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顺序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缩合④多肽链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组成元素:C、H、O、N(S)。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两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分子二肽。【详解】组成氨基酸的元素包括C、H、O、N等,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也需要能量。【详解】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所以选B。【点睛】RNA虽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属于自由扩散。3.某种蛋白质分子由A、B、C三条肽链构成,其中,A链有42个氨基酸,B链有35个氨基酸,C链有53个氨基酸,这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A.126个B.128个
1C.127个D.129个【答案】C【解析】【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详解】根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得该蛋白质中肽键=42+35+53-3=127。故选C。【点睛】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基本计算: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链状多肽或m条链状多肽:形成肽链数形成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n-1n-1na-18(n-1)mn-mn-mna-18(n-m)4.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发生能量转换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细胞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3、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而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
2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动物分泌物的形成,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发生能量转换的场所,高尔基体中不发生能量转换,C错误;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膜结构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D正确。故选D。5.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糖)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D.细胞中无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答案】A【解析】【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染色体、无复杂的细胞器。【详解】A、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为肽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A正确;B、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具有拟核,没有染色体,B错误;C、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细胞器,但有核糖体,C错误;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D错误。故选A。6.下图为某感冒患者体内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①表示细胞中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分解了细菌B.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穿过一层膜C.④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③中加工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答案】D【解析】
3【分析】分析题图:图为某感冒患者体内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溶酶体内水解酶分解细菌的过程,②为处理后的抗原,③为核糖体,④为内质网。【详解】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B、吞噬过程属于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没有穿过膜,B错误;C、③核糖体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④内质网中加工,C错误;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D正确。故选D。7.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主要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2、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以及多种细胞器,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有关,A正确;
4B、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细胞中具有叶绿体,B错误;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伞藻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中具有细胞核,C错误;D、黑藻是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根瘤菌是细菌,其细胞也具有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A。9.下列广告语,完全符合科学性的是()A.××口服液含有丰富的C、N、P、Zn等微量元素B.××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C.××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D.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稀有核酸片剂能满足您对特殊核酸的需求【答案】B【解析】【分析】1、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2、口服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时,会在动物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没有特殊性。3、糖尿病人大多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高,应该少吃含糖的食品。【详解】A、C、N、P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故服用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的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B正确;C、红豆、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形成葡萄糖被吸收,因此该八宝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C错误;D、核酸为大分子,会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形成基本单位,分解后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没有特殊性,D错误。故选B。10.下列有关蛋白质种类(或类型)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肌动蛋白-结构蛋白B.抗体-催化功能C.血红蛋白-运输功能D.胰岛素-信息传递功能【答案】B【解析】
5【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肌动蛋白存在于肌肉细胞中体现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A正确;B、抗体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作用,B错误;C、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C正确;D、胰岛素体现了蛋白质调节作用,体现了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故选B。11.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在人体和HIV内b都有8种【答案】C【解析】【分析】1、图b是核苷酸的模式图。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2、DNA和RNA各含4种碱基,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有所不同,即DNA中有A、G、C、T四种,RNA中有A、G、C、U四种。【详解】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B、若a为核糖,b则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C、若m为尿嘧啶,是RNA中的碱基,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正确;D、在人体内,既有DNA又有RNA,化合物b含有8种,HIV病毒是RNA病毒,其体内只有RNA一种,化合物b含有4种,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
