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83502779

大小:22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3-06-27

上传者:用户名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三校高三5月份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长沙高三5月份长、浏、宁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制卷:浏阳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航MH370空难之谜令世人难以琢磨,马方官员多次出面澄(chéng)清各种谣言,称不管多么困难,马方一定会查出事故发生的真相,找到飞机残骸(hé)。B、日前,琼瑶举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lào)》,称这是一种剽(piāo)窃的行为,于正其实这是在“欺世盗名”,记者感受到琼瑶说到激动时明显在哽咽。C、刘兴亮因网购一双儿童鞋命陨黄泉,没想到竞然是包裹的包装被有毒物质污染了,这真是“递来横(hèng)货”啊!D、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暂(zǎn)停与欧盟签暑联系国协定,引发了首都示威活动,并迅速曼延至整个乌克兰,其表面是国内亲欧与亲俄两派民众的不同抉择,背后却是欧盟和俄罗斯的利益争夺。2.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在云南的旅行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我站在壶口瀑布前,只见黄河之水从高处的决口一泻而下,水声浩大,如万马齐喑,气势恢宏。C、在能源不足的状态下,人类若能善用资源,不再向大自然予取予求,或许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D、虽然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已经调低了对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单日和月度积累限额,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依附于银行发展的支付宝业务前景必将一片光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B、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D、如果你说话支支吾吾,不敢迎着别人的目光看过去,两只手不停地扯衣角,反而可能给人一种胆小懦弱的感觉。4.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   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          撮:聚集B.夫慢令谨诛,贼也           贼:残害C.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错:放置。D.百仞之山,重载陟焉         陟:登,上

2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①飕飗:形容风声。②拳:弯曲。(1)尾联“为君扶病上高台”中的“君”是指_________________。(1分)

3(2)请赏析本诗的颈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古诗文填空。(5分,每空1分)(1)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3)            ,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及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持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4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忠孝道德的不同,只是因为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社会角色转换导致的要求不同而已。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一定就是有缺陷的家庭,一定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醇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选自2014年2月13日《中国文化报》) 12.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国风”和“家风”之间的关系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                        。(4分)13.下列关于“国风”和“家风”的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之所以能在战斗中保持“退而不溃”的态势,究其根源,便在于中国的国风。因为国风就是强大的道德力,可以让中国能够保持组织力,让中国立于不败之地。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C.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D.良好家风可以让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同样也能让一个民族和国家更富强、文明、民主、和谐。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而家庭只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建设必须优先于家风的建设。

5  B.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彻底抛弃传统的家风,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出新时代的家风。  C.不让老人空巢,不让孩子留守,这是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而外出打工、工作繁忙等,会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也便导致了他们的家庭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在作者看来,“家和万事兴”,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对家庭温暖的坚守,否则,即使事业上有成,那也是不完美的。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1分)归来(又名《幸福的黄手帕》)美国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这故事,是在纽约格林尼治碰到的一个女孩子说的。她说当时那些人里有她。此后别人听我提起这件事,便说他们记不起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大致相同的故事,或说听熟人讲过,是那位熟人的朋友的亲身经历。这故事很可能就是那种深藏在人们心底的神秘民间传说,每隔几年,就以不同的说法流传一次。尽管故事中的人物不同,寓意却始终如一。我倒愿意相信某时某地真有其人其事。他们到佛罗里达去,3个男孩,3个女孩。他们用纸袋带着夹肉面包和葡萄酒,上了长途公共汽车,梦想着金黄色的海滩和海潮。灰暗寒冷的纽约,在他们后面消失了。长途汽车隆隆南驶,温哥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坐在他们的前面,身穿一套不称身的褴褛衣服,动也不动,灰尘蒙面,使人看不出年纪。不断地咬嘴唇内部,寡合得仿佛处身愁茧,默无一言。长途汽车深夜驶抵华盛顿郊外,停在路旁一家餐馆门外。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温哥没下,像在座位上生了根似的。这批青年觉得奇怪,就猜想他究竟是何等人物:也许是船长,是抛妻别家的人,是解甲归田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有个女孩就在他旁边坐下,向他自我介绍。“我们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她爽朗地说,“听说那儿风景很美。”“不错。”他淡然回答,仿佛勾起了想忘却的事。“要喝点酒吗?”女孩问。他露出笑容,喝了一大口。然后谢谢女孩,又闷声不响了。过了一会儿,女孩回到自己一伙人那里,温哥在点头打盹。早上,大家醒来,车已开到另一家餐厅外面,这一次温哥进去了。女孩一定要他一道吃。他好像很难为情,叫了杯不加牛奶的咖啡,那群年轻人闲谈着露宿沙滩的事,他却紧张地抽烟。再上车,女孩又和温哥同坐,不久,他不胜辛酸地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沧桑。他在纽约坐了4年牢,现在获释回家。“你有太太吗?”“不知道。”“你不知道?”女孩问。“说来话长,我在牢里写信给妻子,”他说,“告诉她我要很久才能回家,要是她受不了,要是孩子老在问这问那,要是觉得太丢脸,就忘掉我吧。我会理解她的。她是个了不起的女子,真好的女子,我说另找个男人,忘掉我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她没来信。3年半没有消息。”“你现在回家,还不知道情形怎么样吗?”

