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级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
1学界对于信任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期,韦伯便在对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的研究中将信任做出了两类区分:一种是特殊信任,即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或准家族关系之上,是中国人典型的信任行为;另一种是普遍信任,即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这是中国人所缺乏的信任形式。简单来说,特殊信任是对于特定群体的信任,譬如有血缘、地缘关系的“自己人”或“熟人”;而普遍信任是不指向特定群体的信任,信任的范围拓展到陌生人。前者主要是以关系网络作为基础,同属于一个关系网络的群体共享着全知性的信息,身处其中的群体受到名声的控制,要做出守信的行为;而后者则被认为是以社会制度为主要保证,社会中的所有人共享一套制度规范,用奖惩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信任是由关系网络化方式制约还是制度化方式制约的。传统中国社会以特殊信任为主导。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人们重视血缘、地缘等关系网络的存在,并发展出一套礼仪来影响关系的处理方式。人们从熟悉中获得信任感,习得可靠性规矩,并形成一种对行为规矩自觉的身体化遵守。但是有研究指出,特殊信任的运行逻辑是模糊和欠规范的,其文化背景就是非规范性的人情关系文化。熟人社会的信任是一种自觉的自我选择,也是一种有范围的信任。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多样化、利益结构日益复杂化,中国的人际信任逐渐变得开放和包容,人们不再局限于血缘关系圈中的社会互动,并且大多认为社会上的其他人亦是值得信任的。这种对于其他人的信任,是传统信任方式的拓展。这一转变既受到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又符合时代的发展价值。从社会结构来看,传统社会存在同质性群体内部的高度“粘连性信任”,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具有规制的影响力;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特殊信任的存在基础正被逐步削弱,人与人交往的短暂性、匿名性和易变性凸显,人们不得不迈向“陌生人社会”。异质性群体之间的交易、联系和互惠变得更为重要,特殊信任转向普遍信任。从时代发展的意义来说,特殊信任的信任范围狭小,社会交往的时空有限,很难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因而有学者提出破除传统信任的空间局限,将信任的道德视野由调适熟人社会的“先赋性关系”转向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获致性关系”,这种普遍信任的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摘编自杨慧《现代社会的信任重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民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须选择。B.乡土社会的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相互熟悉的人们在不逾规矩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从心所欲的自由。C.特殊信任是对于特定群体的信任,主要以关系网络为基础,这个基础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被逐步削弱。D.普遍信任以社会制度为主要保证,信任的范围拓展到陌生人,这是人们对于信任的一种自觉的自我选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A.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乡土社会里的个体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他们需要为谋生这一共同目标,有机地聚合在一起。B.乡土社会的信任是从相互的熟悉中得到的,没有社会制度的保障,所以这种信任是一种小范围的、可靠性不高的信任。C.由于特殊信任发生在“熟人”这个特定的群体内,所以任何失信的行为都很快为群体内的人所共知并受到相应的谴责。D.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多样化、利益结构日益复杂化,现代社会应以普遍信任为主导,传统的特殊信任已失去存在的价值。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殊信任表现的一项是()A.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B.心理焦虑的人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C.在异乡打拼的同乡人设立“同乡会”。D.家庭成员有矛盾找长辈来调解。4.“材料一”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5.为什么说普遍信任的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D2.C3.B4.主要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引用民间熟语证明乡土社会的信任是从熟悉中得到的;举某人祖父在中国订货的例子证明中国乡土社会信用的可靠性;对比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信用方式,突出乡土社会信任的特点。5.普遍信任①顺应了城市发展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的(或“陌生人社会”)异质性群体交易、联系和互惠的需要;②更适合开放的市场经济;③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获致性关系”,是传统信任方式的拓展(或“破除了传统信任的空间局限”)。