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83502824

大小:21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6-29

上传者:用户名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毕业班联考(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卷共8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5.本试题卷共4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富民阶层,是指中唐至明清时期逐渐崛起并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富民虽占有财富,一般也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并不享有政治特权。所以,富民阶层既与占有财富的官像阶层有着显著不同,又与同属于“民”的自耕农、佃农阶层存在明显差异。。中唐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原来按照政治权力等级分配土地等社会资源的既有体系被逐渐打破,整个社会趋向于分化成富民和贫民两大阶层。至宋,富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广泛的社会群体。这个数量较多、富有貲财且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实际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间层,成为宋以后阶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核心。蒙元政权入主中原,并未对既有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关系造成太大的破坏,因而也没能从根本上阻碍宋以来富民阶层的发展态势。相反,由于其“政令疏阔,赋税宽简”而得以赓续和壮大。明清之际,能有一部分富民个体蜕变为独立的士绅阶层,当与富民作为一个整体发端成长于唐宋、延续壮大于元代密切相关。富民阶层在宋元时期的持续发展与壮大,也就造就了一个沉潜于乡村社会的普通士人群体。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一旦崛起,必然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富民阶层也不例外。他们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主要有科举入仕和加强与官僚交往甚至联姻两种途径和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富民阶层“士绅化”,即一部分富民逐渐获得了政治特权,或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受到宋代选官“员多阙少”和元代长期停废科举等历史条件限制,能通过科举等方式成功晉升官宦阶层的富民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富民依然只是并不享有特权的普通士人身份。·14·

1明清时期国家规定,只要考取生员以上功名者就可享有政治特权,富民获得身份保护的人数由此而大量增加,从中分化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士绅阶层,发挥着比普通富民士人更大的社会作用,标志着“富民社会”发展到其最高阶段——士绅社会。而宋元时期流向乡村社会的士人群体,从严格意义来说,还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社会阶层。因为其中既有退闲官员,也有主要源自于富民的普通士人,就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与作用而言,前者单个个体可能更大,但后者更为普遍深入。所以宋元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推动力量,实际依然主要是非身份性的富民民阶层。而以享受政治特权为共有特征的士绅阶层成长为推动社会转型的主力军,则是到明清社会才得以最终实现。(摘编自林文勋、薛政超《富民与宋元社会的新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民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经营农业、工商业为主的致富者。B.宋元时十期,大部分富民的身份依然只是普通士人,并不享有特权。C.明清时期,富民只要是童生即可享有政治特权,士绅阶层就从中分化而来。D.宋元时期,退闲官员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作用较普通富民士人更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时间为序,论述了富民阶层由中唐至明清崛起、发展、壮大成为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过程。B.作者论述了宋元时期富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主要是社会经济关系推动而得以长期演化与承续的结果。C.文章主要论述富民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发展状况,肯定了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富民阶层在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区别在于后者从中分化出独立的享有政治特权的士绅阶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朝廷“政令疏阔,赋税宽简”,富民阶层的影响和财力远远超过两宋时期。B.宋元时期,富民阶层提升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科举入仕和加强与官僚交往。C.明清之际,部分富民个体蜕变为独立的士绅阶层,与富民群体前后不间断的演变密切相关。D.宋元社会,尽管主要是非身份性的富民阶层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他们仍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行走在岸上的鱼·14·

2蔡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里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的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雨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旋在空中生动地画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拖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  荷花淀里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旋,享鱼水之欢。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14·

3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换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闪过一支又一支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悠邃的港汉间。这时一只嗒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可悲的是白鲢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开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生活的陆地。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着意叙写老黑对红鲤的百般蹂躏,突出老黑的凶狠,与后文人类极端虐杀鱼类的行径形成对比。B.“打着挺儿”“翻着跟头”“冲”“逆流而上”“跨过”“飞落”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红鲤的义无反顾,刻画了红鲤悲壮的形象。C.通过白洋淀美景的描写,营造红鲤与白鲢两情相依相悦、温馨和谐的氛围,为下文白鲢被捕杀埋下伏笔。D.作者把传统语言、现代结构和人文精神糅合到一起,运用意识流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写法特别。5.这篇小说想象独特,结合文本简要赏析。(5分)6.本文写了行走在岸上的鱼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百年巨匠林风眠·14·

