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杭州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份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世界上接近83%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B.制冷剂氟利昂的广泛使用C.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D.无污染新能源的大力开发【答案】A【解析】【分析】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和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②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详解】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世界上接近83%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的原因是温室效应,主要是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A符合题意。故选A。2.科学实验发现蛋白质合成与一个很大的RNA-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相联系,该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内质网D.溶酶体【答案】B【解析】【分析】核糖体的结构和其它细胞器有显著差异:没有膜包被、由两个亚基组成、因为功能需要可以附着至内质网或游离于细胞质。因此,核糖体也被认为细胞内大分子而不是一类细胞器。【详解】A、细胞核中有DNA、RNA、蛋白质等多种大分子,A错误;B、核糖体是由RNA-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B正确;C、内质网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为蛋白质,膜中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错误。故选B。3.奶粉是婴幼儿缺乏母乳时的主要食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锌等营养物质。市场上出售的少数劣质奶粉中掺有植物淀粉,可能会导致婴幼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抵抗力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A.奶粉中是否掺有淀粉,可用碘液鉴定B.奶粉中富含蛋白质,可用本尼迪特(斐林)试剂检测C.钙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D.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抗体合成,导致抵抗力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故奶粉中是否掺有淀粉,可用碘液鉴定,A正确;B、奶粉中富含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而本尼迪特(斐林)试剂检测的是还原糖,B错误;C、钙是大量元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C正确;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人体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抗体合成,导致抵抗力下降,D正确。故选B。4.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状态时,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B.③状态时,水分子不再进出半透膜C.若升高蔗糖溶液浓度,③中漏斗的液柱高度不变D.②状态到③状态过程,液柱上升的速率不变【答案】A
2【解析】【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详解】A、②状态时,漏斗内液柱升高,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A正确;B、③状态时,液柱不再升高,此时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而非水分子不再进出半透膜,B错误;C、若升高蔗糖溶液浓度,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变大,③中漏斗的液柱高度比之前高度增加,C错误;D、②状态到③状态过程,由于水分子不断进入漏斗内,漏斗内浓度变小,液柱上升的速率先增加后降低,D错误。故选A。5.杭州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将两溪湿地建设成为中国前个国家5A级景区的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溪湿地中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B.西溪湿地的群落演替与人类活动无关C.西溪湿地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D.西溪湿地外貌的变化与时间节律变化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2、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详解】A、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故西溪湿地中所有动物不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B、人类活动会影响西溪湿地的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C、西溪湿地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只是不明显而已,C错误;D、西溪湿地外貌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时间节律变化有关,D正确。故选D。6.广西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生态名片。20世纪80年代白头叶猴只有约300只,后来通过建立保护区,打造给它们采食的树林和人造饮水点,2023年其数量已达1400多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白头叶猴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3B.白头叶猴在科研方面没有直接(使用)价值C.食物和水源可以影响白头叶猴种群数量D.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白头叶猴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适宜用标记(志)重捕法,不适宜用样方法,A错误;B、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科研方面有直接(使用)价值,B错误;C、食物和水源可以影响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因此建立保护区,打造给它们采食的树林和人造饮水点,C正确;D、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白头叶猴种群数量,D错误。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研究者提出细胞分裂和癌变机制新假说:细胞内渗透压缓慢升高推动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直至细胞膜无法支撑而“破裂”,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是细胞为什么会不断分裂的根本原因。癌变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渗透压升高速度明显快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所以肿瘤细胞更容易“破裂”,也就是分裂速度加快。如果突然进一步升高肿瘤细胞内渗透压,可能导致肿瘤细胞“胀亡”。7.上述假说不能用于解释下列哪种细胞的增殖()A.肿瘤细胞B.胚胎干细胞C.造血干细胞D.根尖分生区细胞8.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减少,细胞易分散转移B.细胞癌变常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有关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都下降D.