【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这是人们对于信任的一种自觉的自我选择”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熟人社会的信任是一种自觉的自我选择,也是一种有范围的信任”可知,“这是人们对于信任的一种自觉的自我选择”的是熟人社会的信任,而不是普通信任。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3.“他们需要为谋生这一共同目标,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可知,他们没有共同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联系的;B.“所以这种信任是一种小范围的、可靠性不高的信任”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四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乡土社会的信任是有可靠性的;D.“传统的特殊信任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这种对于其他人的信任,是传统信任方式的拓展”可知,传统的特殊信任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普遍信任是对它的一个拓展,并非完全代替。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心理焦虑的人和心理咨询师未必是熟人,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是基于相关法律,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和约束,属于普遍信任表现。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1)引用论证。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和“‘这不是见外了么?’”可知,此段运用的是引证法,说明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了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2)举例论证。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可知,此处运用的是例证法,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3)对比论证。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从社会结构来看,传统社会存在同质性群体内部的高度‘粘连性信任’,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具有规制的影响力;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特殊信任的存在基础正被逐步削弱,人与人交往的短暂性、匿名性和易变性凸显,人们不得不迈向‘陌生人社会’”可知,此处运用的是对比论证,通过“传统社会”和“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的“现代社会”进行对比,,突出乡土社会信任的特点,即“粘连性信任”,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具有规制的影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1)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具有规制的影响力;但由于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特殊信任的存在基础正被逐步削弱,人与人交往的短暂性、匿名性和易变性凸显,人们不得不迈向“陌生人社会”可知,普遍信任使人们迈向“陌生人社会”,适应了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
4(2)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从时代发展的意义来说,特殊信任的信任范围狭小,社会交往的时空有限,很难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因而有学者提出破除传统信任的空间局限”可知,普遍信任破除传统信任的空间局限,适应了开放的市场经济;(3)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破除传统信任的空间局限,将信任的道德视野由调适熟人社会的‘先赋性关系’转向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获致性关系”,这种普遍信任的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可知,普遍信任将熟人社会的“先赋性关系”转向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获致性关系”,这种普遍信任的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也不会有汪曾祺这样的人了因编汪曾祺的书,得以知道读其文、喜欢其人的人甚多。曾有一个刚毕业的同事对我说,她曾梦见过汪曾祺——她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汪曾祺——可见用情之深。然而知道汪曾祺擅画、看过他的画的人,却只在与他有交往的一个小圈子内。据说,汪曾祺生前就有个愿望:将他的书法、绘画作品整理出版。后来听他女儿汪朝女士说,汪老去世后,曾用其稿费印过一本大16开画册,很精美,除小部分赠给汪老生前友人外,大部分捐给了汪老的故乡——江苏高邮。汪曾祺自己说,他是很愿意画的,从小学到初中,都“以画名”,在初二的时候,就画了一幅墨荷,裱出后挂在成绩展览室里,这是他的画第一次上裱;下放劳动时,因其擅画,曾被分配去画《中国马铃薯图谱》——只可惜此图谱已佚失,要不也得在植物画史上留下一笔。他还擅书,当年京剧院演出,好多字幕都是他用小楷写出,曾受到前去看戏的人的称赞。后来因种种原因,搁下画笔,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又“重操旧业”。先是给好友朱德熙画了幅墨菊,被很爱惜地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被人看到了,都来要,遂一发而不可收,“画名”再度远扬。他自己在出国时还画过很多小幅画作,送给国外友人呢。汪曾祺的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画花鸟,花均是平常看得很熟的草花,鸟则被其女儿戏称为“长嘴大眼鸟”。然而一花一草,一枝一鸟,多少都有所寄托。用他自己的话说:所画都是“芳春”,表达对生活的喜悦。他很欣赏宋人的诗“四时佳兴与人同”。于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便有了这一幅幅的画作。比如他给一幅叶茂花盛的画题名为“雨足”,还有“少年不识愁滋味”“春城无处不飞花”“吴带当风”“孤雁头上戴霜来”等题名,这些题名结合画作来看,真是飘飘洒洒,生意满眼,意味深长,看似随意,实则都有含蕴、有意境。
