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

ID:83395025

大小:42.9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3-07-15

上传者:老李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思想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说:“因为‘惊奇’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柏拉图的观点告诉我们()①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说②好奇心是哲学家特有的智慧③有了好奇心就能够产生哲学思想④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宇宙的思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柏拉图所说的“惊奇”是指爱智者特有的智慧,强调的是哲学是一种追求智慧的学说,同时说明哲学起源于(发端于)对人生、宇宙的思考,①④符合题意。②:柏拉图所说的惊奇指的是一种“经验”,不是一般的好奇心,故好奇心并不是哲学家特有的智慧,②错误。③:好奇心是哲学产生的之一,但并不是有了好奇心就能够产生哲学思想,③错误。故本题选B。2.2021年11月27日,经实验室测序,意大利确认了该国第一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AC:试题限定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均不符合试题的规定性,AC不符合题意。BD:实验室测序,意大利确认了该国第一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这表明世界是可知的,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而不是反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故本题选D。3.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哲学观点及对其分析正确对应的是()①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一-不可知论②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客观唯心主义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朴素唯物主义④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模本--主观唯心主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①:“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这一观点否定客观物质世界可以认识,主张取消人的认识活动,鼓吹“知出于不知”,属于不可知论。①正确。②: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不是客观唯心主义,②错误。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人的肉身存在则灵魂存在,肉身消亡了灵魂也就消亡了,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③正确。④: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模本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故④不选。故本题选D。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③意识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长征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该词的创作源于社会实践,①错误。

2②④: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这说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②④正确。③:意识是对存在的能动性反映,不一定是正确反映,③错误。故本题选D。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A错误。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说少年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少年,总有一天是会长大的,就算是曾经的苍茫大海,到最后也会变成桑田的,这句话强调的是运动,而不是物质,B不符合题意。C:“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表明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符合题意。D:静止时运动的特殊状态。D错误。故本题选C。6.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既有规范得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一批制度性文件相继印发。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因时而动、自我加压、不断进化,这正是党能够百尺竿头步步为进,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由此可见,党不断取得成绩的奥秘在于()①不断把物质的东西和意识的东西融为一体②以实践中总结的符合时代的经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始终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变化发展的实际中把握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旨在说明实事求是,未体现物质的东西和意识的东西融为一体,①排除。②: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③:不断修订规范,直面问题,因时而动,说明党始终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符合题意。

3④:党的文件蕴含了党工作的规律,不断修订规范,不断进化说明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今,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一校一案”,使“双减”有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践。坚持“一校一案”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的做法()①是在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分析自身特殊性的有益尝试②坚持把斗争性和同一性有机结合,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③把握了双减政策的普遍性,抓住了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④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落实了双减政策的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一校一案”,使“双减”有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践,这是在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分析自身特殊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落实双减政策,①④符合题意。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②错误。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③错误。故本题选B。8.疫情动态清零是指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快速扑灭疫情。快速精准是“动态清零”的前提,而“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也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发展,而是控制它、切断它。实现动态清零的过程()①为疫情防控积累了促成新质变的必要条件②用个性方案解决了当前疫情中的共性问题③落实了立足现实、抓小抓早的防控要求④使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防控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

4①③:快速精准是“动态清零”的前提,而“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也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发展,而是控制它、切断它。可见,实现动态清零的过程落实了立足现实、抓小抓早的防控要求,为疫情防控积累了促成新质变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快速扑灭疫情,①③符合题意。②:实现动态清零的过程是在共性指导下因地制宜解决个性疫情问题,而不是用个性方案解决了当前疫情中的共性问题,②错误。④:按照疫情防控规律办事是防控成功的重要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B。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记忆犹新。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首次举办天宫画展。无论新春写春联还是元宵弹古筝,航天员在太空拥有的别样体验,也让身处地球家园的我们大开眼界、倍感新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①是处于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伟大的认识活动②证明了真理总是在不断否定自身中波浪式前进③具有能动性,因为它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④具有直接现实性,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处于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是实践活动,不是认识活动,故①错误。②:被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故“真理总是在不断否定自身”说法错误,故②错误。③:“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记忆犹新。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首次举办天宫画展……航天员在太空拥有的别样体验”体现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具有能动性,因为它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故③符合题意。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的这些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体现了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知名学者威尔逊和乔治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原因就在于这个破掉的窗户容易给别人带来一种示范性的纵容、避免出现“破窗效应”要()①严于律己,增强约束提高自身素质②提纲挈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③当机立断,防止事物发展不良态势④防微杜渐,统筹量变坚持适度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破掉的窗户容易给别人带来一种示范性的纵容、避免出现“破窗效应”要严于律己,增强约束提高自身素质,当机立断,防止事物发展不良态势,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未涉及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讲述避免出现“破窗效应”要当机立断,防止事物发展不良态势,而不是统筹量变坚持适度原则,④不选。故本题选A。11.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事物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④要着眼于整体,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能会引起某些事物的变化,但并非所有的事物变化发展都与人有关,①错误。②③:“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滥用其强”、“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体现了量变,“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体现了质变,这个过程也是矛盾双方转化的过程,②③正确切题。④:材料未涉及系统内部结构,④排除。故本题选C。12.作为最原始的种子植物,铁树的基因组结构复杂,为科学研究增添了不少难度,某研究团队选取中国特有的古老残遗种——攀枝花铁树作为测序材料,基于现存铁树目339种植物的转录组数据,重建了铁树类自身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的完成反映了()①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6②正确认识铁树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针对铁树的基因组结构复杂情况,研究团队选取中国特有的古老残遗种进行基因研究并重建了铁树类自身的系统发育关系。体现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①符合题意。②:对铁树的正确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②错误。③:材料不涉及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与题意不符。④:研究团队选取攀枝花铁树作为测序材料,利用现存铁树目339种植物的转录组数据,重建了铁树类自身的系统发育关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写道:“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毛泽东引用斯大林这句话,意在说明()①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②理论和实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③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④脱离理论的实践就是无源之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毛泽东引用斯大林的“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这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不能脱离实践。故①符合题意。②:理论依赖于实践,但实践不依赖于理论,②错误。③:毛泽东引用斯大林的“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这强调实践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故③符合题意。④:脱离实践的理论是无源之水,④错误。故本题选A。14.