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答案】7.D8.C【解析】【分析】1、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发生癌变后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4【7题详解】分析题意可知,上述假说中主要是提出提出细胞分裂和癌变机制新假说,主要是对细胞为什么会不断分裂的根本原因进行解释,肿瘤细胞能够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属于干细胞,具有一定的不断分裂能力,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只是分裂旺盛,但不能不断分裂,故上述假说不能用于解释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增殖,D符合题意。故选D。【8题详解】A、癌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分散转移,A正确;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且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正确;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都上升,C错误;D、据题干信息可知,癌变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渗透压升高速度明显快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所以肿瘤细胞更容易“破裂”,也就是分裂速度加快,而突然进一步升高肿瘤细胞内渗透压,可能导致肿瘤细胞“胀亡”,故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D正确。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某种蜜蜂的蜂王为二倍体,其产生的卵细胞可不经受精直接发育为雄蜂;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均为雌蜂(工蜂和蜂王)。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持续食用蜂王浆则会发育为蜂王,若并未持续食用蜂王浆则会发育为工蜂。进一步研究表朗,蜂王浆有利于降低幼虫体内基因的甲基化程度。9.根据上述材料,决定蜜蜂性别的因素是()A.蜂王浆B.线粒体DNAC.染色体组数D.环境温度10.受精卵可发育为蜂王或工蜂,影响其发育最可能的因素是()A.受精卵的基因型B.基因的表达情况C.核内的染色体数D.核内的DNA数【答案】9.C10.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9题详解】
5分析题意,蜜蜂的蜂王为二倍体,其产生的卵细胞可不经受精直接发育为雄蜂,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均为雌蜂(工蜂和蜂王),说明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数相关联,即决定蜜蜂性别的因素是染色体组数,C正确。故选C【10题详解】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基因型、核内染色体数和核DNA数都相同,但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持续食用蜂王浆则会发育为蜂王,若并未持续食用蜂王浆则会发育为工蜂,说明食用的食物情况导致了发育情况的不同,与基因的表达有关,即影响发育为蜂王或工蜂最可能的因素是基因的表达情况,B正确。故选B。11.某县拟建设红梨加工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用于生产果酒、果醋、饮料等系列产品。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其部分产品设计流程如下图。新鲜红梨汁果酒果醋红梨醋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甲新鲜红梨汁接种酵母菌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过程甲向红梨汁通入无菌空气对酵母菌的增殖不利C.过程乙可以用平板划线法调查发酵液中醋酸菌的数量D.过程乙的发酵程度可用发酵罐内的醋酸含量来判断【答案】D【解析】【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新鲜红梨汁接种酵母菌后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否则酵母菌会被杀死,A错误;
6B、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过程甲向红梨汁通入无菌空气对酵母菌的增殖有利,B错误;C、过程乙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调查发酵液中醋酸菌的数量,平板划线法不能调查醋酸菌的数量,C错误;D、果醋发酵会产生醋酸,过程乙的发酵程度可用发酵罐内的醋酸含量来判断,D正确。故选D。12.X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Y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科研人员利用上述材料获得高产耐盐碱植株,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的处理是()A.使X原生质体和Y原生质体的细胞核都失活B.使X原生质体和Y原生质体的细胞质都失活C.使X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失活和Y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失活D.使X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失活和Y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失活【答案】D【解析】【分析】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详解】ABCD、据题意“X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Y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故使X植物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失活和Y植物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失活,可以获得高产耐盐碱植株,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正常情况下机体主要靠糖类来供应能量,糖类摄入量较少时,机体通过脂肪产生酮体供能。当机体的酮体生成量超过组织细胞的利用能力时,会引起机体酮体代谢性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所需条件是糖类摄入量较少B.葡萄糖经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C.同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所产生的能量相等D.长期减少糖类摄入量用于减肥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7【详解】A、正常情况下机体主要靠糖类来供应能量,糖类摄入量较少时,机体通过脂肪产生酮体供能,故机体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所需条件是糖类摄入量较少,A正确;B、葡萄糖经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同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脂肪所含C、H比例更多,氧化分解所需氧气更多,故脂肪氧化分解所产生的能量更多,C错误;D、长期减少糖类摄入量,机体通过脂肪产生酮体供能。当机体的酮体生成量超过组织细胞的利用能力时,会引起机体酮体代谢性中毒,对人体有副作用,D错误。故选A。14.缺失基因H的细胞无法在选择培养基甲中生存,正常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分裂次数有限。欲使用选择培养基甲筛选出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据此推测,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缺失基因H的细胞是()A.B淋巴细胞B.骨髓瘤细胞C.杂交瘤细胞D.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1)制备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详解】缺失基因H的细胞无法在选择培养基甲中生存,正常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分裂次数有限,杂交瘤细胞可以在培养基中生存,因此缺失基因H的细胞是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故选B。15.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胎萌是指种子未脱离母体即发芽。下列植株本身不会发生胎萌,喷施赤霉素后可发生胎萌的是()A.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植株B.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植株C.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植株D.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植株【答案】C
