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

ID:83487576

大小:1.16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3-06-21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实验班)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强基联盟高二2022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班10月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的蛋白质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B.它们是能量的主要来源C.胰岛素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D.某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主要区别在于R基不同,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作用(激素)、免疫作用(抗体)、运输作用(载体)、催化作用(酶)等。【详解】A、有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有些蛋白质可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胰岛素,C正确;D、某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没有血红蛋白,所以没有O2B.激素是在内环境中产生的,所以内环境中含有激素C.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都参与渗透压的形成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小【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酸碱度。【详解】A、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的物质,内环境中没有血红蛋白,但有O2,A错误;B、激素是在内分泌腺或细胞内产生的,B错误;C、Na+、HPO42-属于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溶质分子都参与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细胞外液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小,D错误。

1故选C。3.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材料中描述的是龙血树的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D.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2)间接价值: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等。【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欣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体现了龙血树的直接价值,A正确;B、由题干可知,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故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B正确;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C正确;D、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合理利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此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不是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选D。4.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形增长主要是资源、天敌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增大死亡率来降低种群密度C.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蝗虫种群,其未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多D.鱼塘中某种鱼,在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增长"S"型曲线: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都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详解】A、种群主要因资源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而呈现“S”形增长,A正确;

2B、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下降,B错误;C、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蝗虫种群,若其生存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C正确;D、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鱼的个体大小也存在差异,当密度较大时,鱼可能长得慢、个体较小;当密度较小时,鱼可能长得快、个体较大,所以有可能出现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产量相同的情况,D正确。故选B。5.2022年2月下旬,天安门广场各种盆栽花卉凌寒怒放,喜迎冬残奥会胜利召开。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常用措施不包括(  )A.置于微重力场B.改变温度C.改变光照时间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植物细胞里储存着全套基因,但是某个细胞的基因如何表达则会根据需要作调整。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详解】A、微重力场不影响植物的开花,不能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A错误;B、温度可以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B正确;C、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可通过改变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C正确;D、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D正确。故选A。6.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自养生物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C.DNA位于细胞核中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

3【答案】C【解析】【分析】蓝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详解】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B、蓝细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主要位于拟核中,C错误;D、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其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7.叶绿素a是在光照条件下由谷氨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素a与催化其合成的酶共有元素是C、H、O、NB.叶绿素a的尾部为其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有重要作用C.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叶绿素aD.叶片变黄是由于光照不足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a含有Mg元素。【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化学元素组成都含有C、H、O、N,图中叶绿素a分子也含有C、H、O、N元素,A正确;

4B、叶绿素a的尾部具有亲脂性,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性的,故叶绿素a的尾部有利于固定在类囊体膜上,B正确;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可分离出不同的色素带,因此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分离叶绿素a,C正确;D、叶片变黄不一定是叶绿素合成减少,也有可能是温度下降,胡萝卜素合成增加导致,还有可能是叶绿素降解加快或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合成增加等原因,D错误。故选D。8.下列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的动物的分层,给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2、群落的结构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详解】A、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A正确;B、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其次还与温度、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有关,B正确;C、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属于同一种群,不存在垂直结构的特点,C错误;D、群落具有水平结构,故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D正确。故选C。9.Simons在流动镶嵌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脂筏模型,脂筏是生物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一个个微小的结构区域,在这个区域聚集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的膜蛋白,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实线框内为脂筏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5B.B侧代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这一侧具有识别功能的重要物质C.脂筏区域内外,膜的流动性存在差异D.④代表膜蛋白,其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答案】D【解析】【分析】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磷脂分子,②为胆固醇,③为糖类分子,④为膜蛋白。【详解】A、分析图可知,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A正确;B、分析图可知,B侧具有糖类分子,所以B侧代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这一侧具有识别功能的重要物质,B正确;C、由题干可知,脂筏区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因此脂筏区域内外,膜的流动性存在差异,C正确;D、分析图可知,④贯穿脂双层,且与糖类结合,因此④代表膜蛋白,跨膜区段的氨基酸位于磷脂分子疏水的尾部附近,因此具有疏水性,D错误。故选D。10.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雌雄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B.5:1C.8:1D.9:1【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详解】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Bb占2/3,则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2/3×2/3=4/9、Bb占2×2/3×1/3=4/9、bb占1/3×1/3=1/9,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故选C。11.某患者,54岁,因病切除右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6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不至于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过高。【详解】A、题意显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推测,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A正确;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上升时,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被抑制,从而维持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B正确;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C错误;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信号,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D正确。故选C。12.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4、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①含义:生态系统