7宇宙年龄究竟几何?这一问题一直让科学家们争论不休。英国科学家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光进行了重新观测,得到的观测结果,再加上一些宇宙几何学方面的计算,他们给出了宇宙的最新年龄:133.7亿岁,误差不超过4000万岁。这说明()①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获得正确认识②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具有差异性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②④:科学家们对宇宙年龄一直争论不休。英国科学家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光进行了重新观测,得到的观测结果,再加上一些宇宙几何学方面的计算,他们给出了宇宙的最新年龄:133.7亿岁,误差不超过4000万岁。这说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具有差异性,而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②④符合题意。①:通过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之一,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生产实验、变革社会的实践等方式获得正确认识,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正确认识等,①错误。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不是一个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③错误。故本题选D。15.传统观念认为,多吃辣椒对健康不利。但最新跟踪调查结果和科学研究显示,吃辛辣菜肴可以减少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早亡风险。这一最新发现表明( )①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②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都是正确的③传统观念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④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条件性具体性。①④:传统观念与最新跟踪调查结果和科学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说明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④符合题意。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②错误。③: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不能认为“没有经过实践证明都是不可靠的”,③错误。故本题选D。

8【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16.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某地一改过去“输血式”、“单一式”、“被动式”收效甚微的传统扶贫模式,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增收,成效显著。这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在实践中相伴而行②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④真理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不断向前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④: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新模式,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增收,说明了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这种模式成效显著,说明了真理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不断向前发展,②④正确。①: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谬误,①错误。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经验不是认识的基础,③错误。本题选B项。17.截至2021年4月5日,广东省注册志愿者逾1326万人。他们或热心于社会公益,或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关注百姓民生,与国家建设同心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动启迪我们()①砥砺自我,不断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9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表述错误。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与题意无关;③排除。②④: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动启迪我们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新年贺词中讴歌赞美劳动。2021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2022年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之所以崇尚奋斗,讴歌赞美劳动,是因为()①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财富的源泉②劳动能够让理想摆脱客观条件制约变成现实③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错误。②: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认为理想能摆脱客观条件制约变成现实的观点是错误的,②排除。③④:之所以崇尚奋斗,讴歌赞美劳动,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9.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④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10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价值观起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①错误。②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说明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④正确。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错误。故本题选C。20.张桂梅在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谈到:你也许和我一样,正在完成每天的小目标。也许,正在寻找你的那个“大目标”。但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强调的是()A.生活不容易,但坚持就能胜利B.青年人的成长要有坚定的目标C.世界观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性D.青年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行动【答案】C【解析】【详解】C:张桂梅给年轻人一封信中指出的我们都正在完成每天的小目标,同时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大目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张桂梅在强调世界观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性,C应选。ABD:这三个选均与张桂梅强调的不符,且不是从哲学角度分析,ABD不选。故本题选C。2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锻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疫精神的影响下,全国人民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趋势,并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的战略性胜利。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包含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文化为推动抗疫胜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

