要依托港口发展,长三角地区多沿河、沿海,港区分布广;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基础完善,产业协作条件好;该地位于长江入海口,临海便于船舶出口。【小问2详解】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我国船舶生产分布不均;三大基地的完工订单合计2706万载重吨,即船舶生产集中于三大基地,长三角产量最大。【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上海靠近长三角船舶生产基地,船舶制造业发达;地处长江沿岸、长江入海口,港口众多、航运条件好;上海市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航运服务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2月22日某飓风登陆马达加斯加岛,横穿过程中除带来暴雨、大风、风暴潮外,还引发了其它自然灾害。离开该岛后,飓风在莫桑比克海峡内徘徊并再次加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4材料二马达加斯加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利设施落后,目前在我国帮助下,致力于推进水库、调水工程、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该飓风在甲、乙两地引发的自然灾害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2)从海-气作用的角度,分析飓风在莫桑比克海峡再次加强的原因。(3)说明马达加斯加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对保障水资源安全的作用。【答案】(1)甲地地势起伏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乙地地势低平,易引发洪涝。(2)处于夏季,且暖流流经,水温高,利于气流上升,蒸发强,利于潜热输送和热量释放;(飓风)停留时间长,水域面积广,水汽充足。(3)建设水库,增强旱季用水能力;建设调水工程,平衡水资源区域分布;增加渠道里程,保障生产用水。【解析】【分析】本题以某飓风登陆马达加斯加岛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自然灾害、海气相互作用、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飓风在登陆岛屿后会带来大量降水,结合高程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乙地)地形较为平坦,东侧(甲地)海拔变化差异大,地形起伏大,面对强降水,乙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甲地地势起伏大,土层含水量增加,易产生错位滑动,引发滑坡泥石流。【小问2详解】

15飓风加强主要由于在莫桑比克海峡获得更多的热量、水汽,使得飓风强度增加。2023年2月22日正处于南半球夏季,且莫桑比克海峡中有莫桑比克暖流流经,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水温高,利于气流上升,夏季蒸发强,利于潜热输送和热量释放,为飓风发展提供热量条件;飓风停留时间长,水域面积广,水汽充足,为飓风发展提供丰富的水汽条件。【小问3详解】马达加斯加致力于推进水库、调水工程、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库,能够在雨季储存较多的水资源,增强旱季用水能力,调节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差异;建设调水工程,平衡水资源区域分布,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推进渠道建设,增加渠道里程,保障生产用水运输与供给,促进水资源的合理流转。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随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形成盐碱化。我国黄河三角洲可细分为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洼地、滩涂地等微地貌类型。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简图,图右示意图左中甲、乙、丙三地盐碱化程度结构。材料二以往,黄河三角洲地区采用“改地适种”的方法治理盐碱化,即通过挖深沟或大水漫灌来降低盐碱度。近年来,当地推广“草—牧—园”模式(选育、种植耐盐牧草;开展优质肉羊、奶牛饲养;发展果蔬种植园),打造粮食、牧草、设施果蔬及畜禽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园。(1)简析黄河三角洲河成高地、平地、洼地交错分布的自然原因。(2)分析微地貌对甲、乙、丙三地盐碱化程度的影响。(3)与“改地适种”相比,简述种植耐盐牧草治理盐碱化的优点。(4)循环经济强调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组织经济活动。从循环经济角度,说明“草—牧—园”模式的效益。【答案】(1)黄河含沙量大,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淤塞河道,黄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易泛滥改道。(2)甲地位于河成高地,地下水埋藏深,盐碱化程度轻;乙地位于河滩地,汛期径流带走盐分,盐碱化程度轻;丙地位于滩涂地,地下水含盐量高,盐碱化程度高。(3)节约用地;节约用水;工程量小,治盐成本低;生态效益好。

16(4)种植牧草为畜牧业提供饲料,降低饲料成本;牧草种植、作物秸秆及牲畜粪便还田,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使用成本,为粮食、果蔬等种植增加耕地。【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背景,涉及黄河的水文特征、盐碱化的形成和治理等内容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小问1详解】高地、平地、洼地交错分布说明该地高低不平,主要是受河流及外力影响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该地位于黄河三角洲附近,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淤塞河道;该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黄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易泛滥改道,流水和泥沙不断冲刷和淤塞地表,导致地表高低不平,高地、平地、洼地交错分布。【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的地区盐碱化程度轻,反之则重,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成高地,地下水埋藏深,盐碱化程度轻;图中乙地位于河滩地,汛期时会被水淹没,流水可溶解带走盐分,盐碱化程度轻;丙地位于滩涂地,地势低且地下水埋藏浅、含盐量高,盐碱化程度高。【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改地适种”即通过挖深沟或大水漫灌来降低盐碱度,该方法工程量大,耗水量大,成本高,且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低;相比之下,种植耐盐牧草对土地的利用效率高,种植的牧草具有经济、生态效益,且需水量少。【小问4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