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92329
大小:1.1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3-07-06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工作办法》,凸显了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B.使用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C.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解决能源危机D.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A.氮氧化物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故A正确;B.使用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能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故B正确;C.化石能源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故C错误;D.是主要温室气体,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D正确;选C。2.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也是历史上首个全部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供电的奥运会,场馆中大量使用了绿色环保的化镉()发电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多两个质子B.的中子数为128C.的核电荷数为76D.与互为同位素
1【答案】D【解析】【详解】A.和是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等,比多两个中子,故A错误;B.的中子数为128-52=76,故B错误;C.核电荷数=质子数,的核电荷数为52,故C错误;D.与的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选D。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B.将煤块粉碎后燃烧C.面团加酵母粉并放在温热处发酵D.月饼盒内放置还原性铁粉【答案】D【解析】【详解】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增大了氧气的浓度,燃烧更充分,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不符合;B.将煤块粉碎后燃烧,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选项B不符合;C.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温度较高,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选项C不符合;D.月饼盒内放置还原性铁粉能减小装置中氧气浓度,所以能减慢反应速率,选项D符合;答案选D。4.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为含有氢氧极性共价键、氧氧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B.过氧化钠为含有离子键和氧氧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C.氯化铵为含有离子键和氢氮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D.氮气为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单质,D项错误;答案选B。5.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均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2C.石油产品裂解能生产乙烯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详解】A.煤和石油均属于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故A错误;B.煤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石油产品裂解能生产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烯烃,故C正确;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混合物,故D错误;选C。6.铝热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B.和铝粉的混合物被称为铝热剂C.铝热反应只能用于冶炼铁、锰、铬、镁等熔点较高的金属D.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解析】【详解】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故A正确;B.和铝粉的混合物被称为铝热剂,故B正确;C.镁的活泼性大于Al,不能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镁,故C错误;D.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选C。7.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苯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B.乙酸和钠反应生成氢气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可反应生成硝基苯
3D.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答案】A【解析】【详解】A.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选A;B.乙酸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氢气,故不选B;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不选C;D.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故不选D;选A。8.糖类、油脂、蛋白质为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利用油脂来制肥皂B.糖类、油脂、蛋白质中都只含C、H、O三种元素C.向鸡蛋清中加入硝酸,无明显现象D.淀粉、纤维素分子组成都可表示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详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工业上可利用油脂来制肥皂,故A正确;B.糖类、油脂中都只含C、H、O三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B错误;C.向鸡蛋清中加入硝酸,溶液变黄色,故C错误;D.淀粉、纤维素分子组成都可表示为,二者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选A。9.煤的气化原理为,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模拟该反应,下列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A.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的同时消耗nmolC.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体积分数不再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
4.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同,压强是变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A;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的同时消耗nmol,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选B;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变量、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变量,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C;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不变,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D;选B。10.已知反应中,每生成2molHI时会有akJ的能量放出,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键的键能为B.1mol的能量比2molH的能量高C.是吸热变化D.将1mol与1mol混合,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akJ【答案】A【解析】【详解】A.中,每生成2molHI时会有akJ的能量放出,设H-I键的键能为x,则b+c-2x=-a,x=,故A正确;B.断键吸热,1mol的能量比2molH的能量低,故B错误;C.形成化学键,是放热变化,故C错误;D.反应可逆,将1mol与1mol混合,生成HI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akJ,故D错误;选A。
511.文献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下列有关“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且分层B.常温下,将“气”通入水中生成C.该“气”能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D.将“气”通入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分析】“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乙烯是催熟剂,这里的“气”指的是乙烯。【详解】A.将乙烯通入溴水中,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难溶于水,所以溴水褪色且分层,故A正确;B.常温下,乙烯和水不反应,故B错误;C.乙烯能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故C正确;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将乙烯通入酸性溶液中,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褪色,故D正确;选B。12.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在铁粉的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B.常温常压下,苯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液体C.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苯环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平面环状结构【答案】A【解析】【详解】A.苯在铁粉的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A项正确;B.苯难溶于水,B项错误;C.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项错误;D.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D项错误;答案选A。