7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②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③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2)恢复力稳定性:①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详解】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差,A错误;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以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又可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B正确;C、放养植食性鱼类最终实现“鱼肥”的目标,可以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实例;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3.下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装置中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0”标志位。在25℃条件下两套装置都静置4h,所得实验结果如图甲、乙(图甲表示装置A测得的数据,图乙表示装置B测得的数据,种子代谢释放热量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8A.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高度变化量表示大麦种子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B.如果种子吸收O2的体积大于释放CO2的体积,最可能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氧化的有机物可能有脂类物质C.在实验的1h内,假设大麦种子消耗的氧的总量为xmg,可用于分解15x/16mg葡萄糖,则此代数式可表示大麦种子细胞呼吸消耗的全部葡萄糖质量D.大麦种子在25℃条件下4h内的细胞呼吸速率为12.5mm3·g-1·h-1【答案】D【解析】【分析】是关于细胞呼吸的实验,种子在萌发时消耗有机物产生CO2。装置中的NaOH溶液在吸收CO2后,会引起装置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故可以根据有色液滴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判断出细胞呼吸的类型、强度、呼吸熵等。【详解】A、装置A中的种子是活的,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而产生CO2,故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能量表示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A正确;B、由于脂肪的碳氢比例比较高,氧化分解时CO2的释放量小于O2的吸收量,因此如果种子吸收O2的体积大于释放CO2的体积,最可能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氧化的有机物可能有脂类物质,B正确;C、假设大麦种子实验过程中1h内,消耗的氧的总量为x(mg),根据1葡萄糖~6CO2,即180葡萄糖=6×32x,故可用于分解15x/16mg葡萄糖表示大麦种子细胞呼吸消耗的全部葡萄糖量,C正确;D、大麦种子25℃条件下4h内的细胞呼吸速率为(50+20)÷4÷10=1.75mm3•g-1•h-1,D错误。

9故选D。14.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B.分裂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提供C.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判断MCC对APC起促进作用D.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图中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数目之比为1:2,A错误;B、线粒体不能氧化分解葡萄糖,B错误;C、右图可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所示的异常现象,则3M2B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后者抑制APC的活性,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C错误;D、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导致分裂不能正常进行,将产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D正确。故选D。15.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0A.图中的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的RNA的合成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变异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C.ss(+)RNA中的嘧啶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一半D.新冠病毒能以RNA为模板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新型冠状病毒(CONID-19)增殖过程示意图,ss(+)RNA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形成(-)RNA,(-)RNA再作为模板合成(+)RNA,(+)RNA也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详解】A、宿主细胞中的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RNA复制酶,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变异,这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B正确;C、单链RNA的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占总碱基总数的一半,C错误;D、新冠病毒是RNA复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会逆转录合成DNA,D错误。故选B。16.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1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2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与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检测到第1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88只/公顷B.91只/公顷C.92只/公顷D.95只/公顷【答案】A【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中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42-3=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

11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X=15/34,解得X=88.4,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88只/公顷,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基化使DNA的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B.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C.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D.DNA甲基化可能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答案】A【解析】【分析】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如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序列,不改变碱基配对方式,但DNA的甲基化会导致基因不能表达或表达水平不同。【详解】A、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序列,不改变碱基配对方式,A错误;B、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C、抑癌基因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癌变,C正确;D、DNA甲基化可能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正确。故选A。18.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2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皮质醇升高血糖的作用不明显,三种激素共同使用升高血糖的作用最明显。【详解】A、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D、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故选B。19.1926年,温特通过实验研究了植物的向光性。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的一侧,避光条件下测量胚芽鞘的弯曲角度见图1;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重复上述实验,结果见图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13A.避光条件下进行实验,有利于排除胚芽鞘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增加,促进生长越明显C.琼脂块内生长素浓度超过0.25mg/L时,生长素抑制了去顶胚芽鞘的生长D.温特的实验不需要空白对照即可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详解】A、避光条件下进行实验,可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错误;B、由图1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数目增加,胚芽鞘弯曲程度增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数增加,促进效果越明显,B正确;C、由图2可知,当琼脂块内生长素浓度超过0.25mg/L时,纵坐标胚芽鞘弯曲度数大于0,仍有弯曲,说明,生长素仍在促进胚芽鞘的生长,C错误;D、温特的实验进行了空白对照,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一侧,观到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D错误。故选B。20.DNA复制过程中,非复制区保持着亲代双链结构,复制区的双螺旋分开,形成两个子代双链,子代双链与亲代双链的相接区域称为复制叉。下图表示DNA复制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叉向前移动需要DNA解旋酶参与B.前导链与滞后链的复制方向均为5'→3'

