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

ID:83490817

大小:930.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6-07

上传者:老李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5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6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7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_第8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2、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附部分原子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Fe-56S-32Cl-35.5Cu-64K-39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15小题,1-10每小题3分,11-15每小题4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家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化学家对应关系不符的是A.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纯碱工业发展B.屠呦呦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做出卓越贡献获得诺贝尔奖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D.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氯气1774年由舍勒发现。其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下列有关氯气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可用钢瓶储存,说明氯气与钢铁一定无法发生反应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蓝色的烟D.将氯气通入滴有少量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褪去,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N2含的分子数为2NAB.1mol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2mol·L-1K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4.下列同组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1B.溶液溶液,溶液+溶液C.溶液溶液,溶液溶液D.溶液,溶液溶液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往KBr溶液中通入少量:B.少量金属钠投入溶液中: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D.铁片投入稀硫酸中:6.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正确的是A.B.C.D.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2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I2>Br2>Cl2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KI>KBr>KClD.常温下也能进行如下反应:2KCl+Br2=2KBr+Cl28.配制500mL0.100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B.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C.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D.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Na+、NO、SOB.Cu2+、Ca2+、NO、Cl-C.Ba2+、K+、CO、Cl-D.K+、Na+、SO、HCO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Cl2+2KBr=Br2+2KClB.2NaHCO3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D.2Na2O2+2CO2=2Na2CO3+O211.关于物质转化规律“单质(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酸或碱→盐”说法正确的是A.若单质为碳,氧化物可以为COB.单质Cu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

3C.若钠元素可实现转化,则碱为D.“Ca→CaO→”符合该转化规律1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探究钠与反应B.证明与水反应放热C.证明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鉴别纯碱与小苏打A.AB.BC.CD.D13.0.5LNaOH溶液中溶有10gNaOH,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1/LB.1mo1/LC.0.5mo1/LD.0.05mo1/L14.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象,不符合要求的是A.图A是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B.图B是向氨水中通入HCl

4C.图C是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D.图D是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15.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物B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B.少量金属A保存在煤油中C.D溶液呈碱性,溶质的俗名为苏打D.C固体受热不易分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16.一氧化二氯(Cl2O)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其部分性质如下: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Cl2O。已知:常温下,Cl2O是棕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熔点:-120.6°C;沸点2.0°C。(1)盛有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4)装置C中固体产物为NaCl和NaH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装置E中Cl2O的收率与装置C的温度和纯碱的含水量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猜想明显不合理的是。温度/°C纯碱含水量/%Cl2O收率/%0~105.4467.850~107.8889.2610~208.0064.2430~4010.2552.63

530~4012.5030.38A.温度越高,Cl2O的收率越低B.纯碱含水量越高,Cl2O的收率越高C.随着纯碱含水量增大,Cl2O的收率先增大后减小D.温度较低时,纯碱含水量越高,Cl2O的收率越高,温度较高时,纯碱含水量越高,Cl2O的收率越低(6)C中盛装含水碳酸钠(即Na2CO3与水按照质量106:9调制而成),用来吸收氯气制备Cl2O。如果用Na2CO3·xH2O表示含水碳酸钠,则x为__________。1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具体情况如图所示。(1)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序号)(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若用实验Ⅳ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填化学式)。(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出和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A.取m克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n克B.取m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得到n克溶液C.取m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n克固体D.取m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经充分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n克18.碘化钾常用作合成有机化合物原料。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的还原性。

6Ⅰ.配制溶液(1)配制的溶液,需要称取的质量为_______g。(2)下列关于配制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A.B.C.D.Ⅱ.探究不同条件下空气中氧气氧化速率。组别温度溶液溶液蒸馏水淀粉溶液VV1298K5mL5mL10mL3滴2313K5mL10mL3滴3298K10mL5mL5mL3滴(3)酸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通过实验组别1和组别2探究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其中a=_______,b=_______。(5)设计实验组别3的目的是_______。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