6“不知道,”他很腼腆地答,“是这样的,上周我确知可以假释了,又写了封信给她。镇口有棵大橡树。我告诉她,假如还要我的话,就在树上挂条黄手帕,我就下车回家。假如不要我,就不必了——没有手帕,我就不下车,一直走下去。”“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她告诉了别人,不久大家全知道了,快到温哥故乡时都紧张起来,看温哥拿出的几张照片,照片中是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他妻子自有一种朴实的美,孩子还很小,照片抚弄得太多,满是裂痕。他们离镇只有20里了,年轻人都在车右边靠窗而坐,等着看那棵大橡树出现。车厢里气氛沉郁,寂静无声,想到生离之苦,青春虚掷,大家都默然无语。温哥不再眺望,沉着脸,重又流露出出狱犯的神情,像是怕会再遭挫折,先在心理上加强准备似的。还有10里,还有5里。接着,突然之间,所有的年轻人都离座起立,狂喊狂嚷狂叫,雀跃不已。只有温哥例外。温哥坐在那里惊得呆了,目望着橡树。树上挂满了黄手帕——20条,30条,也许好几百条,就像旗帜迎风招展欢迎他。在年轻人欢呼声中,这个刚出狱的人离座起身,走到前面,下车回家了。15.画线句子含义理解(5分)(1)“仿佛勾起了想忘却的事”,是指怎样的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女孩听了温哥的话后,为什么接连两次发出“喔唷”的叫声?(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温哥的形象特点(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指出本故事结局的特点,并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这篇小说有两个题目:《归来》和《幸福的黄手帕》。请你分别说说各自的妙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5至2016年,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将逐步提高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其中,2016年起,北京中考将在篮球运球项目测试的基础上,增设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两个项目,考生可从中“三选一”。早在2009年中考期间,北京市就增加了绕标志物15米往返篮球的运球项目。(1)请为上述新闻拟一则标题。(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足球进中考”,一石激起千层浪,鼓掌、担心、质疑等情绪纷至沓来。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阐述你的观点。(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选自《坛经·自序品》)(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近期前往美国参访高科技企业,回国后他表示:“参观体验之后,我对少林文化更有自信了,禅修能帮助信息时代繁忙的人们修心养性。”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月16日上午,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290余人遇难和失踪,其中多数为韩国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18日,获救生还的副校长姜某自缢身亡。警方在其钱包中发现一封遗书,遗书写道:200多名学生至今生死不明,我没有信心一个人活下去。所有的责任在于我,是我策划了这次修学旅行……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事发海域,让我和那些至今没有找到尸骨的学生们在一起,在阴间继续做他们的老师。请根据上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8语文试卷制卷:浏阳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马航MH370空难之谜令世人难以琢磨,马方官员多次出面澄(chéng)清各种谣言,称不管多么困难,马方一定会查出事故发生的真相,找到飞机残骸(hé)。B、日前,琼瑶举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lào)》,称这是一种剽(piāo)窃的行为,于正其实这是在“欺世盗名”,记者感受到琼瑶说到激动时明显在哽咽。C、刘兴亮因网购一双儿童鞋命陨黄泉,没想到竞然是包裹的包装被有毒物质污染了,这真是“递来横(hèng)货”啊!D、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暂(zǎn)停与欧盟签暑联系国协定,引发了首都示威活动,并迅速曼延至整个乌克兰,其表面是国内亲欧与亲俄两派民众的不同抉择,背后却是欧盟和俄罗斯的利益争夺。1.B(A、难以捉摸,骸hái,C、命殒,竟然 D、暂zàn停,签署,蔓延)2.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在云南的旅行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我站在壶口瀑布前,只见黄河之水从高处的决口一泻而下,水声浩大,如万马齐喑,气势恢宏。C、在能源不足的状态下,人类若能善用资源,不再向大自然予取予求,或许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D、虽然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已经调低了对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单日和月度积累限额,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依附于银行发展的支付宝业务前景必将一片光明。2.C(A、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不是很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改为“走马观花”。B、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喻沉闷的政治局面。C、、予取予求yú: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来指任意索取。D、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B、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9D、如果你说话支支吾吾,不敢迎着别人的目光看过去,两只手不停地扯衣角,反而可能给人一种胆小懦弱的感觉。3.A(B语序不当,“一种”放在“行之有效”的前面。C“自己”指代不明。D、前后没有转折关系,"反而"改为"就"。)4.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C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代理行使宰相的职务,表现出高兴的神色。弟子仲由问他:“我听说君子祸患来临不恐惧,幸运降临也不表现出欢喜。现在您得到高位而流露出欢喜的神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对,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但不是有‘显贵了而仍以谦恭待人为乐事’的说法吗?”就这样,孔子执掌朝政七天就诛杀了扰乱朝政的大夫少正卯,在宫殿门外的两座高台下杀了他,还在朝廷暴尸三日。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孔子弟子子贡向孔子进言:“这个少正卯,是鲁国知名的人,现在老师您执掌朝政首先就杀掉他,可能有些失策吧?”孔子回答说:“坐下来,我告诉你杀他的缘由。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连盗窃的行为也不包括在内。一是不通达事理而又心存险恶,二是行为怪僻而又坚定固执,三是言语虚伪却又能言善辩,四是对怪异的事知道得过多,五是言论错误还要为之润色。这五种大恶,人只要有其中之一恶,就免不了受正人君子的诛杀,而少正卯五种恶行样样都有。他身居一定的权位就足以聚集起自己的势力结党营私,他的言论也足以迷惑众人伪饰自己而得到声望,他积蓄的强大力量足以颠倒是非,成为异端。