8【解析】【分析】赤霉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赤霉素后赤霉素需要与赤霉素的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故上述植株中,喷施赤霉素后可发生胎萌的是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植株,而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会导致体内无受体,即使喷施赤霉素也不能起作用。C符合题意。故选C。16.M蛋白是某病毒上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将编码M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核酸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M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疫苗自身含有M蛋白抗原B.核酸疫苗可能会引发细胞免疫C.接种后核酸疫苗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D.多次接种该核酸疫苗会产生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是免疫细胞起作用,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详解】A、将编码M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核酸疫苗,因此核酸疫苗自身不含M蛋白抗原,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M蛋白抗原,A错误;B、核酸疫苗在人体内产生的M蛋白可能侵入到宿主细胞,引发细胞免疫,B正确;C、接种后核酸疫苗能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但不会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C错误;D、多次接种该核酸疫苗会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但不会产生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D错误。故选B。17.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了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两部分。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后者则揭示了进化的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提供了直接证据B.利于个体生存的性状都有利于个体的繁殖C.经过自然选择,显性基因频率常高于隐性基因D.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个体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A【解析】
9【分析】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共同由来学说: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详解】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底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因此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灭绝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A正确;B、利于个体生存的性状不一定都有利于繁殖,如拟态只是利于生存,与繁殖无关,B错误;C、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经自然选择后,显性基因频率不一定高于隐性基因,C错误;D、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故选A。18.某同学用卡片模拟杂交实验,卡片在信封中的放置情况如下图,其中信封4中Y的数量待定。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0.8;B、b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群体中XB的基因频率为0.6。群体中无配子致死和基因型致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信封1、2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Aa个体自交产生子代B.信封4模拟的是雄性个体,因Y上无B、b基因,故Y的数量应当是0C.从信封1、3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可得到概率相等的四种配子D.从信封1、2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得到纯合子的概率为0.68【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由图可知,信封1、2中A:a为4:1,都不是1:1,故从信封1、2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不能模拟Aa个体自交产生子代,A错误;B、信封4含有Y染色体,故模拟是雄性个体,虽然Y上无B、b基因,但Y的数量不是0,应为50,B错误;C、信封1中A:a为4:1,信封3中XB:Xb
10为3:2,都不是1:1,因此从信封1、3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可得到概率不等的四种配子,C错误;D、由题干可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0.8,故从信封1、2中各取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得到纯合子(AA、aa)的概率为0.8×0.8+0.2×0.2=0.68,D正确。故选D。19.在某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给予适宜电刺激后测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出现的负波和正波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几乎在施加刺激的同时,在生物信号采集仪显示屏上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其幅度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但不影响动作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增加刺激强度导致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度增大,主要原因是刺激时间不同B.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伪迹幅度也不再增大C.负波的幅度明显大于正波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速率的差异D.图中t1~t2电位的变化是因为Na+内流,t3~t4电位的变化是因为K+外流【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中,每次施加电刺激的几乎同时,在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伪迹的幅值可以作为电刺激强度的量化指标。实验中,发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伪迹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均增大,其中动作电位幅度增大的可能原因是坐骨神经中不同神经纤维的间强度不同。由于伪迹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因此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时,伪迹幅度将继续增大。【详解】A、动作电位幅度增大的可能原因是坐骨神经中不同神经纤维的阈强度不同,A错误;B、由于伪迹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因此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时,伪迹幅度将继续增大,B错误;C、在蟾蜍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测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出现了负波和正波,其中负波的幅度明显大于正波,其原因是坐骨神经中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率不同,可能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无髓鞘、温度等因素对此现象有影响,C正确;D、t3~t4电位的变化是因为Na+内流,D错误。