4林风眠的一生真的太孤单了:6岁时,母亲走了;求学途中,父亲去世;新婚不久,妻离子去;事业刚见起色,凄然离职;艺术巅峰期,身陷囹圄;饱经沧桑后,在异乡孤独终老……林风眠,倾尽92年岁月,不打折扣地践行着“孤单”两个宇。他,注定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一道独立的风景。林风眠从小就对色彩有特别浓烈的兴趣。9岁时,他凭着一幅《松鹤图》,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画家。15岁时,在梅州中学,林风眠遇见了他平生第一个伯乐——清末著名美术教育家梁伯聪先生。梁先生诗画并举,倾囊相授,并鼓励他不要囿于国画,大胆学习西画。1919年,林风眠赴法留学。在巴黎,他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1924年,他的巨幅油画《摸索》在法国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上,赢得了巨大声誉。蔡元培从《摸索》里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希望,保荐林风眠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到任后,林风眠坚持开放多元的教育方针,做了几件“出格”的事:他聘任西方画家登台,挡了某些“国画家”的道;请来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碍了保守主义的眼;推出人体模特写生课,捅了封建势力的马蜂窝。1927年,在全校师生的拥戴声中,林风眠孤单离场。1928年,受蔡元培提携,林风眠赴杭州出任国立艺术学院(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他请潘天寿教国画,还请来法国印象派画家科罗多教油画。中国艺术界,有了新的气象。在林风眠主持下的杭州艺专,短短十载,就培养了一大批国际顶尖艺术大师。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席德进,苏天赐……林风眠直接培养出的学生足以撑起现代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抗战期间,他辗转西南,箪食瓢饮。抗战结来后,他两番被聘又两度被免……尽管命运多舛,但只要能画画,他就可以同画里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对话、交流,他的内心就是愉快的。可是,就是想静静画画的梦想,也被不请自来的文革打破了。在预感自己在劫难逃时,他把几十年心血凝聚成的成千幅画作,或泡为纸浆,或焚为灰烬,他说:“我不要连累任何人,我还会再画。”1977年,78岁的林风眠移居香港,度过了人生最后14个春秋。他不停地画,把记忆里的画——重新画出,直到生命的终点。作为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亲历了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20世纪的风雨几乎在他身上留下烙印。这个温厚的画家领受着这些苦难,笑对着人生的变迁。他的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天地,一边是清新隽远的作品,如静物、仕女,像清丽的小诗,另一边是古刹秋暮、芦苇孤鹜等悲情的画面。他就像画坛的一只孤,凄美地飞翔在天地之间,又像身披蓑衣的独钓老翁,任由烟雨吹打寂静地漂流在艺术之湖上。相关链接:①林风眼(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县人,画求、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②居德进曾回忆恩师林风的教益:“你应该放松一点,便画,乱西嘛!”“·14·

5去读一些文艺、哲学、历史方面的书吧!先实你的心灵,增进你的感受力,启开你泥浊的心智。”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风眠自幼喜欢绘画,一幅《松鹤图》,证明了他在绘画方面有着让人咋舌的天赋。B.林风眠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后,做了几件“出格”的事,这也是他后来凄然离职的原因。C林风眠先后遇到梁伯聪先生和蔡元培先生,二人的赏识和提携让他少走了弯路。D.林风眠在文革中毁掉了自己几十年的画作,客居香港后,他把记忆中的画重新画了回来。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留法期间,林风眠认真向西洋画家学习,也认真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说明他已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希望是打破中西艺术界限。B.林风眠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和法国印象派画家科罗多等来教学生画画,这正与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C.林风眠的作品透露着时代和个人的悲情.他的艺术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心灵境界:一种是清新隽远的诗意,一种是悲苦孤寂的深情。D.林风眠培养了一大批声中外的艺术大将,从他对弟子严厉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让学生释放天性、自由选择.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E本文按时间的纵线历数林风眠孤独艰辛又光辉夺目的一生,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变迁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他的人生映衬着一个民族百年文化的痕迹。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林风眠成为艺术巨匠的原因。(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间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宗,讳晟,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也。收国①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极烈②。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辅五年,赐诏曰:“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凡军事违者,阅实其罪,从宜处之。其余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  天辅七年八月戊申,太祖崩。国论勃极烈③杲、宗干率宗亲百宫请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宗干率诸弟以赭袍被体,置玺怀中。丙辰,即皇帝位。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  十一月己卯,诏女直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其奴婢部曲,昔虽逃背,今能复归者,并听为民。  三年七月壬申,禁内外官、宗室毋私役百姓。诏权势之家毋买贫民为奴。其胁买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  八月癸卯,斡鲁以辽主至京师。甲辰,告于太祖庙。丙午,辽主延禧入见,降封海滨王。  十二月庚辰,诏曰:“·14·