613.向容积为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和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g,无色)。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4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从反应开始至化学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C.0~100s内,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D.0~100s内,用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8【答案】D【解析】【详解】A.64s后,和的浓度继续改变,64s时反应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错误;B.从反应开始至化学平衡,的浓度逐渐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加深,故B错误;C.0~100s内,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D.0~100s内,用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故D正确;选D。14.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详解】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共4种,选B。
7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B.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D.该化合物中Y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则W为H元素;由图示可知,X形成4个共价键,Y形成3个共价键,Q形成+1价阳离子,Z形成2个共价键,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Na元素,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Y>Z>Q,A项正确;B.O元素位于VIA族,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B项正确;C.非金属性:C<O,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8有气泡生成C向装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滴加乙酸溶液粉末溶解,有气泡生成酸性: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向盛有1mL20%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水浴加热5min,冷却后,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故A错误;B.乙醇、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向乙醇中加入一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不能证明乙醇中是否含水,故B错误;C.根据强酸制弱酸,向装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滴加乙酸溶液,粉末溶解,有气泡生成,说明酸性:,故C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可能含有或,故D错误;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2分)17.烷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_______(填字母)。A.B.C.D.9(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填字母)。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②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③请写出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3)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4)有机物、、、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答案】(1)D(2)①.CD②.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③.(3)(4)【解析】【小问1详解】填充模型既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又能体现空间构型,所以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D。【小问2详解】①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气体一氯甲烷,所以液体不能充满试管,故A错误;B.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氯气的量减少,所以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故B错误;C.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难溶于水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液体,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故C正确;D.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故D正确;选CD。②氯气在饱和食盐水的溶解度小,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③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0。【小问3详解】烷烃的通式为,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则14n+2=114,n=8,该烷烃的分子式为;【小问4详解】与甲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4个CH2,与甲烷互为同系物。18.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如图是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Ⅰ海水淡化(1)人类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以解决水资源危机。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Ⅱ.海水提溴(2)步骤①中已获得,后续操作又将,还原为,其目的是_______。用水溶液吸收,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Ⅲ.海带提碘(3)灼烧是将海带放入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灰化。(4)步骤②加入和稀的目的是_______。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答案】(1)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2)①.富集溴元素②.(3)坩埚(4)①.将氧化为②.溶液变蓝【解析】【分析】11海洋资源的海水淡化得到淡水和母液,母液中通入氯气得到低浓度溴的溶液,通入热空气吹出溴,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得到含HBr等物质的溶液,通入氯气后,蒸馏得到工业溴;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加入蒸馏水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加入CCl4萃取分液得到I2的四氯化碳溶液,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冷冻法、离子交换法等,故答案为:蒸馏法;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小问2详解】步骤①中已获得Br2,后续操作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小问3详解】灼烧是将海带放入坩埚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灰化,故答案为:坩埚;【小问4详解】步骤②加入和稀的目的是:将氧化为;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变蓝色,故答案为:将氧化为;变蓝色。19.元素周期表有许多有趣的编排方式,有同学将短周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圆圈代表一种元素,其中①代表氢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3)③⑨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4)用电子式表示由⑦和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5)实验室制取④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可以验证⑦、⑧两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A.比较⑦、⑧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及熔点B.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⑦、⑧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12C.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⑦、⑧的单质分别和2mL1mol/L的盐酸反应D.比较⑦、⑧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答案】(1)第三周期第ⅥA族(2)(3)(4)(5)(6)BC【解析】【分析】根据“蜗牛元素周期表”,①是H元素;②是Li元素;③是C元素;④是N元素;⑤是F元素;⑥是Na元素;⑦是Mg元素;⑧是Al元素;⑨是S元素;⑩是Cl元素。【小问1详解】⑨是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小问2详解】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N、F、Mg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小问3详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小问4详解】Mg和H形成离子化合物MgH2,形成过程表示为【小问5详解】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6详解】A.单质的硬度及熔点与金属性无关,故不选A;B.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Mg、Al13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放入镁条的水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铝和热水不反应,证明Mg的金属性大于铝,故选B;C.