10这就是人中的奸雄啊!不可不及早除掉。历史上,殷汤杀掉尹谐,文王杀掉潘正,周公杀掉管叔、蔡叔,姜太公杀掉华士,管仲杀掉付乙,子产杀掉史何,这七个人生于不同时代但都被杀了头,原因是七个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具有的恶行是一样的,所以对他们不能放过。《诗经》中所说的:‘忧亡心如焚,被群小所憎恶。’如果小人成群,那就足以令人担忧了。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有父子二人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羁押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判决。父亲请求撤回诉讼,孔子就把父子二人都放了。季孙氏听到这件事,很不高兴,说:“司寇欺骗我,从前他曾对我说过:‘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为先。’现在我要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导百姓遵守孝道,不也可以吗?司寇却又赦免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冉有把季孙氏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叹息说:“唉!身居上位不按道行事而滥杀百姓,这违背常理。不用孝道来教化民众而随意判决官司,这是滥杀无辜。三军打了败仗,是不能用杀士卒来解决问题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是不能用严酷的刑罚来制止的。为什么呢?统治者的教化没有起到作用,罪责不在百姓一方。法律松弛而刑杀严酷,是杀害百姓的行径;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行为;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表现。施政中没有这三种弊害,然后才可以使用刑罚。《尚书》说:‘刑杀要符合正义,不能要求都符合自己的心意,断案不是那么顺当的事。’说的是先施教化后用刑罚,先陈说道理使百姓明白敬服。如果还不行,就应该以贤良的人为表率引导鼓励他们;还不行,才放弃种种说教;还不行,才可以用威势震慑他们。这样做三年,而后百姓就会走上正道。其中有些不从教化的顽劣之徒,对他们就可以用刑罚。这样一来百姓都知道什么是犯罪了。《诗经》说:‘辅佐天子,使百姓不迷惑。’能做到这些,就不必用严刑峻法,刑法也可搁置不用了。当今之世却不是这样,教化紊乱,刑法繁多,使民众迷惑而随时会落入陷阱。官吏又用繁多的刑律来控制约束,所以刑罚越繁盗贼越多。三尺高的门槛,即使空车也不能越过,为什么呢?是因为门槛高的缘故。一座百仞高的山,负载极重的车子也能登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山是由低到高缓缓升上去的,车就会慢慢登上去。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          撮:聚集B.夫慢令谨诛,贼也           贼:残害C.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错:放置。D.百仞之山,重载陟焉          陟:登,上5.B(害,祸害)

