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届浙江省杭州市等3地镇海中学台州分校等校高三一模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浙里卷天下—2022~2023学年高三百校联考12月测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治理环境采取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环境B.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做出相应规定C.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D.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通过多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再综合治理【答案】D【解析】【分析】全球气候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CO2等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大量排放→破坏臭氧层→紫外线辐射增强。4、酸雨:SO2等气体可引起酸雨。5、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6、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详解】A、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环境,如使用清洁能源,多植树造林等,A正确;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氟利昂和哈龙等造成的,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做出相应规定,B正确;C、SO2、NO、NO2等气体可引起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C正确;D、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多保护植被,禁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的稳定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B.体温稳定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C.碳酸和碳酸氢钠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1D.血浆蛋白质主要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血糖稳定调节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A正确;B、体温稳定调节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B正确;C、血浆pH相对稳定与碳酸和碳酸氢钠等有关,C正确;D、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Na+、Cl-有关,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B.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尾和疏水性的头C.本尼迪特试剂加入糖原中,经热水浴出现红黄色沉淀D.RNA中的一个核苷酸的磷酸与另一个核苷酸的含氮碱基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特有结构。本尼迪特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经热水浴出现红黄色沉淀,颜色越深,说明含还原糖越多。【详解】A、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正确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A正确;B、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B错误;C、本尼迪特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经热水浴出现红黄色沉淀,糖原不属于还原糖,C错误;D、RNA中的一个核苷酸的磷酸与另一个核苷酸的含氮碱基之间通过核糖-磷酸-核糖连接,D错误。故选A。4.真核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⑤中物质可以出入①的通道B.糖皮质激素③内合成C.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中的物质直接来自④D.②中的主要成分分别在③和⑤结构中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核孔,②是核膜,③是内质网,④是内质网腔,⑤是核糖体。【详解】A、⑤中物质蛋白质能出入①核孔,A正确;B、糖皮质激素属于脂质在③内质网合成,B正确;C、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中的物质通过囊泡来自④,C错误;D、②是核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别在③内质网和⑤核糖体结构中合成,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斜面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灭菌过的固体培养基注入试管,将试管斜放在台面上凝固后制成B.常用于菌种的筛选C.可以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D.优点是能增大接种面积、厚度增大、营养丰富等【答案】B【解析】【分析】斜面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的一种形式,制作时应趁热定量分装于试管内,并凝固成斜面的称为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转管及菌种保藏。【详解】A、斜面培养基的制作应将灭菌过的固体培养基定量分装于试管内,将试管斜放在台面上凝固后制成,A正确;B、斜面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保存,B错误;
3C、斜面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的一种形式,可以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C正确;D、斜面培养基的优点是能增大接种面积、厚度增大、营养丰富等,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活动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香蕉果肉放入研钵中,倒入95%的酒精进行充分研磨B.在漏斗中垫上滤纸,将研磨液过滤入离心管中C.经离心,取上清液倒入冷酒精的小烧杯中D.在含有絮状物的试管中加入亚甲基蓝,进行水浴锅加热显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被染成蓝色。【详解】A、用香蕉果肉放入研钵中,倒入研磨液进行充分研磨,A错误;B、在漏斗中垫上尼龙纱布,将研磨液过滤入离心管中,B错误;C、经离心,取上清液倒入体积是上清液两倍的冷酒精的小烧杯中,C正确;D、在含有絮状物的试管中加入二苯胺,进行水浴锅加热显蓝色,D错误。故选C。7.在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种群桦尺蠖蛾体色的黑色(D)对灰色(d)是显性,其表型黑色为19%,白天停歇在长满浅色苔藓的树干上,其天敌是鸟类。工业革命开始,树干上的苔藓被黑色的煤烟覆盖了。研究者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统计,其基因型频率为DD60%,Dd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d由污染前的0.9降为污染后的0.1B.工业污染后加快了由d基因突变为D基因C.自然选择直接筛选的是桦尺蠖体色的基因型D.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体色的表型桦尺蠖蛾的存活率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分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详解】A、污染前的黑色为19%,dd占81%,d的基因频率为0.9,污染后DD60%,Dd20%,dd20%,d占0.3,A错误;
