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

“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

ID:83250542

大小:153.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08-08

上传者:139****0482
“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_第1页
“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_第2页
“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雪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理论研究科技风2023年2月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06053“双减”政策视域下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李雪梅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实验中学山东济宁273100摘要:课后体育服务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高质量的发展是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完善课后体育服务体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后服务现状、困境等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制约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完善;场地器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家长层面困境;安全责任划分不清等。针对问题有建设性地提出: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场地资源;拓展服务人员,充足人力支持;改善家长层面认知;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制度五方面策略。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策略,推动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双减”政策;课后体育服务;中小学体育中图分类号:G807.8文献标识码:A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after-schoolsportsservice,healthy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isanimportantmeanstorespondpositivelytothe"doublereduction"policy,improveafter-schoolsportsservicesystem,enhancestudents'physicalhealth,andcultivateall-rounddevelopmentoftalents.Byusingthemethodofliteratureandlogicalanalysis,thestatusquoandpre-dicamentofafter-schoolsportsservicearesortedoutandanalyzed,anditisfoundthatthemainfactorsrestricting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after-schoolsportsservicearetheimperfectcurriculum.Insufficientequipmentinthevenue;Weakteachingstaff;Parentleveldilemma;Uncleardivisionofsafetyresponsibilities.Tosolvetheproblemconstructivelyputforward:per-fectcurriculumfiveaspectsstrategy.Makefulluseoftheresourcesinsideandoutsidethecampus;Expandservicepersonnel,suffi-cientmanpowersupport;Improvethecognitionofparents;Enhancingsafetyawarenessandimprovingsafetysystembasedonthestrategyoftheabovefiveaspects,promoting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after-schoolphysicaleducationserviceinprimaryandmiddleschools.Keywords:"doublereduction"policy;After-schoolsportsservice;Primaryandsecondaryphysicaleducation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启动课后中小学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新服务工作,目的是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和繁重的课业负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建立高质量体育课后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普、劳动等活动,满足学服务体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多样化需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虽然早在20世1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内涵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课后服务的提议和工作,并在课后服务是指在常规时间课程结束之后,由学校主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导、社会及家庭为辅的学生服务活动,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工作的指导意见》,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际开展中仍存学,课后服务是以促进教育生态化发展和培养中小学生全[1]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课后体育服务工作,多被文化课、手工面发展为目的教育服务活动。国内目前的课后服务分课、艺术课等代替,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后勤保障等环节为两种:由政府为主体指导的课后服务,称为课后延时服缺失严重,造成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后服务发展相对滞务;由社会培训机构为主体发起的课后服务,称之为课后[2]后。文章针对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现状和困境培训服务,两种课后服务共同打造了课后服务市场。通进行探讨和分析,对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整体水平、促进常情况下课后服务的开展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常规教学时160

1科技风2023年2月理论研究间结束,放学后所组织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中小学课致使许多教师没有承担课后体育服务的意愿,愿意进行课后体育服务就是指,在常规体育课堂教学完成后,放学时后体育服务活动的体育教师越来越少。间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服务活动。2.4家长层面困境2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的发展困境“双减”新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新模式的展开,使得2.1课后体育服务课程设置不完善家长对其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外聘师资水平等[8]当前我国课后体育服务正处在初级阶段,课后体育服方面产生诸多顾虑。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中发现,家长为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易产生盲目从众心理,喜欢听从别定,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人家长口中的讲解与宣传,“盲目跟风”所谓“好的体育项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课后服务内容主要目”,不考虑孩子的意见与感受,没有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和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与选择,对孩子喜爱的项目持有模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糊认知与表述,使得家长无法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定位孩子[3]儿童的影片等。由此可见,课后服务内容可以进行体育真正喜欢的领域发展,无法帮其做出正确的选择。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社团等类型的活动。但据调查了解,2.5运动安全责任划分不明很多学校并没有开展课后体育服务,而是在课后时间让学相较于其他课程,体育是以身体参与为主的课程,中生写作业、自由活动、看电影等内容。另据报道显示,武汉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至关重要的青春期,对于安全认知[9]市小学生有专人指导的文艺体育科技服务占10.7%,2/3及自我保护意识弱,需要体育教师的时刻监督与把控。的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在1h,1/3的学校为2h,个别的学校由此加大了学校和教师的安全监管力度,学校和体育教师仅30~40min。课后服务时间短,学生体育服务时间难以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安全责任,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运动安[4]保障,服务课程内容不完善,进而导致学生对课后体育全责任划分不清晰,这也是让课后体育服务工作难以开展服务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很多学校不得不减少开展课后体育服务活2.2场地器材不足动时间及服务内容强度,学生掌握内容减少,难以达到促虽然我国近几年学校体育场地建设速度增快,场地数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既无法满足学生的主体需量逐年增长,但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并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也无法满足“双减”政策的客观需求。服务内容单一,求,并伴随着器械老旧、损坏不能使用等问题。目前我国服务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体验感下降而影响学生的参与大多数学校体育场地及器械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感,使得课后体育服务面临学生兴趣低、不愿参与的问题。求。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仅有初中和高中的人均体育场3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策略[5]馆面积达标,小学、大学室外场地未达标。我国体育场馆3.1完善课程体系的分布也不均匀,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场馆相对匮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因此课后体育的体育器材配备不足,学生借用体育器械系统开放不够等服务课程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接。课后体育服务的指问题对课后体育服务的开展产生障碍。导思想可以继续沿用体育课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要以体2.3师资力量薄弱育与健康课课程目标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条件以及学生就目前而言,课后体育服务的主要指导者和承担者是的具体情况,由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校内体育教师,由于学校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短缺,课进行修改,制定新的课程目标,以适应广大学生。体育服后体育服务是全校性质的活动,所以校内体育老师无法承务课程内容要考虑实际需求,合理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担起全校学生的课后体育服务。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可以进行体育与健康课内容的练习与巩固,也可以选择具“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从50.2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体育项目,丰富课后体育服务课程体系万增加到59.5万,但是体育教师数量仍然相对缺乏。课后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需求。体育服务的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缺口,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3.2充分利用校内外场地资源[6]入职门槛高,社会认可度低,相较主科教师职业收入不场地器械资源是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必要条件。首[7]高。课后体育服务相对于常规课堂教学,“教育责任”高先学校要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做到一块场地多种用途。其于“市场责任”,同时课后体育服务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日常管理与维护,安排专人对精力,老师们对课后体育服务的付出与收入并不成正比,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最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161