5除此之外,本书还选了汪曾祺专门谈书画及谈家事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汪曾祺能画、擅书也并非偶然,他是有相当功夫和造诣的。他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很注重对他的培养,在他十一二岁时,便亲自教他习《论语》,“日课大字一张,小字二十行”。祖父认为他的字有才分,还为此奖过他一块端砚,鼓励他多看《麻姑仙坛记》、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圣教序》,后来又专门为其请了个先生,教他读桐城派古文,习字,他自己还爱看汉碑……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父亲画画时,他就站在旁边看,看他怎样布局……他还经常翻阅家中收藏的画册,到街上逛画店,他还说自己喜欢徐青藤、陈白阳、李复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汪曾祺之所以成为汪曾祺,是有各种渊源的。后来他上了高中、大学,功课紧,便不再画画,工作之后,更是久废画笔,即便如此,事隔多年之后,再拿起笔,挥毫泼墨,风致不减。汪曾祺自己说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是“岔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他喜用陶弘景的话形容自己的书画:“只可自怡乐,不堪持赠君。”他的文与画多是随情适性,率意而为,有一幅画他是这样题的:“电影学院一小院中种葫芦甚多,昨往开会,归来写此。”画面是满眼金黄色、充满生机的葫芦。他还说自己总是“随遇而安”,被分配到农村劳动时,像起猪圈、刨冻粪这样的重活,他都干过,后来分配他给果树喷药,因为他干得认真、仔细,大部分喷药的活就落到他身上,他成为喷药的能手,以至白衬衫都被染成了浅蓝色。后来又因他擅画,被分配去画马铃薯图谱。先是画花,他天天踏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他曾经写过一首长诗叙述当时的生活,其中有两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后来还要画整个马铃薯,切开画剖面,画完了,再无用处,他便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还颇为得意地说,像他那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呢?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能苦中找乐,达观随和,自足安适。他爱生活,会生活,善从生活中找乐……他的“文与画”其实全是对生活的咂摸。他叙述家事,念及故乡,语气是那样平淡冲和,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却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他写字画画,自娱自乐,却一花一草总关情,飘逸耐看;他著文写作,目的是“给人间送小温”……曾有人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会有像汪曾祺这样的人了。”诚哉斯言!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70年代末,汪曾祺“重操旧业”,给好友朱德熙画墨菊,“画名”再度远扬,出国时送很多小幅画作给国外友人。B.文章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度——汪曾祺的书画成就及其在这方面的成长经历、学习修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汪曾祺。C.文章内容充实,选材丰富翔实,有的是陈述汪曾祺的经历,如家庭教育和分配到农村劳动等,有的是对汪曾祺画作的品赏。D.文章最后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独特的文艺创作风格的认可和对汪曾祺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遗憾。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一同事钟情汪老以说明汪老的文章魅力之大,并反衬汪老的书画被冷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6B.文章第二段用汪曾祺的话简述其画画经历,写了几件事,每件事叙述言简意明,娓娓道来,语气平缓。C.文章第五段写汪曾祺画马铃薯图谱的事,用简笔勾勒,刻画了汪曾祺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能苦中找乐,达观随和,自足安适的形象。D.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刻画汪曾祺的形象,全文事例小而多,叙述少而简,点到为止,要言不烦,所刻画的汪曾祺的形象鲜明突出。8.“汪曾祺之所以成为汪曾祺,是有各种渊源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汪曾祺之所以成为汪曾祺”的“各种渊源”。9.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他的‘文与画’其实全是对生活的咂摸”一句的理解。【答案】6.D7.A8.①家庭教育。出身书香之家,祖父很注重对他的培养,使他学习了大量碑帖;父亲是个画家,汪老自小受到熏陶。②自己喜欢。他对书画很有兴趣。