4B、工业污染后基因频率改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自然选择直接筛选的是桦尺蠖体色的表现型,最终影响了种群的基因频率,C错误;D、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d的基因频率下降,因Dd中存在d基因,与DD的存活率有差异,故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体色的表型桦尺蠖蛾的存活率有差异,D正确;故选D。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的胚胎培养液不属于合成培养基B.胚胎工程操作的主要对象是生殖细胞、受精卵和早期的胚胎细胞C.哺乳动物移植的胚胎可以来自体内受精、体外受精、核移植和胚胎分割等D.囊胚经切割刀和酶处理产生的细胞,经培养和移植发育成新个体【答案】D【解析】【分析】胎移植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详解】A、哺乳动物的胚胎培养液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不属于合成培养基,A正确;B、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B正确;C、哺乳动物移植的胚胎可以来自体内受精、体外受精、核移植和胚胎分割,也可以来自于转基因技术等,C正确;D、囊胚的细胞属于未分化的细胞,经酶处理产生的细胞,经培养和移植发育成新个体,D错误。故选D。9.赛达伯格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表示呼吸散失热能的量,d、e、f为相应营养级的同化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e大于a/d
5B.e/d的传递效率大于f/eC.流经该生产者的能量中大约有10%流向某种草鱼D.次级消费者的粪不属于总次级生产量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分析】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详解】A、初级消费者中有一部分生物是恒温动物,用于维持体温散热多,b/e大于a/d,A正确;B、纤维素难以消化,一般e/d的传递效率小于f/e,B错误;C、流经该生产者的能量中大约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草鱼只是第二营养级的一个种群,C错误;D、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属于总次级生产量,D错误。故选A。10.一小组参加了某草地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土壤取样器在1m2内插入距地表0~25cm的表层土壤中取出土样B.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C.体型较大的动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计数D.经过种类和数量的计数可反映出该群落物种的丰富度【答案】B【解析】【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详解】A、将土壤取样器插入距地表0~25cm的表层土壤中,取出土样,但取样面积不一定是1m2,A错误;BC、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计数,土壤动物分离时,体型较大的动物直接用镊子夹出来,小型动物需借助实验室的仪器和常用药品将其分离出来,如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B正确,C错误;
6D、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少,D错误。故选B。11.某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的方向由A到BB.载体蛋白形变不需要消耗能量C.载体蛋白对该离子的运输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该离子膜的一侧浓度越大,与其运输速率也越快【答案】D【解析】【分析】该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可判断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由载体蛋白的结构变化,可判断该物质运输的方向由A到B,A正确;B、载体蛋白形变过程在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载体蛋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C正确;D、该离子膜的一侧浓度越大,与其运输速率也越快,由于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超过一定值后不再增加,D错误。故选D。12.下列育种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A.由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幼苗B.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C.由二倍体西瓜培育成三倍体无子西瓜D.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杂交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答案】A【解析】
7【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没有体现染色体数目变异,A符合题意;B、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B不符合题意;C、通过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C不符合题意;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等过程,可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其诱发因素,学习防治恶性肿瘤的知识,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关于恶性肿瘤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是癌细胞最重要的特点B.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细胞持续增殖主要依靠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供能C.苯和黄曲霉素等是化学致癌因子,劳氏肉瘤病毒等是生物致癌因子D.