6朕惟国家,四境虽远而兵革未息,田野虽广而畎亩未辟,百工略备而禄秩未均,方贡仅修而宾馆未赡。是皆出乎民力,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其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  六年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请和,以宋二庶人赴上京。八月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太祖庙,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  十年四月庚午,以太祖孙亶为谙班勃极烈,皇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  十三年正月己巳,上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庚午,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于柩前。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乙酉,葬和陵。  赞曰:天辅草创,未遑礼乐之事。太宗以斜也、宗干知国政,以宗翰、宗望总戎事。既灭辽举宋,即议礼制度,治历明时,缵以武功,述以文事,经国规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瑽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节选自《金史·太宗本纪》)注:①收国:金太祖年号;②班勃授烈;皇帝的继承人;③国论勃极烈:国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B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瓚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C.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D.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戊申”,我国古代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用来纪年,但是不可以纪月、纪时。B.“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这是皇帝年号的改变。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C.“昏德公”“重昏侯”,金人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虏后取的侮辱性封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宋史称之为“靖康之耻”“靖康之难”。D.“赞曰”,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史评开始以“赞曰”的形式出现,它在纪、志、传的结尾都有一段评述性文字,并以“赞曰”开头,其作用与《史记》的“太史公曰”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4·

7A.太宗完颜晟本是太祖的同母胞弟,又是太祖的主要助手和皇位继承人,在太祖驾崩后经宗亲及百官的再三请求才继皇位。B.太宗劝稼穑,轻徭役,以恢复农业生产。下令禁止百官宗室私役百姓,禁买贫民为奴。违者除了赔偿还要受杖刑。C.太宗知人善任,灭辽降宋,逐步建立完善金朝的各种制度,奠定了金王朝的立国规模。D.太宗晚年改变金朝兄终弟及旧制,以金太祖裔孙完颜亶任谙班勃极烈(储嗣),使太祖后世不失正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2)诏女真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北园梨花文同寒食北国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①。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注:①葱循:青绿色。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破题,并点明时令是寒食,“雪围遍”极写北园像雪一样洁白的梨花盛开的情景。B.颔联描写梨花的清香和色彩。清风起,香四溢;色彩也极为素艳,在月下与皎洁的月光难以分辨。C.颈联采用拟人手法,梨花嫌弃桃李妖冶,而感谢松竹与其相互映衬。D.尾联作者调动黄紫白三种颜色,增加视觉之美,加上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有声有色,写出梨花之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E.全诗借歌咏梨花的色、香、品来寄寓诗人的松竹做骨,以及他不与世争宠的高洁情怀。1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古仁人不论身处何位,都是忧国忧民的.·14·