③特殊时代的生活经历使他形成平淡冲和的个性,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④著文写作与书画皆为艺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9.①“咂摸”意为仔细辨别(滋味、意思等),这里指品味与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文与画’其实都渗透着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②汪曾祺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并对这生活有独到的思考,他用“文与画”表达自己的这种思考。③他写字画画,自娱自乐,飘逸耐看;他著文写作,目的是“给人间送小温”;平淡冲和,却磅礴大气。【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也表达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遗憾”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这里应表达了作者遗憾于世间没有了汪曾祺这个人。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并反衬汪老的书画被冷落”无中生有。根据“然而知道汪曾祺擅画、看过他的画的人,却只在与他有交往的一个小圈子内”可知,这里无反衬之意,应是由其文引出其书画。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7汪曾祺之之所以成为汪曾祺的渊源,可以从家庭教育,个人爱好,人生经历以及写作与书画创作的相互影响等几方面来分析。在家庭教育方面,从第四段“他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很注重对他的培养,在他十一二岁时,便亲自教他习《论语》,‘日课大字一张,小字二十行’”“鼓励他多看《麻姑仙坛记》、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圣教序》,后来又专门为其请了个先生,教他读桐城派古文,习字”“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父亲画画时,他就站在旁边看,看他怎样布局”可知,汪曾祺出身书香之家,祖父很注重对他的培养,使他学习了大量碑帖;父亲是个画家,汪老自小受到熏陶。在个人兴趣方面,从第四段“他自己还爱看汉碑”第二段“汪曾祺自己说,他是很愿意画的,从小学到初中,都‘以画名’”等内容可知,汪曾祺对书画很有兴趣,他愿意画画。在生活经历方面,从第五段“后来又因他擅画,被分配去画马铃薯图谱,先是画花,他天天踏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后来还要画整薯,切开画剖面,画完了,再无用处,他便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还颇为得意地说,像他那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全国盖无第二人”“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呢?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以苦为乐,达观潇洒,宠辱不惊”等内容可知,特殊时代的生活经历使汪曾祺形成平淡冲和的个性,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最后,在写作与书画创作的相互影响方面,从第五段“他叙述家事,念及故乡,语气是那样平淡冲和,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却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他写字画画,自娱自乐,却一花一草总关情,飘逸耐看;他著文写作,目的是‘给人间送小温’”可知,汪曾祺著文写作与书画皆为艺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咂摸”意为仔细辨别(滋味、意思等),借用到此处,是指汪曾祺的“文与画”所表现出的特点。所以他的“文与画”有着强烈的个人特点,其中都渗透着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因为汪曾祺生活经历丰富,经历了“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在政治运动中受到迫害,但他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身处逆境不以为苦,反以苦为乐,达观潇洒,宠辱不惊。他爱生活,会生活,善从生活中找乐”,所以他的“文与画”渗透着对这生活有独到的思考,并用“文与画”表达自己的这种思考。经过生活的洗礼,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他叙述家事,念及故乡,语气是那样平淡冲和,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却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他写字画画,自娱自乐,却一花一草总关情,飘逸耐看;他著文写作,目的是‘给人间送小温’”,这是汪曾祺的生活态度在其书画中的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8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不如与之。”宣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财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知过见君之不用也,遂去不见。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B.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C.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D.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拔”中的“拔”指攻取、攻克,与李白《行路难》中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拔”不同。B.