14C.复制完成后,前导链与滞后链中的碱基序列相同D.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滞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详解】A、复制叉向前移动需要需要打破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因此需要DNA解旋酶参与,A正确;B、观察题图的箭头方向,前导链与滞后链的复制方向均为5'→3',B正确;C、前导链与3'→5'方向的亲代DNA链互补,滞后链与5'→3"方向的亲代DNA链互补,所以前导链和滞后链的碱基序列不同,C错误;D、观察题图可知,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滞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D正确;故选C21.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B.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

15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分析,该种群年龄组成中幼年组占比多于中年组,中年组占比多于老年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详解】A、根据分析,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增长型种群,A错误;B、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J形,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很难被去除,B正确;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降低,食物链变少,C错误;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引进新疆后,从周增长率来看,其种群增长能力强,在与当地的鼠类竞争中占优势,种群增长率高于当地鼠类,D错误。故选B。22.染色体桥是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点的残臂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点染色体结构,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在任意位置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桥的随机断裂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B.染色体桥的随机断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C.染色体桥的出现会导致子代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D.若某精原细胞染色体发生图示过程,则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都含异常染色体【答案】A【解析】

16【分析】由题可知,染色体桥是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点的残臂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点染色体结构。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增加、倒为和易位4种类型。【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染色体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在任意位置随机断裂,若断裂位置发生在基因内部,则可能导致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B、根据图示过程可知,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两条相邻非姐妹染色单体丢失部分片段后,相接形成染色体桥,染色体桥的随机断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桥的断裂导致同源染色体分开,B错误;C、染色体桥的出现会导致子代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若某精原细胞染色体发生图示过程,则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是都含有异常染色体,D错误。故选A。23.《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称糖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蒸米既可以将米粒上的微生物杀死,又有利于淀粉的快速糖化C.蒸米后需要进行冷却,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D.发酵时应将拌有酒曲的凉饭装满密闭的容器,发酵过程中适时排气【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将装配好的发酵瓶放在25℃~30℃环境条件下发酵,当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表示发酵完毕。若发酵过程温度高于30℃,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主要为了防止影响酒的风味。【详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满足大量繁殖所需要的能量,随后密封让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在该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B、蒸米过程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米粒上的微生物杀死,同时淀粉吸收水分更容易分解,淀粉经过高温处理后易被糖化,B正确;C、蒸米后,温度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C正确;D、发酵时应将拌有酒曲的凉饭装入密闭的容器,但不能装满,应留有1/3的空间,这样操作能够为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提供氧气的同时防止发酵液溢出,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故需要适时排气,D错误。

17故选D。24.某研究人员发现: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从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B.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该实验现象说明以上整个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存在生物膜的更新【答案】C【解析】【分析】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该交感神经支配心脏活动可能是通过分泌某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起作用,整个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详解】A、根据题意,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A正确;B、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因此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C、上述分析可知,整个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会通过胞吐释放化学物质,该过程中有生物膜的更新,D正确。故选C25.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8A.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升高B.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升高C.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D.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Y染色体携带s基因,发生染色体变异后,s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到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将这条染色体的基因记作Ms。图示亲本的基因型和染色体组成为mmXX、MsmX,二者杂交,所得子一代基因型为MsmXX(灰体雄性)、MsmX(灰体雄性)、mmXX(黑体雌性)、mmX(致死)。【详解】A、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配子时,M和s所在染色体有可能与X染色体配对或与m所在染色体配对,故产生的雄配子有MsX、m、Ms、mX。不考虑致死情况,子一代的基因型有MsmXX、mmX、MsmX、mmXX。由于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故子一代雄性个体为XXY’(MsmXX)、XY’(MsmX),比例为1∶1;雌蝇个体为mmXX,在子一代中占1/3。子一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sX∶mX∶Ms∶m=3∶3∶1∶1;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考虑致死情况,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smXX∶mmXX∶MsmX=3∶3∶1,故F2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7,雄性个体中MsmX(即XY′)比例为1/4。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分析可知,每一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mmXX,占比升高;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A正确;B、结合A项分析可知,F2中雄性个体中MsmX(即XY′)比例为1/4。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分析可知,每一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mmXX,占比升高;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B错误;C、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C正确;D、含有M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sM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因此不会存在基因型为MM的个体,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

