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74424
大小:1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7-13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数学是各个学习阶段都极为重要的学科,并且由于其学习难度较高,所以需要学生重视做好数学学习规划。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所养成的学习习惯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结合当前的数学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当前的教学更符合教育教学规范,使学生投入更加深奥的数学学习探究中,并提高学习效率。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有差异由于成长环境以及个性的差异,导致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会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相比于更高的学习阶段,小学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加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与小学数学相关的常识,所以不少小学1~2年级学生往往在入学之前就初步掌握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还会学习更多的奥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然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导致了学习水平较强的学生难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挑战性的知识。而那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却还不能理解课堂中所学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按照分层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之间存在差异,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二)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很多学校会统一制定数学课程教学进度,但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如果完全按照学校规划的课程进度教学数学知识,就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与其难以步调一致。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会考虑将课程的整体内容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且高效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会对少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问题,这就造成了课堂进度与学生的理解程度难以匹配,出现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教师没有掌握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也更注重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因此,很多学生会被安排参与一定的课外辅导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往往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教学方案时就必然存在“一刀切”的误区,这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1(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分层教学法并不仅仅是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实现进度的分化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后,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相关的概念规划。最终能够保证有着较强能力的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适合其自身的数学知识,并且拓展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而针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则采用基础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为其巩固相关基础知识,培育其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投身于数学逻辑思维中。(二)分层教学法的特点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所采取的专业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既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要了解其生活状况,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其自身的学习方案。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各类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难以找到自身的学习定位,有些学生无法获得更大进步,有些学生却学得十分吃力。而分层教学法既能够保证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增强相关的基础练习,还能对有着很强数学能力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强化,让其实现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的充分发展,找到自身的精准定位。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一)学生合理分层学生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学时,首先需对学生实现分层。应对学生目前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摸底考察,将相类似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引导其积极沟通和交流,促进彼此的进步。此外,还应将不同层次的组实现一定程度的混合,以避免出现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小组,导致整个小组内部气氛低沉,让学生产生懒惰和消极心理。然而,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小组来说,教师需培养其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将其与中等层次的学生混合,以实现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于中等层次学生,其学习重点应放在利用题目加强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低层次水平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及时给予相关数学概念的讲解,为其巩固基础。这种因材施教的层次教学法,可以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数学学习的正确方法,并且在分组之后,教师也应对学生投入更大程度的关注,在一定时间后,对于取得很大进步的学生,应实现组别的调整和互换。实时的观察更能够保证小组成员的和睦相处和合理规划,也能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高效提升。(二)教学目标分层
2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多种多样,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会由于自身的逻辑思维不清晰而出现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按照本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各种情况表现,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并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划对班级学生进行目标选择和分层,保证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够掌握对应的学习目标,实现自身学习水平的提高。这样既可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也可保证学生思维逻辑的正确有序,促进教学目标作用的发挥。学习目标分层是当前分层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也能够帮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教学方案,实现对学生的点对点教学,贯彻个性化指导原则,其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可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三)课堂提问分层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需减少课堂提问的数量,代之以更高水平的问题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课堂提问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既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概率,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身满足感的提升,也能够减少浪费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在对课堂问题实行分层之前,首先应该把握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才能够为学生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充分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相乘”的章节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处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回答“每盘放了三个苹果,那么四盘苹果共有多少个?”这样相对简单的问题,通过让其进行口算巩固相对应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让基础层的学生迅速投入课堂教学中。在其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可以提高难度,提出另一个问题:“每筐装了十个橙子,那么四筐中共有多少个橙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因此可以迅速回答出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对于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碗中有15个汤圆,那么30碗中共有多少个汤圆?”由此引出两位数相乘的相关计算法则。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其之后的计算做好铺垫。而对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让其上黑板演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帮助处于其他层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促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内容。(四)教学练习分层
3课后习题的练习和相关计算水平的提升,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有计划地对学生做出练习安排,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所应重视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首先应贯彻“双减”概念中减负的教学观,了解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对练习内容进行分层,从而确保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创新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学习中等的学生,可以提高其知识理解程度,而对基础层的学生只需培养其计算能力,巩固相关知识点。分层教学倡导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引导学生对习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在做完相关习题之后,也能够对数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科学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能够在练习活动中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但需注意,为了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免受伤害,教师不应公布分层结果,而是在练习中有计划地设计一定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即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设计多种类型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必做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合理地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可设计选做题,让更高层次的学生能够开动脑筋,发挥自身主动性解答选做题。选做题的难度也应有所区别。首先,在为基础层学生设计选做题时,应选择一定数量的计算题,从而提高其计算能力,例如:“共有90本语文书,现在要分给5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几本?”在为中等层次的学生设计选做题时,可以选择“一根糖葫芦5元,现有150元可以买多少根?”这样相对复杂的题目,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为较高层次学生设计问题时,还可以选择“不用竖式计算,快速说出算式结果”类题目,以增强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临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既能够保证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实现知识学习,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也可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拉近彼此距离,将自身的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倡导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应努力响应和配合国家号召,将其落实到小学课堂的方方面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