9“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文中含义与曹植《七步诗》中的“豆在釜中泣”中“釜”字含义相同。C.“危不能安”中的“安”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劳其筋骨”的“劳”的用法不同。D.“辕门”指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车辕仰起为门。后指军营之门或官方署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伯贪得无厌,他向韩国、魏国、赵国索要土地,韩国、魏国忌惮知伯的为人,都给了他土地,唯独赵国没给。B.三国之兵围攻赵国的晋阳城,守城几年后,晋阳城内物乏人疲,赵襄子想要拿城投降,张孟谈不赞同他这样做。C.张孟谈暗中拜见韩、魏之君,晓之以理,让他们知晓了知伯的为人,取得了两国君主的信任,三国合谋共击知伯,最终解救了困境中的晋阳城。D.知过善于观察,在辕门外看到张孟谈后,猜测情况可能有变,于是向知伯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后离开了知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2)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答案】10.D11.C12.C13.(1)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存,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用不着重视有才智的人了。(2)他们俩就和张孟谈秘密部署好部队,约定了举事的日期,夜里把张孟谈送回晋阳城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知伯为人,贪利而凶残,他来索要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一定会向我们出兵,您还是给他吧。给他之后他会更加贪婪,还会到别国去索要土地。别国不给,他必定向这个国家出兵。“来请地不与”是“必加兵于韩”的原因,各自独立,因此应该从“不与”后面断开,可排除AC;“以兵”是“乡之”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拔”,攻取、攻克/抽出。句意:没能攻下晋阳城/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10B.正确。句意:挂起釜来煮饭/豆子在锅里面哭泣。C.“用法不同”错误。“安”“劳”两个字都是使动用法,使……安定,使……劳累。句意: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使他的筋骨劳累。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让他们知晓了知伯的为人”错。由原文第三段“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可知,韩、魏之君本来就知道知伯的为人,并不是通过张孟谈才知道的。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闻”,听说;“存”,使动用法,使……保存;“安”,使动用法,使……安定;“贵”,重视;(2)“阴”,暗中,秘密地;“约三军”,订立军事盟约;“期日”,约定日期;“夜”,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参考译文:知伯(或智伯)率领赵、韩、魏三国的军队征讨范氏和中行氏,把他们灭掉了。休整了几年之后,知伯便派人到韩国去索要土地。韩康子打算不给他。谋臣段规劝谏韩康子说:“不能不给。知伯为人,贪利而凶残,他来索要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一定会向我们出兵,您还是给他吧。给他之后他会更加贪婪,还会到别国去索要土地。别国不给,他必定向这个国家出兵,这样的话韩国就可以免受灾祸之苦,而等待形势的变化。”韩康子说:“好吧。”就派使者送给知伯一个拥有万户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魏国索要土地,魏桓子打算不给他。大臣赵葭劝谏魏桓子说:“您不如给他。”魏桓子说:“好吧。”就派人送给知伯一个拥有万户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赵国,要求得到蔺和皋狼两地,赵襄子没有给他。知伯就暗地里和韩、魏结盟,将要共同进攻赵国。三国的大军开到晋阳城下,于是和赵国的军队开战。过了三个月也没能攻下晋阳城,于是把三国军队散开包围晋阳城,使晋水冲开堤岸,灌入城内。三军包围晋阳城已整整三年,城内的人在高处搭棚架居住,挂起釜来煮饭,钱财和粮食快用完了,士兵疲倦瘦弱。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匮乏,财物用尽了,士大夫们都很疲困,我守不住了,想拿城去投降,你看怎么样?”张孟谈说:“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存,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用不着重视有才智的人了。您放弃这种打算吧,不要再说这些了。我请求去见韩国、魏国的国君。”赵襄子说:“行。”
11于是张孟谈暗地里会见韩国和魏国的国君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知伯率领你们两国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赵国亡了就必然轮到你们灭亡了。”韩、魏二君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那知伯的为人,内心粗暴而又不仁,我们的计谋还没有成功他就会知道,知道了必然大祸临头,那可怎么办呢?”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你们二位之口,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他们俩就和张孟谈秘密部署好部队,约定了举事的日期,夜里把张孟谈送回晋阳城内。张孟谈向赵襄子汇报了情况,赵襄子对他拜了两拜以致谢。张孟谈去朝见知伯出来,在军门外遇见了知伯的大臣知过(或智过)。知过进去拜见知伯,说:“韩、魏二君大概将会叛变。”知伯说:“不会这样的。我和韩、魏二君已经订立了盟约,消灭了赵国,我们三家将瓜分赵国土地,我亲自和他们订立的盟约,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的。您就放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知过见知伯不听从他的意见,就离开不见知伯了。赵襄子派张孟谈会见韩、魏二君,约定就在夜里杀了守堤的官吏,放水去淹知伯的军队。知伯的军队都去救水而一片混乱,韩、魏军队从两边夹攻。赵襄子带兵从正面进攻,大败知伯的军队并活捉了知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金陵凤凰台【注】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记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B.第二句写凤凰飞去,只有江水仍然日夜不停地流着,表现了作者略带伤感的情怀。C.颈联把目光投向到了大自然,三山半隐半现,江水把白鹭洲一分为二。D.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15.简析尾联的手法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答案】14.C15.运用比喻手法,以“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君王被奸邪小人所蒙蔽的忧虑,以及贤者不能得到任用、自己有志难酬的感慨。【解析】