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Mg、Al的单质分别和2mL1mol/L的盐酸反应,镁反应剧烈,说明证明Mg的金属性大于铝,故选C;D.Mg(OH)2、Al(OH)3均难溶于水,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与金属性无关,故不选D;选BC。20.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电池在工作时,Cu的质量将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②电池中,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③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3)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14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填“a”或“b”)电极,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①.②.减少(2)①.②.正③.2(3)①.a②.③.减小【解析】【小问1详解】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溶液中,发生反应,Cu发生氧化反应,Cu是负极、石墨是正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在工作时,Cu发生Cu-2e-=Cu2+反应,质量将减少。【小问2详解】①根据总反应,Ag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gCl,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②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正极。③根据总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生成1mol转移2mol电子,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2mol。【小问3详解】①甲烷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电池的负极是a,该电极甲烷失电子生成碳酸钾和水,电极的反应式为。②电池总反应为,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21.兴趣小组围绕乙醇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Ⅰ.乙醇催化氧化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易溶于水;乙醛的沸点为20.8℃,易溶于水。15(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时上述装置需要加热,其中应该首先加热的是装置_______(填字母),为使装置A中的乙醇形成稳定的蒸气,适宜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3)实验开始后,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Ⅱ.制取乙酸乙酯已知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乙醇-117.078.00.78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最后得到2g纯净的乙酸乙酯。(4)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5)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通过分离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拟用图2所示装置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保持_______℃;找出图2中的错误:_______。16(7)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精确到0.1%)。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结合信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2)①.B②.水浴加热(3)受热部分铜丝随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4)催化剂、吸水剂(5)(6)①.78.0②.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7)①.64.9%②.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解析】【分析】装置A提供乙醇蒸气,为得到稳定的蒸气,适宜采用水浴加热法;氧气和乙醇混合气体进入装置B,灼热的螺旋状铜丝作催化剂,反应生成乙醛和水;装置C中的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生成的水;为防止E装置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而造成干扰,可在C、E装置之间添加干燥装置D,生成的乙醛易溶于水,可通入水中冷却收集,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乙醇催化氧化需要加热,则可先加热B处铜丝,再加热A处无水乙醇,使得到的乙醇蒸气进入装置B,且用水浴加热形成稳定的乙醇蒸气,故答案为:B;水浴加热;【小问3详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CuO再与17反应,,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现象,故答案为: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小问4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小问5详解】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6详解】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但水、乙醇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法分离,酒精沸点为78.0℃,所以温度计的金属球应该在蒸馏烧瓶支管处,控制此处温度为78.0℃,冷凝水方向应该下进上出,故答案为:78.0;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小问7详解】消耗乙醇的质量是0.78×3g=2.34g,消耗乙酸质量是1.05×2g=2.1g,根据方程式可知,乙醇剩余,乙酸全部反应,理论产生乙酸乙酯的质量,所以产率;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结合信息,可能的原因有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故答案为:64.9%;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18
8有气泡生成C向装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滴加乙酸溶液粉末溶解,有气泡生成酸性: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向盛有1mL20%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水浴加热5min,冷却后,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故A错误;B.乙醇、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向乙醇中加入一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不能证明乙醇中是否含水,故B错误;C.根据强酸制弱酸,向装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滴加乙酸溶液,粉末溶解,有气泡生成,说明酸性:,故C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可能含有或,故D错误;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2分)17.烷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_______(填字母)。A.B.C.D.
9(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填字母)。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②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③请写出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3)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4)有机物、、、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答案】(1)D(2)①.CD②.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③.(3)(4)【解析】【小问1详解】填充模型既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又能体现空间构型,所以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D。【小问2详解】①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气体一氯甲烷,所以液体不能充满试管,故A错误;B.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氯气的量减少,所以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故B错误;C.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难溶于水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液体,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故C正确;D.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故D正确;选CD。②氯气在饱和食盐水的溶解度小,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③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0。【小问3详解】烷烃的通式为,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则14n+2=114,n=8,该烷烃的分子式为;【小问4详解】与甲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4个CH2,与甲烷互为同系物。18.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如图是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Ⅰ海水淡化(1)人类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以解决水资源危机。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Ⅱ.海水提溴(2)步骤①中已获得,后续操作又将,还原为,其目的是_______。用水溶液吸收,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Ⅲ.海带提碘(3)灼烧是将海带放入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灰化。(4)步骤②加入和稀的目的是_______。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答案】(1)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2)①.富集溴元素②.(3)坩埚(4)①.将氧化为②.溶液变蓝【解析】【分析】
