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83475642

大小:254.9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王室设有专门的“贞人”群体,其职能涵盖“祝史”“占人”“祭司”等;西周时期,这些职能逐渐交由史官处理,并出现了太史、内史等官职,主要负责起草和处理文书、保管档案典籍、掌管天文历数与授时之事、参与祭祀等。这一变化()A.表明分封制下集权统治强化B.有利于国家治理的人文化C.反映出贵族政治影响力减弱D.源于官僚制度的规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朝“贞人”群体的职能相当于巫师,赋有“祝史”“占人”等职能,而西周时期这些职能为史官取代,西周史官更加关注史官本身和人事方面的职能,如档案文献整理等,而祭祀、占卜等职能相对弱化,这种由巫师到史官的变化,在思想上而言是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进程,有利于政治运作和国家治理的人文化,B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集中,排除A项;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贵族政治影响力大,排除C项;从史官的发展不能看出官僚制度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汉代“佣”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记载出处(司马相如)与庸保杂作,涤器於市中《史记》时以行客,货作富家,其役使,一岁数千《太平经》良家以道次发俄(佣)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盐铁论》(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后汉书》A.民间手工业趋于活跃B.封建剥削日渐加剧C.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汉代不同行业中存在雇佣劳动力,有酒肆中“涤器”者,有官府雇佣运输盐、铁者,而且出现了以货币作为雇佣报酬的现象,这些形式多样的雇佣劳动力的出现表明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这些雇佣劳动力不仅仅局限在民间手工业中,排除A项;根据材料“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可知,这一时期的雇佣劳动力不同于依附于地主的依附农民,拥有相对的自由,因此材料无法体现剥削的加剧,排除B项;这些受雇佣者多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雇佣劳动力的发展正是土地兼并加剧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3.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发生早灾。次年有司上言:“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乘积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二,之于人。”即要求政府将当时财政经费结构中的公调由50%变为39%,调整11%至新增的地方性保险经费,用于预防灾害和控制谷物价格。这一建议有助于当时北魏()A.增强社会整体运行的平稳性B.灾情救助引人更多市场因素C.通过多元参与提升治理效能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北魏在灾情过后,有官员建议调整国家财政结构,降低中央公调的比例,增设地方性保险经费,发挥灾害预防和平稳物价的功能,这一建议可以减少中央直接公调减灾赈灾费用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等弊端。设置常规性的地方性保险这种专项型财政费用,使得灾情处理更具可操作性,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使社会运行平稳性增强,A项正确;这种地方性保险经费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未体现市场因素和多元参与,排除B、C两项;地方性保险受到国家财政的统一管理,是一种专项财政,并非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的,不能体现地方分权,排除D项。故选A项。4.王阳明认为在断案时,“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倘若以此行事,是非真相自然显明。”王阳明这主张意在()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坚持以教化协同律法以治吏C.践行礼法合治治理策略D.强调致良知以维护司法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在断案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对方的言辞婉转或言行失礼而有喜怒哀乐,不能因为讨厌或同情对方的请求而存心整治或宽容他,这些都是私心杂念,只有追随心中的良知,才能公正执法,公正执法需要遵循良知,D项正确;心学并未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排除A

2项;材料阐明官吏断案时应有的做法,而不涉及治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在司法过程中既尊重儒家伦理又遵循法律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是1652~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年份总额(万两)地丁银盐课银商税常关税杂税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16522348212691%2120%64.22.70%35.81.50%16853190272785%2769%1203.80%672.10%17253653300782%44312%1353.70%631.90%17534174293870%70117%43010.30%1052.50%A.货币税的开启成为财政增长点B.社会转型的动力不足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中清代财政收入情况,虽然地丁收入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税收收入的主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发展趋势,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而清朝以农业税收为主体的国家经济结构致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迟滞,B项正确;赋税制度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在清朝以前已经开始,排除A项;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丁银和商业税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无法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这一结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农业商品化,排除D项。故选B项。6.咸丰时期大兴团练,各村各团之绅董“皆有簿籍,俾得随时访察”,因此地方官常与之沟通。光绪年间曾任阜宁知县的阮本焱感叹道:“州县地大事繁,不能不假手于绅董,宪札亦令监董办理,原恐书吏侵蚀故也。”有时甚至出现“地方事尽归绅董”的局面。这些现象()A.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有效治理B.反映出精英阶层在治理中的主导地位C.表明晚清政府注重发挥官民协调作用D.折射出宗族关系成为政府统治的基础