若生产出某些药物能避免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可以较好防治恶性肿瘤【答案】B【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能无线增殖是癌细胞最重要的特点,A正确;B、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进行厌氧呼吸,B错误;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子,苯和黄曲霉素等是化学致癌因子,劳氏肉瘤病毒等是生物致癌因子,C正确;D、癌症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若生产出某些药物能避免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可以较好防治恶性肿瘤,C正确。故选B。14.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两个后期(无基因突变)如图所示。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8A.染色体组数相同,遗传信息套数不相同B.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染色体数目不相同C.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总数相同,染色单体数不相同D.都有等位基因的分离,但只有左图有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左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右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图可知,左图含有2个染色体组,右图有4个染色体组,两者染色体组数不同,A错误;B、左图右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右图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均不同,B错误;C、左图中每条染色体有2个DNA分子,共有8个核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右图每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共有8个核DNA分子,且右图中不含染色单体,即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总数相同,染色单体数不相同,C正确;D、右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右图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故选C。15.下列关于人类的苯丙酮尿症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在出生前发病率最高B.是属于基因突变类型中的生化突变C.在人群中发病率低,但在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高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的积累会对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智能低下的关键。【详解】A、该遗传病在出生后发病率最高,A错误;
9B、该遗传病由基因突变造成,通过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某种功能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类型中的生化突变,B正确;C、该遗传病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低,在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高,C正确;D、该遗传病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故选A。16.某乳酸菌翻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侧是由某基因的开始转录部位的模板所产生的B.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GAU,其对应基因的编码链上三个相连碱基是CTAC.生成tRNA—氨基酸复合物的场所是在c上D.合成d的物质后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ab表示mRNA,d表示多肽链,c表示核糖体,翻译是从b到a方向进行。【详解】A、翻译是从b到a方向进行,因此b侧是由某基因的开始转录部位的模板所产生的,A错误;B、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GAU,对应的密码子为CUA,对应基因的模板链上三个相连碱基是GAT,基因的编码链上三个相连碱基是CTA,B正确;C、生成tRNA—氨基酸复合物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本题是乳酸菌翻译的过程,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B。17.某种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相应反应,以对付入侵的该种新冠病毒。下列关于机体应对这种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会产生溶菌酶、淋巴因子、抗体、疫苗等免疫活性物质并发挥免疫作用B.被新冠病毒侵染的肺部细胞会产三种干扰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抵抗感染作用C.当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时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D.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通过接种针对该种新冠病毒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其方式是主动免疫【答案】C【解析】
10【分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详解】A、溶菌酶、淋巴因子、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B、肺部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B错误;C、当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C正确;D、已经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通过接种针对该种新冠病毒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该方式属于被动免疫,D错误。故选C。18.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了离体转化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①可看到胶状荚膜只有核糖体细胞器且光滑型(S)菌株B.②过程用差速离心法分别提取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C.提取到的各种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后在④固体培养基中培养D.③中的DNA+DNA酶组经④培养后没有S型菌,但处理后的产物可以进入R型菌中成为繁殖的原料【答案】D