1926.有人对某“退耕还草”后的生态进行调查,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字母表示能量值)。请回答:(1)图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图中鼠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际上,鹰的总同化量远大于c,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群落演替角度分析,“退耕还草”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是人类科学地对群落演替进行控制,可见,_____________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较大。该群落最终将发展成为___________,其类型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和年降雨量所决定。(3)在春秋两季,草本枯萎,大量候鸟途径此生态系统,使得其食物网结构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这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答案】(1)①.5②.a-b##c+d+e③.鹰还捕食鼠之外的食物(2)①.次生②.人为干扰③.顶极群落##草原④.平均温度(3)时间【解析】【分析】1、能量流动的去向: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初级消费者被次级消费者捕食,能量就流入了第三营养级。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捕食食物链为:紫花苜蓿→牛、紫花苜蓿→羊、紫花苜蓿→蚱蜢→蜘蛛→蟾蜍、紫花苜蓿→蚱蜢→蟾蜍、紫花苜蓿→鼠→鹰,共5条食物链。【小问1详解】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图中捕食食物链为:紫花苜蓿→牛、紫花苜蓿→羊、紫花苜蓿→蚱蜢→蜘蛛→蟾蜍、紫花苜蓿→蚱蜢→蟾蜍、紫花苜蓿→鼠→鹰,共5

20条食物链;根据能量在第二营养级的去向可知,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自身同化量-呼吸散失的能量=a-b,该能量去向包括:被鹰同化、迁出的鼠的体内、未被利用,因此c+d+e也可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于鹰还可能捕食鼠之外的食物,所以实际上,鹰的总同化量远远大于c。【小问2详解】退耕还草会使以农作物为优势种的农田最终演替为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原群落,该过程为次生演替,这是人类科学地对群落演替进行控制,可见,人的干扰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较大。影响草原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小问3详解】在春秋两季,草本枯萎,大量候鸟途径此生态系统,使得其食物网结构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这称为群落的季节性,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27.当光能超过植物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量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现象,称为光抑制。研究表明,光抑制主要发生于光系统Ⅱ复合体(PSⅡ)中。下图为正常光照强度下PSⅡ的工作示意图,其反应中心由两条对称的多肽D1和D2组成。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中产生超氧阴离子(O2-1)和单线态氧(1O2),会攻击D1蛋白,产生光抑制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PSⅡ位于类囊体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它能利用光能推动一系列电子传递反应,使水裂解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并将电子最终传递给__________________。(2)强光下,光反应产生的NADPH量多于暗反应的消耗量,使叶绿体内NADP+含量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过剩电子传递给O2形成超氧阴离子(O2-1)。(3)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可及时清除O2-1和1O2,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强光条件下,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光合速率会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4)已知Deg蛋白酶可降解受损的D1蛋白,促进其实现更替。强光下,若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则光合速率会受到抑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电子的传递,使光合速率下降。(5)研究发现,H2S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参与抗性的调节。为研究外源低浓度的H2S

21对水稻强光抑制下的保护作用,科研人员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水稻植株,分组如下:组Ⅰ为正常光照+X;组Ⅱ为正常光照+15mlNaHS;组Ⅲ为强光+X;组Ⅳ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X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处理4h。【答案】(1)①.光反应②.O2、H+、e-③.NADP+(氧化型辅酶Ⅱ)(2)减少(3)下降(4)Deg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后,不能把失活的D1蛋白降解,新合成的D1蛋白无法替换受损的D1蛋白(5)①.强光+15mlNaHS②.15mL去离子水【解析】【分析】图示为光反应阶段光系统Ⅱ复合体(PSⅡ)吸收光能,并将水光解形成氧气和产生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作用形成NADPH的过程。【小问1详解】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PSⅡ位于类囊体膜上,吸收光能参与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O2、H+、e-,并将电子最终传递给NADP+,最终形成NADPH。【小问2详解】NADP+是暗反应NADPH供氢和供能后的产物,是光反应的原料,因此强光下,光反应产生的NADPH量多于暗反应的消耗量,使叶绿体内NADP+含量减少,从而导致过剩电子传递给O2形成超氧阴离子(O2-1)。【小问3详解】类胡萝卜素可及时清除O2-1和1O2,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强光条件下,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由于叶绿体遭到破坏,会使光合速率下降。【小问4详解】已知Deg蛋白酶可降解受损的D1蛋白,促进其实现更替,有利于PSⅡ正常发挥作用,强光下,若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不能把失活的D1蛋白降解,会使受损的D1蛋白积累,新合成的D1蛋白无法替换受损的D1蛋白,产生光抑制现象。【小问5详解】本实验为研究外源低浓度的H2S对水稻强光抑制下的保护作用,因此实验自变量为是否用低浓度的H2S处理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实验材料的生长状态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水稻植株,平均分组,属于材料选择并分组的过程。组Ⅰ和组Ⅱ都是正常光照,则自变量应为是否用低浓度H2S处理,组Ⅰ应为组Ⅱ的对照组,X应为15mL去离子水,组Ⅲ和组Ⅳ应均为强光,自变量为是否用低浓度H2S处理,因此组Ⅳ的处理方式为强光+15mlNaHS。28.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