3【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政府为了解决团练时地方官员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以及行政事务日益复杂的状况,注重发挥绅董的作用。州县官员也只有借助于绅董的力量或依托于绅董体制,才能将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管理体制对接,从而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A项正确;“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当时基层仍在封建君主统治下,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官员借助绅董势力,未体现官民协调,排除C项;晚清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7.五四时期,李大钊反对胡适等人仅仅靠思想、道德变革等点点滴滴的形式,他认为只有“诉于最后的阶级竟争”,以“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方法,才能实现生产及交换机关的社会化,这才是社会主义改造世界的新纪元。李大钊意在强调()A.社会改良的道路不利于思想变革B.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核心要义C.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必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反对以改良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主张“诉于最后的阶级竞争”实现“生产及交换机关的社会化”,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革命,他看到了社会革命对社会变革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李大钊论述的是经济革命,而非思想变革,排除A项;李大钊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途径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经济基础的变革,而非强调社会主义的要义,排除B项;材料阐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而非必然性,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为近代民族工业启新洋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年终分红占可分配盈余情况(单位:%)。据此可知()年份董事长副董事长一般董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19313.262.170.893.262.1719402.001.340.673.722.48A.民族危机加剧制约企业经营发展B.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利于效益提升C.近代股份制度适应垄断资本发展D.民族企业所有权呈现出转移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

4根据材料可知,在启新洋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董事长等高级股东的分红下降,而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业经理人的分红上升,经理人收入的提高表明经理人是企业发展关注的重要对象,他们受到企业的激励,影响企业的发展,地位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对企业的效益提升产生巨大影响力,B项正确;分红占比变化无法体现民族危机的影响,排除A项;该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垄断资本发展”说法错误,排除C项;虽然经理人的分红提高,但他们只是企业的经营者而非所有者,股份制下的企业所有权属于股东,故排除D项。故选B项。9.1948年1月,晋绥边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印发“西北币”作为区域通币;同年4月,冀南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并发行“冀南钞”;随后,各边区政府间协定西北币与冀南钞之间按固定比价流通。这些举措()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B.反映出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C.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胜利D.适应了革命形势变化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不同解放区之间打破相对独立的状态,合并银行、协调货币流通,为发展解放区经济,促进革命形势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D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革命,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排除A项;直到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转移党的工作重心,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胜利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故选D项。10.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量水墨电影相继问世,其中最经典的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山水情》,该片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基调,讲述了老琴师与渔家少年间的师生之情。这一现象()A.表明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思想解放步伐B.体现出对外开放激发了文艺创新活力C.说明市场经济的繁荣决定了文艺风尚D.得益于当时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20世纪80年代,大量以中国山水画为基调的动画电影出现,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得以重新落实,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D项正确;我国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对外开放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排除C项。故选D项。11.公元69