11【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将S菌的各个成分分开,然后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DNA+DNA酶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四组都出现了R型菌,但是只有第3组(加入DNA)出现了S型菌,说明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NA。【详解】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①可看到胶状荚膜只有核糖体细胞器且光滑型(S)菌株,A错误;B、②过程用分离提纯法分别提取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B错误;C、提取到的各种物质分别与加热杀死的R型菌混合后在④固体培养基中培养,C错误;D、③中的DNA+DNA酶组经④培养后没有S型菌,但处理后的产物脱氧核苷酸可以进入R型菌中成为繁殖的原料,D正确。故选D。1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糖酵解葡萄糖分子中的化学能去向是丙酮酸和ATP中的化学能、释放的热能B.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有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C.乙醇发酵过程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先被还原,再脱去二氧化碳生成乙醇D.脂肪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形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后进入糖酵解被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过程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或
12【详解】A、经糖酵解葡萄糖分子中的化学能去向是丙酮酸、[H]和ATP中的化学能、释放的热能,A错误;B、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有二氧化碳和[H]和少量的ATP,B错误;C、乙醇发酵过程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先脱去二氧化碳,再被还原,C错误;D、脂肪分解产物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形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后进入糖酵解被分解,D正确。故选D。20.人体的腰段脊髓和脊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色泽白亮的①部位主要是上行与下行的神经束,能够传导感觉和运动的冲动B.②是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神元和感觉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部位C.敲击膝盖下方的髌骨韧带,产生的兴奋沿③部位转入膝跳反射神经中枢D.若某人第8胸椎压缩性骨折,脊髓受压,则没有排尿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脊髓的白质、②是脊髓的灰质、③是传出(运动)神经,④是传入(感觉)神经。【详解】A、色泽白亮的①部位是脊髓的白质,主要是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具有向上、下能够传导感觉和运动的冲动,A正确;B、②是灰质部分,是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神元的胞体集中的部位,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感受器一端,B错误;C、由图可知,③从灰质部分钝端进出,④从尖端进出,说明③是传出(运动)神经,④是传入(感觉)神经,敲击膝盖下方的髌骨韧带,产生的兴奋沿④部位转入膝跳反射神经中枢,C错误;D、排尿活动由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控制,若某人第8胸椎压缩性骨折,脊髓受压,有排尿活动,但会出现排尿不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出现尿失禁,D错误。故选A。21.某小组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去顶芽后植物侧芽的生长和乙烯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经生长素抑制剂处理过的侧芽随不同乙烯浓度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3A.乙烯浓度越高侧芽生长越快B.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C.生长素和乙烯对侧芽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长素会引发侧芽组织产生乙烯,再由乙烯抑制侧芽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图甲分析,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图乙分析,乙烯能够抑制侧芽长度。【详解】A、图乙分析,乙烯浓度越高侧芽生长越慢,A错误;B、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没有表现出两重性,B错误;C、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而抑制侧芽的生长,两者是协同作用,C错误;D、图甲、乙可知,生长素会引发侧芽组织产生乙烯,再由乙烯抑制侧芽生长,D正确。故选D。22.
14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①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B.通过①②过程,可以构建基因组文库C.要检测③⑥过程的产物可分别用PCR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D.⑤过程要在低温和较高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处理使重组DNA易进入受体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过程:1、目的基因的提取;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受体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详解】A、经①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特定的组织细胞,而不是受精卵,A错误;B、通过①②过程得到cDNA,cDNA所含的基因不是全部基因不能构建基因组文库,B错误;C、要检测③的产物生长激素基因可以用PCR技术扩增,要检测⑥过程的产物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C正确;D、⑤过程要在低温和低渗氯化钙溶液中处理,通过增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使重组DNA易进入受体细胞,D错误。故选C23.在种植抗虫棉的农田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其中抗虫棉能合成某种特定物质,杀死啃食的昆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有4条食物链B.抗虫棉能杀死啃食的昆虫是属于化学信号作用