6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A、脂肪和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C、H、O,A错误;B、脂肪的最终水解产生是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C、性激素属于固醇,能激发和维持人体第二性征,C正确;D、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对钙吸收,D错误。故选C。13.夏季,某河流受到污染后,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爆发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均以细胞壁为系统的边界C.均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均以脱氧核糖核酸为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绿藻是真核生物。【详解】A、绿藻不含藻蓝素,A错误;B、不管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B错误;C、绿藻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正确。故选D。14.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7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B.HCO3-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D.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详解】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叶绿素中,类胡萝卜素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不含Mg2+,A错误;B、HCO3-、H2PO4-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易出现肌肉抽搐,C正确;D、I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故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正确。故选A。15.下图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的基本支架B.构成该结构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C.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则其常与多糖相结合D.如果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则其发挥作用时具有特异性【答案】A
8【解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详解】A、该结构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该结构的基本支架,A错误;B、构成该结构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体现了膜就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蛋白质A与多糖相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由密切关系,C正确;D、如果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则为膜上的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发挥作用时具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A。16.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细胞核,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2、蓝藻、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B错误;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拟核内DNA裸露,无染色质,D错误。故选C。1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9B.必须要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C.本实验可不另设对照组,但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答案】B【解析】【分析】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2、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②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第一次观察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充满整个细胞,A正确;B、用低倍物镜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B错误;C、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一步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C正确;D、第二次观察时植物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所以可以发现液泡紫色逐渐加深,D正确。故选B。18.下图为某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的场所B.结构②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结构③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D.组成④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核糖体,②为核仁,③为核孔,④为染色质。【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是脂质的合成场所,A错误;B、结构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和rRNA的合成有关,B错误;C、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组成④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错误。
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识记细胞核的各个组成及功能,以及内质网和核糖体功能的区别。19.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维萨里和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B.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室”命名为细胞C.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性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科学家维萨里和比夏,分别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A正确;B、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B错误;C、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C正确;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D正确。故选B。20.萌发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旺盛;干燥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缓慢。这说明()A.水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B.自由水是细胞代谢活动的必要条件C.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D.以上三项都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详解】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高,干燥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低,由题意知,萌发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旺盛;干燥的种子,细胞内代谢缓慢,这说明自由水含量与细胞代谢活动密切相关。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脂肪鉴定中,必须要借助于显微镜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用于溶解组织中的脂肪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鉴定还原糖时,应选择富含还原糖,且白色或接近于白色的生物组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方法有二:一是向待测的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二是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此方法制片的流程是:①取最理想的子叶薄片→②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③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用50﹪酒精洗去浮色→④用吸水纸吸去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反应原理是: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详解】A、番茄的果肉有颜色,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不适宜用作检测可溶性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苹果富含还原糖,且果肉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检测可溶性还原性糖的较为适宜的实验材料,A错误;B、脂肪鉴定中,可以向待测组织样液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此方法不需要使用显微镜;如果将种子的子叶切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颜色反应,则需用到光学显微镜,B错误;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C错误;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D正确。故选D。2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适合在最适温度下保存B.酶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C.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但没有多样性D.酶既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有: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详解】A.酶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A错误;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12,对于蛋白质类的酶,胞外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胞内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一般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B错误;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专一性,因此酶也有多样性,C错误;D.酶本身可作为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也可以作为反应物被相关的酶水解,因此酶既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D正确。2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C.人体汗腺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A正确;B、细胞质基质中含有RNA,不含DNA,而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和RNA,所含核酸种类不同,B错误;C、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的场所和运输通道,能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汗腺属于外分泌腺,内质网较少,而胰腺外分泌细胞由于能合成并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细胞中的内质网数量较多,C错误;D、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但分泌蛋白的合成部位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A。24.某小组成员研究了温度对某种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酶的活力曲线可通过将酶与底物先混合后逐步升温测得B.从实验结果看,蛋白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C.图中低温和高温下消化酶活性都相对较低的原因相同