5年,罗马帝国元老院表决通过了《韦伯芗大权法》,明确规定皇帝韦伯芗拥有代表罗马自主地决定国际事务、召集主持元老院和提出君主谕令等权力,规定“元首恺撒·韦伯芗不应该为那些法律和公民投票所限制”。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以民主名义为专制统治提供依据B.元老院掌握帝国的最高权力C.统治阶级内部之间既妥协又斗争D.帝国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元老院通过《韦伯芗大权法》,在皇帝的授意下,元老院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君主至上权力,这表明元首所决定的任何事情都具有法律效力,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找到了合法依据,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罗马帝国时期皇帝享有最高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元首对元老院的妥协,排除C项;材料论述了罗马帝国元首的权力来源,而非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12.有学者认为,西欧封建庄园中的农民虽然不知法律为何物,但“习惯法却如实记录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庄园领主可以易人,但习惯法不会因此而改变”,庄园法庭成为调节庄园内经济关系的重要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A.领主与农民在契约地位上平等B.封建庄园内部等级秩序森严C.封建领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约束D.庄园法庭是庄园立法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庄园以习惯法作为调节领主与庄园农民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根据材料“习惯法却如实记录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庄园领主可以易人,但习惯法不会因此而改变”可以推知,庄园遵行习惯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使领主的盘剥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C项正确;庄园内的农民依附于领主,“地位上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等级森严,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庄园法庭奉行习惯法,因此“立法”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路德教派将世俗政权看作是上帝所赐,宣称世俗国家并不依附于天主教会,因而德意志“各地诸侯对新教均表示欢迎,他们接受新教即无异于使他们在其领域内变成精神上及尘世上之双重领袖”。这说明路德教派的主张()A.奠定了反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B.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兴起C.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D.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新教反对天主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主张教权服从于世俗政权,这一观点成为德意志诸侯加强统治的工具,德意志诸邦君主纷纷加强自身权力,这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兴起,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路德教派“世俗王权应高于教权”的主张对世俗政权的影响,不是反对封建专制(封建专制包括封建的教权和王权的统治),排除A项;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排除C项;世俗封建君主扩大自身权力不利于资产阶级地位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14.18世纪末,英国城市的盗窃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工业盗窃,进厂务工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在工作后顺手拿走原材料和工具的案件屡有发生;19世纪50年代末,以工业盗窃罪名起诉的案件占总起诉案件的36%。这表明()A.工业化造成民众道德水平的滑坡B.手工工场管理体制落后C.工业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D.城市化成为犯罪的温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进入工厂的工人原先多为手工业者或农民,不熟悉现代工厂制度的规章,对于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概念区分不清,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管理体制跟不上发展速度,导致工业盗窃频繁发生,这反映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社会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C项正确;导致工业盗窃行为发生的原因不是工业化,而是工业文明建设的滞后,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已经由手工工场进入工厂阶段,材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工厂管理的不足,排除B项;材料重点阐述了工厂中的工业盗窃,而非城市中的犯罪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15.从20世纪开始,美国国会为限制总统权力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些“准立法权”,使得“那些管理政府日常工作的独立管理机构制定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与法规……成为构成联邦政府立法程序的“主动脉”。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A.保证了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致使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遭到破坏C.未能摆脱政党分肥制的影响D.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博弈中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国会为了限制总统在立法和行政权力上的扩张,授予文官集团一定的立法权,通过这种委托形式,文官扩大了对国会立法决策的影响力,推动了文官制度的演变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的政治化倾向,而非保证公共权力运行,排除A项;三权分立原则未遭到破坏,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反映出政党制对文官制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面是二战后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该漫画意在表明()

7A.美国垄断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权力B.联合国成为美国称霸的工具C.苏联的国际话语权被联合国挤压D.两极格局下美苏间相互攻击【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该漫画中美国手持标有联合国字样的手风琴,琴身由西方国家组成,这表明当时联合国中的西方国家受到美国的操控和支配,唯美国马首是瞻,成为美国的随声附和者,B项正确;该漫画是美苏冷战局面下的产物,当时的世界是两极格局,“垄断”说法错误,排除A项;该漫画中未体现出联合国对苏联的态度,排除C项;该讽刺漫画实则反映了苏联对美国的一种攻击,体现不出美国对苏联的攻击,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材料一“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音,其吟哦俱不同”“浴处挂壶于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叠成楼阁之状”(《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医药铺外竖牌)“治酒所伤良方集香丸”“五劳七伤回春丸”“亏便亏我也!谓价廉不称耳。……人莫不笑之,而买者增多”“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摘编自唐成飞《宋代商业广告色议》材料二伴随着商帮的兴起,明清时期的广告突破了宋元以来的地域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商业字号开始出现,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商人使得以广告为代表的商业经营更具特色,并注重自身广告的真实性。以晋商会馆广告为例,不仅凸显了晋商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保证会馆关公像及行业道德碑刻也成为晋商文化及品牌信誉传播的重要载体。——摘编自范妍妍《明清至近代晋商广告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广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商业广告。