22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2)下图一表示番茄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花色性状的方式图解。回答下列问题:①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一F2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F2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理论上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④让图一中的F1进行测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6②.MmRr③.5/12(2)①.避免外来的花粉干扰②.自由组合定律③.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④.1/9⑤.3⑥.3/5⑦.紫花:蓝花:白花=1:1:2【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即可自交亦可杂交。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可知基因M、m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MM∶Mm∶mm=1∶2∶1,其中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能够自交,则F2

23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比例为2/3×1/4=1/6;雄性不育植株m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Mm)晚熟红果(Rr)杂交种的基因型为MmRr;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授粉,即自由交配,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有MR、Mr、mR、mr,比例为1∶1∶1∶1,则F1中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1MMRR、2MMRr、1MMrr、2MmRR、4MmRr、2Mmrr、1mmRR、2mmRr、1mmrr,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1∶1∶1∶1,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2∶2∶1∶1,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基因型为M-Rr)所占比例为1/4×3/6+1/4×3/6+1/4×2/6+1/4×2/6=10/24,即5/12。【小问2详解】①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因此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避免外来的花粉干扰,保证子代为杂交获得的子代。②据图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由子二代中9∶3∶4以及图二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图解可知,紫花为双显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型为A-B-,其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占1/3×1/3=1/9;根据图二可知,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三种,子二代蓝花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自交所得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1/3+2/3×1/4)÷(1-2/3×1/4)=3/5。④让图一中的F1(AaBb)进行测交,即与aabb杂交,则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aa--为白花,因此表型及比例为紫花∶蓝花∶白花=1∶1∶2。29.啤酒是一种含多种氨基酸、低分子糖等物质的低酒精浓度饮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理特征看,工业酿酒的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啤酒酿造以刚萌发的大麦种子(麦芽)为原料,从培养基成分来看,麦芽为微生物提供了________。(2)啤酒花是桑科葎草属植物,其雌花序和果穗可用于啤酒酿造,赋予啤酒独特的香味和苦味等。将适量啤酒花加入过滤后的麦芽汁中,煮沸1小时,目的不仅是使啤酒花中的物质溶出,且能够_________。啤酒花还具有抑菌性作用,为研究啤酒花的抑菌作用,在LB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啤酒花提取液,经灭菌后制成_______,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大肠杆菌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并比较菌落数量及生长情况。(3)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的泡沫先逐渐增多后减少,泡沫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经测定发酵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则用于________。(4)啤酒的不同风味由多种因素造成,请列举两种因素:__________。甜叶菊是一种菊科植物,植株中所含的甜菊糖甜度极高而热量却很低,是食品行业的优质糖源。甜叶菊的种子少,发芽率低,种子繁殖遗传性状不稳定,易患叶斑病。研究人员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甜叶菊的繁殖效率。回答下列问题:(5)为解决甜叶菊种子少,发芽率低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_______________或芽、愈伤组织等制成无毒人工种子,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促使其萌发长成幼苗。制备时,通常取甜叶菊

24__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组培过程中还需不断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其器官发生顺序。(6)甜叶菊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容易受到环境和培养条件的影响而发生______________,可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_得到抗叶斑病突变体,进而培育成为抗病甜叶菊新品种。另外,育种专家也常用______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载体,将抗叶斑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培育抗病甜叶菊新品种。【答案】(1)①.液体②.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2)①.杀灭杂菌(消毒)②.平板③.涂布分离(3)①.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减少②.酵母菌自身生长和繁殖(4)不同的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原料、不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5)①.体细胞胚②.根尖(芽尖)③.植物激素配比(6)①.变异##突变②.筛选③.Ti质粒【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概念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小问1详解】从物理特征看,工业酿酒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因为液体培养基能让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获得更多的营养,从而获得高品质的发酵产品。啤酒酿造以刚萌发的大麦种子(麦芽)为原料,其中含有水分、无机盐和多种有机物,因此从培养基成分来看,麦芽为微生物提供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小问2详解】高温可杀灭杂菌(消毒),因此煮沸1小时能够起到杀灭杂菌(消毒)的作用。啤酒花还具有抑菌性作用,为研究啤酒花的抑菌作用,这里以不同浓度的啤酒花提取液作为实验的单一变量进行实验设计,实验中在LB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啤酒花提取液,经灭菌后制成平板,采用涂布分离法接种大肠杆菌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并比较菌落数量及生长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小问3详解】泡沫是由CO2