11故选C。20.某基因型为AaBbXDY的雄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染色体数目变异(未发生交叉互换和其他异常)。M和N为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细胞(均无同源染色体),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如上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精原细胞形成N细胞的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和着丝粒的断裂C.若N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则M的基因型可能为YD.在该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能找到含0、1、2条X的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M细胞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均为3,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染色体数目变异,并且无同源染色体,可判断M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N细胞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均为8,可判断N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由于存在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细胞,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A错误;B、N细胞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均为8,可判断N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精原细胞形成N细胞的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和着丝粒的断裂,B正确;C、M和N不是有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发育而来的,若N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则M的基因型可能为Y,C正确;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发育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发育异常,在该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能找到含0、1、2条X的细胞,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21.尿量超过3L·d-1称尿崩。尿崩症可分为抗利尿激素(ADH
12)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引起的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当健康人饮水不足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______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刺激垂体释放ADH,ADH通过血液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______。(2)引起尿崩症的原因有多种,部分与ADH有关。例如: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下丘脑分泌ADH的量______(填“过多”或“不足”)导致的;肾源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故ADH不能发挥作用,患者体内ADH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______(填“偏高”或“偏低”)。(3)机体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并分泌ADH等激素,原因是______。下列不属于ADH作用特点的一项是______(A.通过体液运输B.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C.作为信使传递信息D.发挥催化作用)。糖尿病患者多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降低。(4)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mL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约1000mL的水,排出的水分相当于摄入饮料的4倍,从而导致机体脱水。据此推测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DH的合成和分泌。【答案】(1)①.大脑皮层②.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①.不足②.受体③.偏高(3)①.ADH作用后会被分解②.D③.血液中的葡萄糖(4)抑制【解析】【分析】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小问1详解】大脑皮层中存在感觉中枢,可以产生渴觉;抗利尿激素(ADH)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小问2详解】ADH的量分泌不足,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使尿量增多;肾源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ADH的受体,使得ADH不能发挥作用;根据反馈调节的结果可知,患者体内ADH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偏高。【小问3详解】ADH作用后会被分解,因此机体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并分泌ADH等激素;ADH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但没有催化作用,故选D。糖尿病患者多尿,最可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降低,尿量增多。【小问4详解】