11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锻造了伟大抗疫精神,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①正确切题。②:“文化包含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在解释文化的含义,不符合试题主旨,②排除。③:伟大抗疫精神的产生,在抗疫精神的影响下,全国人民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趋势,并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的战略性胜利,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正确切题。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B。2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不仅发展的节奏变慢了,而且个别传统烹饪手艺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无法继续传承,濒临失传。为此我们应()①全面认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重视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②加强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创新,使其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③通过各种途径输出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渗透④学习国外烹饪技艺,使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由民族的变为世界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个别传统烹饪手艺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无法继续传承,濒临失传,为此我们应全面认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重视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创新,使其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①②符合题意。③:我们要加强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借鉴,而不是要加强对外文化渗透,③观点错误。④: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而不是由民族的变为世界的,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A。23.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为主线,再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光辉历程,重温了陈延年、邓中夏等革命英烈人物的热血激情岁月。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亦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传递着青春正能量。《觉醒年代》的热播()①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②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民族观、价值观④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觉醒年代》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革命人物的革命品格与精神,这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民族观、价值观,①③观点符合题意。②:《觉醒年代》弘扬的是革命文化,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排除。④: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能提供智力支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4.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等集群聚落,依法依规支持“一带一路”、长城等专题博物馆建设发展,重点支持反映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国家级重点专题博物馆建设。此举()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②有利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③意在发挥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提高文化事业经济效益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恢复传统文化”说法错误,应该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①不选。②④:建设“博物馆之城”,支持“一带一路”等专题博物馆建设,支持反映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博物馆建设,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②④符合题意。③:文化事业服务于社会,具有公益性,讲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③错误。故本题选D。25.2021年,教育部制定并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采取上述举措的目的在于()①充分发挥教育选择、传递、储存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③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④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13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在中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③④符合题意。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储存文化的功能,①说法错误。②:材料强调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没有涉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道题,共50分。)2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中国古人很早就发明了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到殷末周初,古人已经从认识冬至、夏至,进而发展出对春分和秋分的认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的逐步深入,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后经过不断修改纠正,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时,二十四节气就正式形成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远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仍用它指导生产生活。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答案】①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气象、物候等情况编制而成的,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符合气象变化规律,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二十四节气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考点考查: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我们”,

14需要调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的逐步深入,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后经过不断修改纠正,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时,二十四节气就正式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气象、物候等情况编制而成的,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效信息②: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远离原来的节气规律。→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符合气象变化规律,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有效信息③:在中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仍用它指导生产生活。→二十四节气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得分点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得分点③: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点睛】主观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为传统文艺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京剧、昆曲、民乐、书法、泥塑等传统艺术纷纷进入网络直播间,从各自的小天地飞向了社会大舞台。但也有专家指出:以网络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内容选择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为了流量而恶意篡改亵渎传统文化;呈现方式上,如何在迎合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促进传统艺术全面协调发展;方法选择上,如何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合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文艺才能真正融入生活,真正在创新中“火起来”“活起来”。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文艺如何才能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真正“火起来”“活起来”。【答案】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内容选择上把握传统文艺的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呈现方式上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充分考虑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的时代特征。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推动传统文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选择上凸显传统文艺个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传统文艺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真正“火起来”“活起来”考点考查:矛盾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文艺如何才能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真正“火起来”“活起来”。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但也有专家指出:以网络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内容选择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为了流量而恶意篡改亵渎传统文化→可联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内容选择上把握传统文艺的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有效信息②:呈现方式上,如何在迎合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可联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呈现方式上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充分考虑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有效信息③: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促进传统艺术全面协调发展→可联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推动传统文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信息④:方法选择上,如何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合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可联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选择上凸显传统文艺个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6得分点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内容选择上把握传统文艺的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但也有专家指出:以网络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内容选择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为了流量而恶意篡改亵渎传统文化。得分点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呈现方式上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充分考虑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呈现方式上,如何在迎合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得分点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推动传统文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促进传统艺术全面协调发展。得分点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选择上凸显传统文艺个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方法选择上,如何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合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再次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他指出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加坚强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进行到底。【答案】

17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考点考查: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可联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关键词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可联系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9.2021年9月5~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横琴方案》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等为战略定位,支持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前海方案》以“扩区”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题,大幅扩展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发展空间,明确提出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目标任务。以上两个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实现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把大湾区建设引向深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的依据。【答案】

1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构建粤港澳一体化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出台了这两个方案,而这两个方案的实施,也将有助于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方案的出台,就是通过解决这两大矛盾,增强粤港澳地区的活力。(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就在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两个方案的出台将推动粤港澳的进一步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横琴方案”、“前海方案”考点考查:社会发展的规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的依据。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基于构建粤港澳一体化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两个方案的出台→可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效信息②:两个方案出台解决的问题及出台的作用(意义)→可联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有效信息③: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可联系改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0.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守护并利用好这些文物资源,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过去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文物主题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广受欢迎,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十四五”时期,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预计达到6500家,年举办陈列展览数量预计达到3万个,年观众人数预计达到14亿人次。“文物热”“博物馆热”“文创热”等将呈现更加多样的形态,以文物为主题的研学和旅游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激发出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活起来”的文物是如何不断激发出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的。【答案】

19①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作为载体,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彰显了对文化自信;②文化具有多样性,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③以文物为主题的研学和旅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文化创新,也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文物资源考点考查:文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活起来”的文物是如何不断激发出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的。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文物主题节目→可联系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的特点。关键词②: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文物主题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广受欢迎,“文物热”“博物馆热”“文创热”等将呈现更加多样的形态→可联系文化多样性。关键词③: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文物热”“博物馆热”“文创热”等将呈现更加多样的形态,以文物为主题的研学和旅游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激发出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