15C.动物的排泄物掉落至土壤中,经分解者作用后能为生产者生长提供部分能量D.抗虫棉周围保留一定的非抗虫棉和杂草,目的是避免昆虫因食用抗虫棉而全部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图中食虫鸟的排泄物中的能量来自食草昆虫。【详解】A、图中食物链为:杂草→植食昆虫→食虫鸟,抗虫棉→植食昆虫→食虫鸟,有2条食物链,A错误;B、抗虫棉能合成某种特定物质,杀死啃食的昆虫,这属于化学信号作用,B正确;C、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后可以为生产者提供矿质元素,但不能为生产者提供能量,C错误;D、在抗虫棉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抗虫棉和杂草,为昆虫提供庇护所,使敏感型的个体可以生存,在种群中维持一定比例,使昆虫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增速放缓,D错误。故选B。24.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变化,得到图A、B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曲线A表示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则B曲线可表示其死亡率B.若曲线A表示“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第6年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C.若曲线A表示增长速率,当其为0时,则该种群可能达到K值D.若曲线A表示出生率,B表示死亡率,则前6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将面临种群衰退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详解】A、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率的增加,种群数量减少,因此若曲线A表示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则B曲线可表示其死亡率,A正确;B、“S”形曲线的增长率最小值为0,不会小于0,B错误;
16C、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当增长速率为0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数量可能达到K值,C正确;D、若曲线A表示出生率,B为死亡率,尽管前6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6年以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将面临种群退化的问题,D正确。故选B。25.某小组调查某一果蝇种群时发现只有红眼XAXa:白眼XaXa:白眼XaY=1:1:1,且存在某一基因型胚胎致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计数要待麻醉后,在白纸上用毛笔进行计数,结束后再放回培养瓶中培养B.让它们随机交配,统计F1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含有a基因的个体=1:7C.让它们随机交配,统计F2中白眼雌果蝇的机率是7/16D.让它们随机交配若干次,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某一果蝇种群时发现只有红眼XAXa:白眼XaXa:白眼XaY=1:1:1,且存在某一基因型胚胎致死现象,可判断XAY致死。【详解】A、为了便于统计,果蝇要待麻醉后,在白纸上用毛笔进行计数,结束后再放回培养瓶中培养,A正确;B、让它们随机交配,雌蝇能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4XA,3/4Xa,雄蝇能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2Xa,1/2Y,并且根据题意可知XA显性纯合致死,F1基因型为1/7XAXa、3/7XaXa、3/7XaY,F1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含有a基因的个体=1:7,B正确;C、让它们随机交配,由B选项F1结果可知,F1形成的雌配子中,1/8XA、7/8Xa、雄配子中1/2Xa、1/2Y,F2中白眼雌果蝇的机率是(7/8×1/2)÷(1-1/8×1/2)=7/15,C错误;D、让它们随机交配若干次,由于XAY致死,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逐渐减少,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6.凤眼莲(又叫水葫芦)是一种多年生两性花的浮水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某池塘。喜欢漂浮在向阳、平静的水面快速生长繁殖,且由于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密布整个水面。研究还发现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同时水中氧气减少,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消失,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回答下列问题:(1)用_____法调查该池塘凤眼莲的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_
17会影响凤眼莲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该种群最终呈_____增长。(2)经过一段时间,凤眼莲在池塘群落中成为_____,布满整个水面,导致透射光明显减少,各种生物产生_____分化,其群落的_____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进一步导致_____的多样性下降。(3)该池塘中藻类减少的原因有一方而与凤眼莲竞争光照、营养时处于劣势,另一方面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信息导致藻类生长、繁殖受到抑制。(4)凤眼莲防治的措施有人工打捞、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_____等进行综合防治和综合利用。【答案】(1)①.样方②.年龄组成③.S形(2)①.优势物种②.生态位③.空间④.物种(3)化学(4)投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小问1详解】凤眼莲为多年生两性花的浮水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除此之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凤眼莲为两性植物,不存在性别比例这一数量特征。在自然环境中,凤眼莲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小问2详解】由于凤眼莲在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密布整个水面,因而一段时间内凤眼莲在池塘群落中成为优势物种。由于水面射光明显减少,各种生物产生生态位分化,导致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进一步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小问3详解】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这种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小问4详解】凤眼莲的防治措施可包括机械防治如人工打捞、化学防治如用除草剂,生物防治如投放天敌等进行综合防治和综合利用。
