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XX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范文为贯彻落实《X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和《XX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根据省市“整校推进、分层实施”的要求,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202X年底前,我校教师接受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通过工程实施,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一定比例,分年度完成教师培训和能力考核工作,202X年至少完成60%,202X年实现全员覆盖。实施步骤(一)启动阶段(202X年9月)1.做好提升工程2.0的前期工作,包括对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相关政策解读,研制整校推进方案和遴选优质培训资源等。2.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团队、技术指导团队。3.研究提升工程2.0实施工作文献,为“整校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二)实施提升阶段(202X年10月-202X年7月)
11.组织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培训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2.组织开展全县教师线上研修活动,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3.依托提升工程2.0服务平台,做好教师参训过程动态数据和成果收集,考核评价校本研修成果。4.完善信息化教学常态化运行机制,鼓励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三)总结评估阶段(202X年8月-202X年12月)1.开展项目考核评估。建立“由我校对教师进行应用能力考核、县教体局对学校进行综合绩效评估”的考评机制。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应用能力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制订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校本应用考核可采取教师组内互评、学校骨干复评、专家团队审核认定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5学时的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研修目标和教研组研修任务,选择微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校本应用考核结果以教师具有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的能力呈现。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围绕微能力点对本单位教师进行测评,主要考核教师课堂应用、校本教研、课题微研究等方面的表现。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类分层推进全体教师达到合格水平。2.遴选优秀成果全校推广。适时开展优秀成果推广活动,促进教师
2应用能力提升。优秀成果包括应用成果+教研成果。应用成果:如教学设计、实施计划、课堂实录片段、教学资源、案例描述等;研究成果:如教学反思、应用体会心得、应用反思、新认识、效果反馈、应用方法与案例、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信息化应用获奖等。同时,建立信息化创新应用机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教研组建设活动,并对工程实施情况系统总结,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基本原则(一)科学设计,合理统筹。结合我校实际、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明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路径与环节,以学、练、用、评、建五个环节为一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二)整校考核,重在应用。根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校要开展全员的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校本应用考核,统筹全校各项工作,将考核工作与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重点考核信息技术的应用。考核年度计划对教师的考核:按照能力提升工程2.0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教师队伍现状,坚持立足应用,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从三种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式环境、智慧环境)、四个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30个微能力点中选取8—12个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
3教师在学校确定的微能力点范围内,再从中选择至少3个微能力点进行学习,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即线上自主学习25学时,线下实践应用校本研修25+学时。在微能力点选择上,原则上采取“1+1+X”模式,即交互式白板(一体机)使用,作为我校教师全员必选的一个微能力点;根据我校信息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自主确定第二个微能力点;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及工作岗位,自主选择第三个微能力点或多个微能力点。“X”既代表不同的微能力点,也可代表多个微能力点。我校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两至三个梯级团队,引领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考核时,既考核线上研修学习情况,又考核三个微能力点学习成果,尤其是考核教师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情况。考核实施1.线上自主学习考核,以平台积分为准。2.实践应用能力考核重点为“整校推进”的实施效果。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一一教师互评一一校本应用”的考核路径。(1)校本自测是,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平台工具,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2)教师互评,教师向校本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时,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3)校本应用考核,学校管理团队对教师个人提交的成果及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进行考核。教师的应用能力考核侧重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
4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证据具有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视为无效证据。3.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校内专家评价两个部分构成。考核管理1.校长负责统一组织全县教师的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对我校校本应用考核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2.副校长,教导主任负责校本应用考核的日常事务,对各校能力提升工程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过程性考核和成果考核,负责我校的整校推进的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及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3.电教主任配合学校做好参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重点做好教师学习与评价、校本自测、教师互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