1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此乃人之奸雄者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冉有以告孔子            使工以药淬之C.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上失其道而杀其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6.D(A副词,是/副词,竟然;B介词,把/介词,用,C句末语气助词/代词,之D连词,表转折)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A.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B.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C.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D.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7.C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做鲁国的司寇时,代行宰相之职,认为大夫少正卯是当世奸雄,执掌朝政七天,就将其诛杀,并暴尸三日。B.孔子认为,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人只要有其中的一恶,就免不了受正人君子的诛杀,历史上诛杀七恶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C.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时,有父子二人前来打官司,季孙子想将二人诛杀,以教导百姓遵纪守法,孔子以罪责不在百姓一方为由,将二人释放。D.孔子主张先教后诛,如果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不从,才能加以刑威。8.C(“季孙子想将二人诛杀”错)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4分)译文:                                                         (2)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3分)译文:                                                         (3)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3分)译文:                                                        9.(1)坐下来,我告诉你杀他的缘由。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连盗窃的行为也不包括在内。(2)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行为;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表现。(3)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

12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①飕飗:形容风声。②拳:弯曲。(1)尾联“为君扶病上高台”中的“君”是指_________________。(1分)(2)请赏析本诗的颈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秋风(2)①这一联中“动”和“开”两个动词用的好,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与“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沙场;或展翅蓝天,博击长空。②这种潜藏的力量就是秋风的力量,因此,这一联又是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③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起兴,下一联直抒胸臆,豪情不减,扶病上高台,表达了诗人对秋的喜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4分) (3)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颂,表现了诗人倔强进取的精神(或:自强不息的壮志豪情)。(2分)诗人心里渴望像骏马那样驰骋边陲,像大雕那样展翅云天,即使带病也要上高台感受秋天的天高气爽。(1分)11.古诗文填空。(5分,每空1分)(1)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3)            ,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11.(1)休说鲈鱼堪脍(2)鹤汀凫渚 即冈峦之体势(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13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及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持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忠孝道德的不同,只是因为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社会角色转换导致的要求不同而已。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一定就是有缺陷的家庭,一定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醇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

14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选自2014年2月13日《中国文化报》) 12.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国风”和“家风”之间的关系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                        。(4分)12.国风的形成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国风影响甚至决定家风13.下列关于“国风”和“家风”的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之所以能在战斗中保持“退而不溃”的态势,究其根源,便在于中国的国风。因为国风就是强大的道德力,可以让中国能够保持组织力,让中国立于不败之地。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C.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D.良好家风可以让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同样也能让一个民族和国家更富强、文明、民主、和谐。13.D(A,“国风是强大的道德力”应该是“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B,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C,新时代家风建设继承的应是普遍的家庭道德,而不是传统的家庭道德,文中也没提“最重要”)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而家庭只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建设必须优先于家风的建设。  B.时代变迁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彻底抛弃传统的家风,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出新时代的家风。  C.不让老人空巢,不让孩子留守,这是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而外出打工、工作繁忙等,会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也便导致了他们的家庭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在作者看来,“家和万事兴”,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对家庭温暖的坚守,否则,即使事业上有成,那也是不完美的。14.D(A,推断不当B,以偏概全C,“这是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应该是“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同时,还犯有强加因果的错误。)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1分)归来(又名《幸福的黄手帕》)美国