8(2)《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剑阁地势之险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雷军曾多次提出,我国手机制造业的发展不能_________于“追尾巴”“照镜子”,而是要开拓新领域和新方向。②他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能够把这个人挖到自己球队来,那么后场防线就会____________。③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凡是古人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必须在当代_________地得到传承。A.拘泥坚如磐石原汁原味B.拘泥固若金汤原汁原味C.满足坚如磐石原封不动D.满足固若金汤原封不动18.下列句子中不含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土耳其总参谋部发布消息称,土空军1月28日在叙利亚阿夫林开展军事行动期间,消灭了另外73名武装恐怖组织。B.三个晚上不回家的女生,躲在小区附近的吧上,而当父母看到新闻里有关女生彻夜不归失联的报道后,更加着急了。C.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将中国传统书法与抽象处理的滑雪赛道巧妙结合,实现了中华文化魅力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完美融合.D.去年,部分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让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但北大体育系博士郎玥对这个专业的开设提出了疑问。19.阅读下列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4分)“今晚,你不来接我,我就只有露宿街头了”,这是一种假两难推理,理由是没人来接,还可以自己打车回家,走路回家;也可以住在宾馆,还可以到附近朋友家投宿。这种假两难推理所给出的两个选择看似难以抉择,二者只能取其一,其实并不全面,即不是所有的可能。请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个假两难推理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要实现碳减排,①,降低传统能源使用的比例,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比重。其次,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主要是要控制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多发展服务业、绿色产业。另外,要实现垃圾等资源再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②·14·

9。同时,应该加强宣传,如通过积极参加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用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60字),并指出漫画寓意(不超过20字)。(4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读了上面的文字,你对“奋斗”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联系实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二)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4·

10(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A原文是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C原文是考取生员以上功名者;D原文是因为其中既有退闲官员,也有主要源自于富民的普通士人,就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与作用而言,前者单个个体可能更大,但后者更为普遍深入)2.B元代富民阶层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令疏阔,赋税宽简”3.A“影响和财力远远超过两宋时期”原文无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B。A项不是“对比”,是衬托;C不是埋下“伏笔”,是形成反差;D没有运用意识流。(3分)5.①本文想象丰富,运用老黑伏击、红鲤白鲢相爱、白鲢被捕捞等一系列的想象,丰富了红鲤的艺术形象;②想象大胆而新奇,带有夸张成分,让鱼在岸上行走,极具浪漫主义色彩。③想象把鱼类人格化,赋予鱼类以人的思想、情感和品格(5分。答出一点计2分,答出两点计5分:言之成理即可计分)6.①红鲤面对磨难的态度,启示我们人生勇于拼搏才能进发生命之光。②红鲤因人类的滥捕而上岸,启示人类不能破坏生态平衡。③表现了作者对红鲤行为的由惊奇而钦佩的态度,同时不乏同情和怜惜的态度。④表现了对人类破坏自然行径的批判。(6分。答出一点给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7.C(梁伯聪并未提携林风眠,“让他少走了弯路”属无中生有。)(3分)8.BC(A.“说明他看到中国美术教育的希望是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错,文中是“蔡元培从《摸索》里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希望”;D.“他对弟子严厉的教育”错,他对弟子的话语温和而坚定;E.“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错,文中是“几乎在他身上留下烙印”。)(5分,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二个给5分,多答不给分)9.①兴趣浓烈,天赋惊人;②幸遇伯乐:③专著执着,勤奋博学;④高远的艺术眼界;⑤高尚的人格,隐忍的胸怀;⑥保持初心,笑对磨难:⑦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大师。(4分,每点1分,答出4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瑽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3分)11.A.干支可以纪月、纪时。(3分)·14·