1827.重金属镉(Cd)对土壤的污染是目前世界上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其很容易被植物吸收富集,影响动植物生长和发育,最终会危害人的健康。为探究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种水稻进行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RuBP羧化酶是催化五碳糖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三碳酸的酶,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起电子传递作用)(1)从实验结果可知,随着隔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含量下降,层析结果叶绿素a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第_____条色素带宽度变窄和_____,导致吸收的_____光明显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下降。(2)从实验结果可知,碳反应产生三碳糖减少,原因一可能是光反应弱,产生的_____少,导致三碳酸的还原受阻,另一原因可能是_____。(3)请结合图中数据分析镉由中等浓度到高浓度细胞色素c明显下降的机理可能是①随镉浓度的增加,直接导致_____;②随镉浓度的增加,导致线粒体内的_____结构受损加剧而减少;从而也进一步导致_____下降,产生的能量减少,根系对Mg2+的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a下降。(4)被重金属镉(Cd)污染的土壤具有隐蔽性和_____性,治理污染,要控制劣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答案】(1)①.3②.)颜色变淡③.)红光和蓝紫(2)①.ATP和NADPH②.RuBP羧化酶被破坏,活性下降固定生成的三碳酸减少(3)①细胞色素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②.内膜③.细胞呼吸(4)滞后【解析】【分析】据柱形图分析: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RuBP羧化酶和细胞色素c含量均降低。【小问1详解】层析结果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索a、叶绿素b,叶绿索a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第3条色素带。宽度变窄和颜色变淡,导致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明显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小问2详解】碳反应产生的三碳糖减少,原因一可能是光反应弱,产生的ATP和NADPH少,导致三碳酸的还原受阻,另一原因可能是RuBP羧化酶被破坏,活性下降固定生成的三碳酸减少。【小问3详解】
19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起电子传递作用,镉由中等浓度到高浓度细胞色素c明显下降,可能是①随镉浓度的增加,直接导致细胞色素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②随镉浓度的增加,导致线粒体内的内膜结构受损加剧而减少,线粒体内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从而也进一步导致细胞呼吸下降,产生的能量减少,根系对Mg2+的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a下降。【小问4详解】被重金属镉(Cd)污染的土壤不能及时表现出来,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28.研究发现,葫芦科中有一种植物(染色体为2n),花色有黄花和白花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性别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gD、g+、gd决定的,他们之间关系是gD对g+、gd为显性,g+对gd为显性。为确定这组基因对性别控制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雄株雌株两性株1雄株×雌株220232两性株自交010303雄株×两性株211011(1)花色中的B基因经转录形成的RNA,在_____场所切去_____形成mRNA.(2)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3)黄花两性株自交,产生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花两性株:白花两性株:黄花雌株:白花雌株=45:3:15:1,产生其比例的原因是_____,F1黄花两性株中纯合体的机率是_____;让F1中的白花两性株与黄花雌株杂交,F2中白花雌株的机率是_____。(4)让杂合的黄花雌株与白花两性株杂交,子代有黄花两性株和白花两性株两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_____。【答案】(1)①.细胞核②.内含子对应序列(2)①.2②.gdgd(3)①.控制花色和性别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而组合②.1/15③.1/15
20(4)【解析】【分析】根据杂交组合2分析,两性株自交,后代两性株:雌株=3:1,可判断两性株的基因相对于雌株是显性;由杂交组合1可知雄株的基因对两性株和雌株为显性,两性株对雌株为显性,故可知决定雄株的基因型为gD,决定两性株的基因型为g+,决定雌株的基因型为gd。【小问1详解】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基因经转录形成的RNA,在细胞核切去内含子对应的序列形成mRNA。【小问2详解】雄株的基因型是gDg+、gDgd,共有2种,雌株的基因型是gdgd。【小问3详解】黄花两性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花:白花=15:1,可确定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花两性株:白花两性株:黄花雌株:白花雌株=45:3:15:1=(15:1)(3:1),产生其比例的原因是控制花色和性别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F1黄花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占3/15=1/5,两性株中纯合体(基因型为g+g+)占1/3,F1黄花两性株中纯合体的机率是1/5×1/3=1/15。F1中的白花两性株基因型为aabbg+g+,aabbg+gd,黄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B-gdgd,A-bbgdgd、aaB-gdgd,F2白花(基因型为aabb)的机率是:(4/15×1/4+2/15×1/2+2/15×1/2)=1/5,雌株(基因型为gdgd)的机率是2/3×1/2=1/3,F2中白花雌株的机率是1/5×1/3=1/15。【小问4详解】雌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子代都是两性株,则亲本基因型为gdgd×g+g+;则可推知杂合的黄花与白花杂交,子代黄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故亲本黄花的两对基因只能有一对杂合,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2129.