2理论研究科技风2023年2月校外的场地资源,通过与校外体育俱乐部进行合作,聘用胆、更愿意提供相应服务,激励服务人员积极参与课后体其教练人员,租赁其体育活动场馆,也可以与该地体育局育服务中去。学校依据国家宏观战略从实际出发,完善规有关的政府部门申请公共体育场在课后时间段为学校专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好权责界限,为课后体育服务提用。还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公园、广场作为课后服务场供指导,对课后体育服务的质量做好严格把控。地,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等。结语3.3拓展服务人员,充足人力支持“双减”政策是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理念的顶层设计,是根据各地区依据“双减”政策的具体实践来看,具有能打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战略需力承担课后体育服务的人员主要包括学校教职工、协会组求。“双减”政策的颁布使课后体育服务在学校教育系统织成员、家长志愿者以及与学校合作的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中发挥其真正作用。课后体育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在[9]作人员。目前的现状是课后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人员完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优化学校、家庭、主要依靠学校教职工,为充足人力支持,应拓展服务人员社会、自然等一切资源,达到共享共赢、相互发展、良性循的范围。以学校教职工为主,其他三类人员为辅,打造多环的目的,助益“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国策。元课后体育服务人员群体,拓展服务人员招聘范围,一方面能够充实服务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参考文献:拓展服务人群范围,可以减轻学校教职工的工作压力,不[1]康丽颖.促进儿童成长:课后服务多元主体协同育同类型的服务人员具有不同的服务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人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22-26.课后体育服务内容的活动兴趣。服务人员范围扩大后,能[2]刘纪蕊.开放教育新时代:公共财政进入农村课后够使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影响周围的人群。服务[J].中国电化教育,2018(08):26-34.同时课后体育服务产生成效后,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各界,[3]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进而提升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意见[EB/OL].(2017-01-04)[2022-5-12].http://www.moe.3.4改善家长层面的认知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3/t20170304_科学选择体育项目,改善家长层面的认知。针对每个298204.html.项目要求教师在该学期中和学期末对每个学生做出教学[4]余霞.武汉市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问题与评价,包括课堂参与、身心素质水平、学生自身的喜好与所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学项目数据分析、适宜项目选择推荐等,给予家长提供学[5]温洪泽.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发展问题及对策[J].生身心素质报告以及专业体育项目选择建议供家长参考,体育文化导刊,2021(08):97-102.学生对自己的身心素质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对自己所存在[6]徐正旭,龚正伟.当代我国体育教师“污名化”现象的短板进行弥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运动能力。分析[J].体育学刊,2018,25(05):89-94.并且根据教师给出的综合评价,家长与学生在对项目选择[7]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时有了清晰地认知,帮助其选择科学、恰当、最佳的体育运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体育学研究,2022,36(02):动项目,有效解决家长与学生盲目从众的心理现象,减轻33-40.心理负担,达到最优化的效果。[8]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3.5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责任制度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24-33.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运动的行[9]杨清溪,邬志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为习惯。增设运动安全课,课后体育服务可以向学生传授堵点及其疏通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2):安全常识和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增42-49.强学生安全意识。聘请专家对老师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医作者简介:李雪梅(1976—),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务急救方面的知识,从而避免学生运动伤害事件发生。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一方面完善安全制度,有效保障各方权益。应从国家层面就安全责任问题立法,针对安全应负责任制定政策。依据实践不断细化,打造符合发展规律的个性化政策及方案。有效打消体育服务人员的责任顾虑,从而让服务人员更大1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