13D.图示结果表明要获得较好的该种鱼养殖效益需适时调控水温【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蛋白酶的活力曲线的获得,需要将酶与底物分开调节温度(这里应该是多组实验的温度),而后将同温度处理的酶和底物混合后放置到相应温度下处理后测得,A错误;B、从实验结果看,蛋白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小,因为其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B错误;C、图中低温和高温下消化酶活性都相对较低,但原因不同,低温条件影响酶活性,但其分子结构并未收到影响,而在高温条件下酶活性较低的原因是高温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使酶活性下降,C错误;D、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因此,要获得较好的该种鱼养殖效益需适时调控水温,以保证较高的酶活性,D正确。故选D。25.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0.9%的生理盐水与人和哺乳动物血浆中无机盐的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红细胞能保持正常形态。在低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皱缩。【详解】
14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点睛】当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达到平衡时,水分子的扩散不会停止。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的,所以即使细胞膜内外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后,水分子依旧会不断进出细胞,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26.冬小麦初冬时节,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将小麦籽粒晾晒使水分降到12.5%以下,可入仓密闭长期保存;强筋小麦种子中含有的麦醇溶蛋白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和酒精,常用于制作面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适应低温,冬小麦体内发生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的变化B.与花生种子相比,小麦种子萌发时更适宜于浅种C.小麦种子中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溶解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两种蛋白质的结构不同D.给拔节期小麦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详解】A、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为适应低温,冬小麦体内发生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的变化,以提高抗寒能力,A正确;B、花生等含油种子比小麦种子需氧更多,原因是小麦种子含淀粉多,含油种子脂肪含量多,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低于淀粉,而氢的含量更高,种子萌发氧化分解时要消耗更多的氧,故花生种子更适合浅种,B错误;C、结构决定功能,麦醇溶蛋白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和酒精,造成两种蛋白溶解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两种蛋白质的结构不同,C正确;D、尿素中含有N元素,给拔节期小麦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的合成,D正确。故选B。27.甲图中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正确的是()
15A.组合①③⑤放大倍数大于组合②③⑤B.从乙视野到丙视野,需向上移动装片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D.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倍【答案】C【解析】【分析】①②无螺纹的为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④有螺纹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⑤⑥代表镜头与玻片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详解】A、①的放大倍数小于②,组合①③⑤放大倍数小于组合②③⑤,A错误;B、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乙图中的图象在下方,要使像移到在中央,应把装片向下移动,B错误;C、将物像平面旋转180°后即得实物,载玻片上实物6>9,C正确;D、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或宽,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故实物的面积应变为原来的100倍,D错误。故选C。2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16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比如蓝细菌,又有异养生物,比如绝大多数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B、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比如植物,又有异养生物,比如动物等,有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变形虫等)也有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的植物、动物等),B正确;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含有,D错误。故选D。29.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答案】C【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②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只是此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相同,A错误;B、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
17C、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故选C。3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兔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B.糖类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也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C.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D.磷脂双分子层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兔子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膜,其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所以将兔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A正确;B、糖类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形成糖脂,B正确;C、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
18D、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细胞膜具有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D正确。故选C。31.下表表示探究“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试管编号加入的试剂1号2mLH2O2溶液、2滴蒸馏水2号2mLH2O2溶液、2滴FeCl3溶液3号2mLH2O2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4号2mLH2O2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5号2mLH2O2溶液、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A.若要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应设置1号与3号试管对比.B.若要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应设置2号与3号试管对比C.若要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设置4号与5号试管对比D.各试管反应时设置的温度应该一致【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详解】A、1和3试管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酶,实验结果可以验证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