回答下列(1)、(2)小题:(1)镇江香醋具有醋香浓郁、风味纯正、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等特点。这种传统酿造是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大曲(麦曲)为糖化发酵剂所进行,这些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醋酸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其中_____属于真核生物。其独特的风味与镇江的环境有关外,还在于_____发酵产生了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更在于发酵所用的_____造成发酵产品具有特殊的原因。为了了解某时期发酵液中醋酸菌的量,要用_____计数;可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这是采用_____方法将发酵产物中的乳酸进行分离提纯。(2)能产生天然药物的某X植物细胞易被Y病毒感染,但某Z细菌具有抗Y病毒的能力。该细菌对病毒具有免疫力的原因是一方面有抗Y病毒的基因,其表达的_____能把该病毒蛋白水解成氨基酸,另一方面该细菌内有_____,可使该病毒的DNA切成许多短片段。从该细菌中分离出抗Y病毒的基因,要用到电泳技术,电泳时常使用凝胶作为介质,凝胶的孔隙可起_____的作用,加样孔一端朝向_____极。将分离到的基因与Ti质粒重组,导入农杆菌,再整合到Y植物细胞的_____中,经筛选,并_____培养获得抗Y病毒的大量X植物细胞,生产大量的天然药物。【答案】(1)①.酵母菌②.多种微生物③.原料④.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⑤.吸附剂⑥.吸附发酵(2)①.蛋白酶②.识别该病毒特定核苷酸序列的限制酶③.分子筛④.负⑤.染色体DNA⑥.植物组织【解析】【分析】醋酸发酵: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②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小问1详解】
22乳酸菌、醋酸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中,只有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不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往往有一定的差异,镇江陈醋具有独特风味与多种微生物发酵产生了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有关,还与所选择的原料有关。为了了解某时期发酵液中醋酸菌的量,可以对发酵液中的菌种直接计数,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吸附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对发酵产物具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吸附作用的吸附剂,从而使发酵产物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可在发酵液中加入吸附剂,这是采用吸附发酵方法将发酵产物中的乳酸进行分离提纯。【小问2详解】该细菌有抗Y病毒的基因,其表达的蛋白酶能把该病毒蛋白水解成氨基酸,限制酶可以将DNA切成许多小片段,所以该细菌内有识别该病毒特定核苷酸序列的限制酶,可使该病毒的DNA切成许多短片段。从该细菌中分离出抗Y病毒的基因,要用到电泳技术,电泳时常使用凝胶作为介质,凝胶的孔隙可起分子筛的作用,加样孔一端朝向负极。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分离到的基因与Ti质粒重组,导入农杆菌,再整合到Y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经筛选,并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Y病毒的大量X植物细胞,生产大量的天然药物。30.注射药物X能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请探究该药物X作用的受体是在下丘脑、垂体还是在甲状腺细胞。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生理状况相近的实验雄兔、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H)测定仪、适宜浓度的X药物、注射器等。(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①用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在一定的时间测定TRH、TSH和TH的量,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对照。②_____。③_____。(2)实验结果:如果受体是在垂体细胞上,则在下面画出表示该组兔实验过程中的TRH、TSH和TH前后量变化的坐标柱状图。(3)实验分析与讨论:①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存在_____系统,机体存在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_____,调节控制甲状腺的分泌;②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以及_____和突触的形成;③甲状腺的细胞膜上_____(填有或无)TRH受体,如果该实验第③步思路中过久才检测,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答案】(1)①.给该组每只实验免注射等量的X药物②.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测量TRH、TSH和TH的量,计算其平均值
23(2)或(3)①.垂体门脉②.调控轴③.突起④.无⑤.时间过长,则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TRH和TSH,使其量减少【解析】【分析】本实验是探究药物X作用的受体是在下丘脑、垂体还是在甲状腺细胞,自变量为药物X,因变量为TRH、TSH和TH的量。【小问1详解】①用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在一定的时间测定TRH、TSH和TH的量,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对照。②给该组每只实验免注射等量的X药物。③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测量TRH、TSH和TH的量,计算其平均值。【小问2详解】该组兔实验过程中的TRH、TSH和TH前后量变化的坐标柱状图为:或【小问3详解】①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存在垂体门脉系统,机体存在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控轴,调节控制甲状腺的分泌;②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元的增殖、分化,以及突起和突触的形成;③甲状腺的细胞膜上无TRH受体,如果该实验第③步思路中过久才检测,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原因是时间过长,则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TRH和TSH,使其量减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