12【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江水把白鹭洲一分为二”错误。“一水中分白鹭洲”意思应该是“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而不是“江水把白鹭洲一分为二”,意思理解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总为浮云能蔽日”的句意是“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浮云”比喻朝廷中的奸邪小人,“日”比喻君王。尾联寄寓了作者爱君之热枕,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感。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作者以此来比喻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为此十分愁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抽象的愁绪具体化,历来为人所称道。(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为喻,强调学习中不断积累的重要性。(4)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的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寄蜉蝣于天地②.渺沧海之一粟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故)不积跬步⑥.无以至千里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寄、蜉蝣、渺、沧、粟、跬、至、受、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①
13。前不久举行的编制内岗位人才招聘,报考者依旧寥寥,而且就这几位报考者最终也都没来参加面试,让该研究所所长感到分外遗憾。作为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标志性机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折射出当前文保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我国文保事业就面临人才不足的状况。考古发掘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每天风吹日晒雨淋,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并且野外发掘往往一干就是好几个月,难以兼顾家庭,行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高,其艰辛与孤寂令许多人②。与此同时,考古文博又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待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或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是对文物和历史负责。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这种情怀,在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当文保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文博行业定会③,文博事业定会兴旺发达。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不论……还是……都”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7.①无人问津②望而却步③人才济济18.不论是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还是文物的保护与修缮,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这既是对文物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19.构成:①“接棒奔跑”喻指后继者继承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的事业;②“磁石”喻指敦煌学者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的精神(情怀);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敦煌学者的精神对后继者的吸引力,对敦煌学者精神的赞美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从下文“报考者依旧寥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等信息看,此处语境是指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无人过问,受到冷落,所以应该用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是: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无人过问或尝试,受到冷落。第②处,从上文“平均酬薪不高”“艰辛与孤寂”等信息看,此处应是让人不敢上前而往后退缩的意思,所以应该用成语“望而却步”。意思是:看到了可怕的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第③处,从上文谈吸引人才来看,此处语境是指文博行业定会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所以应该用成语“人才济济”。