11海洋资源的海水淡化得到淡水和母液,母液中通入氯气得到低浓度溴的溶液,通入热空气吹出溴,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得到含HBr等物质的溶液,通入氯气后,蒸馏得到工业溴;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加入蒸馏水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加入CCl4萃取分液得到I2的四氯化碳溶液,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冷冻法、离子交换法等,故答案为:蒸馏法;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小问2详解】步骤①中已获得Br2,后续操作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小问3详解】灼烧是将海带放入坩埚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灰化,故答案为:坩埚;【小问4详解】步骤②加入和稀的目的是:将氧化为;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变蓝色,故答案为:将氧化为;变蓝色。19.元素周期表有许多有趣的编排方式,有同学将短周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圆圈代表一种元素,其中①代表氢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3)③⑨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4)用电子式表示由⑦和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5)实验室制取④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可以验证⑦、⑧两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A.比较⑦、⑧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及熔点B.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⑦、⑧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12C.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⑦、⑧的单质分别和2mL1mol/L的盐酸反应D.比较⑦、⑧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答案】(1)第三周期第ⅥA族(2)(3)(4)(5)(6)BC【解析】【分析】根据“蜗牛元素周期表”,①是H元素;②是Li元素;③是C元素;④是N元素;⑤是F元素;⑥是Na元素;⑦是Mg元素;⑧是Al元素;⑨是S元素;⑩是Cl元素。【小问1详解】⑨是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小问2详解】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N、F、Mg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小问3详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小问4详解】Mg和H形成离子化合物MgH2,形成过程表示为【小问5详解】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6详解】A.单质的硬度及熔点与金属性无关,故不选A;B.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Mg、Al
13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放入镁条的水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铝和热水不反应,证明Mg的金属性大于铝,故选B;C.将除去氧化物薄膜的Mg、Al的单质分别和2mL1mol/L的盐酸反应,镁反应剧烈,说明证明Mg的金属性大于铝,故选C;D.Mg(OH)2、Al(OH)3均难溶于水,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与金属性无关,故不选D;选BC。20.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电池在工作时,Cu的质量将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②电池中,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③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3)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14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填“a”或“b”)电极,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①.②.减少(2)①.②.正③.2(3)①.a②.③.减小【解析】【小问1详解】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溶液中,发生反应,Cu发生氧化反应,Cu是负极、石墨是正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在工作时,Cu发生Cu-2e-=Cu2+反应,质量将减少。【小问2详解】①根据总反应,Ag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gCl,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②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正极。③根据总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生成1mol转移2mol电子,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2mol。【小问3详解】①甲烷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电池的负极是a,该电极甲烷失电子生成碳酸钾和水,电极的反应式为。②电池总反应为,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21.兴趣小组围绕乙醇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Ⅰ.乙醇催化氧化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易溶于水;乙醛的沸点为20.8℃,易溶于水。
15(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时上述装置需要加热,其中应该首先加热的是装置_______(填字母),为使装置A中的乙醇形成稳定的蒸气,适宜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3)实验开始后,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Ⅱ.制取乙酸乙酯已知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乙醇-117.078.00.78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最后得到2g纯净的乙酸乙酯。(4)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5)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通过分离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拟用图2所示装置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保持_______℃;找出图2中的错误:_______。
16(7)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精确到0.1%)。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结合信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2)①.B②.水浴加热(3)受热部分铜丝随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4)催化剂、吸水剂(5)(6)①.78.0②.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7)①.64.9%②.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解析】【分析】装置A提供乙醇蒸气,为得到稳定的蒸气,适宜采用水浴加热法;氧气和乙醇混合气体进入装置B,灼热的螺旋状铜丝作催化剂,反应生成乙醛和水;装置C中的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生成的水;为防止E装置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而造成干扰,可在C、E装置之间添加干燥装置D,生成的乙醛易溶于水,可通入水中冷却收集,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乙醇催化氧化需要加热,则可先加热B处铜丝,再加热A处无水乙醇,使得到的乙醇蒸气进入装置B,且用水浴加热形成稳定的乙醇蒸气,故答案为:B;水浴加热;【小问3详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CuO再与
17反应,,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现象,故答案为: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先变黑、后变红;【小问4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小问5详解】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6详解】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但水、乙醇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法分离,酒精沸点为78.0℃,所以温度计的金属球应该在蒸馏烧瓶支管处,控制此处温度为78.0℃,冷凝水方向应该下进上出,故答案为:78.0;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小问7详解】消耗乙醇的质量是0.78×3g=2.34g,消耗乙酸质量是1.05×2g=2.1g,根据方程式可知,乙醇剩余,乙酸全部反应,理论产生乙酸乙酯的质量,所以产率;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结合信息,可能的原因有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故答案为:64.9%;原料被蒸出,利用率不高或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等。
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