8【答案】(1)特点:广告方式多样化;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同行业的广告专属性增强;包含的商业信息丰富;标新立异以吸引眼球;注重利用文艺演出活动达到广告宣传效果。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的突破;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消费市场的扩大;商人群体的壮大;商人经营意识的增强。(2)简评:利于商业理念的转变;推动了地域间贸易的发展;适应了市民阶层的生活;为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奠定一定基础;反映出商人诚信意识的提升。【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浴处挂壶于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叠成楼阁之状”、“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可分析得出广告方式多样化;据材料“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可分析得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根据材料“浴处挂壶于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叠成楼阁之状”可分析得出不同行业的广告专属性增强;根据材料可知,多样化的广告是为了吸引众人去消费,这些广告包含的商业信息丰富;有些广告通过吟唱吸引,有些设小影戏棚子吸引,总之都是标新立异以吸引眼球;根据材料“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可分析得出注重利用文艺演出活动达到广告宣传效果。成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商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坊市界限的突破;宋朝统治者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多样化的商业广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消费市场的扩大为商业广告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商人群体不仅逐渐壮大,而且经营意识不断增强。(2)简评:根据材料“伴随着商帮的兴起,明清时期的广告突破了宋元以来的地域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可分析得出推动了地域间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商业字号开始出现,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商人使得以广告为代表的商业经营更具特色,并注重自身广告的真实性”可分析得出利于商业理念的转变;根据材料“以晋商会馆广告为例,不仅凸显了晋商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保证会馆关公像及行业道德碑刻也成为晋商文化及品牌信誉传播的重要载体”可分析得出反映出商人诚信意识的提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力量壮大,明清时期的商业广告适应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明清时期的商业广告突破了地域、创造出具有品牌信誉的载体等为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奠定一定基础。18.[新中国的新闻话语]材料1956年,《人民日报》以《致读者》为号角,宣布改版开始,阐明改版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泼空气。社论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有许多问题,虽然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应该在群众中加以广泛的宣传,但是这种宣传也并不能排斥适当的有益的讨论。相反,这种讨论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答案的正确性”。据改版后

97、8两月的统计,62篇头条新闻中,反映经济建设的31篇、文化教育5篇、人民生活5篇,会议新闻2篇、涉外新闻14篇、公告性新闻4篇。——摘编自邓铭《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与新闻理论话语重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背景,并谈谈这次改版对新时期我国新闻发展的启示。【答案】背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制度的确立;“双百方针”的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弘扬主流价值观,凝聚共识的必然要求;外交领域的发展需要对外宣扬国家形象。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新闻报刊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新闻内容与语言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坚持新闻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解析】【详解】背景:根据材料“1956年,《人民日报》以《致读者》为号角,宣布改版开始,阐明改版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泼空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的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根据材料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据改版后7、8两月的统计,62篇头条新闻中,反映经济建设的31篇、文化教育5篇、人民生活5篇,会议新闻2篇、涉外新闻14篇、公告性新闻4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弘扬主流价值观,凝聚共识的必然要求;外交领域的发展需要对外宣扬国家形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制度的确立。启示: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新闻报刊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新闻内容与语言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坚持新闻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等方面谈这次改版对新时期我国新闻发展的启示。19.[国际货币体系]材料一1870~1914年,英国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国际金本位制为基础,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实行国际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按固定价格买卖黄金,公民私人可以自由进口和出口黄金。19世纪后半叶开始,法国、德国、丹麦、俄国和日本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澳大利亚、印度和埃及等国家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或使其货币盯住英锈。——摘编自张新颖《英国霸权下的国际金本位制——从霸权稳定论看1870~1914年的国际货币体系》材料二表1二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国家工业生产总额比重出口总额(亿美元)资本输出(亿美元)黄金储备(亿美元)