意思是: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14首先确定“不论……还是……都”的内容,原句“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待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或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应改为“不论是遗址的考古与发掘,还是文物的保护与修缮,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原句“是对文物和历史负责”应改为“这既是对文物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两个暗喻,分析其构成时,要结合上文分别指出其本体,分析表达效果时可以综合起来。构成:结合上句“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可知,句子“这种情怀,在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中的“接棒奔跑”喻指后继者继承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的事业;“磁石”喻指敦煌学者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的精神(情怀)。表达效果:结合“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可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敦煌学者的精神对后继者的吸引力,对敦煌学者精神的赞美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中,海豚的Ⅱ型糖尿病症状最接近人类,但它们比人类厉害,①,只在需要时进入糖尿病状态。当海豚夜间节食时,海豚进入胰岛素抵抗状态,血糖含量升高,有助于向大脑提供足够糖分。此时,海豚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与人类糖尿病患者类似。但②,当海豚日间恢复进食后,则“关闭”胰岛素抵抗,③,直至血液变得正常。胰岛素是帮助身体将糖分转化为能量的一种激素。糖尿病患者或者不能分泌足够胰岛素,或者具有胰岛素抵抗,使体内葡萄糖分解不力,血液中糖分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并发症,譬如青光眼、神经损伤、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等。20.下列句子中的“厉害”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厉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张老师很厉害,学生都怕他。B.上了九层楼,他的心跳得厉害。C.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厉害了!D.这几天气温上升得特别快,天实在热得厉害。
15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0.C21.①能够“开关”糖尿病(或“能够自我调节糖尿病”)②与人类不同的是③血糖含量降低【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厉害”是“了不起”之意。A.严厉。B.剧烈,凶猛。C.了不起。与文中意思相同。D.难以对付或忍受。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整个语段说明胰岛素的作用。第一段说明海豚对糖尿病的自我调节功能;第二段说明胰岛素的功能。第①处,海豚比人类厉害的地方,结合下文“只在需要时进入糖尿病状态”可知,是它们能够调节、控制糖尿病,此段末尾还有“‘关闭’胰岛素抵抗”。可填能够“开关”糖尿病或“能够自我调节糖尿病。第②处,上文说海豚夜间节食时“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与人类糖尿病患者类似”,接着用“但”转折,后面说“当海豚日间恢复进食后,则‘关闭’胰岛素抵抗”,可见此处需要一个过渡句,体现海豚与人类相比的“厉害”之处。结合上文中的“但它们比人类厉害”,可填出“与人类不同的是”。第③处,前面说“关闭”胰岛素抵抗,后面说“血液变得正常”,根据胰岛素的工作原理,可填“血糖含量降低”。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的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6【答案】例文:有这样一种声音随着那“砰”的一声巨响,散落的爆米花香四溢出来,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记忆。我的童年在乡村度过,没有奢华迷人的物质生活,却有着澄澈的天,明净的水,以及无忧无虑却最幸福本质的生活,当夕阳的余晖滴洒在屋檐上时,我和哥哥抓了桌上的每日的零钱怀着一颗少年飞扬的心向集市跑去。绕过七弯八转的巷道,我虽累得气喘吁吁,但只要远远看到那种人团座的地方,心里的劳累就早已不见了,转而化为一个兴奋劲儿,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就是卖爆米花的老爷爷和他黑乎乎的大机器。老爷爷总是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老棉袄,拉着呼啦啦的风箱,伴着温和而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们。有时,他还会唱起我们不懂的河北梆子,抑扬顿挫,韵味悠长,夕阳的余晖漏进了他跳动的皱纹里,那种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舍不得打破。而我们竟也融入其中,学着摇头晃脑起来。我先前对爆米花机是心存畏惧的,那个庞然大物有着并不好看的外貌,还不时地发出呼噜呼噜的噪响。但后来,我看见老爷爷手中如此温顺乖巧的工作,像只被驯服的小老虎。便不再那般害怕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原来——它的嘴里能吐出数不尽的爆米花来。等待的时间是漫长而激动的,但当看到老爷爷手部动作变慢,机器上的盖子不断突起时,心中便沸腾起来。耳边的风似乎都停下来,心跳被放大到极限,双眼紧盯炉上。大脑里甚至开始浮想当那一声响起奋力跑上前去的身影。终于,“砰”的一声,那急促的声响划破了天空,盖过了所有的嘈闹与繁杂。同时,也牵动着我们心脏中所有的快乐和幸福的因子。我们紧紧围上前去,爆米花的形状并不好看,但我们仍极力想去拥有。因为在我们心中,那一个个米花就是一份甜蜜和美好。童年的我们就是这样容易满足,一颗爆米花与一声巨响就能温暖充盈,饱满我们整个心房。而如今,爆米花被装在五颜六色的袋子里,拿起它,再也没有当初的雀跃与欣喜。或许老去的,不只是时光还有记忆。有这样一种声音,刻录下了我的斑驳耀眼的记忆,沉淀着我最纯真的期望与幻想,虽短暂却很动听。而那一种声音,如今却已无处寻觅……【解析】【详解】一、审题立意:本次作文属于导语加命题的作文形式。导语并不是命题人设的陷阱,而是特意架设的梯子。导语可以拓展立意。“这样一种声音”可以从“爱”、“良知”、“责任”等方面立意。而“这样一种声音”又会对特定的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舒缓神经,震撼心灵,感动人心等等。再看命题,“有”表示“存在”。“这样”表示要写出“独特性”。“一种”限制“数量”。“声音”是命题的核心词汇:可以是客观存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也可以是主观存在———发自内心的声音。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