13血浆中过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ADH的合成和分泌,使尿量增多,导致机体脱水。22.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类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是树脂。微塑料通过危害生物的健康对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甚至整个生物圈带来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腐食动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______。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并会在其周围形成新的微生物群落。该群落与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2)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某陆地生态系统中四个动物种群微塑料的含量检测结果。生物种群甲乙丙丁含量(mg/kg)0.050.370.313.5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乙、丙种群体内微塑料的含量差别不大,推测二者在食物网中处于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营养级。丁种群体内微塑料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3)某研究小组欲通过实验分析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度的影响。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实验组的实验材料是______。微塑料的进入会大大降低原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原因是______。(4)微塑料常被用在有清洁作用的洗漱用品中。试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提出一条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______。【答案】(1)①.分解者②.无机环境③.微塑料中含有的能量(2)①.相同②.营养级越高,通过富集作用有害物质越多,丁的营养级最高,故丁种群体内微塑料含量最高(3)①.添加了微塑料的土壤②.微塑料会对土壤中多种生物造成毒害,微塑料的进入会降低土壤中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壤中的营养结构更加简单,进而使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不使用或少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漱用品(或使用性质类似的环保材料代替;或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减少农用地膜的使用;或尽可能生产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塑料地膜;或重视塑料制品的回收与处理)【解析】【分析】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这些难以降解的化合物可被植物吸收,然后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会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小问1详解】
1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腐食动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该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微塑料中含有的能量。【小问2详解】乙、丙群体内微塑料的含量几乎相同,推测二者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相同。营养级越高,通过富集作用有害物质越多,由于甲中含有的微塑料最少,可能处于第一营养级,乙、丙处于同一个营养级,丁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丁的营养级最高,故丁种群体内微塑料含量最高。【小问3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中是否含有微塑料,故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实验组的实验材料是添加了微塑料的土壤。微塑料会对土壤中多种生物造成毒害,微塑料的进入会降低土壤中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壤中的营养结构更加简单,进而使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小问4详解】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来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有:不使用或少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漱用品(或使用性质类似的环保材料代替;或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减少农用地膜的使用;或尽可能生产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塑料地膜;或重视塑料制品的回收与处理)。23.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向取得重大颠覆性和独创性的突破——在实验室成功构建出一条从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途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从头设计和构建了从CO2到淀粉合成只有11步生化反应的人工途径,该过程在自然界植物中涉及了60多个生化反应及复杂的调控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人工合成淀粉的整个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发生的过程,植物细胞进行类似上述①~③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2)过程①中H2作用是作为______。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甲醇转化为淀粉的生命过程,所以对于人工合成淀粉的生化反应过程,关键的要求是______(多选题)。A.确定各种参与反应物质的比例B.保证关键性酶活性的稳定C.提供无菌的O2
15D.反应容器足够大(3)若人工合成淀粉和绿色植物固定等量的CO2,人工合成过程的淀粉积累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绿色植物,原因是______。(4)在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若因某种原因CO2供应不足,短时间内图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①(填“增加”“减少”或“无法判断”。植物叶绿体中的三碳糖除来自卡尔文循环外,还可来自②(填物质名称)的转化。(5)请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谈谈该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______。(请写出2点)【答案】(1)①.叶绿体②.NADPH和ATP(2)①.还原剂②.AB(3)①.大于②.人工合成淀粉没有细胞呼吸消耗糖类(或植物细胞呼吸消耗糖类)(4)①.减少②.淀粉(5)有助于缓解粮食危机和能源短缺:有助于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利于节约大量耕地,淡水资源;中间产物可能被其他领域应用等【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小问1详解】实验室中人工合成淀粉的整个过程是模拟光合作用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植物进行①~③过程相当于暗反应过程,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小问2详解】过程①是电氢还原,该过程中H2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人工合成淀粉是人工条件下控制下的化学反应,生化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故对于人工合成淀粉的生化反应过程,关键的要求是确定各种参与反应物质的比例及保证关键性酶活性的稳定,故选AB。【小问3详解】有机物的积累量=植物总光合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由于人工合成淀粉没有细胞呼吸消耗糖类(或植物细胞呼吸消耗糖类),故若人工合成淀粉和绿色植物固定等量的CO2,人工合成过程的淀粉积累量大于绿色植物。 【小问4详解】若因某种原因CO2供应不足,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生成的C3减少,但短时间内C3还原不变,则短时间内图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减少;植物叶绿体中的三碳糖除来自卡尔文循环外,还可来自淀粉的转化。【小问5详解】