10二战前战后二战前二战后1938年1945年1937年1947年羑国42%53.4O%3.1991151681279228.7英国11%11.20%26.318.222914041.420.2法国5%3.90%9.62.33915〜2027.25.5德国12%4%23.81.64000.30日本3.60%1%121——2.60表2主要国家货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所占份额(单位:%)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美元7171.171.56765.965.866.764.764.264.261.65日元6.46.15.14.43.93.93.63.23.13.133.23英镑2.92.82.72.82.8343.64.44.54.054.34瑞士法郎0.20.30.30.40.20.20.l0.20.20.130.11欧元17.918.319.223825.224.924.225.826.126.4227.75其他1.61.41.21.621.81.71.71.92.072.92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摘自董君《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国际货币格局调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导下的国际金本位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货币格局的认识。【答案】(1)原因: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英国经济上奉行自由主义;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强国对货币自由主义的支持;英国对其所属殖民地经济和货币的影响。(2)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具有一致性;国际货币具有多元性特征;国际货币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国际货币份额演变折射出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变迁。【解析】

11【详解】(1)原因:从经济地位看,这一时期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上升,英国经济上奉行自由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开始,法国、德国、丹麦、俄国和日本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澳大利亚、印度和埃及等国家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或使其货币盯住英镑”可知,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强国对货币自由主义的支持、英国对其所属殖民地经济和货币的影响。(2)认识:根据材料二中表一表二可以看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具有一致性;从表二中国际货币的种类看,国际货币具有多元性特征;表二中“主要国家货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国际货币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份额演变折射出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变迁。20.[政治对抗与现代化]材料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动员会提高人们的期望,而经济发展则会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因此现代化孕育新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分化,他们被迅速动员进入政治领域,从而形成冲突。变革引起冲突,冲突促进变革。从有序到无序,再从无序到有序,没有昨天的和前天的动荡与混乱,也就没有今天的稳定,繁荣与发展,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摘编自黄毅峰《政治冲突: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或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冲突与现代化”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宪政是协调利益集团政治冲突的有利保障。论述:政治冲突是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动力,是打破既有的平衡与稳定,重构政治秩序,造就新的平衡与稳定的重要条件。美国建国之初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邦联只是各主权州的联盟,邦联政府所扮演的只是一个协调者角色,而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冲突不断。面对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防止任何一方在权力天平上过大而形成专制;同时参众两院的议员选举办法协调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利益冲突;而联邦制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原则,同时赋予地方各州一定的权力,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之,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协调了利益集团的政治冲突,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推动了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示例二:论题:不同阶级间的政治冲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2论述:政治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关系与利益关系决定着政治关系和政治冲突,阶级之间的政治对抗与政治斗争是政治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近代中国,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展开激烈论战。顽固派要求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对维新派倡导的民权说猛烈攻击,而维新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及中国历史上先进思想家的理论,批判君权神授,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事实证明,一方面封建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对抗与冲突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客观产物;另一方面,虽然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但维新派宣扬的主权在民等民主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总之,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产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新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机器,成为新制度、新规则诞生的催化剂。【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现代化带来社会动员会提高人们的期望,而经济发展则会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因此现代化孕育新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分化,他们被迅速动员进入政治领域,从而形成冲突。变革引起冲突,冲突促进变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宪政是协调利益集团政治冲突的有利保障。政治冲突是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动力,是打破既有的平衡与稳定,重构政治秩序,造就新的平衡与稳定的重要条件。结合美国政体的内容和特点进行阐述,证明这一观点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