19B、2和3试管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不同,一个是无机催化剂,一个是酶,可以验证酶的高效性,B正确;C、1号试管做空白对照,4和5分别调节酸性和碱性状态,才能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温度是这些实验的无关变量,因此在各试管要保持相同且适宜,D正确。故选C。32.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藻细胞光合膜的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由“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可知,该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其他的细胞器。【详解】A、嗜盐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染色质,A错误;B、嗜盐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B错误;C、嗜盐菌为原核生物,细胞膜外侧具有由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C错误;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藻细胞光合膜的结构,都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正确。故选D。33.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D.一般来说,不同生物体内酶的最适pH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A错误;
20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因为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错误;C、酶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量不会增加,C错误;D、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例如人体细胞内的酶,绝大多数在pH值为7时,活性最强,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左右,D正确。故选D。3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C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A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C.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C,则反应速率上升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曲线分析: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详解】A、在A点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提高,说明此时限制反应速率升高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正确;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C点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增加,说明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是反应物浓度,此时若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增加,B错误;C、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C,则反应速率会下降,因为图示的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C错误;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酶的浓度,D错误。
21故选A。3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④⑤组成原生质层B.该实验至少需用显倍镜观察3次C实验材料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D.图示细胞中⑥和⑦内的溶液浓度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核膜,⑥是细胞液,⑦是外界溶液,据此答题。【详解】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对应图中的②④⑤,A错误;B、该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三次,一次是正常观察,一次是质壁分离时观察,一次是质壁分离复原时观察,B正确;C、该实验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实验观察,C错误;D、图示观察到了质壁分离,但无法判断接下来是继续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还是保持平衡,因此无法判断⑥细胞液和⑦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D错误。故选B。36.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其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二硫键)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分子的形成要脱去38个水分子
22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羧基C.图中肽链上的“—”代表的化学键是肽键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4【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A.该蛋白质分子共有40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脱去水分子的数量为38个,A正确;B.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个游离羧基,该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构成,因此至少含有2个游离羧基,B正确;C.题图中肽链上的“—”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肽键,C正确;D.该蛋白质分子形成时脱去了38个水分子,形成了1个二硫键,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38+2=686,D错误。故选D。37.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2、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3【详解】ABCD、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所以一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是生态系统,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不属于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属于种群;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属于生态系统,ABC错误,D正确。故选D。38.下列有关膜的流动性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形虫吞噬食物,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融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C.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囊泡在细胞中运输货物D.细胞质的流动可能会造成细胞内部环境的不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特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2、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A、变形虫可吞噬食物,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囊泡在细胞中运输货物,C正确;D、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囊泡在细胞中运输货物,不会造成细胞内部环境的不稳定,D错误。故选D。39.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依据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观察不到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B.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C.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D.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一定为动物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详解】若观察不到核膜,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错误;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不一定不是植物细胞,如根尖细胞,B
24错误;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因为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C正确;若观察到中心体,则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无叶绿体。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但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40.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41.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
25(1)该化合物是___,由___种氨基酸形成的,氨基酸分子的特点是___。(2)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____遭到破坏。(3)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___个肽键、___个氨基、___个羧基。(4)实验室中常用___试剂检测待测物中有无蛋白质的存在。【答案】(1)①.五肽##多肽②.4##四③.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空间结构(3)①.798②.12③.10(4)双缩脲【解析】【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脑啡肽的结构简式中,有4个肽键,即含有5个氨基酸,故是五肽;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是-H,共有四种R基,所以该化合物是由四种氨基酸形成的;氨基酸分子的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小问2详解】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小问3详解】由题中信息“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可知,这810个氨基中有10个是位于R基上,羧基总数为808个,说明有8个羧基位于R基上,800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共有肽键数为:800-2=798(个),氨基数为:2+10=12(个),羧基数为:2+8=10(个)。
