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19793
大小:457.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7-11
《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6月学考模拟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6月杭嘉湖金四县区高一年级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表是我国新石器时期部分文化遗存及地域分布。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特色文物铜镜彩陶盆蛋壳黑陶杯玉龙玉琮分布黄河上游黄河中游黄河中下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A.分布高度集中B.呈现多元起源C.体现华夷有别D.神话色彩浓郁2.孔子的思想赖以流传的最初载体很可能是()A.龟甲兽骨B.青铜器具C.竹简木椟D.绢帛纸张3.下图为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如图信息判断,该朝代是
1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辛亥革命()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1924—1927年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力量”的含义是指()A.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建立B.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战略转移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事件中,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的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B.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C.“两个凡是”观点的提出D.“一国两制”的提出7.某河流定期泛滥,每逢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来年收获。河边的沼泽中盛产莎草、鸟类和鱼类。与材料描述相符合的古代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8.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当时这个国家采取的举措是()A.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B.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实行锁国政策以加强统治D.中朝军民抗击日本侵略9.依据如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2C.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分布图D.苏联解体后的东西欧洲图10.有学者认为,“冷战”政策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核战争恫吓,加强宣传攻势,破坏正常经济关系,干涉他国内政等。据此,下列举措与“冷战”有关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B.推行马歇尔计划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12.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论及某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袭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是()A.察举制B.科举制C.禅让制D.九品中正制13.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A.儒家思想影响力下降B.法制和利权意识的增强C.官员执政水平亟待提高D.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14.“东北”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下列选项中,朝代与东北地区设置管辖机构或官职对应正确的是()A.汉朝——西域都护府B.唐朝——安西都护府C.元朝——宣政院D.明朝——奴儿干都司15.关于洋务运动的功过是非,历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集进步与反动于一身”。对观点中的“进步”理解最准确的是()A.对封建统治的维护B.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C.早期现代化的尝试D.冲击了旧式官僚体系16.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
3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17.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事件与对应的评述错误的是()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会战意义①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②忻口会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③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④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A.①B.②C.③D.④18.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着“两白一黑”,党和政府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展了一场经济领域的斗争,毛泽东认为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这场“斗争”()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稳定了全国的物价C.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D.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1964年,中共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作出了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大力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①加快了国有企业的转型②增强了国防力量③推动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④改善了工业布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0.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出现于()A.阿拉伯帝国B.中古西欧C.奥斯曼帝国D.古代美洲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试图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据此,“这个运动”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422.从下面大事年表中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A.封建时代欧洲的政治变革B.君主立宪制的逐渐形成C.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3.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A.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B.不断创新发展彰显生命力C.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现实D.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4.下图为巴黎和会三个实际操纵国英、美、法对德国和苏俄的态度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是()A.反对苏维埃俄国B.提升欧洲地位C.认可美国的领导D.彻底削弱德国25.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隶属于某一个甚至几个区域经济集团。理论上,区域经济集团按发展水平可分为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形成一种“大圈套小圈,小圈扣小圈”的格局。这反映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A.致力于减少全球经济发展阻力B.发展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
5C.致使各国间经济矛盾不断出现D.促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5分,第27小题20分,共35分)26.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会议内容1921年上海-嘉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等1923年广州A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B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1949年西柏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促进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及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党的工作重心C;毛泽东提醒全党坚持“两个务必”等。——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材料二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1978年到1992年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第二大突破,是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摘自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1)根据材料一,写出表中A、B、C对应内容。结合所学,概括中共一大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四大为“松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一大突破”期间,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指出2001年中国“借力发展”的重大举措。27.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6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材料二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材料三下表为三个学习小组围绕“经济全球化”开展的研究主题组名研究主题甲区域经济集团化乙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的主要标志,如何理解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世界棉花产业中心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