15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这故事,是在纽约格林尼治碰到的一个女孩子说的。她说当时那些人里有她。此后别人听我提起这件事,便说他们记不起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大致相同的故事,或说听熟人讲过,是那位熟人的朋友的亲身经历。这故事很可能就是那种深藏在人们心底的神秘民间传说,每隔几年,就以不同的说法流传一次。尽管故事中的人物不同,寓意却始终如一。我倒愿意相信某时某地真有其人其事。他们到佛罗里达去,3个男孩,3个女孩。他们用纸袋带着夹肉面包和葡萄酒,上了长途公共汽车,梦想着金黄色的海滩和海潮。灰暗寒冷的纽约,在他们后面消失了。长途汽车隆隆南驶,温哥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坐在他们的前面,身穿一套不称身的褴褛衣服,动也不动,灰尘蒙面,使人看不出年纪。不断地咬嘴唇内部,寡合得仿佛处身愁茧,默无一言。长途汽车深夜驶抵华盛顿郊外,停在路旁一家餐馆门外。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温哥没下,像在座位上生了根似的。这批青年觉得奇怪,就猜想他究竟是何等人物:也许是船长,是抛妻别家的人,是解甲归田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有个女孩就在他旁边坐下,向他自我介绍。“我们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她爽朗地说,“听说那儿风景很美。”“不错。”他淡然回答,仿佛勾起了想忘却的事。“要喝点酒吗?”女孩问。他露出笑容,喝了一大口。然后谢谢女孩,又闷声不响了。过了一会儿,女孩回到自己一伙人那里,温哥在点头打盹。早上,大家醒来,车已开到另一家餐厅外面,这一次温哥进去了。女孩一定要他一道吃。他好像很难为情,叫了杯不加牛奶的咖啡,那群年轻人闲谈着露宿沙滩的事,他却紧张地抽烟。再上车,女孩又和温哥同坐,不久,他不胜辛酸地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沧桑。他在纽约坐了4年牢,现在获释回家。“你有太太吗?”“不知道。”“你不知道?”女孩问。“说来话长,我在牢里写信给妻子,”他说,“告诉她我要很久才能回家,要是她受不了,要是孩子老在问这问那,要是觉得太丢脸,就忘掉我吧。我会理解她的。她是个了不起的女子,真好的女子,我说另找个男人,忘掉我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她没来信。3年半没有消息。”“你现在回家,还不知道情形怎么样吗?”“不知道,”他很腼腆地答,“是这样的,上周我确知可以假释了,又写了封信给她。镇口有棵大橡树。我告诉她,假如还要我的话,就在树上挂条黄手帕,我就下车回家。假如不要我,就不必了——没有手帕,我就不下车,一直走下去。”“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她告诉了别人,不久大家全知道了,快到温哥故乡时都紧张起来,看温哥拿出的几张照片,照片中是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他妻子自有一种朴实的美,孩子还很小,照片抚弄得太多,满是裂痕。他们离镇只有20里了,年轻人都在车右边靠窗而坐,等着看那棵大橡树出现。车厢里气氛沉郁,寂静无声,想到生离之苦,青春虚掷,大家都默然无语。温哥不再眺望,沉着脸,重又流露出出狱犯的神情,像是怕会再遭挫折,先在心理上加强准备似的。还有10里,还有5里。接着,突然之间,所有的年轻人都离座起立,狂喊狂嚷狂叫,雀跃不已。只有温哥例外。