26【小问4详解】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所以实验室中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待测物中有无蛋白质的存在。42.请资料图分析:Ⅰ、图一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请回答以下与图一有关的问题:(1)图为___(动物或植物)精细结构模型图,判断依据是其有___(回答三点)。若细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细胞,其细细胞质中还应具备的细细胞是___。(2)若该细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皮,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果是[]___。二、图二表示分浆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浆的过程。请据图作答:(3)物质X为单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性质,从物质X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不同;物质X进入细细胞后,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___,最后形成鸡蛋白质分流到细胞外。(4)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答案】(1)①.植物②.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③.中心体(2)①.12液泡②.4叶绿体(3)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②.细胞膜(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小问1详解】
27据图可知,图一细胞中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可推测为植物细胞;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小问2详解】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色素主要存在于12液泡,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根部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则不含4叶绿体。【小问3详解】物质X为氨基酸,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蛋白质因为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具有多样性;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核糖体合成肽链,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继续合成、加工,最后在细胞膜胞吐到胞外。【小问4详解】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标记氨基酸可以追踪其中的过程。43.图1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图2表示小窝蛋白在某细胞内合成及被转运到质膜上的过程,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用磷脂酶处理,图2中功能不受影响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2)图2中小窝蛋白合成及被转运到质膜上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提供。若破坏该细胞的核仁,则小窝蛋白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__________(填亲水端或疏水端)中,其余两端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中。【答案】(1)①.差速离心法②.①⑥(2)①.①②③②.线粒体③.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①.疏水端②.细胞质基质【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28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2、题图分析,图中①为核糖体;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线粒体;⑤为核仁;⑥为中心体。【小问1详解】分离细胞中细胞器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用磷脂酶处理,则细胞中所有的膜结构均会受到影响,而图2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即功能不受影响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即图中的①和⑥。【小问2详解】根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图2中小窝蛋白合成及被转运到质膜上依次经过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即图中的①②③,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若破坏了该细胞的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据此可推测小窝蛋白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侧,且磷脂双分子层疏水性的尾部位于内侧,因此中间区段主要位于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中。据此可推测小窝蛋白的中间区段是具有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结合图示可知其余两段(亲水)均位于图1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点睛】熟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图示结构中各部分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以及磷脂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44.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_。(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 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9【答案】①.B②.加快③.不变④.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⑤.蛋白质或RNA⑥.高效性、专一性【解析】【详解】(1)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40℃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说明酶的活性最高,而B组控制的温度是40℃。(2)A组控制的温度是20℃。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因酶的活性增强,则A组酶催化反应速度会加快。(3)对比分析图示中的3条曲线可推知,在时间t2时,C组的酶在60℃条件下已经失活,所以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t3时,C组产物的总量不变。(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考点:本题考查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5.某同学利用成熟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原理,探究两种不同品种的红心萝卜幼根的吸水能力。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在___的条件下,植物的细胞壁和___相互分离的现象。(2)据图分析,甲和戊两种蔗糖溶液中,___的溶液浓度较高,你做出判断的主要证据是___。在自然状态下,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相比,___的细胞液浓度较高,甲“戊几组结果___(填“能”或“不能”)为你做出该判断提供证据。(3)将处于丁状态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同时放入清水中,二者将会出现状态复原的现象,在复原过程中的某一时刻,___吸水速度较快。在复原过程中,二者的吸水能力将怎么变化?答:___。植物细胞不能无限吸水说明细胞壁对细胞具有___作用。(4)经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加入台盼蓝染液后,细胞内部被染色,原因是___。【答案】(1)①.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②.原生质层
30(2)①.甲②.红心萝卜A在甲溶液中重量不变化,在戊溶液中重量增大(或红心萝卜B在戊溶液中重量不变化,在甲溶液中重量减小)③.A④.能(3)①.A②.逐渐减小③.保护(4)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小问1详解】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条件下,植物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的分离的现象。【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甲和戊两种蔗糖溶液中,红心萝卜A在甲溶液中重量不变化,在戊溶液中重量增大(或红心萝卜B在戊溶液中重量不变化,在甲溶液中重量减小),因此,甲溶液的浓度较高;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个外界溶液浓度条件下红心萝卜A失水更少,据此可推测在自然状态下,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红心萝卜B,甲~戊的实验结果能说明上述推测。【小问3详解】将处于丁状态(质壁分离状态)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同时放入清水中,二者将会出现状态复原的现象,在复原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吸水速度较快,因为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较大;在复原过程中,随着吸水量的增多,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因此,二者的吸水能力将逐渐减小;植物细胞不能无限吸水,同时植物细胞也不会因为大量吸水而发生细胞涨破的情况,这些都说明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小问4详解】台盼蓝染色法可用于判断细胞死活,活细胞不会被染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经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加入台盼蓝染液后,细胞内部被染色,原因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
3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