1112.B.“轻徭役”文中无据;“私役百姓”文中没有讲受到惩罚。(3分)13.(1)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思想行为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任用你辅助我管理国家政事。(5分,“义”“是”“用”“贰”各1分,句意1分)(2)太宗诏令女真人,先前有归附于辽国的现在又被掳获的女真人,全部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居住在原来的地方。(5分,得分点在“附”“虏获”“复之”及句意)附:参考译文:太宗,名叫晟,是金世祖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太祖阿骨打的同母胞弟。收国元年(1115)十月,他被任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出征攻伐,常让他留守。天辅五年(1121),太祖下诏书说“: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思想行为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任用你辅助我管理国家政事。凡军中有违法犯纪者,查阅核实他的罪证,按合适的办法处置他。其余的事无论大小,一律依照本朝旧制办理。”天辅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太祖驾崩。国论勃极烈杲、宗干率领宗亲百官请求匡正帝位,太宗不答应,杲等人坚持请求,仍然不答应。宗干率领诸兄弟将赤褐色袍子披在他身上,把玉玺塞在他怀中。六日,太宗即皇帝位。改天辅七年(1123)为天会元年。十一月三十日,太宗诏令女真人,先前有归附于辽国的现在又被掳获的女真人,全部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居住在原来的地方。他们的奴婢家仆,过去虽然逃跑背叛,但是现在又回来的,一并听凭他们为民。三年七月三日,下达禁令,内外官员、宗室不准私自役使百姓。诏令有权势的人家不要买贫民作为奴隶。那些威胁买人的买一人赔偿十五人,欺骗买人的买一人赔偿二人,都要打一百杖。八月四日,斡鲁把辽主送到京师。五日,皇上到太祖庙祭告先祖。七日,辽主延禧入朝见皇上,被降封海滨王。十二月十九日,皇帝诏令说:“朕只有国家,四方边境虽然遥远而战争没有停息,田野虽然广阔而田地没有开辟,百工全齐备而俸禄等级还不平均。这些都要从民力中出,若不务本业而抑制游手好闲的人,想上下都丰足,难道能得到吗?命令各地行政长官,敦促勉励农工。”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宋国君主遣使臣来奉表请求讲和,把宋国二位皇帝贬降为庶人押赴上京。八月十一日,让被贬成庶人的两位宋国帝王穿白色衣服到太祖庙拜谒。圣上封父亲为昏德公,儿子为重昏侯。十年四月九日,任命太祖的孙子为谙班勃极烈,皇帝的儿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二十四日,太宗在明德宫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二十五日,谙班勃极烈、太祖阿骨打的嫡长孙在太宗灵柩前即皇帝位。熙宗皇帝尊谥先帝叫文烈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日,将太宗安葬在和陵。史官评价:“太祖”·14·

12刚刚创立金朝,未暇顾及礼乐之事。太宗(即位后)以斜也、宗干主管国政,以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在灭辽降宋以后,就讨论礼仪制度,根据历法和时代进行改革,继承太祖武力,又以文化传述,金朝的治国格局,到这时奠定了。在位十三年,宫室苑囿,没有什么增加,晚年听取大臣的建议,传位熙宗,使太祖的后代没有失去正统,可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很难啊!(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14.BE。B。诗中“秀艳”不是写色彩,而是美艳,诗人想象即便在月中也难以见到这样的美景。E本诗没有托物言志。(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15.①衬托。用松竹的青翠来映衬梨花的雪白,二者相得益彰;用桃李的“妖冶”来反衬梨花白得纯粹。②拟人。颈联的“苦嫌”“多谢”赋予梨花以人的情感。③比喻。将“梨花满枝”比作“雪围遍”,形象地写出梨花之白之多。④虚实结合。实写时令、梨花盛开等景象,而想象梨花之美在月宫也难见则是虚写。(6分,点出3种手法并合理分析即可。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分,每空1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该空满分为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D。拘泥: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满足:对已拥有的感到足够了。根据后文“开拓新领域和新方向”这一语境,当用“满足”。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固若金汤:金,指坚固的城墙。汤,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形容工事非常坚固,泛指防守很牢固。此处用“固若金汤”。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味道和汤汁。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原封不动: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不加变动。前文有“不能有丝毫改变”这一语境,所以用原封不动。(3分)18.C。A.“消灭了73名恐怖组织”后加“成员”二字。B.两处错误。“三个晚上不回家的女生”表意不明;“更加着急了”前缺主语。D.主动句和被动句杂糅。可改为“让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一振”或“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3分19.答案示例:句子:你再不做饭,今晚我们就要挨饿。(2分)理由:除了在家做饭,还可以外出就餐或叫外卖。(2分)20.①首先要调整能源结构②还可以产生其他效益③来宣传碳减排的知识(6分,答出一点2分,答案能够与前后文相呼应,意思对即可)21·14·

13.漫画内容:画面右边是狭窄的电梯,人流拥挤,还有许多人随着人流往电梯挪动。画面左边是宽阔的步梯,只有一人提着行李沿着步梯走在前面。寓意:不盲从,善于选择,舍得付出的人方可胜出。(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四、写作(60分)22.参照高考评分标准·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