25产生的,泡沫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营养越来越少,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也逐渐减少,因而泡沫逐渐减少。经测定发酵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用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满足酵母菌自身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小问4详解】啤酒的不同风味由多种因素造成,即发酵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不同的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原料、不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等都会影响发酵液中产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小问5详解】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先得到体细胞胚或芽、愈伤组织等,进而制成无毒人工种子,从而解决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因为根尖或芽尖含毒较少,因此制备时,通常取甜叶菊根尖(芽尖)作为外植体,组培过程中还需不断调整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以控制其器官发生顺序,当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小问6详解】细胞处于分裂状态时,DNA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突变),然后对其进行筛选可得到具有抗叶斑病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为新品种。常用的目的基因载体是Ti质粒。30.消癌平是乌骨藤提取物水溶液,临床上治疗胃癌已获良好疗效。欲进一步研究其对癌症的作用效果,某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株,96孔板,细胞培养液,50mg/mL的消癌平、生理盐水,CO2培养箱,MTT作用液(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试剂)等实验思路:取对数生长的细胞,计数后配制成细胞悬液,随后加入96孔板,置于37℃CO2培养箱。将细胞悬液均分成6组,用生理盐水和药物(不同浓度的消癌平)作用7d,加MTT作用液,测OD值,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OD540-加药组OD540)/对照组OD540×100%。回答下列问题:(1)癌细胞增殖情况的判定可通过细胞计数,常采用血细胞计数法,若本实验用的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量要达到5×106个/mL,则采用25(中)×16(小)规格,每小格高度0.10mm,面积1/100mm2的计数板,计数总数需达____________个癌细胞;此外癌细胞标志分泌物的检查,也是临床常用方法。本实验中可取经培养后的癌细胞悬液,进行___________来检测。(2)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___________。(3)分析与讨论: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消癌平针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机理如下图,则抑制作用在细胞周期___________时期,关于抑制作用方式,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26②若采用体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消癌平对人胃癌细胞治疗作用,在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制备成的细胞凝块接种到小鼠体内时,应对小鼠作____________处理。③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消癌平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从____________方面开展研究。(请答出2点)【答案】①.400②.离心后取细胞上清液③.不同浓度消癌平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结果记录表组别OD540抑制率%空白对照(生理盐水)10mg/mL的消癌平20mg/mL的消癌平30mg/mL的消癌平40mg/mL的消癌平50mg/mL的消癌平④.G1⑤.消癌平抑制了DNA的复制,消癌平抑制了RNA的合成等⑥.免疫抑制⑦.如不同癌细胞种类;不同接种天数、细胞形态学观察等【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消癌平对癌症的作用效果,故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消癌平,因变量是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详解】(1)该计数板每小格的体积是0.1×0.01=0.001mm3,若本实验用的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量要达到

275×106个/mL,则每小格即0.001mm3的细胞数目为5×106÷106=5个,该计数板的规格为25(中)×16(小),故计数时需要计数5个中方格即5×16=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目,即80×5=400个,故计数总数需达400个癌细胞;癌细胞的分泌物经离心后处于上清液中,故本实验中可取经培养后的癌细胞悬液,进行离心后取上清液来检测。(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消癌平,因变量是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情况,故不同浓度消癌平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组别OD540抑制率%空白对照(生理盐水)10mg/mL的消癌平20mg/mL的消癌平30mg/mL的消癌平40mg/mL的消癌平50mg/mL的消癌平(3)①由图可知,消癌平处理后,处于复制过程中及复制完成的细胞比例减少,说明抑制作用很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可能是消癌平抑制了DNA的复制。②由于人的胃癌(SGC-7901)细胞对于小鼠相当于是抗原,会诱发小鼠的免疫反应,故需要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③本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的消癌平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还可以研究消癌平对不同癌细胞的作用,或不同接种天数的治疗效果等。【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需要考生根据实验目的和题干信息判断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推断。

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