16温哥坐在那里惊得呆了,目望着橡树。树上挂满了黄手帕——20条,30条,也许好几百条,就像旗帜迎风招展欢迎他。在年轻人欢呼声中,这个刚出狱的人离座起身,走到前面,下车回家了。15.画线句子含义理解(5分)(1)“仿佛勾起了想忘却的事”,是指怎样的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喔唷,”女孩叫了起来,“喔唷。”女孩听了温哥的话后,为什么接连两次发出“喔唷”的叫声?(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指不堪回首的四年前自己犯罪之事。(2分)(2)温哥信中要求妻子传达心志的方式让女孩震惊不已,温哥马上要面临命运的抉择,女孩为之担心紧张。(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16.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温哥的形象特点(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温哥是一个寡言少语(在回家路上寡合得仿佛处身愁茧,默无一言)(1分)、历经沧桑(坐牢四年)(1分)、关心体谅妻子和家庭(坐牢期间,写信给妻子要是觉得太丢脸,就把他忘掉。说妻子是个了不起的女子)(1分)的情感内敛(当看到妻子挂黄手帕欢迎自己时并没有大喊大叫)的刑满释放人员。(2分,意思相近即可)(“寡言少语”和“情感内敛”答出一项即可。)17.请指出本故事结局的特点,并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①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分)②温哥的妻子虽然事前没有给温哥写过信却在橡树上挂了许多黄手帕欢迎刑满释放的丈夫让人出乎意料。上文提到妻子“是个了不起的女子,真好的女子”,“自有一种朴实的美”,这样的女子重新接纳改过自新的丈夫是情理之中的。(3分)18.这篇小说有两个题目:《归来》和《幸福的黄手帕》。请你分别说说各自的妙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归来》一题是小说情节的概括(或贯穿情节的线索),并且一语双关(1分),既指刑满释放的温哥从阴冷的纽约赶往温暖的佛罗里达之家,是身之归来(1分);也指温哥刑满释放改过自新,重新去爱,翻开人生崭新一页,是心之归来(1分)。《幸福的黄手帕》一题很有诗意,富有象征意义(1分)。挂满橡树的黄手帕是对久别归来的亲人的欢迎,象征了妻子对丈夫的谅解、期盼与爱恋(1分)。突显了妻子人性的美好与善良,揭示了文章的主题。(1分) 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17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5至2016年,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将逐步提高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其中,2016年起,北京中考将在篮球运球项目测试的基础上,增设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两个项目,考生可从中“三选一”。早在2009年中考期间,北京市就增加了绕标志物15米往返篮球的运球项目。(1)请为上述新闻拟一则标题。(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足球进中考”,一石激起千层浪,鼓掌、担心、质疑等情绪纷至沓来。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阐述你的观点。(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例:足球排球2016进北京中考/北京中考体育将提高考试项目选择性(2)示例1:我认为足球进中考是好事。现在中小学生的体育项目过于单一,孩子们几乎失去了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能力,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提高素质,几近于幻境。加之学业的繁重和电子类产品的强力渗透,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愈加弱势。把足球纳入中考,可以让孩子们在更加广阔而又阳光的绿茵场上,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示例2:我不赞成足球进中考。以应试教育的方式在校园普及足球,那些决定在中考选择足球的孩子,必然会按照中考过关的方式,在日常的活动中进行。体育老师为了孩子们过关,更多是会如何拿到分数上做文章,真正的足球技术与运动乐趣被忽视,应有的激情和愉悦感消失,这无助于孩子们的兴趣提升,更无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选自《坛经·自序品》)(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近期前往美国参访高科技企业,回国后他表示:“参观体验之后,我对少林文化更有自信了,禅修能帮助信息时代繁忙的人们修心养性。”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例:保持内心的纯净,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意思相近即可)

18(2)例:人们生活中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某些现象的不公,对某些问题的困惑,都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籍慰,而禅宗的信念可以引导人们检讨生活的状况、苦乐的根源、成败的关键。它能解开并抚慰内心不平的情结,引发达观的态度,清晰生命价值的本义,辨析并抵御现实世界种种诱惑,以冷静的眼光和智慧,看到并拥抱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 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月16日上午,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290余人遇难和失踪,其中多数为韩国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18日,获救生还的副校长姜某自缢身亡。警方在其钱包中发现一封遗书,遗书写道:200多名学生至今生死不明,我没有信心一个人活下去。所有的责任在于我,是我策划了这次修学旅行……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事发海域,让我和那些至今没有找到尸骨的学生们在一起,在阴间继续做他们的老师。请根据上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1.审题立意方向:知耻、责任、担当、生与义等均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