16图示过程构建了从CO2到淀粉合成只有11步生化反应的人工途径,该研究有助于缓解粮食危机和能源短缺:有助于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利于节约大量耕地,淡水资源;中间产物可能被其他领域应用等。24.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者线粒体内的ND4基因发生突变,患病基因由母亲传给孩子。目前常用“三亲婴儿”的方法帮助女性患者生下健康婴儿。“三亲婴儿”需取志愿者的去核卵细胞作为细胞质的来源,构建健康受精卵的流程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三亲婴儿”的诞生需依次用到核移植、______、胚胎体外培养和______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该过程不能直接用女方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的原因是______。(2)某研究小组欲克隆ND4基因并研究其表达的蛋白,选用了下图所示的质粒进行实验。利用PCR扩增基因时,应当挑选的引物是______(从下图引物中挑选)。为使目的基因的PCR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可通过引物使得PCR产物两端带上限制酶酶切位点,据图判断,质粒上所示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中不能挑选的是哪几个?______(A.BamHⅠB.XhoⅠC.HindⅢD.XbaⅠ)。(3)获得重组质粒后,可将其导入经______处理过的大肠杆菌。除了用四环素筛选外,还可通过______技术确认大肠杆菌中是否转入了ND4基因。(4)为使ND4基因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所用启动子应选择______(填“细菌”或“真核细胞”)的,这样有利于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与之结合。用______培养基对含ND4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合成ND4蛋白。已知ND4蛋白为胞内蛋白,若要提取ND4蛋白,需对扩大培养的菌体进行______操作,并进一步破碎细胞以分离提纯ND4蛋白。为探究ND4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需制备针对
17ND4蛋白的______。(5)实验完成后,剩余细菌、使用过的培养基等均需经______处理再统一废弃,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体外受精②.胚胎移植③.体细胞中含2套染色体组(2)①.引物2和3②.BCD(3)①.Ca2+##CaCl2②.PCR(4)①.细菌②.液体③.离心(沉淀、过滤)④.单克隆抗体(5)①.高压蒸汽灭菌②.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解】“三亲婴儿”的诞生需依次用到核移植、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由于体细胞中含2套染色体组,因此该过程不能直接用女方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小问2详解】利用PCR扩增基因时,应当挑选的引物是2和3,为使目的基因的PCR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可通过引物使得PCR产物两端带上限制酶酶切位点,据图判断,质粒上所示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中不能挑选B.XhoⅠ、C.HindⅢ、D.XbaⅠ。【小问3详解】获得重组质粒后,可将其导入经Ca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除了用四环素筛选外,还可通过PCR技术确认大肠杆菌中是否转入了ND4基因。【小问4详解】
18为使ND4基因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所用启动子应选择细菌这样有利于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与之结合。用液体培养基对含ND4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要提取ND4蛋白,需对扩大培养的菌体进行离心(沉淀、过滤)操作,并进一步破碎细胞以分离提纯ND4蛋白。为探究ND4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需制备针对ND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小问5详解】实验完成后,剩余细菌、使用过的培养基等均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再统一废弃,原因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25.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色受基因A/a控制,花的着生位置受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假定每株植株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配子、合子均无致死情况。研究人员利用2对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杂交组合PF1F2雄株雌株雄株雌株雄株雌株一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白花=15:1紫花:白花=15:1二腋生顶生顶生:腋生=1:1顶生:腋生=1:1顶生:腋生=1:3顶生:腋生=5:3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回答下列问题:(1)花色基因位于______(填“常”“X”或“无法确定”)染色体上。A/a和B/b两对基因______(填“是”“否”或“无法确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2)花的着生位置中______为隐性性状。让组合二的F2个体间随机交配,F3中雌株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3)取组合一F2全部雌株进行测交,子代花色性状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4)该植物种群中存在两种叶型,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欲探究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现有4种纯合品系植株: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已知叶型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仅进行一代,具体操作不作要求)①实验思路:选择______进行杂交获得F1,______。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19Ⅰ:若______,则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若______,则叶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①.常②.是③.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2)①.腋生②.顶生∶腋生=17∶15(3)紫花∶白花=3∶1(4)①.窄叶雌株、宽叶雄株②.统计F1表型及比例③.雌性均为宽叶,雄性均为窄叶④.雌雄均为宽叶【解析】【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小问1详解】组合一中的雌雄中的F2紫花∶白花=15∶1,说明花色受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组合一的亲本为AA×Aa,F1为1/2AA、1/2Aa,F1随机交配,F2紫花∶白花=15∶1;组合二中的F2雌雄中表型不一样,说明花的着生位置B/b在X染色体上,组合二的亲本为XBXb(顶生)×XbY(腋生),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花的着生位置中腋生为隐性性状;组合二的F1为1/2XBXb、1/2XbXb,1/2XBY、1/2XbY,F2雌性为1/8XBXB、4/8XBXb、3/8XbXb,产生的雌配子为3/8XB、5/8Xb,F2雄性为1/4XBY、3/4XbY,产生的雄配子为1/8XB、3/8Xb、1/2Y,F3中雌株的表型及比例为顶生(17/32XBX-)∶腋生(15/32XbXb)=17∶15。【小问3详解】取组合一F2全部雌株(9/16AA、6/16Aa、1/16aa)进行测交,即与aa杂交,雌配子为3/4A、1/4a,子代花色性状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小问4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