17“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二、立意要点本次作文考生可从自然的声音、家庭的声音、校园的声音、社会的声音等几方面立意。(一)自然的声音。1、雨敲石板发出的叮咚声引人沉浸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与“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悲壮等美丽意境中,从而让人洗去心灵的污浊,升华思想。2、黄河波涛滚滚,撞击两岸的气壮山河之声让人感受到拼搏的壮美。3、冰雪融化、燕子呢喃、蜜蜂嗡嗡、小麦拔节、小草的萌动等春天的声音告示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负大好时光。(二)家庭的声音。1、父母的叹息声鞭笞着我永不停息。2、父母脚步声散发着浓浓的亲情。3、父母的叮嘱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三)校园的声音。1、老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的讲解及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终身难忘,更让我体味到老师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2、老师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如雨露般滋润着我茁壮成长。3、紧张的铃声。铃声一响,老师上场;铃声一落,超负荷作业滚滚而来。这是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的再现。(四)社会的声音1、歌声:听《好大一棵树》的感受。我希望自己能像树一样,做一个在风雨中昂起头,冰雪压不服,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的人。2、呐喊声:赛场上观众为运动员欢呼呐喊的声音,令我热血沸腾并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写鲁迅,民族的精神。3、乡音:游子的思乡、爱国、统一。4、天籁之音:写环保、道德。看题目,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三、作文素材
181、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江河奔流的豪迈,它来自戈壁风响的震撼,它来自火山暴发的壮阔,但它更来自山水行吟的歌者,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曾唤醒多少人的斗志;它更来自破浪前进的行人,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叫多少人鼓起信心,勇往直前;是的,李白就是这样狂放与自信,他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倒酒,让国舅研墨,他诗诗都是那样的豪放,句句都是那样的刚强,他的声音,教会我自信也坚强。2、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发出的含混不清的第一个章节,它是少年发出的感觉最温暖的语语,它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心中最常念到的挂念,它给予人的耳膜最温暖的振动,它让一个女人从此变得完美,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与阳光,它的名字叫做妈妈,是的,妈妈,这个读起来让我们最为信任的人,她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生命,更是我们一生也偿还不完的恩情,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一声一声去呼唤她妈妈,她便心甘情愿为我做一切,乃至生命,妈妈,妈妈,这个柔弱却又刚强的声音,教会我感恩。有这种一种声音,它来自我们最信最至的朋友,在这个世上,父母有一天会先我们而去,孩子有一天会远走高飞,陪伴我们一生的,还是朋友。朋友,我们困惑的时候,给我们鼓励,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加油,在我们骄傲的时候,给我们提醒,是的,朋友一生一起走,在我们走过的一串串深深浅浅脚印中,都留有朋友善意的回音,这种声音,教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摆正自己的方向,给我一生的鼓励与支持。四、作文结构记叙文可参考一下结构:1、逐层递进式 ,文章各个片段的中心之间形成层递关系,使得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或深入。2、片断并列式,对于记叙性作文来说,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3、一线串珠式,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4、情景交融式,即文章中心确定后,以此为辐射点,广泛展开联想,组合材料,让情与景相映成趣。【点睛】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一)化大为小。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191.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关于话题的许多信息不是都选,只能取其一条,哪一个最能打动你,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2.设问构思。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通过设问,对话题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确定了。(二)化虚为实。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